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祁染眼神乱飞,飞着飞着,忽然豪情壮志一下子被吓没了。
他发现,越往里走,景致越是熟悉。
堪堪贴着水面的月台,转角过去的几块太湖石,甚至转角一串悬下来的檐铃,都无比眼熟。
这不是...这不是他不久之前飞奔逃离过的地方吗。
祁染麻了。
“对了。”知雨的声音冷不丁响起,“我在此处任职,人前直唤姓名多有不便。若有旁人在,你便唤我——”
“南亭大人。”
一道男声响起,随后石阶上仿佛都传来脚步声,一名中年男子从连廊前方缓步而来,面容端正,双目清明,但隐隐带着愁容。
祁染心里雀跃,果然如此,知雨是天玑司四副官之首的南亭。
这么说来,天玑司能排的上号的还有三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后世找到的有关国师闻珧的资料实在太少,天玑司新司又早就被毁,对闻珧座下这四副官自然也是只知道有这么个存在,却没有任何相关信息留下。
“老郭。”知雨神态不改,似乎已经习惯了来人总是这般愁云满面的架势。
他脚尖微动,将祁染挡在身后,仍是淡淡笑意,“什么事情这么急。”
“您还问我什么事情......傍晚的时候有刺客闯了进来,您不知道?”
老郭走近了后,借着灯火看清了知雨的穿着,不由得脸上露出两分困惑,但到底没说什么。
祁染没琢磨出来那两分困惑是为着什么,知雨的穿着虽说可能有些显眼,倒也完全说不上离经叛道。
知雨倒是老神在在,任由他看,听见“刺客”二字也没什么反应,“是么。”
老郭叹了口气,正要再说,一眼瞧见了祁染,眉头立刻深深拧了起来,“亭主,这位是?”
知雨清雅开口,“我缺一位司簿,这便是了。”
老郭眉头未松,反而锁的更紧,“司簿?这怎么会...这副打扮,不如是流寇还更可信些。”
祁染:......
哈喽?他还在这里呢,请问有没有人尊重一下他的意见呢?
知雨并未言语,只是继续提着灯向前走去。
老郭瞥了祁染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苦口婆心地跟着知雨,一边走一边说话。
“亭主,您身份不比寻常人,要是知根知底便罢了。司簿虽是个闲职,却也是要朝夕相处日日见面的。这等外面招来的人如何使得,万一有什么不妥,叫老朽如何担待。”
他说的起劲,比起被说成流寇的郁闷,祁染先因为老郭这孜孜不倦的唠叨而无语凝噎了。
经常听谢华抱怨自家老妈唠唠叨叨烦得很,祁染不知道这种唠叨具体是什么感觉,不过见着老郭,估摸着差不多就是老郭这样的了。
拐过一方水榭,景色越来越眼熟,祁染心下不安,生怕被下人们认出来。
好在这方幽静,几乎没见什么下人经过。
“亭主!”老郭没辙了,“先不论这个,其余三位副官知晓了也定要说上几句的。”
“若要告状,教他们与国师告去。”知雨轻飘飘的。
老郭噎了一下,祁染感觉这个老爷子已经快昏过去了。
老爷子几乎是有些气急败坏起来。
“国师真身秘不外传,不可为他人知晓,就算另外三位大人想要告状,又能找谁告去呢!”
第13章
无一人知晓国师真身?
什么意思,没人知道闻珧的真实身份?
原来后世研究不出闻珧的人际关系,发现这一片几乎空白,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祁染本来听老郭训话听得有些眼皮子发沉,但捕捉到“国师”这二字,精神立刻抖擞了起来。
他就靠闻珧的专题来争取南博的实习名额,国师大人可是他的衣食父母。
进了天玑司,其实祁染心里有个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想法,悄悄活络了起来。
时势造就人,他虽然甚至还没摸准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的所谓穿越了,但是既然好巧不巧来到了西乾,又这样阴差阳错地进了天玑司,这是不是说明,现代那些有关闻珧却一直扑朔迷的情况,他可以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搞清楚?
