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熊锦州顿了下,有心想加深这个吻,却见宁归竹视線轉移。
他无奈地笑了下,说起另外一件事:“我想买辆马車,你觉得可以吗?”
“嗯?”宁归竹转回来,“为什么?”
“馒头闲着也是闲着,买辆马车给他拉。等入了冬,咱们进出城也要方便一些。”
熊锦州还记着宁归竹膝盖的事情,不管是罗大夫还是陈府内的老大夫,都说宁归竹遇到天气寒凉的时候容易膝盖疼,虽然老大夫说已经给人根治了,到现在为止,宁归竹也确实没有任何不适,但他还是不太放心。
宁归竹闻言,想的倒是雪天路滑的问题,就道:“可以是可以啦,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
听他心动,熊锦州眉飞色舞起来,“我问过了,最简单的那种就八两左右。”
“……馒头都才这个价。”
熊锦州哄他,“咱们爱惜一些,也能用上几十年呢。”
“……”
宁归竹最终还是赞同了熊锦州的提议,马车比推车更稳当,日后有了孩子,来往小河村和县里肯定要麻烦许多,坐马车的话就能轻鬆点。
熊锦州捧着宁归竹的脸用力亲了口,送人往工坊那边走了一截之后,才拎着食盒去陈府。
宁归竹回到家里,将带回来的陶碗清洗干净,放回橱柜中,坐在炉子边烤了烤火,等到沾了冷水的手重新暖和起来,这才拎着装满蜂蜜小面包的食盒出了城。
小河村内。
柳秋红正坐在家里缝虎头鞋,见宁归竹抬步进来,笑着问了一句:“你们那炉子怎么样?”
宁归竹心心念念这许多天,家里人都知道他们定了个不一样的炉子。
听见柳秋红问,宁归竹轻快道:“很好用,我烤了点小面包,不是很多,家里人也就一人一个。”
“这么珍贵呢。”柳秋红有些稀奇。
宁归竹道:“就是面粉鸡蛋做的吃食,刷了点蜂蜜水上去。只弄这些主要是炉子小了,一次只能做六七个。”
说着话,他就率先进了厨房,柳秋红跟在后面,念叨鸡蛋面粉也怪贵的,让他留两三个给孩子吃就成,剩下的带回去自己吃。
宁归竹只当没听见。
第117章
縣衙, 陈府。
“这又是竹哥儿弄出来的吃食?”
陈縣令抬步进入正厅,便见妻子捏着个琥珀色的‘馒头’吃着,熊錦州就坐在旁边喝茶吃点心。
吕天骄看见他进来, 抬手招呼了一下, 说道:“你别磨磨蹭蹭的,快一点儿, 錦州说这蜂蜜面包趁热吃最香, 别浪费孩子们一番心意。”
陈縣令好笑又无奈地摇头,“你这心啊, 真就被他们给勾走了。”
他不过问了一句,迎面就这许多话。
吕天骄瞪他:“你吃不吃?不吃我吃完了。”
闻言,陈縣令也不敢再拖沓, 快走两步在旁边坐下,伸手拿了一个尝过,赞叹着点了点头,“这吃着像是烤的,你们又添置了什么東西?”
他们夫妻俩从京城而来,熊錦州并不意外两人能吃出这一点,说道:“最近县里不是来了个烤饼子的嘛, 我看他那爐子暖和, 就跟人定了一个,竹哥儿用那个做的。”
“哦……”陈县令回忆了下,“你上次找我批的, 就是打铁的事儿?”
他对熊錦州的信任度很高,当时随手就给盖了章,根本没细看上面写的内容。
熊锦州颔首。
蜂蜜小面包口感独特,又有着勾人的清甜香味, 陈县令和吕天骄都很喜欢,在得知宁歸竹还给写了方子之后,更是高兴得不行。
陈县令看吕天骄仔细收起方子,对熊锦州道:“说起来,兔庄那边已经有了规模,现在天气冷了下来,兔子都肥得很,我琢磨着宰一批出来,你过两天去拿几只兔子,再挑些兔皮出来,等人制好后再去拿,回头给竹哥儿做大氅或者手捂都不错。”
这可比银錢奖励来得让熊锦州高兴,他立即起身跟陈县令道谢,又问道:“这兔子和兔皮您准備卖多少价?”
“兔肉二十到四十文不等吧。”
猪肉平时的价格是三十五文左右,年节期间要贵上一点,他养兔子本就是奔着尽可能让百姓吃上肉去的,自然不能将价格定得太高,今年能赚个草料錢就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了。
心里想着,陈县令继续道:“兔皮要贵点,得要五六十文。”
吕天骄刚交代完人,听见这两句,笑着说熊锦州:“让你去拿就是不收錢的,做什么还问这么一句?”
