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祁染松了口气,“那就好。”
  东阁招手,“走罢,这儿离沄台还远着呢。”
  祁染跟着她在轿厅上了轿子,看这番阵仗心里不禁咂舌。祈泽大仪上闻珧的随行一定多到令人发指,区区一个侍童居然还能坐轿子,这待遇也忒好了。
  沄台百级玉阶层层叠叠,一直延伸而去,恍若要与天际相接。
  祁染在书里看过相关描述,但真正亲临此地,才能感受到什么叫仿佛天上宫阙。
  他按照东阁吩咐过的,与百余名侍从垂首列队两边。后又二十四名捧灯宫女安静排列,琉璃灯盏连成一条摇曳的光带。
  祁染的位置靠前,他终于有些紧张了起来,反复念叨着东阁叮嘱过的各类事项,眼神却不自觉地往远飘。
  没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紧张的同时又有些疑惑。
  那副大仪图中,他认定近身跟随在闻珧身后的一定是知雨,但到现在知雨都没出现,难道他并不与其他仪仗内的侍从们一道?
  沄台之上,稍后一侧百官群立,而百姓们要在沄台之外遥遥相望才可观礼。
  怪不得北坊以前说在百姓堆里是不可能看见国师的。
  不多时,有持钺甲士忽地齐齐顿足。
  祁染本来还在偷偷张望,甚至还有些分神,在脑海里默默记着,二十四人执灯绕殿,东侧设香坛,西侧设排钟,西乾祭礼规模他记得一清二楚。
  他收起心里的胡思乱想,赶紧垂首,紧张等待着。
  沄台人数众多,但此刻除了风声却听不到一丁点杂乱动静。
  人群的喧嚣声早已远了,仿佛天地都倾倒在这座白玉祭台之前。
  渐渐地,天光斜照,金色日光在阶台上缓缓流转,仿佛活物。远处传来沉缓钟鸣,浑厚如雷,连大地都为之震动。
  祁染又将头压低了一些,几乎是被一股莫名的心悸驱使着。
  他是个从未经历过这场面的现代人,正因此,内心更是撼动不已。
  雅乐奏鸣声如云雾一般,渐渐飘近了,在某一刹那,忽地戛然而止,敛声屏息。
  钟响三声,礼乐止。
  长阶之上,一人缓步而出。
  一袭纯白神衣,层层叠叠,纱缎相错,如雾似雪。腰间神缨垂玉,足踏金纹皓履。衣诀无风而动,金光自他足下流淌而出,每一步落下,仿佛都能在台面上激起一道柔和光晕,似星辉泛起波澜。
  祁染脑子里的所有名词术语都像被风吹落的纸页,一瞬间空了。
  他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说“无人知晓国师真容”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副面具。
  国师闻珧金面覆容,只露出唇与下颚,极净极冷,连神情都不多给半分,不是凡人的遮掩,而是神职者的自绝于尘。
  所有五官隐于金面后,只留最安静的一抹唇线,淡得近乎寡情,寂得近乎残忍。
  他未曾言语,未曾停留,缓缓拾级而上。
  纯白长纱随风而动,步履轻慢,不似凡人。
  祁染竟然生出一种极不合时宜的错觉,这是神明踏入了凡尘。
  这是西乾史料中“擅权误国,血染丹阙”的权臣闻珧?
  霜华不侵衣,云生步下风。不染尘埃自照人,疑是旧神游人间。
  他到底应该如何为他去注解?