如果能搞清楚,不仅对学术上来说是重大贡献,他也能够在南博谋得一个小小的工作,以后就有底气过自己的生活,不用回去受表叔表婶的气。
想到这儿,祁染心底深处原本的烦闷和迷茫悄悄散去了一些。
这世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因缘际会,一切发生皆有其意义。
说不定老天爷看他样也看不下去了,他命中注定就该来这一趟。
谁能说的清楚呢。
祁染是高兴了起来,看见老郭仍然愁眉不展。
“亭主,若只是缺司簿,官学中学子比比皆是,老朽明日便可走一趟。以前又不是没去相看过,大人只说想要什么样的,要什么样的人没有呢。”
知雨仍然对此不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官学固然才子多,我想要的人却难得。”
老郭更急了,“亭主,您怎么就——”
“郭叔。”
知雨忽地停下了脚步,一双眼睛不偏不倚地朝老郭看了过去,分明本该是一双水似的含情眸,此刻却凉得可怕,像沁了块冰。
他启唇,字字清晰。
“官学势力盘根错节,怎可入天玑司。当年温祸一案,您如今可是全然忘记了?”
老郭猛地站住,脸色大变,连带着嘴唇一起变得煞白起来,微不可查的轻颤着,整个人的身形似乎都有些摇晃起来,仿佛被人当头棒喝。
半晌,老郭分明没什么动作,背看起来却好像佝偻了一些,无端平添一股苍老之态,叫人看了心生不忍。
他刚才一路上唠叨的起劲儿,嘴巴动得飞快,显得精神气儿十足。如今这个模样,祁染才看出,单看面容,老郭其实已然是位半百老人,早就不年轻了。
须臾,老郭再次挺直背,慢慢地长吐了一口气,“老朽明白了。”
一边旁观了全程,并且是这个对话中心问题所在的祁染,手指忍不住绞来绞来,快绞成麻花。
老郭那么大年纪,想必在天玑司资历已经很深了,此时却因为一句话被说得失态至此,颜面尽失。
多让人难堪的场景,祁染不喜欢看别人难堪,更别说这是因他而起。
前面这二人还站在原地不动,一个驻足不语,一个垂头拱手。
祁染确实受不了这种事,心里看着难过,忍不住试探着小声开口,“那个,其实我——”
其实他就是想找找银竹院在哪儿,看看能不能回去,完全没想过要当什么司簿啊之类的,更没想让自家太爷因为自己和别人吵架啊。
“大人。”
老郭开口,这声却不是叫祁染身前的知雨。他转了过来,对着祁染拱了拱手,态度恭敬,看不出半点轻慢之意。
“既入了天玑司,以后便在一处了。我姓郭,您叫我老郭就是了。先前多有不敬,望大人莫要责怪。”
祁染张着嘴,半天不知道怎么回,双手比划了半天,不伦不类地也垂首一拱。
“不不不,不是大人,小人着实担待不起。”
“...噗。”
一旁伫立许久,自从那句诘问之后就一直没出声的知雨忽然笑了,微微垂着头,指尖带起袖摆轻挡在脸前,却挡不住脸上最纯粹明朗的表情。
这一路上,祁染也不是没看见知雨笑过。
扶他起来的时候,说要带他去银竹院的时候。回想起来,知雨其实一路上都是带着笑容的。
但那笑容怎么说呢。
不能说假,至少祁染感觉那时知雨应该是真心在对着他微笑。
只是之前的笑容,总让祁染感觉有种说不上来的味道。
说是端着,却又好似出自真心。可若说是真心高兴,却又好像在克制着,只是摆上了最合适,最漂亮,让人看了挑不出错的笑容。
不像现在。
知雨笑着,眼角眉梢不知是被提灯的暖光晕着,还是被这纯粹的笑容所染,渡着一层柔和温暖的颜色。
“小人?你怎么会是小人。”知雨双眼微弯,伸出手来替祁染理了理因为拱手而散开的外披,“我既带你回来,你自然是很好的。”
老郭也乐呵呵地露出一抹笑容,“亭主选的人,当然是不会错的。”
提灯中的油灯啪地爆出小小一声,光更亮了,在连廊的墙下映下三人长长的影子。
刚才紧张尴尬的氛围烟消云散。
老郭从知雨手中接过提灯,率先在前,为后面的两人照清前路。
“还不曾问过大人,如何称呼?”
