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都是些绊脚石。”
宁归竹笑着晃了晃牵在一起的手,转移他的注意力道:“煮飯吧,我再弄个红烧萝卜,咱们就吃饭。”
“好。”
熊锦州去盛米,宁归竹蹲在旁边选了个大胖萝卜。
熊锦州顺手带走清洗干净。
萝卜削皮,切成豆腐块大小,宁归竹往锅里添了些水,加入些许食盐和一铲尖的猪油,将切好的萝卜放到锅里焯水。
熊锦州已经将炉子上的瓦罐换了下来,这会儿正坐在灶台前面添火。
锅中的萝卜煮开之后,盛出放在旁边,锅中的水被舀到一边,锅干添油,加入萝卜块,先大火翻炒,再加入酱油和红糖,继续翻炒。
等到萝卜表面染上均匀的酱红色,加水没过萝卜,盖盖焖煮。
熊锦州将凳子挪到身边,伸手牵住宁归竹的手,等人在身侧坐下之后才问道:“这样就可以了?”
“收完汁就能出锅了。”宁归竹道,“红烧萝卜的汤也挺下饭的,一会儿可以试试。”
“好。”
熊锦州神情柔缓,握着宁归竹的手掌,在等待的时间中,将今天陈县令说的事情都转述了一遍。
兔肉的吃法很多,红烧爆炒、清炖蒸制,宁归竹不需要怎么费心思就能想出一堆来,因而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他更关注即将到手的兔肉和兔皮。
“要不要弄只熏兔子?”宁归竹问道。
“可以啊。”
熊锦州现在对熏肉已经彻底改观,听见宁归竹的提议自然是满口答应。
“那就熏一只,再弄只新鲜的吃,兔皮的话,做手捂吧,给家里人也做几个。”
闻言,熊锦州倒是有了异议,“兔皮的价格不高,家里人的那份再花錢买就是了,大人给咱们的得留着给你做衣服。这两年冬天冷,很容易生病。”
“唔……好吧。”
两人小声说着话,吃饱喝足的猫狗又跑去玩了,馒头在厨房里转着圈圈,目光落在橱柜上良久,最终还是从人类手中再度要到一个糙馒头,迈着欢快的步伐走出厨房。
熊锦州出去给它拿些干草。
米饭搅拌搅拌,保证烹煮均匀,宁归竹又打开旁边的锅盖,用锅铲翻拌了下,见汁水还有不少,就再度盖上盖子烹煮。
红烧萝卜收汁的速度要比米饭快许多。
宁归竹取了碗,夹了一块出来,吹散上面滚烫的温度后,这才咬了口边角。
去过皮做出来的红烧萝卜绵软至极,入口稍稍一抿就化开了,外层裹挟着的咸鲜酱汁与内里清甜的风味不太相同,猪油的存在还为其增添了荤香,简直完美。
宁归竹尝着,见熊锦州进来,立即端着碗凑到了他面前,催促:“你尝尝,是不是特别好吃?”
熊锦州垂眸看着那块被他咬了一小半的萝卜,干脆张嘴全吃了,哈着热气品了品,夸赞:“超级好吃!”
烹制的菜被人喜欢,宁归竹高兴起来,哼着小调儿又去夹了一块萝卜。
得亏宁归竹做得够多,两人才没在米饭煮熟之前,将红烧萝卜全部解决了。
漂亮的大米饭上淋一勺红亮的酱汁,米饭就也带上了萝卜的咸鲜美味,一口下去幸福极了。
第一碗饭是就着红烧萝卜和汤汁吃完的,第二碗饭,宁归竹舀了一勺炖到烂糊的肉到碗里,将米饭和烂肉稠汤搅拌在一起,绝妙的滋味让人恨不得将碗壁都给刮干净。
吃完幸福的一顿,夫夫俩收拾完厨房,烤着火洗脸泡脚,等到浑身都暖洋洋的了,才回到卧室准备休息。
·
次日,宁归竹再度和熊锦州一起去了县里。
市集内吃食的热气腾腾而上,给本就热闹的场景渲染上一层温馨的气息,熊锦州又看见那个卖芝麻饼的摊子,牵着宁归竹的手走过去,买了一个芝麻饼。
那摊贩看见熊锦州,面上的笑容就僵了一瞬,不过来者是客,这人也没出来抢他生意,态度倒是很和善,给人弄了个新鲜出炉的,用油纸包着下端,递给熊锦州。
“趁热吃。”
熊锦州将芝麻饼递给宁归竹,付了铜钱后,带着人继续往工坊那边而去。
宁归竹低头咬了一口。
芝麻饼薄脆掉渣,他下意识用手接在下方,品味着新鲜出炉的美味,又举着东西送到熊锦州面前,让人跟他一起分吃。
芝麻饼并不大,两人一起吃,很快就将其解决掉了。
剩下的路途便牵着手慢慢行走。
走在深秋的县城里,到处都是枯黄飘落的树叶,偏偏工坊内有一片碧绿,看得人心旷神怡。而只有走近,才能看见随着换季掉落的老叶已经将竹林的地面铺得满满当当,成为天然的根系保暖层。
熊锦州把宁归竹送到家,见院子里多了不少落叶,便顺手将其清扫干净了。
宁归竹在书房里站了会儿,探头对熊锦州道:“锦州,你帮我把炉子搬过来吧。”
“好。”熊锦州应声去将东西搬来,然后才问道:“要在这里面烧火?”
