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祁染眼神有点发直,看了半天才问,“姑娘,这两册是从何人处得来?”难道原主人也是和他有血脉关系的人吗?
白茵正在品茗,闻言反倒是失笑片刻,“既是石丈人手稿,自然是从本人手中辗转得来,还能是哪里来的呢?”
祁染心头一惊讶,“这是石丈人本人手稿?真的?”
他当初从家里翻出这两本时,看得出是老东西,但觉得自家不过是普通家庭,即使据传是祖上传下来的,他也下意识觉得不过是书生之间的传抄本。
怎么...竟然是真迹吗?
祁染顿时觉得手里两本册子沉甸甸的,还好表舅他们不懂这些,就觉得是两本破书,没搜刮去卖掉,不然早就到不了他手里了。
“自然是真的。”白茵放下茶杯,“要送先生的东西,我自然是寻好的。若只是区区两本抄本有什么意思,别人知道了可要说我相府抠搜小气了。”
祁染翻来覆去地看封面封底,甚至想仔细翻翻。但这是别人刚送出的东西,总归不太礼貌,就按捺住了。
那厢东阁赏完了花,估计是也去看了眼小茹儿,人睡着,便溜达着往这边坐下了。
白茵与她倾了一盏茶,两人有说有笑。
祁染看白茵一眼,又看东阁一眼,手往自己袖子里摸,磨蹭半天也没好意思动。
倒是白茵发觉了,“先生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事?”
祁染磨磨叽叽从袖子里摸出两条珍珠手链,捏在手里,半天才红着脸轻轻搁在桌上。
“前些日子我出去了一趟,想着给姑娘和阁主带个东西。不是什么名贵的玩意儿,怕姑娘、姑娘和阁主嫌弃。”
他买的时候没想太多,如今才想到,白茵是高门贵女,东阁也是天玑司副官,好东西一定见过不少。他这两串银隔珠的珍珠手串,着实...着实有点拿不出手。
“呀,是珍珠手串呢!”东阁早已嘻嘻笑着捞起一串,“我小时候可想要这个了,倒是有故人说过要送我,可惜天不遂人愿。如今托先生的福,倒是圆了一桩幼时心愿。”
祁染的脸又红上一分,支支吾吾的。
东阁拿起另一串递给白茵,“大小姐肤白,我瞧戴珍珠正好。”
白茵笑着接过,“和阁主的竟是一对儿的,这下我可沾了阁主的光了。”
两人又说又笑,白茵即刻便戴上了,分毫不见轻慢嫌弃之情,端详了好久,“这锁链好生精巧,京中师傅们都不曾打出过这般样式,我喜欢得紧,可就不和先生客气了。”
祁染松了口气,心里感激。
两个姑娘笑眯眯地互相比划着,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东阁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道:“也不多叨扰姑娘了,晚膳若不回去,估计又要有人心里不爽,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白茵笑而不语,“我送送二位。”
临上马车,白茵与祁染道:“先生嘱托我寻来的这两册,我是尽量按先生所述个中内容寻来的,只是不知道与先生所说的相不相同,先生回去仔细看看。”
祁染点头,感激道:“谢谢姑娘。”
马车行驶着,东阁翻来覆去地看腕上的手串,兴致勃勃,“难为先生肯想着我,这可真是——”
话没说完,祁染看她脸色一变,还没来得及询问,轿窗一侧倏地一阵寒风袭来,银光刹那一闪。
东阁的头同时微微一侧,瞬间躲开,那寒光叮地一声,一大半没入车厢内壁。
一切不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祁染看清银光本相,登时冷汗就冒了出来。
竟然是一枚极细极精巧的暗箭!
看这力度,若不是东阁本事在身,躲得及时,只怕早已命丧黄泉!
东阁的脸色霎时间冷了下来,还未说什么,马车忽然一个急刹,祁染跟着一晃,尚未坐稳,外头传来尖厉一声。
“南亭!天玑司的奸贼,害死我儿,你不得好死!”
第48章
东阁脸色仍然沉着,神情未变,将方才捏在指尖里的暗器收进一个锦囊放好,敲了敲车壁,“不用理,继续走。”
外头随着那尖厉声,本应响起叽叽喳喳的议论,但不知道是惧怕天玑司威视,亦或是从未想到有人敢如此嚣张大胆,竟然寂静一片,只有那唾骂声还在继续。
“天玑司作恶多端,天子脚下,擅自动刑,害死我儿,我绝不善罢甘休!”