祁染尴尬了下,就是,跟人家走了这么久,好的坏的都看见了,到头来自己还没自报姓名。
他心虚地朝身旁瞥了一眼,知雨大概看见了他的眼神,眨了眨眼,似乎在问他怎么了。
他发现,越往里走,景致越是熟悉。
堪堪贴着水面的月台,转角过去的几块太湖石,甚至转角一串悬下来的檐铃,都无比眼熟。
这不是...这不是他不久之前飞奔逃离过的地方吗。
祁染麻了。
“对了。”知雨的声音冷不丁响起,“我在此处任职,人前直唤姓名多有不便。若有旁人在,你便唤我——”
“南亭大人。”
一道男声响起,随后石阶上仿佛都传来脚步声,一名中年男子从连廊前方缓步而来,面容端正,双目清明,但隐隐带着愁容。
祁染心里雀跃,果然如此,知雨是天玑司四副官之首的南亭。
这么说来,天玑司能排的上号的还有三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后世找到的有关国师闻珧的资料实在太少,天玑司新司又早就被毁,对闻珧座下这四副官自然也是只知道有这么个存在,却没有任何相关信息留下。
“老郭。”知雨神态不改,似乎已经习惯了来人总是这般愁云满面的架势。
他脚尖微动,将祁染挡在身后,仍是淡淡笑意,“什么事情这么急。”
“您还问我什么事情......傍晚的时候有刺客闯了进来,您不知道?”
老郭走近了后,借着灯火看清了知雨的穿着,不由得脸上露出两分困惑,但到底没说什么。
祁染没琢磨出来那两分困惑是为着什么,知雨的穿着虽说可能有些显眼,倒也完全说不上离经叛道。
知雨倒是老神在在,任由他看,听见“刺客”二字也没什么反应,“是么。”
老郭叹了口气,正要再说,一眼瞧见了祁染,眉头立刻深深拧了起来,“亭主,这位是?”
知雨清雅开口,“我缺一位司簿,这便是了。”
老郭眉头未松,反而锁的更紧,“司簿?这怎么会...这副打扮,不如是流寇还更可信些。”
祁染:......
哈喽?他还在这里呢,请问有没有人尊重一下他的意见呢?
知雨并未言语,只是继续提着灯向前走去。
老郭瞥了祁染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苦口婆心地跟着知雨,一边走一边说话。
“亭主,您身份不比寻常人,要是知根知底便罢了。司簿虽是个闲职,却也是要朝夕相处日日见面的。这等外面招来的人如何使得,万一有什么不妥,叫老朽如何担待。”
他说的起劲,比起被说成流寇的郁闷,祁染先因为老郭这孜孜不倦的唠叨而无语凝噎了。
经常听谢华抱怨自家老妈唠唠叨叨烦得很,祁染不知道这种唠叨具体是什么感觉,不过见着老郭,估摸着差不多就是老郭这样的了。
拐过一方水榭,景色越来越眼熟,祁染心下不安,生怕被下人们认出来。
好在这方幽静,几乎没见什么下人经过。
“亭主!”老郭没辙了,“先不论这个,其余三位副官知晓了也定要说上几句的。”
“若要告状,教他们与国师告去。”知雨轻飘飘的。
老郭噎了一下,祁染感觉这个老爷子已经快昏过去了。
老爷子几乎是有些气急败坏起来。
“国师真身秘不外传,不可为他人知晓,就算另外三位大人想要告状,又能找谁告去呢!”
第13章
无一人知晓国师真身?
什么意思,没人知道闻珧的真实身份?
原来后世研究不出闻珧的人际关系,发现这一片几乎空白,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祁染本来听老郭训话听得有些眼皮子发沉,但捕捉到“国师”这二字,精神立刻抖擞了起来。
他就靠闻珧的专题来争取南博的实习名额,国师大人可是他的衣食父母。
进了天玑司,其实祁染心里有个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想法,悄悄活络了起来。
时势造就人,他虽然甚至还没摸准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的所谓穿越了,但是既然好巧不巧来到了西乾,又这样阴差阳错地进了天玑司,这是不是说明,现代那些有关闻珧却一直扑朔迷的情况,他可以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搞清楚?