宁归竹摇摇头,“在厨房里烧,晚点将开水灌进去,直接添烧剩的火块进去,应该也能暖和起来。”
熊锦州闻言就道:“我这就去弄。”
宁归竹下意识看了眼天色,“太麻烦了,你会迟到的。”
“没事。”
只要不倒霉到迟到这一会儿就出什么大事,熊锦州身为捕头,晚一点过去也没人会说什么。
宁归竹又劝了几句,但熊锦州已经打定主意,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拿了盆出来,将炉子里原有的水放了,倒在池子里面。
风吹过,卷起枯叶无数。
宁归竹垂眸看见隆起些许的肚子,不由轻轻拍了两下,也不知道这崽崽长得怎么样了,一直没动静,他都要怀疑崽子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了。
炉子里添了滚烫的开水,下面放着红火的火块,熊锦州感觉厨房里的温度暖和起来后,这才放下心,和宁归竹告别,前往县衙上值。
他到的确实比往常晚了许多,但算不上迟到,卢主簿记上他的名字,说道:“你最近不是想着法子添置取暖的东西吗?马旺说码头那边来了一批炭,可以去买点。”
熊锦州天天巡逻都不知道这消息,闻言高兴道:“真的?这是什么时候到的?”
“昨儿下午,我就听了一嘴,具体的你问他们去。”
“哎好,谢了。”
熊锦州匆匆出了院子,远远瞧见一群捕快聚在一起,他还没有开口呢,马旺就抬手招呼道:“头儿,今天我们去巡逻码头,你正好去给嫂夫郎买些炭回去。”
炭贵,马旺就没想着买这玩意儿,昨天是特意去帮熊锦州打听的。
熊锦州听到这话,就是一乐,拍拍马旺的肩膀谢过,跟其余人说了两句后,便匆匆往码头那边而去。
运炭的船还停在那,力士们将不同的炭搬下来,在面前摆成一排,旁边有人不断吆喝着,卖炭的商人也不厌其烦地与人介绍炭的不同。
马旺拍了拍熊锦州肩膀,“头儿你去吧,我们巡逻去了。”
“那你们辛苦些,晚上请你们吃饭。”
“行。”
分别开来,熊锦州挤进人群中,先听了遍商人讲的内容。
这些炭种类不少,有烟的没烟的,味重的味淡的,还有那带着各种清浅香味的,听得人头晕,也看得人眼花缭乱。
熊锦州身上还有将近二十两银子,是进入秋季之后,宁归竹为了方便他采购东西,特意让他拿着的,除去马车的钱,倒是还剩下不少。
熊锦州挑了下,去掉味道特殊的,去掉烟味重的,挑了一款不上不下的炭,一问价钱,五十文一斤。
听着好像不贵,但只用炭取暖的话,一天就要三四斤。
熊锦州算了下价,先买了一百斤的炭,又跟商人讨价还价要走了箩筐,他去找附近的食铺借了扁擔,直接擔着炭回了家。
从码头到工坊的距离挺远,熊锦州担着一百斤的东西走过来,等到院门口的时候都累出汗来了,宁归竹听见门开出来,见人这么累,下意识快步上前,“怎么搞成这样……”
后面的话在看清他身后东西时顿住,熊锦州这时候笑道:“买了些炭,五两一百斤,咱们节省着些,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宁归竹喉头哽塞一瞬,他心疼地抬起手,给熊锦州擦了擦汗,“怎么也不知道请两个力士?”