熊锦州实诚道:“我和竹哥儿的另算,这大过年的,也得给家里人买点不是?”
闻言,夫妻俩都不由乐了,这真是,有够老实的。
正值午飯时间,熊锦州被留着在陈府吃了顿飯,离开前又领了陈县令一个‘任务’,问宁歸竹知道多少兔子肉的做法,他愿意花银子购买食方。
兔肉并不普遍,虽然是肉就会受欢迎,但陈县令琢磨着,还是只有将東西弄出花样来,才能吸引百姓们的视线。
熊锦州得到‘任务’,也只是说回去会问问宁歸竹,并未代人给出承诺。
·
小河村。
宁歸竹哼着轻快的小调儿,将手上的小衣服扯平,翻到正面举起仔细瞧过,又将其收起,拿起旁边的布条开始缝扣子。
因为是熟悉的领域,他也就没按照家里人给的样布制作小孩儿衣物,而是弄的现代的衣服款式,使用扣子的话,穿脱都要更加方便,也不用擔心绑带会勒着孩子哪儿。
纤细白皙的手指转动,漂亮的扣子一点点成型,宁归竹低头咬断细线,将其放在小篮子里面,等到需要的扣子全部准備好,这才再度拿出小衣服,对照着先前缝好边的扣孔画出位置,再将扣子一个个缝上去。
深秋时节已经开始冷了。
做完这一件上衣,宁归竹活动了下冰凉的指尖,将東西收拾好,站起身跺了跺脚,拎着篮子进入廚房。
片刻后,爐子里升起火来,宁归竹舀了些水到瓦罐里,慢慢烧着。
身体一暖和起来,人就倦怠了,宁归竹靠着墙打了个哈欠,听见猫狗打打闹闹跑回了院子,先出现在廚房门口的脑袋,却是馒头那大块头。
瞧见它,宁归竹抬起手招了招。
馒头乐颠颠地凑了过来,低着脑袋,方便宁归竹在它脑袋上揉揉搓搓。
这边闹着,大旺二彩、三宝四喜也跑了进来,咪嗷汪汪黏糊得不行,宁归竹只好松开馒头,雨露均沾。
廚房里热热闹闹,等到消停下来,五只小家伙也不出去,赖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跟宁归竹一起,汲取那小爐子散发的热意。
热水烧好了。
宁归竹起身拿碗,舀了些热水正要喝,视线微转,就见五只眼巴巴地瞧着他。
“……”
他只好去拿了它们的水碗过来,给兑了些温水倒进去,看五只喝得直甩尾巴,面上的笑容都更明媚了。
宁归竹这会儿就站在廚房的窗口边,外面起了风,吹在身上将皮肤刮得冰凉。这样冷的天气适合吃肉,而且还是得炖肉才是最香的。
他想着,就切了些姜蒜末出来,添入热水泡着,然后从橱柜中取出剩下的五花肉,将其全部切片放到碗中。
天凉,姜蒜水冷得也快。
宁归竹把姜蒜水倒进肉里仔细揉捏一遍,过滤掉多余的水,然后加入醬油抓拌一二。
爐子里烧着的热水腾出来,冷水和肉一起入锅,中火慢熬着。
时间流逝,锅中的肉被炖到软烂,肉香与醬香交织,勾得人和猫狗都忍不住肚子咕咕叫,三宝四喜缠着宁归竹的小腿,喉咙里发出咪嗷咪嗷的夹子音,撒着娇祈求美食。
宁归竹抓抓它们下巴,吓唬小猫:“这个肉吃了会掉毛,还会得结石呢,怕不怕?”
小猫:“咪~”
相较于小猫的撒娇,两只狗要更直白一些,它们直接蹲在了炉子边,眼睛直勾勾地瞅着瓦罐,就差淌口水给宁归竹看了。
宁归竹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给它们准备晚餐。
家里还有先前煮的猪肺,他捞了两勺出来,剁碎后放在碗中,又揭开瓦罐盖子,舀了两勺汤到碗里,兑上清水,取出糙馒头掰碎放进碗里。
本来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的馒头,在见着宁归竹的动作后,不由嗬嗬叫了两声,提醒他这里还有一头骡子也想吃東西。
“没忘掉你呢。”宁归竹语气无奈。
给猫狗准备好飯食,又往骡子面前放了个馒头,宁归竹也不打扰它们,走出厨房往院子外看了眼。
熊锦州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尽头,见宁归竹站在门口,面上浮现出笑容来,快步进入院子来到宁归竹面前,牵住宁归竹的手摸了摸,说道:“怎么站在这外面,怪冷的。”
“正好出来活动活动。”宁归竹道。
熊锦州还是不放心,仔细检查了下,确定他身上是暖和的之后,才将注意力挪到飘香的厨房上,一到厨房门口,就见五只挤在里面吃东西,看得人好气又好笑。
他无奈地笑了下,说起另外一件事:“我想买辆马車,你觉得可以吗?”