如果能搞清楚,不仅对学术上来说是重大贡献,他也能够在南博谋得一个小小的工作,以后就有底气过自己的生活,不用回去受表叔表婶的气。
想到这儿,祁染心底深处原本的烦闷和迷茫悄悄散去了一些。
这世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因缘际会,一切发生皆有其意义。
说不定老天爷看他样也看不下去了,他命中注定就该来这一趟。
谁能说的清楚呢。
祁染是高兴了起来,看见老郭仍然愁眉不展。
“亭主,若只是缺司簿,官学中学子比比皆是,老朽明日便可走一趟。以前又不是没去相看过,大人只说想要什么样的,要什么样的人没有呢。”
知雨仍然对此不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官学固然才子多,我想要的人却难得。”
老郭更急了,“亭主,您怎么就——”
“郭叔。”
知雨忽地停下了脚步,一双眼睛不偏不倚地朝老郭看了过去,分明本该是一双水似的含情眸,此刻却凉得可怕,像沁了块冰。
他启唇,字字清晰。
“官学势力盘根错节,怎可入天玑司。当年温祸一案,您如今可是全然忘记了?”
老郭猛地站住,脸色大变,连带着嘴唇一起变得煞白起来,微不可查的轻颤着,整个人的身形似乎都有些摇晃起来,仿佛被人当头棒喝。
半晌,老郭分明没什么动作,背看起来却好像佝偻了一些,无端平添一股苍老之态,叫人看了心生不忍。
他刚才一路上唠叨的起劲儿,嘴巴动得飞快,显得精神气儿十足。如今这个模样,祁染才看出,单看面容,老郭其实已然是位半百老人,早就不年轻了。
须臾,老郭再次挺直背,慢慢地长吐了一口气,“老朽明白了。”
一边旁观了全程,并且是这个对话中心问题所在的祁染,手指忍不住绞来绞来,快绞成麻花。
老郭那么大年纪,想必在天玑司资历已经很深了,此时却因为一句话被说得失态至此,颜面尽失。
多让人难堪的场景,祁染不喜欢看别人难堪,更别说这是因他而起。
前面这二人还站在原地不动,一个驻足不语,一个垂头拱手。
祁染确实受不了这种事,心里看着难过,忍不住试探着小声开口,“那个,其实我——”
其实他就是想找找银竹院在哪儿,看看能不能回去,完全没想过要当什么司簿啊之类的,更没想让自家太爷因为自己和别人吵架啊。
“大人。”
老郭开口,这声却不是叫祁染身前的知雨。他转了过来,对着祁染拱了拱手,态度恭敬,看不出半点轻慢之意。
“既入了天玑司,以后便在一处了。我姓郭,您叫我老郭就是了。先前多有不敬,望大人莫要责怪。”
祁染张着嘴,半天不知道怎么回,双手比划了半天,不伦不类地也垂首一拱。
“不不不,不是大人,小人着实担待不起。”
“...噗。”
一旁伫立许久,自从那句诘问之后就一直没出声的知雨忽然笑了,微微垂着头,指尖带起袖摆轻挡在脸前,却挡不住脸上最纯粹明朗的表情。
这一路上,祁染也不是没看见知雨笑过。
扶他起来的时候,说要带他去银竹院的时候。回想起来,知雨其实一路上都是带着笑容的。
但那笑容怎么说呢。
不能说假,至少祁染感觉那时知雨应该是真心在对着他微笑。
只是之前的笑容,总让祁染感觉有种说不上来的味道。
说是端着,却又好似出自真心。可若说是真心高兴,却又好像在克制着,只是摆上了最合适,最漂亮,让人看了挑不出错的笑容。
不像现在。
知雨笑着,眼角眉梢不知是被提灯的暖光晕着,还是被这纯粹的笑容所染,渡着一层柔和温暖的颜色。
“小人?你怎么会是小人。”知雨双眼微弯,伸出手来替祁染理了理因为拱手而散开的外披,“我既带你回来,你自然是很好的。”
老郭也乐呵呵地露出一抹笑容,“亭主选的人,当然是不会错的。”
提灯中的油灯啪地爆出小小一声,光更亮了,在连廊的墙下映下三人长长的影子。
刚才紧张尴尬的氛围烟消云散。
老郭从知雨手中接过提灯,率先在前,为后面的两人照清前路。
“还不曾问过大人,如何称呼?”
祁染尴尬了下,就是,跟人家走了这么久,好的坏的都看见了,到头来自己还没自报姓名。
他心虚地朝身旁瞥了一眼,知雨大概看见了他的眼神,眨了眨眼,似乎在问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