第144章
霍二娘将事情的利害与老帮主一说,老人家忆起寿宴之事,当即便拍了板,决定亲自走一趟。
这可是天大的面子了。
青归玉也跟着紧张起来,躲在茶楼二楼的窗边,远远地看着龙老帮主带着这鳞蛇二位堂主,亲自走到了听竹水榭的门口。
这回,水榭的门倒是开了。
出来的,却是绯衣的负屃。他依旧是那副落拓风流的模样,只是眼底带着几分憔悴,朝着龙老帮主一拱手,客客气气,却又疏离得很。
“龙老帮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负屃楼主,”龙老帮主声音洪亮,“老夫今日前来,不为江湖事,只为这渝州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还请贤侄一见。”
负屃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老帮主,非是在下不通情理。只是……阁主他……谁也不见。您请回吧,莫要让在下为难。”
那态度,客气是客气,可话里的意思,却是半点转圜的余地也无。
龙老帮主何等身份,被这般干脆地拒之门外,脸色也有些挂不住。可他看着负屃那副神情,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摇着头回来了。
青归玉远远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她拔了勘乱针,是想让他恢复清明,可没想清明到直接遁入空门,更没想让他做出这副守节的未亡人样子啊?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霍二娘烦躁地将桌上的短刀拿起又放下,“难不成,真要我们漕帮倾巢而出,去把他那破宅子给围了?”
“围了也没用,”青归玉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他若是不想见,你便是把房子拆了,他也只会当是风大了些。”
这话说得笃定,心里头却愈发没底。勘乱针已除,这金声公子,难不成真就此看破红尘,预备着一辈子给她守寡了?
一连三日,软的硬的,讲人情的,论辈分的,所有法子都试了个遍,结果全都石沉大海,连沈镌声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日,外头又下起雨,将渝州城笼得一片愁云惨雾。霍二娘正又急得在屋里团团转,忽有弟子冒雨来报。
“堂主!堂主!有急报!”那弟子浑身湿透,脸色惨白,“上游蓼花湾传来消息,江湾里头,藏着不下三十艘北朝的快船!船身都用油布蒙着,吃水却深得很,只等秋汛一到,便能顺流直下!”
霍二娘脸色一变,“秋汛……那不是还有不足一月?!”
青归玉的心也跟着沉到了谷底。毒粮为饵,战船为主,这环环相扣的毒计,已然是箭在弦上。
霍二娘正要再说什么,门被人从外头猛地推开。
一个漕帮弟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疑与仓皇,话都说不利索。
“堂……堂主!有……有消息了!”
霍二娘一把将他拎了起来,“什么消息!讲!”
那弟子喘着粗气,指着城西的方向,又猛地摇了摇头,“不……不是听竹水榭!是孟老郎中的医馆!”
青归玉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便站直了身子。
“说清楚!”霍二娘喝道。
“是!”
那弟子咽了口唾沫,语速极快地道,“帮里的弟兄在北疆关口外的客栈里见过沈天机!是真的!他……他还逼着我们帮里的弟兄,给他和……和一位青衣的姑娘,念了两句贺新婚的祝词!”
青归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眼前阵阵发黑。
“……他说,”那弟子又急急地补充道,“他认得那张脸!便是化成灰都认得!他说沈天机眼下,就在孟老郎中的医馆里头!日日都在!”
霍二娘缓缓地松开手,
任由那弟子瘫坐在地上。她转过头,使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身边那个扮作青年郎中的“余归”。
幸亏她脸上的泥膏涂得够厚,脸上就是再红,也瞧不出一点儿异状。
“小妹子,”她缓缓地道,“看来,你这位小情郎,不是来给你哭坟的。”
*
熟悉的街巷,熟悉的石路,甚至连空气里那股子熟悉的、混杂着草药与尘土的气息,都一如往昔。
青归玉压低了斗笠,一步一步,走得极慢。
心跳得有些快,又像是回到了当年第一次偷入藏玉阁时的紧张。
不晓得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是一个因她“惨死”而彻底崩溃的疯子?还是一个恢复了清明,却也因此变得更加冷酷无情的天机谋主?
