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少女的容色虽让人惊艳,但浑身气度不凡,那双眸子更是深沉让人捉摸不透,为首的将领看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手里的□□也放了下来。
茯苓冷哼了一声便去拿通关文牒,这一路上都没遇见什么波折,怎么反倒要到了晋阳了却又遇上这档子事,真是晦气!
对着那官军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喏,有眼不识泰山,拿去好好看个清楚!
看清楚了那通关文牒上的印漆时就是脸色煞白,扑通一声下马跪倒在地抱拳行礼,卑职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中书令家的大小姐驾临,多有冒犯,还望小姐不要怪罪,多多替卑职在令尊前美言几句
中书令家的大小姐么阿瓘在车里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也没想起来这到底是朝中哪位大员,不过好歹这也算是脱险了,心中一松,对这少女的感激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听闻她们要去邺城求医,这军官还热情地留下了一小队人马护送,被郑子歆婉拒了,多谢将军美意,只是此处距离邺城也不过十余里路,子歆不欲大张旗鼓,将军公务在身恐怕也耽搁不得,就此别过
她的态度始终客气有礼,但也不容人拒绝,护送是假监视是真吧,虽然一时拿身份压住了他们,但这嫌疑恐怕也抹杀不去了。
这
茯苓,上马,继续赶路说罢,她径直放下轿帘坐回了马车里,茯苓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为首的将领便翻身上马,自打出生就生活在郑府里,还没受过这种被人用剑指着脖子的窝囊气。
刚刚还危在旦夕此刻已转危为安,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的阿瓘此刻才后知后觉出了一身冷汗,身上黏腻的紧,发梢上都是泥水,身上也有仓皇逃窜造成的擦伤,被雨水一蛰,钻心的疼,然而这疼始终抵不过心底万分之一,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父亲死了,崔叔叔死了,二叔生死未卜,就连沉大哥也为了保护他而
你那个同伴恐怕凶多吉少郑子歆虽然眼瞎,心却不盲,若不是有人断后,这孩子恐怕也已经沦为了刀下亡魂。
我知道少年的嗓音有些沙哑,却又攥紧了拳头,目中迸发出了仇恨的光芒,我会为他们报仇的,一定
你走吧她不欲卷入纷争里,也对这些打打杀杀不感兴趣,也多亏这世家女子的身份带来的庇护,救人只不过是不想害人。
你阿瓘被呛了一下,身为齐王四子虽然在府里不受待见,但到底也是心高气傲的少年,何曾被人下过逐客令,待到对上少女的眼神,又猛地怔了怔。
这双眸子是极漂亮的,宛如上好的琉璃般黑亮清透,只是双目没有焦点,对上他的眼神也是波澜不惊的。
你的眼睛
少女倏地转身,声音又冷淡了几分,不关你事
明明是已经不在意的事情,被人提起心中却仍有一丝介怀。
抱歉,是在下冒犯了这是他一夜之间第二次道歉,阿瓘却没有觉得任何不妥有违身份的地方,他踌躇了片刻,却仍是开了口:姑娘心善,为在下解围感激不尽,只是送佛送到西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生怕她拒绝似的,阿瓘连珠炮似地一气呵成说了出来:实不相瞒,我二叔现在身染重症,因此我才与家人冒死出来寻药,姑娘既也是前往晋阳求医,不知随行可有治疗外伤的药粉,若有还望不吝相赠一二,在下感激不尽,日后定当结草衔环相报,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只要姑娘一句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若有违此誓,我
郑子歆唇角泛起一丝弧度,打断了他的话,你几岁了?
呃八八岁了阿瓘有些不明就里,虽然两个人年龄相仿但在少女的面前仿佛什么秘密都藏不住似的,让人心生惶恐。
才八岁就如此能说会道,进退有度,也能沉得住气,想必也是出身不凡,只是不知遭了什么变故,落难至此,郑子歆喟叹归喟叹,却没有一探究竟的欲望。
你是谁与我无关,我也不需要你赴汤蹈火,茯苓,拿药给他,就此别过,你也给我惹了不小的麻烦,日后希望没有再会的时候了
此时雨势渐小,天边也泛起了鱼肚白,那些对话茯苓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巴不得他赶紧走,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白瓷瓶递了过去,臭小子冲撞了小姐还能有如此礼遇,当真是走了狗屎运
也亏的是小姐心善!
