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可是楚国没了。”他的视线,已经可以从高处俯视她柔软的泪光了。这个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但奇异坚韧的女子,却出乎意料地笑了。
“那又何妨?楚国即便在,我也回不去啊。”
李世民微怔:“咸阳宫,困住你了。”
“人活一世,总会被什么困住吧?即便是王上,不也被秦国和王位困住了吗?我所要的不多,就这样看见你和扶苏,还有王上,都平安康健,我就很知足了。”
芈夫人将兰花的种子,撒在陵墓附近的空地上。
她再抬手时,李世民就微微弯了腰,让她可以抚摸到自己的脸。
“你瘦了好多,明明小时候白白胖胖的,脸上都是肉,现在什么都没了。扶苏都要比你重些……”
“我小时候真的很胖吗?”
“那不是胖,小孩子都是那样子的,脸圆圆的,才有福气。”
“曾祖母也这么说过。”
“祖母养什么,都喜欢喂得多多的,猫猫就是祖母喂胖的。”
“铜钱也是。”
“你也是。”
她破涕为笑,回宫后,也这样满眼温柔爱意地投喂比她高多了的长子,顺便再招呼扶苏一起吃。
不管在外面是多么凶残的虎豹,回到家都是收起爪牙的小猫咪,一边嚼嚼嚼,一边笑眯眯,乖巧又听话。
嬴政终于腾出空来,与太子私聊了。
“今天的药喝了吗?”
“为什么我还要喝药?我早就已经好啦。”
“夏无且!”
这几天每天都在值班的医丞,雷打不动地望闻问切,送上苦了吧唧的汤药。
太子能怎么办呢?他只能一口不剩地喝完。
“药汤浴了吗?”
“泡了一个时辰,我都快被蒸熟了。看我的手,都皱巴了。”李世民挪啊挪,就凑到了嬴政身边,伸出双手给他看。
嬴政没有去看他被各种药草和热水浸得发红的状态,而是定睛凝神,抓着一只手问:“被蛇咬的是右手?”
“都看不出伤口在哪,真的不用在意的。”他强调。
嬴政看向夏无且,医丞罗里吧嗦了十几句,最后总结:“毒素虽清了,但气血双亏,得静养。打仗这种事,一年半载的,不要再让太子去了,真的很伤身。”
“听到了吗?”
“听到了。”
最硬的仗都打完了,他凭一己之力,降低了秦国七八成的损耗,保留更多的国力来做战后的政治变革及嬴政心心念念的一切大事,这就是李世民的目标。
如今目标达成了,他也无所谓在咸阳宫躺平。
夏无且退下之后,嬴政拿起了案上的几封军报,态度忽然温和下来,甚至还带了平缓的笑意,拉着他坐下来。
“来,坐,我有事要问你。”
“什么事?”李世民以为他要问攻楚的某些细节。
“这个和项燕出阵对决,是你干的吧?”
“不、不行吗?”太子立即睁大眼睛,无辜但磕巴地反问,继而拼命解释,“当时情势紧急,我也是拖延时间等蒙恬……”
“哦,等蒙恬。”嬴政一手把握在掌心的那只泛红的手按到桌案上,另一手伸出去,瞬间就得到了一根竹尺。
蒙二秘书永远能体察上意,在最恰当的时候,送上最合适的东西。
“打伤患是不道德的!”
“这个时候你承认自己是伤患了?”
“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错,我出征是得到你允许的。”
“打你也是得到我自己允许的。”
“我好冤!”
太子这次真的觉得自己没有错,刷地抽回了自己的手,直接跳起来开溜。
嬴政顺势抄起竹尺,大步流星,一尺子打下去,连衣角都没打到。
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某只太子,一个疾步躲到了柱子后面,只露出半张脸,悄咪咪地观察,猫猫祟祟,委屈巴巴,理直气壮。
“阿父你不讲理!你根本没有理由打我。就算是拿到朝会上去说,我这次也没有犯错。”
“所以我没有拿到朝会上去说。”嬴政心平气和地绕到柱子后面,竹尺将落未落。
父子俩诡异地绕着柱子跑了两圈,一个跑,一个追。
太子很不服气,边跑边叭叭:“光天化日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第166章
“现在是晚上,什么光天化日?况且父亲打孩子,还需要什么理?闲着也是闲着。”
“你甚至连个借口都不愿意找。太过分了!”