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医馆的木门虚掩着,门上那块写着“孟氏医馆”的旧匾额,被风雨侵蚀得有些褪色。
她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里头全都是熟悉的草药味儿。
没敢走正门。
推开侧门,门轴发出咿呀一声轻响,在雨声里并不分明。
孟老郎中正坐在柜台后头,手里做着药材活计,可青归玉的目光,已经越过他,落在了药堂里间。
那里坐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玄衣的青年。长发只用两缕金丝就肩旁松松绾着,侧影清瘦,正低头翻看手里的医书。
松一口气。
他脸上,没有伤。
那张祸水一般,压得下满城风月,也曾惹得她心烦意乱的漂亮脸庞,完好无损,只是苍白。
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影,平添了几分病弱的倦意。
江湖传闻里那个为情所伤,自毁容貌的疯子,与眼前这个安静得近乎沉寂的青年,几若两人。
就见孟老郎中叹了口气,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端到了柜台里间那青年面前。
“小公子,”老郎中絮絮叨叨地道,“好歹吃些东西。你这般不吃不喝,身子如何能好?青丫头在时,也总这么说。”
青年缓缓抬起头,搁下手里的医书。
青归玉这才看清他的眼睛。
曾清亮如洗,流光潋滟的眼睛,此刻却像是蒙上灰霾,再也映不出半分天光。
他接过那碗药,却不曾喝,只是听见了“青丫头”三个字,那潭死水般的眼眸里,才轻轻地摇荡。
“她没死。”不带半分疑问。
孟老郎中又叹了口气,像是早已听惯了这番话,“小公子,人死不能复生,你又何苦……”
青年脸上浮起一个轻浅的笑,脆弱得惊人,宛如用最清薄的琉璃吹了出来。
“我给她削了支笛子。”他垂下眼,神色就显得黯淡,“她不喜欢,我晓得,嫌它华丽,嫌它……是我送的。”
“可我醒的时候,”他急急接续,像是有些缱绻的柔和,“身边的笛子没有了。”
“她愿意要笛子的。”
青年像是感到快活,在此处停顿片时,眼睛里似乎终于扬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一点足以燃烧的渺小火花。
他低下头,含蓄温融,又如此重复了一遍,
“老伯,她愿意要笛子的。”
——说得青归玉心里难过极了。
她当时仓皇出逃,心里乱成一团,只想着这笛子还能当个兵刃,便顺手带走。却从未想过,这一个无心的举动,竟成了他……唯一的指望。
“她既肯要我的东西,”青年低着头,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手心,声音浮薄,“便是不想与我再有瓜葛。她想走得干干净净。”
孟老郎中被他这套说辞绕得一头雾水,“那……那她为何不当面与你说清?为何要……”
为何要让他以为,她死了?
沈镌声抬起头,黯淡的眼眸里,方才燃起的那点火,又被苦楚挥灭。
于是这玄衣青年缓缓闭上眼,笑了一下,浅而寡淡,并不悲戚,只是绝望。
“她只是……”
“……不想要我了。”
金声公子叹一口气,站起来,将那汤碗放回柜台。
趁他转身的机会,青归玉一眼瞧见。
吓得她魂飞魄散。
青年左侧眉梢的末端,依旧悬着一点血滴似的红痕。
不是勘乱针留下的印记。拔除勘乱针时,气结缠夹的血痕,应早已散了。
像是被人用上好的朱砂,穷极小心,日日描摹,精巧画上的。
第117章 请神仙下凡砸死你这个混账玩意
她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他转身,从里间走了出来。
沈镌声到药柜前,熟门熟路地拿起捣杵,坐在药柜边上,开始研磨一味晒干的川芎。
动作不快,甚至有些迟缓,带着久病初愈的虚弱。可那捣杵起落之间,力道均匀,节奏平稳,显然是下了番功夫。
孟老郎中正将一味味药材分拣入斗橱,见他这般,又叹了口气,却也不曾说什么。
青归玉眼皮直跳。
天机阁主,金声公子,算无遗策,杀伐决断,如今却在这里,像个寻常的药堂学徒一般,安安静静地……干起了杂活?
“小公子,”他容色俊美,气度不凡,在此处简直格格不入,惹得孟老郎中显是不安,“你这又是何苦?你既说青丫头没死,又何必日日来我这老头子的旧医馆里守着?”