阿瓘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中,跳下马车之前又回眸望了一眼,竟然有一丝不舍,小姐当真不想要在下的报答,我是
我说了,你是谁与我无关
还是那一道冷冷清清的声音,这人如此洒脱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阿瓘露出此夜以来第一个开怀的笑意。
小姐虽不在意,我却是铭感五内的,这九龙壁也不值几个钱,就送给小姐把玩,也算是聊表感激之情
少年说罢,将九龙壁放在了车辕上,转身跳下了马车,对着茯苓一拱手道:多谢这位姐姐相救,日后若有机缘,再行报答
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战乱迭起,也有不少武功高强之辈行侠仗义,这少年看着像个世家子弟却将江湖人的规矩学了个皮毛,也算是误打误撞刚好对了茯苓的胃口,因此她也并未抢白,点了点头便翻身上马。
除了莽撞一点倒还算懂礼数,也不枉自己救他一遭。
天光大亮,雨收云散,随着马车渐行渐远,历史的车轮也在不知不觉间缓慢前行,彼时他们尚不知道,世间事就是如此奇妙,说了再见不一定能再会,而不回头说不定能走的更久,更何况这是两个注定要纠缠一生的名字。
公元549年,渤海王高澄还于晋阳,辛卯日与心腹谋于东柏堂,密议软禁孝静帝元善见篡位之事,阴谋败露,近侍兰京以进食之名杀之,时有童谣歌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北齐书》补帝纪卷三文襄高澄传。
第4章 心思
荒郊新坟,阴风阵阵,不过几把土埋了忠骨,中间那座青冢稍微大些,垒了些石头压住坟角,其余两座都是草草了事,连碑文都未立。
阿瓘已经跪了太久,久到膝盖麻木,四肢冰冷,脸上的泪水已经被风干,瘦弱的身子在风中犹如一朵飘絮。
那一夜的事情高洋醒来后也有所耳闻,沉珂为替他断后,战至最后一滴血流尽,被五马分尸,别说尸首连个首级都没能找回来,此处立的也只是一座衣冠冢罢了。
虽说折损了一员大将,但这个孩子的聪颖勇敢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倒是颇有几分大哥的风范。
高洋眼底含了一丝欣赏,走过去也在他身侧跪下,沉了语气低声道:行军途中,只得草草为大哥,崔大哥,沉将军立衣冠冢一座,待到重整旗鼓,杀进邺城再为大哥以帝王之礼厚葬,为崔大哥,沉将军以亲王之礼下葬,定不辱没了你们生前威名!
说罢,就是咣咣咣三个响头,言犹在耳,阿瓘脑海里仿佛闪过一个炸雷,晴天霹雳。
杀进邺城为父亲以帝王礼厚葬二叔这是要
他难掩眸中的吃惊之色,高洋也没打算瞒他,昂首道:没错,现如今我们已与段将军会合,他是大哥生前的旧部,手里的段家军亦是精锐中的精锐,比起我齐家军也不逞多让,元善见勾结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多名诸侯王,利用兰京刺杀大哥,血洗我齐王府,我高洋在此对天起誓,有生之年定要报仇雪恨,血债血偿!
段家军的威名他当然有所耳闻,平定侯景之乱,吞并两淮,收复颍川,都是响当当的战绩,可以说这半壁江山都是段家军与齐家军携手打下来的,如今齐王府却落了个家破人亡,如何能叫人不恨!
若没记错,二叔今年也不过刚过了冠礼,却已经运筹帷幄杀伐千里,此刻的言之凿凿,意气风发,也让阿瓘胸怀激荡,热血被燃起。
好,我高孝瓘也在此立誓,定要手刃了仇人,血洗皇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我高家上上下下讨个公道!
平日里虽不欲多惹事,平易近人,但他骨子里也流着高家嗜杀的血,这一点从始至终不曾变过,毕竟他叫,高孝瓘!
谁也不知道在日后这个名字会成为令人闻风丧胆,令敌人不战而降,令百姓津津乐道的存在。
阿瓘,这还不够高洋站了起来,从山顶上俯视下去,众生芸芸,犹如蚂蚁般弱小,远处晋阳城的轮廓依稀可辩,在暮色里已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这座已经恢复了祥和安宁的城池,马上又要陷入风暴里,成为下一个人间炼狱。
茯苓冷哼了一声便去拿通关文牒,这一路上都没遇见什么波折,怎么反倒要到了晋阳了却又遇上这档子事,真是晦气!