听声音,是个中年男子,字字泣血饮泪,说得情真意切,让祁染头皮一阵发麻。他不由自主看向东阁,东阁已经敛了神色,身形不动,仿佛外面的叫嚷声与这里无关。
祁染也没有说话,坐在车厢内,低头不语,默默思索。
马车重新驶动,然而刚一动,又是一阵动静,再次刹住。东阁脸上浮现一丝疲惫。
车厢外车夫声音传来,带着紧张,“大人,此人拦在车前,实在是动不了的。”
大约见马车里没什么动静,周围四处终于响起低语声,声音很轻,但也足够飘进祁染耳朵里。
他听不太清,但想到平日里天玑司人出门百姓都避退三舍,想必都不是什么好话。
那中年男子的怒骂声源源不断,字字句句提及天玑司,出现的最多的便是南亭和国师。
祁染不忍卒听,终于带着一丝担忧开口,“阁主?”
东阁蓦地叹了口气,“常有的事了,先生刚入司不久,还未见识过,此番惊着先生了。”
她素手掀起半扇竹帘,外头的场景终于映入祁染眼帘。
那中年男子一身素服,手臂间一块黑布扎眼,满脸怒容悲怆,拦在马车前一句接着一句怒吼。
竹帘掀开,东阁明艳面庞露出,中年男子似乎没想到车上的会是她,反而愣了一愣,嘴里的话卡壳一瞬。
东阁冷冷发声,“我道是谁敢拦天玑司座驾,原来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宵小鼠辈。你既口口声声喊冤,那么我问问你,徇私舞弊,调换答卷,暗中明码标价售卖官学名额,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你那好儿子做的?”
中年男子怒容不减,面色涨红,正待开口驳斥,一阵沉缓铃声传来。
周遭百姓立刻闭了嘴,屏退四周,让与远处而来的另一辆马车。
马车驶近了,中年男子目眦欲裂,“...南亭!”
祁染双眼睁圆,立刻朝轿窗外望去。
轿帘轻启,淡淡藕色身影出现,“何人喧闹?”
中南男子恨得双眼几乎迸出血色,“南亭!你这奸贼,还我儿命来!”说罢,他袖口银光一闪,竟然掏出一把匕首,直直冲着那边而去。
祁染失声,“亭主!”
藕色身影轻闪,动作快到祁染看不清,下一秒,那中南男子已经捂着手腕倒在地上,神情痛苦,目中恨意依旧。
“当街刺杀朝廷重臣。”藕色身影轻轻启唇,“是迫不及待想要追随令郎而去?”
“南亭...南亭!!”中年男子怒喝。
知雨已经下了马车,缓步而行,走到祁染二人马车旁时,伸手轻挥,祁染眼前的轿窗落下,挡去了外头景象。
祁染只能听见声音传来。
“令郎当年的文章我看过,辞藻惊人,字字珠玑。费心挑来的,果真是篇好文章...叫人想不到是夜夜笙歌流连花楼之人所作。”
中年男子似乎是被戳到痛处,片刻后不依不饶,“官学历来皆是如此,又何曾是我儿一人过错!若论那些世家子,有几个是干净的!可你竟然,你竟然——我儿哪怕有罪,也罪不至死!”
祁染听得心惊肉跳,几次想要打开轿窗。然而知雨方才动作,分明是不愿他看见这些的,他便垂下了手,忍住动作。
“令郎移花接木调换而来的文章原属一宋姓书生,那书生出自乡间,家中三代务农,独独到了这代方出这么一个文人。宋书生家境寒微,父母终日劳作,才供养他走入官学选考。他有一幼弟,不到十岁便自愿担货走街串巷地赚银钱,多少苦累,你又何曾知晓半点?令郎流连花楼,觥筹交错间随手一指,调来这轻飘飘一纸文章时,那宋书生的幼弟正在门外费尽工夫,想要抬一二铜币卖出家中农货,令郎大约想都没想过罢?”
百姓低语声寂静一瞬间,随后夹杂起震惊与厌恶。
中年男子语无伦次许久,“那子身份低微,即便考入官学,若无人举荐,最多不过是混出个司簿当当,又能有什么出息!再好的文章,只要出自他手,也是皆无甚用!我本备下金银代为补偿,再为他——”
“金银?”东阁实在听不下去这番混账之语,疾言厉色,恨然至极,嗓音几乎泣血,“你的补偿值几个钱?你方才口口声声说令郎罪不至死,可曾想过宋书生如何?”