  祁染几乎忘了呼吸,只听见远处万民伏拜的衣袍摩擦声与香火焚烧时细碎的噼啪声。
  他动也不动,眼神追随着那副覆面金容而去,一瞬间,甚至生出一种荒唐的妄想。
  如果能成为那面具上的一枚金链,垂在神官的鬓边,随他轻动而摇曳,那也足够了。
  “司簿,该去了。”身边有人悄悄提醒他。
  祁染如坠梦中,一时之间甚至有点想不起来东阁都说过些什么,抬脚便跟了上去。
  他懵懵懂懂地追随着那道长纱曳雪的背影。
  跟了几步,又恐自己贸然莽撞,连忙落出三四步的距离,跟随在神官身后。
  脚步声沙沙响起,自他之后,仪仗鱼贯而出,列队其后,缓步而行。
  神官立于沄台最高处的祭坛处,身影正对天穹。
  神官举起祭扇,长流苏轻晃,随后脚步轻挪,以手执扇,如图腾般一步一步,轻而稳,每一次停驻都轻摇扇铃,舞姿没有丝毫取悦的意味,是与神明对话的法度,一场静默而庄严的献身。
  神舞已毕,祁染才敢抬眼悄悄看着。
  一旁有数位天家使者上前,其中几位将点好的供香交予祁染,另一位上前奉上笔墨,神官执笔落下几字。
  使者小跑下祭坛,捧着神官笔墨,高声传达神意。
  “日落大雨,三日不休。”
  使者们退下了。
  人群如潮水一般伏地,头颅低垂,连封都为之静止。
  祁染深呼吸一口气,檀香萦绕鼻尖,他眼前迷蒙了一瞬。
  他知道自己该跪了,身体也已经在发软,膝盖微颤。神明当前,他也不能例外。
  可就在他双膝将落未落之际,神官忽然转身。
  只是相隔三四步,那真是极短极短的瞬间。
  国师闻珧自祭坛前旋身,金面侧转,下一步便朝祁染面前而来。
  他走近了,祁染心头一跳,手里还捏着供香。下一刻,闻珧伸手,长长袖角拂过祁染刚要弯下的膝前,抓住他手腕,指尖轻轻拈住他手中的几支香,极自然地从祁染手中取走。
  祁染指节一缩,像是被火撩到了掌心。
  这一伸手,打断了他将跪未跪的动作。
  香已离手,跪礼未成。
  天地间唯独他一人,还站着。
  祁染怔怔地看着神官执香上前,高举头顶,袖口从腕间滑落,露出冷白的一截小臂,上面的朱砂痣像燃着的供香火点,晃着他的双眼。
  供奉完天地神明,神官转身,再次拾级而下。
  祁染遵照东阁叮嘱过的,安静跟在他身后,在到达固定位置时散开,重新列入最开始的位置。
  他的眼神一直追着白衣金面而去,等看不见了,才发现自己身前放了一张简单书案,上头搁了纸笔。
  旁边人提醒他,“大人是天玑司司簿,自然是要录下天玑司要事见闻的。”
  祁染呐呐:“没听阁主说过。”
  一旁人笑道:“从前各位大人都没有招过司簿,这等小事想是副官们自行解决的。不过如今大人既为司簿,这些事务自然要来大人执笔。”
  刚才恍若梦中的震撼心情远去了,祁染看着眼前的纸笔,一下子就汗流浃背了。
  要他写吗?可他怎么写?
  祁染自认语文成绩还可以,但文采说不上多么出众,更何况是写这种说不定要收录进官方日志的东西,他没当过古人,更不知道要怎么规矩行文。
  旁边人还在看着,祁染硬着头皮蘸墨,笔尖悬了一会儿,忽然福至心灵,茅塞顿开。
  他不是刚好不久前记下了一句吗。
  难怪他当时读一遍就记住了,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祥云拢日,香雾氤氲。闻君广袖垂云,金铃环佩相和。神仪降世,万灵仰止。]
  祁染匆匆写下,虽然不知道这句当初究竟是谁写的,他只是之前在家里留下的那几本石丈人手抄本里匆匆看到过一回,石丈人似乎也是引用,并没有写明著者。
  他心里有些惭愧,连连默默道歉,心说晚辈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知是何方人士当初写了那一句,千万原谅他这次冒犯,等他在这边研究出是谁写了这一句,日后回到现代一定为前辈著名云云。
  身旁人好奇他写了什么,看了一眼,笑道:“司簿果然巧思出众。”
  祁染惭愧不已,心虚摇头,根本不敢应这句。
  祈泽大仪结束,使者伴贵人离开,宫娥也纷纷离去,东阁过来找到祁染一起回府。
  祁染还在张望,“亭主呢?”
  东阁装作吃味,“先生不念着我与先生一路,反而一直张望个没声没影的人。”
  祁染知道她在逗自己,尬笑,“都是同僚,关心一下,关心一下。”
  东阁这才笑道:“先生放心吧,亭主主理大仪,肯定还有些收尾的事要处理,耽搁不了多久,不用担心。”
  祁染期期艾艾,“那,我们等等?”
  东阁摇头,秀眉蹙起,“国师方才说了日落降雨,到时候回府泥泞,我可不想脏了自己衣裙。”
  祁染看周围人都散了,才悄声与她开口,“国师说下雨,真的就下雨啊?”
  东阁嘻嘻一笑,“从未落空过。”
  祁染又问,“西廊兄和坊主呢?”
  东阁摸下巴道:“西廊行程是不便与人说的,至于北坊么...可能已经在家烧饭了吧。”
  祁染失笑,与她上了同一辆马车,行至一半,日落至一半,果然下了大雨。
  祁染咂舌,这也太准了,堪比卫星了都。
  一下雨,街上行人车马众多,难免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