这可是天大的面子了。
青归玉也跟着紧张起来,躲在茶楼二楼的窗边,远远地看着龙老帮主带着这鳞蛇二位堂主,亲自走到了听竹水榭的门口。
这回,水榭的门倒是开了。
出来的,却是绯衣的负屃。他依旧是那副落拓风流的模样,只是眼底带着几分憔悴,朝着龙老帮主一拱手,客客气气,却又疏离得很。
“龙老帮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负屃楼主,”龙老帮主声音洪亮,“老夫今日前来,不为江湖事,只为这渝州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还请贤侄一见。”
负屃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老帮主,非是在下不通情理。只是……阁主他……谁也不见。您请回吧,莫要让在下为难。”
那态度,客气是客气,可话里的意思,却是半点转圜的余地也无。
龙老帮主何等身份,被这般干脆地拒之门外,脸色也有些挂不住。可他看着负屃那副神情,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摇着头回来了。
青归玉远远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她拔了勘乱针,是想让他恢复清明,可没想清明到直接遁入空门,更没想让他做出这副守节的未亡人样子啊?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霍二娘烦躁地将桌上的短刀拿起又放下,“难不成,真要我们漕帮倾巢而出,去把他那破宅子给围了?”
“围了也没用,”青归玉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他若是不想见,你便是把房子拆了,他也只会当是风大了些。”
这话说得笃定,心里头却愈发没底。勘乱针已除,这金声公子,难不成真就此看破红尘,预备着一辈子给她守寡了?
一连三日,软的硬的,讲人情的,论辈分的,所有法子都试了个遍,结果全都石沉大海,连沈镌声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日,外头又下起雨,将渝州城笼得一片愁云惨雾。霍二娘正又急得在屋里团团转,忽有弟子冒雨来报。
“堂主!堂主!有急报!”那弟子浑身湿透,脸色惨白,“上游蓼花湾传来消息,江湾里头,藏着不下三十艘北朝的快船!船身都用油布蒙着,吃水却深得很,只等秋汛一到,便能顺流直下!”
霍二娘脸色一变,“秋汛……那不是还有不足一月?!”
青归玉的心也跟着沉到了谷底。毒粮为饵,战船为主,这环环相扣的毒计,已然是箭在弦上。
霍二娘正要再说什么,门被人从外头猛地推开。
一个漕帮弟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疑与仓皇,话都说不利索。
“堂……堂主!有……有消息了!”
霍二娘一把将他拎了起来,“什么消息!讲!”
那弟子喘着粗气,指着城西的方向,又猛地摇了摇头,“不……不是听竹水榭!是孟老郎中的医馆!”
青归玉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便站直了身子。
“说清楚!”霍二娘喝道。
“是!”
那弟子咽了口唾沫,语速极快地道,“帮里的弟兄在北疆关口外的客栈里见过沈天机!是真的!他……他还逼着我们帮里的弟兄,给他和……和一位青衣的姑娘,念了两句贺新婚的祝词!”
青归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眼前阵阵发黑。
“……他说,”那弟子又急急地补充道,“他认得那张脸!便是化成灰都认得!他说沈天机眼下,就在孟老郎中的医馆里头!日日都在!”
霍二娘缓缓地松开手,
任由那弟子瘫坐在地上。她转过头,使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身边那个扮作青年郎中的“余归”。
幸亏她脸上的泥膏涂得够厚,脸上就是再红,也瞧不出一点儿异状。
“小妹子,”她缓缓地道,“看来,你这位小情郎,不是来给你哭坟的。”
*
熟悉的街巷,熟悉的石路,甚至连空气里那股子熟悉的、混杂着草药与尘土的气息,都一如往昔。
青归玉压低了斗笠,一步一步,走得极慢。
心跳得有些快,又像是回到了当年第一次偷入藏玉阁时的紧张。
不晓得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是一个因她“惨死”而彻底崩溃的疯子?还是一个恢复了清明,却也因此变得更加冷酷无情的天机谋主?