对着那官军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喏,有眼不识泰山,拿去好好看个清楚!
看清楚了那通关文牒上的印漆时就是脸色煞白,扑通一声下马跪倒在地抱拳行礼,卑职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中书令家的大小姐驾临,多有冒犯,还望小姐不要怪罪,多多替卑职在令尊前美言几句
中书令家的大小姐么阿瓘在车里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也没想起来这到底是朝中哪位大员,不过好歹这也算是脱险了,心中一松,对这少女的感激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听闻她们要去邺城求医,这军官还热情地留下了一小队人马护送,被郑子歆婉拒了,多谢将军美意,只是此处距离邺城也不过十余里路,子歆不欲大张旗鼓,将军公务在身恐怕也耽搁不得,就此别过
她的态度始终客气有礼,但也不容人拒绝,护送是假监视是真吧,虽然一时拿身份压住了他们,但这嫌疑恐怕也抹杀不去了。
这
茯苓,上马,继续赶路说罢,她径直放下轿帘坐回了马车里,茯苓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为首的将领便翻身上马,自打出生就生活在郑府里,还没受过这种被人用剑指着脖子的窝囊气。
刚刚还危在旦夕此刻已转危为安,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的阿瓘此刻才后知后觉出了一身冷汗,身上黏腻的紧,发梢上都是泥水,身上也有仓皇逃窜造成的擦伤,被雨水一蛰,钻心的疼,然而这疼始终抵不过心底万分之一,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父亲死了,崔叔叔死了,二叔生死未卜,就连沉大哥也为了保护他而
你那个同伴恐怕凶多吉少郑子歆虽然眼瞎,心却不盲,若不是有人断后,这孩子恐怕也已经沦为了刀下亡魂。
我知道少年的嗓音有些沙哑,却又攥紧了拳头,目中迸发出了仇恨的光芒,我会为他们报仇的,一定
你走吧她不欲卷入纷争里,也对这些打打杀杀不感兴趣,也多亏这世家女子的身份带来的庇护,救人只不过是不想害人。
你阿瓘被呛了一下,身为齐王四子虽然在府里不受待见,但到底也是心高气傲的少年,何曾被人下过逐客令,待到对上少女的眼神,又猛地怔了怔。
这双眸子是极漂亮的,宛如上好的琉璃般黑亮清透,只是双目没有焦点,对上他的眼神也是波澜不惊的。
你的眼睛
少女倏地转身,声音又冷淡了几分,不关你事
明明是已经不在意的事情,被人提起心中却仍有一丝介怀。
抱歉,是在下冒犯了这是他一夜之间第二次道歉,阿瓘却没有觉得任何不妥有违身份的地方,他踌躇了片刻,却仍是开了口:姑娘心善,为在下解围感激不尽,只是送佛送到西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生怕她拒绝似的,阿瓘连珠炮似地一气呵成说了出来:实不相瞒,我二叔现在身染重症,因此我才与家人冒死出来寻药,姑娘既也是前往晋阳求医,不知随行可有治疗外伤的药粉,若有还望不吝相赠一二,在下感激不尽,日后定当结草衔环相报,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只要姑娘一句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若有违此誓,我
郑子歆唇角泛起一丝弧度,打断了他的话,你几岁了?
呃八八岁了阿瓘有些不明就里,虽然两个人年龄相仿但在少女的面前仿佛什么秘密都藏不住似的,让人心生惶恐。
才八岁就如此能说会道,进退有度,也能沉得住气,想必也是出身不凡,只是不知遭了什么变故,落难至此,郑子歆喟叹归喟叹,却没有一探究竟的欲望。
你是谁与我无关,我也不需要你赴汤蹈火,茯苓,拿药给他,就此别过,你也给我惹了不小的麻烦,日后希望没有再会的时候了
此时雨势渐小,天边也泛起了鱼肚白,那些对话茯苓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巴不得他赶紧走,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白瓷瓶递了过去,臭小子冲撞了小姐还能有如此礼遇,当真是走了狗屎运
也亏的是小姐心善!