“嗯?”宁归竹转回来,“为什么?”
“馒头闲着也是闲着,买辆马车给他拉。等入了冬,咱们进出城也要方便一些。”
熊锦州还记着宁归竹膝盖的事情,不管是罗大夫还是陈府内的老大夫,都说宁归竹遇到天气寒凉的时候容易膝盖疼,虽然老大夫说已经给人根治了,到现在为止,宁归竹也确实没有任何不适,但他还是不太放心。
宁归竹闻言,想的倒是雪天路滑的问题,就道:“可以是可以啦,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
听他心动,熊锦州眉飞色舞起来,“我问过了,最简单的那种就八两左右。”
“……馒头都才这个价。”
熊锦州哄他,“咱们爱惜一些,也能用上几十年呢。”
“……”
宁归竹最终还是赞同了熊锦州的提议,马车比推车更稳当,日后有了孩子,来往小河村和县里肯定要麻烦许多,坐马车的话就能轻鬆点。
熊锦州捧着宁归竹的脸用力亲了口,送人往工坊那边走了一截之后,才拎着食盒去陈府。
宁归竹回到家里,将带回来的陶碗清洗干净,放回橱柜中,坐在炉子边烤了烤火,等到沾了冷水的手重新暖和起来,这才拎着装满蜂蜜小面包的食盒出了城。
小河村内。
柳秋红正坐在家里缝虎头鞋,见宁归竹抬步进来,笑着问了一句:“你们那炉子怎么样?”
宁归竹心心念念这许多天,家里人都知道他们定了个不一样的炉子。
听见柳秋红问,宁归竹轻快道:“很好用,我烤了点小面包,不是很多,家里人也就一人一个。”
“这么珍贵呢。”柳秋红有些稀奇。
宁归竹道:“就是面粉鸡蛋做的吃食,刷了点蜂蜜水上去。只弄这些主要是炉子小了,一次只能做六七个。”
说着话,他就率先进了厨房,柳秋红跟在后面,念叨鸡蛋面粉也怪贵的,让他留两三个给孩子吃就成,剩下的带回去自己吃。
宁归竹只当没听见。
第117章
縣衙, 陈府。
“这又是竹哥儿弄出来的吃食?”
陈縣令抬步进入正厅,便见妻子捏着个琥珀色的‘馒头’吃着,熊錦州就坐在旁边喝茶吃点心。
吕天骄看见他进来, 抬手招呼了一下, 说道:“你别磨磨蹭蹭的,快一点儿, 錦州说这蜂蜜面包趁热吃最香, 别浪费孩子们一番心意。”
陈縣令好笑又无奈地摇头,“你这心啊, 真就被他们给勾走了。”
他不过问了一句,迎面就这许多话。
吕天骄瞪他:“你吃不吃?不吃我吃完了。”
闻言,陈縣令也不敢再拖沓, 快走两步在旁边坐下,伸手拿了一个尝过,赞叹着点了点头,“这吃着像是烤的,你们又添置了什么東西?”
他们夫妻俩从京城而来,熊錦州并不意外两人能吃出这一点,说道:“最近县里不是来了个烤饼子的嘛, 我看他那爐子暖和, 就跟人定了一个,竹哥儿用那个做的。”
“哦……”陈县令回忆了下,“你上次找我批的, 就是打铁的事儿?”
他对熊錦州的信任度很高,当时随手就给盖了章,根本没细看上面写的内容。
熊锦州颔首。
蜂蜜小面包口感独特,又有着勾人的清甜香味, 陈县令和吕天骄都很喜欢,在得知宁歸竹还给写了方子之后,更是高兴得不行。
陈县令看吕天骄仔细收起方子,对熊锦州道:“说起来,兔庄那边已经有了规模,现在天气冷了下来,兔子都肥得很,我琢磨着宰一批出来,你过两天去拿几只兔子,再挑些兔皮出来,等人制好后再去拿,回头给竹哥儿做大氅或者手捂都不错。”
这可比银錢奖励来得让熊锦州高兴,他立即起身跟陈县令道谢,又问道:“这兔子和兔皮您准備卖多少价?”
“兔肉二十到四十文不等吧。”
猪肉平时的价格是三十五文左右,年节期间要贵上一点,他养兔子本就是奔着尽可能让百姓吃上肉去的,自然不能将价格定得太高,今年能赚个草料錢就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了。
心里想着,陈县令继续道:“兔皮要贵点,得要五六十文。”
吕天骄刚交代完人,听见这两句,笑着说熊锦州:“让你去拿就是不收錢的,做什么还问这么一句?”
熊锦州实诚道:“我和竹哥儿的另算,这大过年的,也得给家里人买点不是?”