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医馆的木门虚掩着,门上那块写着“孟氏医馆”的旧匾额,被风雨侵蚀得有些褪色。
她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里头全都是熟悉的草药味儿。
没敢走正门。
推开侧门,门轴发出咿呀一声轻响,在雨声里并不分明。
孟老郎中正坐在柜台后头,手里做着药材活计,可青归玉的目光,已经越过他,落在了药堂里间。
那里坐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玄衣的青年。长发只用两缕金丝就肩旁松松绾着,侧影清瘦,正低头翻看手里的医书。
松一口气。
他脸上,没有伤。
那张祸水一般,压得下满城风月,也曾惹得她心烦意乱的漂亮脸庞,完好无损,只是苍白。
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影,平添了几分病弱的倦意。
江湖传闻里那个为情所伤,自毁容貌的疯子,与眼前这个安静得近乎沉寂的青年,几若两人。
就见孟老郎中叹了口气,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端到了柜台里间那青年面前。
“小公子,”老郎中絮絮叨叨地道,“好歹吃些东西。你这般不吃不喝,身子如何能好?青丫头在时,也总这么说。”
青年缓缓抬起头,搁下手里的医书。
青归玉这才看清他的眼睛。
曾清亮如洗,流光潋滟的眼睛,此刻却像是蒙上灰霾,再也映不出半分天光。
他接过那碗药,却不曾喝,只是听见了“青丫头”三个字,那潭死水般的眼眸里,才轻轻地摇荡。
“她没死。”不带半分疑问。
孟老郎中又叹了口气,像是早已听惯了这番话,“小公子,人死不能复生,你又何苦……”
青年脸上浮起一个轻浅的笑,脆弱得惊人,宛如用最清薄的琉璃吹了出来。
“我给她削了支笛子。”他垂下眼,神色就显得黯淡,“她不喜欢,我晓得,嫌它华丽,嫌它……是我送的。”
“可我醒的时候,”他急急接续,像是有些缱绻的柔和,“身边的笛子没有了。”
“她愿意要笛子的。”
青年像是感到快活,在此处停顿片时,眼睛里似乎终于扬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一点足以燃烧的渺小火花。
他低下头,含蓄温融,又如此重复了一遍,
“老伯,她愿意要笛子的。”
——说得青归玉心里难过极了。
她当时仓皇出逃,心里乱成一团,只想着这笛子还能当个兵刃,便顺手带走。却从未想过,这一个无心的举动,竟成了他……唯一的指望。
“她既肯要我的东西,”青年低着头,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手心,声音浮薄,“便是不想与我再有瓜葛。她想走得干干净净。”
孟老郎中被他这套说辞绕得一头雾水,“那……那她为何不当面与你说清?为何要……”
为何要让他以为,她死了?
沈镌声抬起头,黯淡的眼眸里,方才燃起的那点火,又被苦楚挥灭。
于是这玄衣青年缓缓闭上眼,笑了一下,浅而寡淡,并不悲戚,只是绝望。
“她只是……”
“……不想要我了。”
金声公子叹一口气,站起来,将那汤碗放回柜台。
趁他转身的机会,青归玉一眼瞧见。
吓得她魂飞魄散。
青年左侧眉梢的末端,依旧悬着一点血滴似的红痕。
不是勘乱针留下的印记。拔除勘乱针时,气结缠夹的血痕,应早已散了。
像是被人用上好的朱砂,穷极小心,日日描摹,精巧画上的。
第117章 请神仙下凡砸死你这个混账玩意
她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他转身,从里间走了出来。
沈镌声到药柜前,熟门熟路地拿起捣杵,坐在药柜边上,开始研磨一味晒干的川芎。
动作不快,甚至有些迟缓,带着久病初愈的虚弱。可那捣杵起落之间,力道均匀,节奏平稳,显然是下了番功夫。
孟老郎中正将一味味药材分拣入斗橱,见他这般,又叹了口气,却也不曾说什么。
青归玉眼皮直跳。
天机阁主,金声公子,算无遗策,杀伐决断,如今却在这里,像个寻常的药堂学徒一般,安安静静地……干起了杂活?
“小公子,”他容色俊美,气度不凡,在此处简直格格不入,惹得孟老郎中显是不安,“你这又是何苦?你既说青丫头没死,又何必日日来我这老头子的旧医馆里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