“谁还能拦我不成?”嬴政冷笑。
“蒙毅——”天策的速度那多快,转眼就跑到了蒙毅身后,拿他当屏障,探头探脑,愤愤不平,“你评评理,阿父是不是没事找事,无中生有?”
蒙毅无可奈何地看看身前的秦王,又看看身后的太子。
他能说什么呢?
“王上,太子此番攻楚,既伤且病,殊为不易,还是别打他了。”
算了算了,真打了又心疼,折腾啥呢?
嬴政也没有真的想打,这次太子确实是得了许可,而不是偷跑,他也确实没有正当理由惩罚,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他在咸阳宫一封封地收到军报,看着那一句句关于太子的动向,思念和想象着远在楚国的太子如何了,心情复杂到自己都说不清。
骄傲吗?自然是有的,他无法不为太子的用兵如神而赞叹。
可除此之外,他却又无可抑制地担忧着,只要这孩子一日还没有回来,他悬起的心就一日无法放下来。
偏偏又无人可以诉说,芈夫人自然是能与他共情的,可她不了解战事,告诉她,不过是多一个人愁得睡不着觉罢了。
若是其他人,重点往往就偏移了。
尉僚惊叹太子背水列阵,把楚军玩得团团转的巧妙,旗语之间的交流配合,穷追不舍的魄力与勇气,指挥若定的从容……嬴政说啥,他夸啥,根本体会不到嬴政是想抱怨孩子涉险,没苦硬吃。
姜启在那算战损比,欣慰于有太子在,本来的持久消耗战,又打成闪电战了,胜利来得飞快。
早点统一,结束这个漫长的乱世,诸侯之间不再打来打去,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减少到最低,天下也就基本和平了。
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壮举,也是秦王奋六世之烈,倾尽全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太子加快了这个进程。
好嘛,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又开始夸太子了。
到底有什么好夸的?就没人陪他骂太子吗?
这帮眼里只有国事的群臣!
治粟内史搁那算粮草和支出,美滋滋地说什么存粮足够用了,多亏太子云云,王绾附和说大秦有这么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国储,真是上天垂爱巴拉巴拉。
嬴政无动于衷地听着,耳朵都要生茧了。
私底下和蒙毅埋怨说:“太鲁莽了,怎能和项燕对决呢?项燕打仗的年头比他的年纪还多出两倍,久经战阵,熟谙马战,他一个毛头小子,岂能冒这个险?”
蒙毅连连点头:“王上说的是。”
“你也觉得他此举不妥当?”
“的确不大妥当,毕竟是太子。秦军将领如云,让谁去都可以,太子不该冒险。”
嬴政马上来劲了,继续吐槽:“还有,从涡阳追到寿春,不吃不喝不解甲,整整两天,破楚军七次,这连番作战,身体怎么吃得消?他离开咸阳前,我明明交代过他……”
嬴政难得这般絮絮叨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蒙毅认认真真地听着:“太子回来得好好补补,别落下病根。”
“更别提还有那个该死的巫女……”
这是嬴政最气的地方,他知道不是太子的错,可是他看着太子寄来的信,那字迹飘飘悠悠的,欠缺了几分力道,他顿时心里一紧,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生怕看到什么更糟糕的消息。
他的孩子,在他看不见的遥远地方,差点被巫女暗算,无声无息地重伤了一回,落到纸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轻松到如分花拂柳。
嬴政拿着家书的手都在控制不住地发抖,心有余悸,一连好几天都无法安睡,不是在召唤奉常,就是在焚香祈祷,五内俱焚,熬到强制关机的时候,梦里还梦到了太子。
软乎乎的一团,还是个孩子样,似乎是雍城的时候,但却在哼唧着告状,骂完巫女再骂蛇,委屈极了,蜷缩起来像个圆润的凤鸟球。
跟现在这副表情差不多,只是孩子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他还好意思躲蒙毅后面,好像蒙毅能完全挡住他似的,荒谬。
嬴政意兴阑珊,到底也没舍得下手,就这么像寻常人家的慈父慈母一般,吓唬吓唬绕了几圈,也就作罢。
还能真打不成?他哪舍得?