“力士涨价了。”熊锦州似模似样地叹气,面上还带着明显的笑意,“我来搬的话,还能省一百文钱呢。”
“傻。”
宁归竹捏了他脸一下,“家里又不缺这些钱。”
他们家现在每个月的入账差不多能有十两,熊锦州那儿固定的一两月银,他在工学堂挂名,得的每月五两银,生意分红上,大哥大嫂这边和钱三娘那儿占大头,安和的头花生意做得也很不错,再加上其余几家零零散散的,已经稳住三两往四两进发了。
宁归竹笑着晃了晃牵在一起的手,转移他的注意力道:“煮飯吧,我再弄个红烧萝卜,咱们就吃饭。”
“好。”
熊锦州去盛米,宁归竹蹲在旁边选了个大胖萝卜。
熊锦州顺手带走清洗干净。
萝卜削皮,切成豆腐块大小,宁归竹往锅里添了些水,加入些许食盐和一铲尖的猪油,将切好的萝卜放到锅里焯水。
熊锦州已经将炉子上的瓦罐换了下来,这会儿正坐在灶台前面添火。
锅中的萝卜煮开之后,盛出放在旁边,锅中的水被舀到一边,锅干添油,加入萝卜块,先大火翻炒,再加入酱油和红糖,继续翻炒。
等到萝卜表面染上均匀的酱红色,加水没过萝卜,盖盖焖煮。
熊锦州将凳子挪到身边,伸手牵住宁归竹的手,等人在身侧坐下之后才问道:“这样就可以了?”
“收完汁就能出锅了。”宁归竹道,“红烧萝卜的汤也挺下饭的,一会儿可以试试。”
“好。”
熊锦州神情柔缓,握着宁归竹的手掌,在等待的时间中,将今天陈县令说的事情都转述了一遍。
兔肉的吃法很多,红烧爆炒、清炖蒸制,宁归竹不需要怎么费心思就能想出一堆来,因而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他更关注即将到手的兔肉和兔皮。
“要不要弄只熏兔子?”宁归竹问道。
“可以啊。”
熊锦州现在对熏肉已经彻底改观,听见宁归竹的提议自然是满口答应。
“那就熏一只,再弄只新鲜的吃,兔皮的话,做手捂吧,给家里人也做几个。”
闻言,熊锦州倒是有了异议,“兔皮的价格不高,家里人的那份再花錢买就是了,大人给咱们的得留着给你做衣服。这两年冬天冷,很容易生病。”
“唔……好吧。”
两人小声说着话,吃饱喝足的猫狗又跑去玩了,馒头在厨房里转着圈圈,目光落在橱柜上良久,最终还是从人类手中再度要到一个糙馒头,迈着欢快的步伐走出厨房。
熊锦州出去给它拿些干草。
米饭搅拌搅拌,保证烹煮均匀,宁归竹又打开旁边的锅盖,用锅铲翻拌了下,见汁水还有不少,就再度盖上盖子烹煮。
红烧萝卜收汁的速度要比米饭快许多。
宁归竹取了碗,夹了一块出来,吹散上面滚烫的温度后,这才咬了口边角。
去过皮做出来的红烧萝卜绵软至极,入口稍稍一抿就化开了,外层裹挟着的咸鲜酱汁与内里清甜的风味不太相同,猪油的存在还为其增添了荤香,简直完美。
宁归竹尝着,见熊锦州进来,立即端着碗凑到了他面前,催促:“你尝尝,是不是特别好吃?”
熊锦州垂眸看着那块被他咬了一小半的萝卜,干脆张嘴全吃了,哈着热气品了品,夸赞:“超级好吃!”
烹制的菜被人喜欢,宁归竹高兴起来,哼着小调儿又去夹了一块萝卜。
得亏宁归竹做得够多,两人才没在米饭煮熟之前,将红烧萝卜全部解决了。
漂亮的大米饭上淋一勺红亮的酱汁,米饭就也带上了萝卜的咸鲜美味,一口下去幸福极了。
第一碗饭是就着红烧萝卜和汤汁吃完的,第二碗饭,宁归竹舀了一勺炖到烂糊的肉到碗里,将米饭和烂肉稠汤搅拌在一起,绝妙的滋味让人恨不得将碗壁都给刮干净。
吃完幸福的一顿,夫夫俩收拾完厨房,烤着火洗脸泡脚,等到浑身都暖洋洋的了,才回到卧室准备休息。
·
次日,宁归竹再度和熊锦州一起去了县里。
市集内吃食的热气腾腾而上,给本就热闹的场景渲染上一层温馨的气息,熊锦州又看见那个卖芝麻饼的摊子,牵着宁归竹的手走过去,买了一个芝麻饼。
那摊贩看见熊锦州,面上的笑容就僵了一瞬,不过来者是客,这人也没出来抢他生意,态度倒是很和善,给人弄了个新鲜出炉的,用油纸包着下端,递给熊锦州。
“趁热吃。”
熊锦州将芝麻饼递给宁归竹,付了铜钱后,带着人继续往工坊那边而去。
宁归竹低头咬了一口。
芝麻饼薄脆掉渣,他下意识用手接在下方,品味着新鲜出炉的美味,又举着东西送到熊锦州面前,让人跟他一起分吃。
芝麻饼并不大,两人一起吃,很快就将其解决掉了。
剩下的路途便牵着手慢慢行走。
走在深秋的县城里,到处都是枯黄飘落的树叶,偏偏工坊内有一片碧绿,看得人心旷神怡。而只有走近,才能看见随着换季掉落的老叶已经将竹林的地面铺得满满当当,成为天然的根系保暖层。
熊锦州把宁归竹送到家,见院子里多了不少落叶,便顺手将其清扫干净了。
宁归竹在书房里站了会儿,探头对熊锦州道:“锦州,你帮我把炉子搬过来吧。”
“好。”熊锦州应声去将东西搬来,然后才问道:“要在这里面烧火?”
