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熊锦州低头,和他贴了下脸,笑着说道:“该省省该花花嘛。”
“……”
东西都已经担回来了,宁归竹也不好再说他什么,拉着人先进房间里喝水休息了会儿,才让人将炭给担进柴房。
熊锦州找了垃圾铲出来,夹了几个放进去,然后把东西放到了炉子里,迟疑着比划:“这是放上面还是放下面?”
炉子分两层,中间用一横排的细铁棍挡着,宁归竹先前烤小面包,就是将东西放在上面那一层烤的。
“下面那层。”
“哦。”
将炭烧上,熊锦州去厨房舀了点热水,将手脸都洗干净了。
“你不当值没关系吗?”宁归竹看他出来,问道。
“没事,有马旺他们在呢。”
都说到他们了,熊锦州就将请几人吃饭的事情跟宁归竹说了,问他有没有什么偏好的,晚上一起过去吃。
宁归竹摇摇头,“我去了他们放不开,你去吃就行。记得少喝一点,咱们还得趁着天黑之前回村里。”
“好。”
到底还有工作,说两句话也就行了,熊锦州亲亲宁归竹的唇,拿着扁担出了院子,先将东西给扁担主人送去,然后再去找巡逻的马旺几人。
宁归竹回到书房里。
炉子稳定地释放着热量,宁归竹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冬依旧是暖和的,他看着已经书写好的食方,提笔思索片刻,很快就重新捡起了思绪,安静地继续书写。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菜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做法——蒸炒炖焖,但精细起来,光一个炒字就分外生炒滑炒熟炒,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种其余的做法。
宁归竹所会的食方又不拘于某一菜系,真要说起来,他会做的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位大厨都要多。
一张张食方落在旁边,横平竖直的文字看上去极其舒适,宁归竹垂着眼看着纸张上第不知道多少个‘适量’,不由停顿了片刻,又在下面备注,适量就是日常做菜的份量。
剩下的就得看厨师可不可靠了。
宁归竹放下笔,稍稍数了数,确定已经有十张了之后,便将其好好整理起来,看着窗外琢磨现在是几点。
入秋后,阴天就多了起来。
宁归竹判断时辰全靠太阳,现在没了太阳,他看了好一会儿也没能确定时间,便起身将炉子侧面的门和顶部的盖子关好,出门往工学堂那边去。
第118章
在工学堂问到现在的时间后, 寧归竹算了下,发现距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个多时辰,便动身前往陈府。
吕将军今日不在府中, 陈縣令在正厅接待的寧归竹, 见面先打量过他的面色,然后才笑着说道:“气色不错, 看来日子过得挺舒心的。”
寧归竹闻言, 不由笑起来,说道:“家里人都很关心, 吃喝穿用上都没短缺着,自然舒心快活。”
说完,又关心了句吕天骄的去向。
陈縣令道:“她去军队操练了, 得过两天才能回来。”
寧归竹闻言也没再多问,将食方交给陈縣令,说道:“我暂时就写了这么些,若是还需要的话,过几天我再送几张过来。”
陈縣令一看那食方数量,差点没收住笑,连声说道:“够了够了, 这些食方我按三两一张与你买, 回头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手艺珍贵,可到了市面上,食方的市价也不过二三两, 若遇到心狠的,更是只有几钱铜板。
宁归竹道:“伯父不必花费这个银钱,我本就是愿意做这些的。”
陈县令摆摆手,“愿意是一回事, 利益是另一回事。我保不了你大富大贵,但这些该给的,总不能因着一句愿意就不给了。”
宁归竹哑然。
陈县令也不与人继续说这银钱上的事情,轉而提起兔庄那边的情况来,宁归竹也就顺着他的话轉移了思绪重点。
兔庄整理出来之后,除了从宁归竹他们这得到的那些兔子外,吕天骄还将手下人分队往山里跑了数趟,给偌大的兔庄抓回来足量的种兔。
几个月过去,大部分母兔都已经生了一回,现在兔子的数量已经十分可观了。
因为宁归竹强调过卫生问题,庄园里增添了许多侍从打扫卫生,收拾庄园,按照陈县令说给熊錦州的报价,不算庄园成本的情况下,他还得亏损四五十两。
毕竟是宁归竹提出的建议,陈县令提起这个话题,本来也只是想让他了解下情况,这会儿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叹口气。
亏损的钱对陈县令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但一件事想要长久运转下去,就不能靠某个人单方面无止境地补贴,“只希望能早点稳定下来。”
宁归竹道:“其实兔皮可以稍微卖贵一点,现在咱们要琢磨的,还只是让大家都吃饱,穿暖都是之后的事情。”
陈县令顿了下,不得不承认:“也是这个理。”
不过承认归承认,陈县令面上还是有些不甘心,如果可以,能同时做到吃饱穿暖才是最好的。
他心中自有一番琢磨,宁归竹也不多说,转而道:“兔子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贩卖,发酵过后的兔粪用来施肥的话,还能抑制一些害虫的生长。您也可以寻一些大夫来,将其制成药,售卖到不同的地方去。”
宁归竹话语中的一些词汇并不常见,需要分神琢磨一二,因而陈县令听得格外认真,直到听见后半截的内容,他忽然就懵了,“制药?”
