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必能让他如何?六年前,宋书生见自己笔墨著他人姓名,四处报官不得,愤而自缢离去,如今坟头草高三丈。他母亲伤心欲绝,自他走后,半年的功夫便重病缠身,五年前撒手人寰。他父亲劳作终身,爱妻孝子皆去,再没了指望,凄苦自绝而亡。”
“他幼弟当年担货兜售,年幼被欺,那天令郎嫌楼下喧闹,二话不说便支使人去将那幼弟围殴一晚。”
“那日夜逢大雨,那幼子被丢置巷尾无人在意,重伤不治。”
“一家四口,因你与令郎当日轻飘飘一个贪念,让他们家破人亡。”
“十年了,你那好儿子顶了宋书生当初的笔墨在官学任职十年,收遍金银。如今,你在这里哭喊他‘罪不至死’?”
祁染坐在车厢里,听得满心冰凉发颤。
这就是士族当道的年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士族的一个念头,轻易就可以改写普通人的命运。
知雨的声音变得很轻,几乎只有最中心的这几人能听见。
“罪轻或重,若不是白相极力相保,你以为你还能在这里赖着,满口仁义道德的与我分说?国师脾性如何,想必你不会不清楚。你若想死,我乐见其成。”
中年男人终于无话可说,倒在地上,满身泥泞狼狈,口中无声念念有词。
轿帘轻启,东阁坐了回来,面色夹杂极度反感与愤慨,敲了敲车厢。
马车重新行驶,将那中年男子抛在其后,愈渐愈远。
祁染没有说话,愣愣地回忆着方才知雨所言,再想到那素昧平生的宋书生。
农户出身,没有世家那等资源,却依旧才华绝伦。宋书生若如今还在,不知会是怎样惊艳的一个人物。
那位幼弟年少便懂事辛勤,有如此兄长,未必没有开蒙。日后若和宋书生兄弟间互相照拂,三代务农或许终于他二人,父母辛勤供养托举十载,必得欣慰回报。
可如今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唯有始作俑者潇洒十年,直到如今。
人去了,一家四口家破人亡,固然如今大仇已报,又报与谁听?只有黄土一抔,杜鹃哀啼。
抵达轿厅,祁染神思恍惚地下来,走了几步,袖口被轻轻一拽,耳旁的声音与之前冷厉寒凉大相径庭,轻柔不已,“魇着你了么?对不住。”
祁染摇头,“我只是在想那宋书生一家...十年前的事,竟然到如今才水落石出。”
知雨轻声,“大厦倾颓,非一朝一夕。得今如此,勉强让宋书生与父母泉下安息。”
祁染听得难过,“那幼子遭遇如今听来如此详尽,想必当时也是有人知道的,怎么就...怎么就......”
东阁叹了口气,没说话。
知雨轻轻拥住他,“如此详尽,是因为当日发现那幼子的人是我。如若不是要紧关头,从那幼子口中得来真相,只怕宋书生一家如今仍然死的不明不白。”
祁染难过至极,“那个小孩子没能救下来吗?”
知雨默默不语,良久,叹息一声,一只手轻轻抚着他后背,似是安慰。
“走罢,与我去给那位宋书生上柱香。”
东阁也无声一起,默然一路。
祁染第一次和他们来到天玑司最深处的国师静修处,他们没有进去,只进了国师住所外围的一栋貌若宗庙的陈朴厅堂。
里头白纱飘荡,烛火幽幽,长至一整面墙的案桌上只放了一樽极重的大香炉,后面空空荡荡,没有摆任何东西,却又因实在宽阔,恍惚间似乎摆满密密麻麻的灵牌。
知雨率先取来三支长香,点燃了,十分恭敬地作了大揖,将香插入其中。
祁染和东阁随后。
厅堂外传来细微动静,西廊无声翻身而下,盯着里头的三人瞧。
东阁对他招招手,“小孩,司内跟了一路了,还不快来。”
这大概是天玑司常有的事,祁染见西廊并不开口多问什么,动作熟练地取香点燃插上,随后在一旁静默不语,揉了揉眼睛。
片刻后,东阁才开口,“那老小儿嘴上说的好听,当真狡猾。他若真是觉得有冤,一定会把事情闹进宫中。说来说去,不过自己心知德行有亏,又不肯认错,大庭广众拦下天玑司,无非是想在不明真相的外人面前大闹特闹,好让天玑司名声再臭上几分。我看他是死不悔改,从不觉得自己有错,竟然还敢行刺!”