宁归竹摇摇头,“在厨房里烧,晚点将开水灌进去,直接添烧剩的火块进去,应该也能暖和起来。”
熊锦州闻言就道:“我这就去弄。”
宁归竹下意识看了眼天色,“太麻烦了,你会迟到的。”
“没事。”
只要不倒霉到迟到这一会儿就出什么大事,熊锦州身为捕头,晚一点过去也没人会说什么。
宁归竹又劝了几句,但熊锦州已经打定主意,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拿了盆出来,将炉子里原有的水放了,倒在池子里面。
风吹过,卷起枯叶无数。
宁归竹垂眸看见隆起些许的肚子,不由轻轻拍了两下,也不知道这崽崽长得怎么样了,一直没动静,他都要怀疑崽子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了。
炉子里添了滚烫的开水,下面放着红火的火块,熊锦州感觉厨房里的温度暖和起来后,这才放下心,和宁归竹告别,前往县衙上值。
他到的确实比往常晚了许多,但算不上迟到,卢主簿记上他的名字,说道:“你最近不是想着法子添置取暖的东西吗?马旺说码头那边来了一批炭,可以去买点。”
熊锦州天天巡逻都不知道这消息,闻言高兴道:“真的?这是什么时候到的?”
“昨儿下午,我就听了一嘴,具体的你问他们去。”
“哎好,谢了。”
熊锦州匆匆出了院子,远远瞧见一群捕快聚在一起,他还没有开口呢,马旺就抬手招呼道:“头儿,今天我们去巡逻码头,你正好去给嫂夫郎买些炭回去。”
炭贵,马旺就没想着买这玩意儿,昨天是特意去帮熊锦州打听的。
熊锦州听到这话,就是一乐,拍拍马旺的肩膀谢过,跟其余人说了两句后,便匆匆往码头那边而去。
运炭的船还停在那,力士们将不同的炭搬下来,在面前摆成一排,旁边有人不断吆喝着,卖炭的商人也不厌其烦地与人介绍炭的不同。
马旺拍了拍熊锦州肩膀,“头儿你去吧,我们巡逻去了。”
“那你们辛苦些,晚上请你们吃饭。”
“行。”
分别开来,熊锦州挤进人群中,先听了遍商人讲的内容。
这些炭种类不少,有烟的没烟的,味重的味淡的,还有那带着各种清浅香味的,听得人头晕,也看得人眼花缭乱。
熊锦州身上还有将近二十两银子,是进入秋季之后,宁归竹为了方便他采购东西,特意让他拿着的,除去马车的钱,倒是还剩下不少。
熊锦州挑了下,去掉味道特殊的,去掉烟味重的,挑了一款不上不下的炭,一问价钱,五十文一斤。
听着好像不贵,但只用炭取暖的话,一天就要三四斤。
熊锦州算了下价,先买了一百斤的炭,又跟商人讨价还价要走了箩筐,他去找附近的食铺借了扁擔,直接擔着炭回了家。
从码头到工坊的距离挺远,熊锦州担着一百斤的东西走过来,等到院门口的时候都累出汗来了,宁归竹听见门开出来,见人这么累,下意识快步上前,“怎么搞成这样……”
后面的话在看清他身后东西时顿住,熊锦州这时候笑道:“买了些炭,五两一百斤,咱们节省着些,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宁归竹喉头哽塞一瞬,他心疼地抬起手,给熊锦州擦了擦汗,“怎么也不知道请两个力士?”
“力士涨价了。”熊锦州似模似样地叹气,面上还带着明显的笑意,“我来搬的话,还能省一百文钱呢。”
“傻。”
宁归竹捏了他脸一下,“家里又不缺这些钱。”
他们家现在每个月的入账差不多能有十两,熊锦州那儿固定的一两月银,他在工学堂挂名,得的每月五两银,生意分红上,大哥大嫂这边和钱三娘那儿占大头,安和的头花生意做得也很不错,再加上其余几家零零散散的,已经稳住三两往四两进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