阿瓘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中,跳下马车之前又回眸望了一眼,竟然有一丝不舍,小姐当真不想要在下的报答,我是
我说了,你是谁与我无关
还是那一道冷冷清清的声音,这人如此洒脱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阿瓘露出此夜以来第一个开怀的笑意。
小姐虽不在意,我却是铭感五内的,这九龙壁也不值几个钱,就送给小姐把玩,也算是聊表感激之情
少年说罢,将九龙壁放在了车辕上,转身跳下了马车,对着茯苓一拱手道:多谢这位姐姐相救,日后若有机缘,再行报答
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战乱迭起,也有不少武功高强之辈行侠仗义,这少年看着像个世家子弟却将江湖人的规矩学了个皮毛,也算是误打误撞刚好对了茯苓的胃口,因此她也并未抢白,点了点头便翻身上马。
除了莽撞一点倒还算懂礼数,也不枉自己救他一遭。
天光大亮,雨收云散,随着马车渐行渐远,历史的车轮也在不知不觉间缓慢前行,彼时他们尚不知道,世间事就是如此奇妙,说了再见不一定能再会,而不回头说不定能走的更久,更何况这是两个注定要纠缠一生的名字。
公元549年,渤海王高澄还于晋阳,辛卯日与心腹谋于东柏堂,密议软禁孝静帝元善见篡位之事,阴谋败露,近侍兰京以进食之名杀之,时有童谣歌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北齐书》补帝纪卷三文襄高澄传。
第4章 心思
荒郊新坟,阴风阵阵,不过几把土埋了忠骨,中间那座青冢稍微大些,垒了些石头压住坟角,其余两座都是草草了事,连碑文都未立。
阿瓘已经跪了太久,久到膝盖麻木,四肢冰冷,脸上的泪水已经被风干,瘦弱的身子在风中犹如一朵飘絮。
那一夜的事情高洋醒来后也有所耳闻,沉珂为替他断后,战至最后一滴血流尽,被五马分尸,别说尸首连个首级都没能找回来,此处立的也只是一座衣冠冢罢了。
虽说折损了一员大将,但这个孩子的聪颖勇敢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倒是颇有几分大哥的风范。
高洋眼底含了一丝欣赏,走过去也在他身侧跪下,沉了语气低声道:行军途中,只得草草为大哥,崔大哥,沉将军立衣冠冢一座,待到重整旗鼓,杀进邺城再为大哥以帝王之礼厚葬,为崔大哥,沉将军以亲王之礼下葬,定不辱没了你们生前威名!
说罢,就是咣咣咣三个响头,言犹在耳,阿瓘脑海里仿佛闪过一个炸雷,晴天霹雳。
杀进邺城为父亲以帝王礼厚葬二叔这是要
他难掩眸中的吃惊之色,高洋也没打算瞒他,昂首道:没错,现如今我们已与段将军会合,他是大哥生前的旧部,手里的段家军亦是精锐中的精锐,比起我齐家军也不逞多让,元善见勾结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多名诸侯王,利用兰京刺杀大哥,血洗我齐王府,我高洋在此对天起誓,有生之年定要报仇雪恨,血债血偿!
段家军的威名他当然有所耳闻,平定侯景之乱,吞并两淮,收复颍川,都是响当当的战绩,可以说这半壁江山都是段家军与齐家军携手打下来的,如今齐王府却落了个家破人亡,如何能叫人不恨!
若没记错,二叔今年也不过刚过了冠礼,却已经运筹帷幄杀伐千里,此刻的言之凿凿,意气风发,也让阿瓘胸怀激荡,热血被燃起。
好,我高孝瓘也在此立誓,定要手刃了仇人,血洗皇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我高家上上下下讨个公道!
平日里虽不欲多惹事,平易近人,但他骨子里也流着高家嗜杀的血,这一点从始至终不曾变过,毕竟他叫,高孝瓘!
谁也不知道在日后这个名字会成为令人闻风丧胆,令敌人不战而降,令百姓津津乐道的存在。
阿瓘,这还不够高洋站了起来,从山顶上俯视下去,众生芸芸,犹如蚂蚁般弱小,远处晋阳城的轮廓依稀可辩,在暮色里已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这座已经恢复了祥和安宁的城池,马上又要陷入风暴里,成为下一个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