西廊听见“行刺”二字,面色一下紧张起来,下意识朝知雨走近几步,“行刺?亭主受伤了吗?”
知雨负手,“无妨,三脚猫功夫,还近不了我的身。”
东阁撇嘴道:“我的好弟弟,亭主没受伤,现在我很受伤。”
她掏出之前放起来的锦囊,叮铃一声倒出那枚暗箭,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老不死的,还知道做两手准备,真——”
她话还没说完,手被西廊啪地一下握住,西廊面色发白,甚至当众就开始翻东阁的袖子,“你如何?有没有哪里不好?”说着说着,那张清秀的少年面上竟然难得露出一丝薄怒,“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
东阁被他紧张得一脸发懵,“我这不是说了吗?好了,没什么事,我的功夫你还不知道?”
祁染看西廊的脸色,心里有了一分了然,无声地笑了笑,开口添乱,“我和阁主说着话呢,那箭一下子就来了,唰地一下贴着阁主的脸过来的,头发都削掉半截,真是好凶险啊!”
西廊果然连嘴唇都白了,上手就要摸东阁的头发,“哪里?哪里!我看看!”
东阁被他闹得束手无策,任由他踮脚摸自己头发,眼神幽怨地看向祁染,“瞧着先生如今是没心事了,拿别人逗起笑了。这话可是折损我多年功夫了。”
西廊还在那里摸摸这摸摸那,东阁啪地拍了他一下,“还闹呢,人家逗你玩的,你如今功夫都是我教出来的,哪有师父不如徒弟的道理。”
祁染微讶,“原来阁主和西廊兄还有这份关系。”
祁染心里默默记下,这么看来,天玑司除了国师和知雨老郭外,资历最深的要属东阁,北坊和西廊入司年头都不如她久,也难怪府里奴仆猜测国师真身时爱猜是东阁。
西廊垂头丧气,“我武学开蒙晚,舞刀弄枪的功夫已经学不到顶了,只有轻功学得好。”
东阁哄他,“几年功夫就能有如今模样,已经是天赋非凡了。北坊我也教了的,你瞧他学会了什么?”
正说曹操曹操到,北坊满脸怒容,提着菜刀就来了,“谁敢行刺?!”
“啧。”东阁眼露一分嫌弃,“你这莽夫,哪儿有提着刀进这里的。”
北坊沉着脸,难得没和她吵嘴,目光看了一圈,确定在场人都无虞,把菜刀呱唧一下劈在外面的木桩上,进来同样上了柱香。
待香插上,他才计较起来,“这些人越发胆大了,当街便敢做出如此之举。”西廊默默点头。
此间不适合高声,几人退出,慢慢踱步回了茶厅,正好是开饭的功夫。
东阁摸了摸下巴,“这老小儿也是阴险,只怕一开始以为我和先生的轿子是南亭座驾,想对亭主不利,才如此安排。”
“不对。”一直面朝园林,静静站着眺望的知雨蓦然开口,“不大像。”
祁染心里也一直对刚才的事有些疑惑,知雨一说,他感觉心里的一些迷雾被指出,也思索着开口。
“看那人的神情激动万分,已然是气血上涌走投无路的冲动模样了。这样的人,看着不会仔细安排到那么完善阴险。”
祁染说完,发觉周围一片寂静,抬起头才发现几人都看着他。
他回过神,后知后觉地难为情笑了两声,“只是猜测,只是猜测,”
东阁嫣然露笑,“不愧是亭主的司簿,先生果然聪慧。”西廊又是默默点头。
连北坊都沉思了一会儿,“说得在理。”
知雨莞尔一笑,“先生所说亦是我心中所想。”
祁染摸了摸鼻尖。
东阁脸上面露一分怔忡,秀眉紧蹙,也思考起来,“只是按先生这般说,想要暗中对亭主行刺的另有其人,和那老小儿不是同一拨?”
祁染点点头,“我是这么猜的,而且他袖里藏刀,又当众大闹,可见做的打算就是利用百姓来污蔑抹黑天玑司。如果是行暗杀之举,倘若真的成功得手,当街刺杀重臣,这罪名他怕是担当不起。”
北坊搔搔后颈,“想对司内人行不利的人多了,这也不是第一次,一时半会儿倒是想不出个什么。”
东阁长叹,看起来不太把这件事放心上,大概是习惯了,“这倒也是,常有的事了。”
几人动起筷了,祁染却仍然心里对这件事有哪块一直没疏通开,疙瘩着,让他放不下心。
他转眼,瞥见知雨虽然不言不语,但神色间同样有一分思索。
到底是什么呢。
东阁和北坊又在习惯性吵嘴,西廊从中相劝,动作笨拙真挚,逗得东阁仰头哈哈大笑。
“他幼弟当年担货兜售,年幼被欺,那天令郎嫌楼下喧闹,二话不说便支使人去将那幼弟围殴一晚。”
“那日夜逢大雨,那幼子被丢置巷尾无人在意,重伤不治。”
“一家四口,因你与令郎当日轻飘飘一个贪念,让他们家破人亡。”
“十年了,你那好儿子顶了宋书生当初的笔墨在官学任职十年,收遍金银。如今,你在这里哭喊他‘罪不至死’?”