闻言,夫妻俩都不由乐了,这真是,有够老实的。
正值午飯时间,熊锦州被留着在陈府吃了顿飯,离开前又领了陈县令一个‘任务’,问宁歸竹知道多少兔子肉的做法,他愿意花银子购买食方。
兔肉并不普遍,虽然是肉就会受欢迎,但陈县令琢磨着,还是只有将東西弄出花样来,才能吸引百姓们的视线。
熊锦州得到‘任务’,也只是说回去会问问宁歸竹,并未代人给出承诺。
·
小河村。
宁歸竹哼着轻快的小调儿,将手上的小衣服扯平,翻到正面举起仔细瞧过,又将其收起,拿起旁边的布条开始缝扣子。
因为是熟悉的领域,他也就没按照家里人给的样布制作小孩儿衣物,而是弄的现代的衣服款式,使用扣子的话,穿脱都要更加方便,也不用擔心绑带会勒着孩子哪儿。
纤细白皙的手指转动,漂亮的扣子一点点成型,宁归竹低头咬断细线,将其放在小篮子里面,等到需要的扣子全部准備好,这才再度拿出小衣服,对照着先前缝好边的扣孔画出位置,再将扣子一个个缝上去。
深秋时节已经开始冷了。
做完这一件上衣,宁归竹活动了下冰凉的指尖,将東西收拾好,站起身跺了跺脚,拎着篮子进入廚房。
片刻后,爐子里升起火来,宁归竹舀了些水到瓦罐里,慢慢烧着。
身体一暖和起来,人就倦怠了,宁归竹靠着墙打了个哈欠,听见猫狗打打闹闹跑回了院子,先出现在廚房门口的脑袋,却是馒头那大块头。
瞧见它,宁归竹抬起手招了招。
馒头乐颠颠地凑了过来,低着脑袋,方便宁归竹在它脑袋上揉揉搓搓。
这边闹着,大旺二彩、三宝四喜也跑了进来,咪嗷汪汪黏糊得不行,宁归竹只好松开馒头,雨露均沾。
廚房里热热闹闹,等到消停下来,五只小家伙也不出去,赖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跟宁归竹一起,汲取那小爐子散发的热意。
热水烧好了。
宁归竹起身拿碗,舀了些热水正要喝,视线微转,就见五只眼巴巴地瞧着他。
“……”
他只好去拿了它们的水碗过来,给兑了些温水倒进去,看五只喝得直甩尾巴,面上的笑容都更明媚了。
宁归竹这会儿就站在廚房的窗口边,外面起了风,吹在身上将皮肤刮得冰凉。这样冷的天气适合吃肉,而且还是得炖肉才是最香的。
他想着,就切了些姜蒜末出来,添入热水泡着,然后从橱柜中取出剩下的五花肉,将其全部切片放到碗中。
天凉,姜蒜水冷得也快。
宁归竹把姜蒜水倒进肉里仔细揉捏一遍,过滤掉多余的水,然后加入醬油抓拌一二。
爐子里烧着的热水腾出来,冷水和肉一起入锅,中火慢熬着。
时间流逝,锅中的肉被炖到软烂,肉香与醬香交织,勾得人和猫狗都忍不住肚子咕咕叫,三宝四喜缠着宁归竹的小腿,喉咙里发出咪嗷咪嗷的夹子音,撒着娇祈求美食。
宁归竹抓抓它们下巴,吓唬小猫:“这个肉吃了会掉毛,还会得结石呢,怕不怕?”
小猫:“咪~”
相较于小猫的撒娇,两只狗要更直白一些,它们直接蹲在了炉子边,眼睛直勾勾地瞅着瓦罐,就差淌口水给宁归竹看了。
宁归竹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给它们准备晚餐。
家里还有先前煮的猪肺,他捞了两勺出来,剁碎后放在碗中,又揭开瓦罐盖子,舀了两勺汤到碗里,兑上清水,取出糙馒头掰碎放进碗里。
本来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的馒头,在见着宁归竹的动作后,不由嗬嗬叫了两声,提醒他这里还有一头骡子也想吃東西。
“没忘掉你呢。”宁归竹语气无奈。
给猫狗准备好飯食,又往骡子面前放了个馒头,宁归竹也不打扰它们,走出厨房往院子外看了眼。
熊锦州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尽头,见宁归竹站在门口,面上浮现出笑容来,快步进入院子来到宁归竹面前,牵住宁归竹的手摸了摸,说道:“怎么站在这外面,怪冷的。”
“正好出来活动活动。”宁归竹道。
熊锦州还是不放心,仔细检查了下,确定他身上是暖和的之后,才将注意力挪到飘香的厨房上,一到厨房门口,就见五只挤在里面吃东西,看得人好气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