祁染第一次见到东阁眼中迸发如此恨意。
中年男子犹自挣扎,“他父母托举苦读十载,只要我一句话,必能让他——”
知雨嗓音一转,冷厉出声,漠然得像寒冰。
白茵正在品茗,闻言反倒是失笑片刻,“既是石丈人手稿,自然是从本人手中辗转得来,还能是哪里来的呢?”
祁染心头一惊讶,“这是石丈人本人手稿?真的?”
他当初从家里翻出这两本时,看得出是老东西,但觉得自家不过是普通家庭,即使据传是祖上传下来的,他也下意识觉得不过是书生之间的传抄本。
怎么...竟然是真迹吗?
祁染顿时觉得手里两本册子沉甸甸的,还好表舅他们不懂这些,就觉得是两本破书,没搜刮去卖掉,不然早就到不了他手里了。
“自然是真的。”白茵放下茶杯,“要送先生的东西,我自然是寻好的。若只是区区两本抄本有什么意思,别人知道了可要说我相府抠搜小气了。”
祁染翻来覆去地看封面封底,甚至想仔细翻翻。但这是别人刚送出的东西,总归不太礼貌,就按捺住了。
那厢东阁赏完了花,估计是也去看了眼小茹儿,人睡着,便溜达着往这边坐下了。
白茵与她倾了一盏茶,两人有说有笑。
祁染看白茵一眼,又看东阁一眼,手往自己袖子里摸,磨蹭半天也没好意思动。
倒是白茵发觉了,“先生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事?”
祁染磨磨叽叽从袖子里摸出两条珍珠手链,捏在手里,半天才红着脸轻轻搁在桌上。
“前些日子我出去了一趟,想着给姑娘和阁主带个东西。不是什么名贵的玩意儿,怕姑娘、姑娘和阁主嫌弃。”
他买的时候没想太多,如今才想到,白茵是高门贵女,东阁也是天玑司副官,好东西一定见过不少。他这两串银隔珠的珍珠手串,着实...着实有点拿不出手。
“呀,是珍珠手串呢!”东阁早已嘻嘻笑着捞起一串,“我小时候可想要这个了,倒是有故人说过要送我,可惜天不遂人愿。如今托先生的福,倒是圆了一桩幼时心愿。”
祁染的脸又红上一分,支支吾吾的。
东阁拿起另一串递给白茵,“大小姐肤白,我瞧戴珍珠正好。”
白茵笑着接过,“和阁主的竟是一对儿的,这下我可沾了阁主的光了。”
两人又说又笑,白茵即刻便戴上了,分毫不见轻慢嫌弃之情,端详了好久,“这锁链好生精巧,京中师傅们都不曾打出过这般样式,我喜欢得紧,可就不和先生客气了。”
祁染松了口气,心里感激。
两个姑娘笑眯眯地互相比划着,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东阁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道:“也不多叨扰姑娘了,晚膳若不回去,估计又要有人心里不爽,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白茵笑而不语,“我送送二位。”
临上马车,白茵与祁染道:“先生嘱托我寻来的这两册,我是尽量按先生所述个中内容寻来的,只是不知道与先生所说的相不相同,先生回去仔细看看。”
祁染点头,感激道:“谢谢姑娘。”
马车行驶着,东阁翻来覆去地看腕上的手串,兴致勃勃,“难为先生肯想着我,这可真是——”
话没说完,祁染看她脸色一变,还没来得及询问,轿窗一侧倏地一阵寒风袭来,银光刹那一闪。
东阁的头同时微微一侧,瞬间躲开,那寒光叮地一声,一大半没入车厢内壁。
一切不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祁染看清银光本相,登时冷汗就冒了出来。
竟然是一枚极细极精巧的暗箭!
看这力度,若不是东阁本事在身,躲得及时,只怕早已命丧黄泉!
东阁的脸色霎时间冷了下来,还未说什么,马车忽然一个急刹,祁染跟着一晃,尚未坐稳,外头传来尖厉一声。
“南亭!天玑司的奸贼,害死我儿,你不得好死!”
第48章
东阁脸色仍然沉着,神情未变,将方才捏在指尖里的暗器收进一个锦囊放好,敲了敲车壁,“不用理,继续走。”
外头随着那尖厉声,本应响起叽叽喳喳的议论,但不知道是惧怕天玑司威视,亦或是从未想到有人敢如此嚣张大胆,竟然寂静一片,只有那唾骂声还在继续。
“天玑司作恶多端,天子脚下,擅自动刑,害死我儿,我绝不善罢甘休!”