祁染坐在车厢里,听得满心冰凉发颤。
这就是士族当道的年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士族的一个念头,轻易就可以改写普通人的命运。
知雨的声音变得很轻,几乎只有最中心的这几人能听见。
“罪轻或重,若不是白相极力相保,你以为你还能在这里赖着,满口仁义道德的与我分说?国师脾性如何,想必你不会不清楚。你若想死,我乐见其成。”
中年男人终于无话可说,倒在地上,满身泥泞狼狈,口中无声念念有词。
轿帘轻启,东阁坐了回来,面色夹杂极度反感与愤慨,敲了敲车厢。
马车重新行驶,将那中年男子抛在其后,愈渐愈远。
祁染没有说话,愣愣地回忆着方才知雨所言,再想到那素昧平生的宋书生。
农户出身,没有世家那等资源,却依旧才华绝伦。宋书生若如今还在,不知会是怎样惊艳的一个人物。
那位幼弟年少便懂事辛勤,有如此兄长,未必没有开蒙。日后若和宋书生兄弟间互相照拂,三代务农或许终于他二人,父母辛勤供养托举十载,必得欣慰回报。
可如今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唯有始作俑者潇洒十年,直到如今。
人去了,一家四口家破人亡,固然如今大仇已报,又报与谁听?只有黄土一抔,杜鹃哀啼。
抵达轿厅,祁染神思恍惚地下来,走了几步,袖口被轻轻一拽,耳旁的声音与之前冷厉寒凉大相径庭,轻柔不已,“魇着你了么?对不住。”
祁染摇头,“我只是在想那宋书生一家...十年前的事,竟然到如今才水落石出。”
知雨轻声,“大厦倾颓,非一朝一夕。得今如此,勉强让宋书生与父母泉下安息。”
祁染听得难过,“那幼子遭遇如今听来如此详尽,想必当时也是有人知道的,怎么就...怎么就......”
东阁叹了口气,没说话。
知雨轻轻拥住他,“如此详尽,是因为当日发现那幼子的人是我。如若不是要紧关头,从那幼子口中得来真相,只怕宋书生一家如今仍然死的不明不白。”
祁染难过至极,“那个小孩子没能救下来吗?”
知雨默默不语,良久,叹息一声,一只手轻轻抚着他后背,似是安慰。
“走罢,与我去给那位宋书生上柱香。”
东阁也无声一起,默然一路。
祁染第一次和他们来到天玑司最深处的国师静修处,他们没有进去,只进了国师住所外围的一栋貌若宗庙的陈朴厅堂。
里头白纱飘荡,烛火幽幽,长至一整面墙的案桌上只放了一樽极重的大香炉,后面空空荡荡,没有摆任何东西,却又因实在宽阔,恍惚间似乎摆满密密麻麻的灵牌。
知雨率先取来三支长香,点燃了,十分恭敬地作了大揖,将香插入其中。
祁染和东阁随后。
厅堂外传来细微动静,西廊无声翻身而下,盯着里头的三人瞧。
东阁对他招招手,“小孩,司内跟了一路了,还不快来。”
这大概是天玑司常有的事,祁染见西廊并不开口多问什么,动作熟练地取香点燃插上,随后在一旁静默不语,揉了揉眼睛。
片刻后,东阁才开口,“那老小儿嘴上说的好听,当真狡猾。他若真是觉得有冤,一定会把事情闹进宫中。说来说去,不过自己心知德行有亏,又不肯认错,大庭广众拦下天玑司,无非是想在不明真相的外人面前大闹特闹,好让天玑司名声再臭上几分。我看他是死不悔改,从不觉得自己有错,竟然还敢行刺!”
西廊听见“行刺”二字,面色一下紧张起来,下意识朝知雨走近几步,“行刺?亭主受伤了吗?”