“罢了,反正你以后也没机会上战场了。”嬴政说服了自己,丢开那竹尺,甚至连藤条都没拿,就回到案前坐下了。
“那又何妨?楚国即便在,我也回不去啊。”
李世民微怔:“咸阳宫,困住你了。”
“人活一世,总会被什么困住吧?即便是王上,不也被秦国和王位困住了吗?我所要的不多,就这样看见你和扶苏,还有王上,都平安康健,我就很知足了。”
芈夫人将兰花的种子,撒在陵墓附近的空地上。
她再抬手时,李世民就微微弯了腰,让她可以抚摸到自己的脸。
“你瘦了好多,明明小时候白白胖胖的,脸上都是肉,现在什么都没了。扶苏都要比你重些……”
“我小时候真的很胖吗?”
“那不是胖,小孩子都是那样子的,脸圆圆的,才有福气。”
“曾祖母也这么说过。”
“祖母养什么,都喜欢喂得多多的,猫猫就是祖母喂胖的。”
“铜钱也是。”
“你也是。”
她破涕为笑,回宫后,也这样满眼温柔爱意地投喂比她高多了的长子,顺便再招呼扶苏一起吃。
不管在外面是多么凶残的虎豹,回到家都是收起爪牙的小猫咪,一边嚼嚼嚼,一边笑眯眯,乖巧又听话。
嬴政终于腾出空来,与太子私聊了。
“今天的药喝了吗?”
“为什么我还要喝药?我早就已经好啦。”
“夏无且!”
这几天每天都在值班的医丞,雷打不动地望闻问切,送上苦了吧唧的汤药。
太子能怎么办呢?他只能一口不剩地喝完。
“药汤浴了吗?”
“泡了一个时辰,我都快被蒸熟了。看我的手,都皱巴了。”李世民挪啊挪,就凑到了嬴政身边,伸出双手给他看。
嬴政没有去看他被各种药草和热水浸得发红的状态,而是定睛凝神,抓着一只手问:“被蛇咬的是右手?”
“都看不出伤口在哪,真的不用在意的。”他强调。
嬴政看向夏无且,医丞罗里吧嗦了十几句,最后总结:“毒素虽清了,但气血双亏,得静养。打仗这种事,一年半载的,不要再让太子去了,真的很伤身。”
“听到了吗?”
“听到了。”
最硬的仗都打完了,他凭一己之力,降低了秦国七八成的损耗,保留更多的国力来做战后的政治变革及嬴政心心念念的一切大事,这就是李世民的目标。
如今目标达成了,他也无所谓在咸阳宫躺平。
夏无且退下之后,嬴政拿起了案上的几封军报,态度忽然温和下来,甚至还带了平缓的笑意,拉着他坐下来。
“来,坐,我有事要问你。”
“什么事?”李世民以为他要问攻楚的某些细节。
“这个和项燕出阵对决,是你干的吧?”
“不、不行吗?”太子立即睁大眼睛,无辜但磕巴地反问,继而拼命解释,“当时情势紧急,我也是拖延时间等蒙恬……”
“哦,等蒙恬。”嬴政一手把握在掌心的那只泛红的手按到桌案上,另一手伸出去,瞬间就得到了一根竹尺。
蒙二秘书永远能体察上意,在最恰当的时候,送上最合适的东西。
“打伤患是不道德的!”
“这个时候你承认自己是伤患了?”
“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错,我出征是得到你允许的。”
“打你也是得到我自己允许的。”
“我好冤!”
太子这次真的觉得自己没有错,刷地抽回了自己的手,直接跳起来开溜。
嬴政顺势抄起竹尺,大步流星,一尺子打下去,连衣角都没打到。
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某只太子,一个疾步躲到了柱子后面,只露出半张脸,悄咪咪地观察,猫猫祟祟,委屈巴巴,理直气壮。
“阿父你不讲理!你根本没有理由打我。就算是拿到朝会上去说,我这次也没有犯错。”
“所以我没有拿到朝会上去说。”嬴政心平气和地绕到柱子后面,竹尺将落未落。
父子俩诡异地绕着柱子跑了两圈,一个跑,一个追。
太子很不服气,边跑边叭叭:“光天化日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第166章
“现在是晚上,什么光天化日?况且父亲打孩子,还需要什么理?闲着也是闲着。”
“你甚至连个借口都不愿意找。太过分了!”