听声音,是个中年男子,字字泣血饮泪,说得情真意切,让祁染头皮一阵发麻。他不由自主看向东阁,东阁已经敛了神色,身形不动,仿佛外面的叫嚷声与这里无关。
祁染也没有说话,坐在车厢内,低头不语,默默思索。
马车重新驶动,然而刚一动,又是一阵动静,再次刹住。东阁脸上浮现一丝疲惫。
车厢外车夫声音传来,带着紧张,“大人,此人拦在车前,实在是动不了的。”
大约见马车里没什么动静,周围四处终于响起低语声,声音很轻,但也足够飘进祁染耳朵里。
他听不太清,但想到平日里天玑司人出门百姓都避退三舍,想必都不是什么好话。
那中年男子的怒骂声源源不断,字字句句提及天玑司,出现的最多的便是南亭和国师。
祁染不忍卒听,终于带着一丝担忧开口,“阁主?”
东阁蓦地叹了口气,“常有的事了,先生刚入司不久,还未见识过,此番惊着先生了。”
她素手掀起半扇竹帘,外头的场景终于映入祁染眼帘。
那中年男子一身素服,手臂间一块黑布扎眼,满脸怒容悲怆,拦在马车前一句接着一句怒吼。
竹帘掀开,东阁明艳面庞露出,中年男子似乎没想到车上的会是她,反而愣了一愣,嘴里的话卡壳一瞬。
东阁冷冷发声,“我道是谁敢拦天玑司座驾,原来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宵小鼠辈。你既口口声声喊冤,那么我问问你,徇私舞弊,调换答卷,暗中明码标价售卖官学名额,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你那好儿子做的?”
中年男子怒容不减,面色涨红,正待开口驳斥,一阵沉缓铃声传来。
周遭百姓立刻闭了嘴,屏退四周,让与远处而来的另一辆马车。
马车驶近了,中年男子目眦欲裂,“...南亭!”
祁染双眼睁圆,立刻朝轿窗外望去。
轿帘轻启,淡淡藕色身影出现,“何人喧闹?”
中南男子恨得双眼几乎迸出血色,“南亭!你这奸贼,还我儿命来!”说罢,他袖口银光一闪,竟然掏出一把匕首,直直冲着那边而去。
祁染失声,“亭主!”
藕色身影轻闪,动作快到祁染看不清,下一秒,那中南男子已经捂着手腕倒在地上,神情痛苦,目中恨意依旧。
“当街刺杀朝廷重臣。”藕色身影轻轻启唇,“是迫不及待想要追随令郎而去?”
“南亭...南亭!!”中年男子怒喝。
知雨已经下了马车,缓步而行,走到祁染二人马车旁时,伸手轻挥,祁染眼前的轿窗落下,挡去了外头景象。
祁染只能听见声音传来。
“令郎当年的文章我看过,辞藻惊人,字字珠玑。费心挑来的,果真是篇好文章...叫人想不到是夜夜笙歌流连花楼之人所作。”
中年男子似乎是被戳到痛处,片刻后不依不饶,“官学历来皆是如此,又何曾是我儿一人过错!若论那些世家子,有几个是干净的!可你竟然,你竟然——我儿哪怕有罪,也罪不至死!”
祁染听得心惊肉跳,几次想要打开轿窗。然而知雨方才动作,分明是不愿他看见这些的,他便垂下了手,忍住动作。
“令郎移花接木调换而来的文章原属一宋姓书生,那书生出自乡间,家中三代务农,独独到了这代方出这么一个文人。宋书生家境寒微,父母终日劳作,才供养他走入官学选考。他有一幼弟,不到十岁便自愿担货走街串巷地赚银钱,多少苦累,你又何曾知晓半点?令郎流连花楼,觥筹交错间随手一指,调来这轻飘飘一纸文章时,那宋书生的幼弟正在门外费尽工夫,想要抬一二铜币卖出家中农货,令郎大约想都没想过罢?”
百姓低语声寂静一瞬间,随后夹杂起震惊与厌恶。
中年男子语无伦次许久,“那子身份低微,即便考入官学,若无人举荐,最多不过是混出个司簿当当,又能有什么出息!再好的文章,只要出自他手,也是皆无甚用!我本备下金银代为补偿,再为他——”
“金银?”东阁实在听不下去这番混账之语,疾言厉色,恨然至极,嗓音几乎泣血,“你的补偿值几个钱?你方才口口声声说令郎罪不至死,可曾想过宋书生如何?”
祁染第一次见到东阁眼中迸发如此恨意。
中年男子犹自挣扎,“他父母托举苦读十载,只要我一句话,必能让他——”
知雨嗓音一转,冷厉出声,漠然得像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