知雨负手,“无妨,三脚猫功夫,还近不了我的身。”
东阁撇嘴道:“我的好弟弟,亭主没受伤,现在我很受伤。”
她掏出之前放起来的锦囊,叮铃一声倒出那枚暗箭,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老不死的,还知道做两手准备,真——”
她话还没说完,手被西廊啪地一下握住,西廊面色发白,甚至当众就开始翻东阁的袖子,“你如何?有没有哪里不好?”说着说着,那张清秀的少年面上竟然难得露出一丝薄怒,“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
东阁被他紧张得一脸发懵,“我这不是说了吗?好了,没什么事,我的功夫你还不知道?”
祁染看西廊的脸色,心里有了一分了然,无声地笑了笑,开口添乱,“我和阁主说着话呢,那箭一下子就来了,唰地一下贴着阁主的脸过来的,头发都削掉半截,真是好凶险啊!”
西廊果然连嘴唇都白了,上手就要摸东阁的头发,“哪里?哪里!我看看!”
东阁被他闹得束手无策,任由他踮脚摸自己头发,眼神幽怨地看向祁染,“瞧着先生如今是没心事了,拿别人逗起笑了。这话可是折损我多年功夫了。”
西廊还在那里摸摸这摸摸那,东阁啪地拍了他一下,“还闹呢,人家逗你玩的,你如今功夫都是我教出来的,哪有师父不如徒弟的道理。”
祁染微讶,“原来阁主和西廊兄还有这份关系。”
祁染心里默默记下,这么看来,天玑司除了国师和知雨老郭外,资历最深的要属东阁,北坊和西廊入司年头都不如她久,也难怪府里奴仆猜测国师真身时爱猜是东阁。
西廊垂头丧气,“我武学开蒙晚,舞刀弄枪的功夫已经学不到顶了,只有轻功学得好。”
东阁哄他,“几年功夫就能有如今模样,已经是天赋非凡了。北坊我也教了的,你瞧他学会了什么?”
正说曹操曹操到,北坊满脸怒容,提着菜刀就来了,“谁敢行刺?!”
“啧。”东阁眼露一分嫌弃,“你这莽夫,哪儿有提着刀进这里的。”
北坊沉着脸,难得没和她吵嘴,目光看了一圈,确定在场人都无虞,把菜刀呱唧一下劈在外面的木桩上,进来同样上了柱香。
待香插上,他才计较起来,“这些人越发胆大了,当街便敢做出如此之举。”西廊默默点头。
此间不适合高声,几人退出,慢慢踱步回了茶厅,正好是开饭的功夫。
东阁摸了摸下巴,“这老小儿也是阴险,只怕一开始以为我和先生的轿子是南亭座驾,想对亭主不利,才如此安排。”
“不对。”一直面朝园林,静静站着眺望的知雨蓦然开口,“不大像。”
祁染心里也一直对刚才的事有些疑惑,知雨一说,他感觉心里的一些迷雾被指出,也思索着开口。
“看那人的神情激动万分,已然是气血上涌走投无路的冲动模样了。这样的人,看着不会仔细安排到那么完善阴险。”
祁染说完,发觉周围一片寂静,抬起头才发现几人都看着他。
他回过神,后知后觉地难为情笑了两声,“只是猜测,只是猜测,”
东阁嫣然露笑,“不愧是亭主的司簿,先生果然聪慧。”西廊又是默默点头。
连北坊都沉思了一会儿,“说得在理。”
知雨莞尔一笑,“先生所说亦是我心中所想。”
祁染摸了摸鼻尖。
东阁脸上面露一分怔忡,秀眉紧蹙,也思考起来,“只是按先生这般说,想要暗中对亭主行刺的另有其人,和那老小儿不是同一拨?”
祁染点点头,“我是这么猜的,而且他袖里藏刀,又当众大闹,可见做的打算就是利用百姓来污蔑抹黑天玑司。如果是行暗杀之举,倘若真的成功得手,当街刺杀重臣,这罪名他怕是担当不起。”
北坊搔搔后颈,“想对司内人行不利的人多了,这也不是第一次,一时半会儿倒是想不出个什么。”
东阁长叹,看起来不太把这件事放心上,大概是习惯了,“这倒也是,常有的事了。”
几人动起筷了,祁染却仍然心里对这件事有哪块一直没疏通开,疙瘩着,让他放不下心。
他转眼,瞥见知雨虽然不言不语,但神色间同样有一分思索。
到底是什么呢。
东阁和北坊又在习惯性吵嘴,西廊从中相劝,动作笨拙真挚,逗得东阁仰头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