“谁还能拦我不成?”嬴政冷笑。
“蒙毅——”天策的速度那多快,转眼就跑到了蒙毅身后,拿他当屏障,探头探脑,愤愤不平,“你评评理,阿父是不是没事找事,无中生有?”
蒙毅无可奈何地看看身前的秦王,又看看身后的太子。
他能说什么呢?
“王上,太子此番攻楚,既伤且病,殊为不易,还是别打他了。”
算了算了,真打了又心疼,折腾啥呢?
嬴政也没有真的想打,这次太子确实是得了许可,而不是偷跑,他也确实没有正当理由惩罚,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他在咸阳宫一封封地收到军报,看着那一句句关于太子的动向,思念和想象着远在楚国的太子如何了,心情复杂到自己都说不清。
骄傲吗?自然是有的,他无法不为太子的用兵如神而赞叹。
可除此之外,他却又无可抑制地担忧着,只要这孩子一日还没有回来,他悬起的心就一日无法放下来。
偏偏又无人可以诉说,芈夫人自然是能与他共情的,可她不了解战事,告诉她,不过是多一个人愁得睡不着觉罢了。
若是其他人,重点往往就偏移了。
尉僚惊叹太子背水列阵,把楚军玩得团团转的巧妙,旗语之间的交流配合,穷追不舍的魄力与勇气,指挥若定的从容……嬴政说啥,他夸啥,根本体会不到嬴政是想抱怨孩子涉险,没苦硬吃。
姜启在那算战损比,欣慰于有太子在,本来的持久消耗战,又打成闪电战了,胜利来得飞快。
早点统一,结束这个漫长的乱世,诸侯之间不再打来打去,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减少到最低,天下也就基本和平了。
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壮举,也是秦王奋六世之烈,倾尽全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太子加快了这个进程。
好嘛,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又开始夸太子了。
到底有什么好夸的?就没人陪他骂太子吗?
这帮眼里只有国事的群臣!
治粟内史搁那算粮草和支出,美滋滋地说什么存粮足够用了,多亏太子云云,王绾附和说大秦有这么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国储,真是上天垂爱巴拉巴拉。
嬴政无动于衷地听着,耳朵都要生茧了。
私底下和蒙毅埋怨说:“太鲁莽了,怎能和项燕对决呢?项燕打仗的年头比他的年纪还多出两倍,久经战阵,熟谙马战,他一个毛头小子,岂能冒这个险?”
蒙毅连连点头:“王上说的是。”
“你也觉得他此举不妥当?”
“的确不大妥当,毕竟是太子。秦军将领如云,让谁去都可以,太子不该冒险。”
嬴政马上来劲了,继续吐槽:“还有,从涡阳追到寿春,不吃不喝不解甲,整整两天,破楚军七次,这连番作战,身体怎么吃得消?他离开咸阳前,我明明交代过他……”
嬴政难得这般絮絮叨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蒙毅认认真真地听着:“太子回来得好好补补,别落下病根。”
“更别提还有那个该死的巫女……”
这是嬴政最气的地方,他知道不是太子的错,可是他看着太子寄来的信,那字迹飘飘悠悠的,欠缺了几分力道,他顿时心里一紧,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生怕看到什么更糟糕的消息。
他的孩子,在他看不见的遥远地方,差点被巫女暗算,无声无息地重伤了一回,落到纸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轻松到如分花拂柳。
嬴政拿着家书的手都在控制不住地发抖,心有余悸,一连好几天都无法安睡,不是在召唤奉常,就是在焚香祈祷,五内俱焚,熬到强制关机的时候,梦里还梦到了太子。
软乎乎的一团,还是个孩子样,似乎是雍城的时候,但却在哼唧着告状,骂完巫女再骂蛇,委屈极了,蜷缩起来像个圆润的凤鸟球。
跟现在这副表情差不多,只是孩子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他还好意思躲蒙毅后面,好像蒙毅能完全挡住他似的,荒谬。
嬴政意兴阑珊,到底也没舍得下手,就这么像寻常人家的慈父慈母一般,吓唬吓唬绕了几圈,也就作罢。
还能真打不成?他哪舍得?
“罢了,反正你以后也没机会上战场了。”嬴政说服了自己,丢开那竹尺,甚至连藤条都没拿,就回到案前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