宁归竹没发现陈县令的异样,闻言就说道:“兔粪在药材里应该叫望月砂,能杀虫止血,在眼睛不适上也有奇效。”
说到这,又话音一转,“不过听说这种药效是依靠野兔在山林里经常吃到草药才有的,兔庄里的草可能得增加些种类。”
陈县令扶额,“那倒不用愁,兔庄里的草本就是从山上弄的。”
宁归竹这才发现他状态不对,不由迟疑地问了声:“伯父,您还好吗?”
“还……还好吧……”陈县令有些气虚。
读书人嘛,多多少少都有点眼睛上的毛病,这望月砂在他这儿也算常客,只是从前,从未想过这般风雅的名字下,竟然是山中兔子的粪便。
宁归竹欲言又止。
忽视兔粪给陈县令帶来的冲击,宁归竹说的内容,倒是实打实地为陈县令开拓了思维,他心里的想法千千万万,一时也顾不上招待宁归竹,直接让人拿了纸笔过来,就在旁边书写记录着。
宁归竹也不在意,从桌上拿了块紅糖姜糕。
这糕点用糯米为基底,紅糖的焦香甜蜜与姜温和的辛辣交融在一起,吃起来甜辣平衡,糯而帶韧。
宁归竹忍不住又拿了个。
陈县令正好落笔,见他喜欢,便笑着说道:“这糯谷口感不错,一会儿给你送些过去,姜糕会做吗?需不需要给你誊写个方子?”
“会的。”宁归竹没拒绝,高兴道:“那谢谢伯父了。”
陈县令见他这态度,满意地点着头。
·
在陈府里聊了会儿,婉拒陈县令留饭的好意后,宁归竹便回了家。
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两位小厮,两人各挑了一担糯稻谷,其中一个箩筐中还放着用食方换来的三十两银钱。
宁归竹打开院门,请人将东西放到了前厅。
送走小厮,他才蹲下来看箩筐里的糯谷,在家里寻找起布袋子来。
熊錦州一回到家,看见的就是宁归竹蹲在一边,往布袋子里装稻谷的场景,下意识快走了两步说道:“我来弄吧,这是哪儿来的谷子?”
今年收成不错,他们又不用卖谷换银钱,供个吃喝是绰绰有余的,怎么又弄了谷子来?
他接手了事情,宁归竹坐在旁边休息,“我刚从伯父那儿回来,他们家有个红糖姜糕味道很不错,伯父就让人给我送了这些糯谷,回头你拎一袋子去把谷壳去了,再磨点儿糯米粉回来,咱们做好吃的。”
“哦哦,好。”
熊锦州抓了把糯谷瞧了,动作麻利地开始幹活。
宁归竹休息好,起身去做午饭。
熊錦州回来时买了肉和鱼,午饭便准备弄复杂些。宁归竹将米饭煮上之后,先切肉。
漂亮的肉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冲洗幹净上面的血水后,将其放在旁边沥幹水分,宁归竹拿着碗在橱柜里取香料,准备好了香料,还有紅糖和酱油。
熊錦州回来得迟,糯谷本来就装得差不多了,他很快忙完进来,挽着袖子问道:“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你把鱼处理了吧,中午吃紅燒肉和鱼,素菜就炒豆皮怎么样?”
宁归竹爱吃豆皮,王春华就见缝插针地往他们家塞,现在两个院子里最多的食材就是这东西了。
“那我先燒点水。”熊锦州道。
幹豆皮入鍋前得先泡软了。
宁归竹“嗯”了一声,也没拦着他,左右这边厨房的灶台够多,他在小灶台这边燒火给肉焯水,熊锦州挑了口大鍋,顺手多添了些水进去,燒开后的水还可以留着饮用。
“……”
东西都已经担回来了,宁归竹也不好再说他什么,拉着人先进房间里喝水休息了会儿,才让人将炭给担进柴房。
熊锦州找了垃圾铲出来,夹了几个放进去,然后把东西放到了炉子里,迟疑着比划:“这是放上面还是放下面?”
炉子分两层,中间用一横排的细铁棍挡着,宁归竹先前烤小面包,就是将东西放在上面那一层烤的。
“下面那层。”
“哦。”
将炭烧上,熊锦州去厨房舀了点热水,将手脸都洗干净了。
“你不当值没关系吗?”宁归竹看他出来,问道。
“没事,有马旺他们在呢。”
都说到他们了,熊锦州就将请几人吃饭的事情跟宁归竹说了,问他有没有什么偏好的,晚上一起过去吃。
宁归竹摇摇头,“我去了他们放不开,你去吃就行。记得少喝一点,咱们还得趁着天黑之前回村里。”
“好。”
到底还有工作,说两句话也就行了,熊锦州亲亲宁归竹的唇,拿着扁担出了院子,先将东西给扁担主人送去,然后再去找巡逻的马旺几人。
宁归竹回到书房里。
炉子稳定地释放着热量,宁归竹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冬依旧是暖和的,他看着已经书写好的食方,提笔思索片刻,很快就重新捡起了思绪,安静地继续书写。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菜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做法——蒸炒炖焖,但精细起来,光一个炒字就分外生炒滑炒熟炒,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种其余的做法。
宁归竹所会的食方又不拘于某一菜系,真要说起来,他会做的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位大厨都要多。
一张张食方落在旁边,横平竖直的文字看上去极其舒适,宁归竹垂着眼看着纸张上第不知道多少个‘适量’,不由停顿了片刻,又在下面备注,适量就是日常做菜的份量。
剩下的就得看厨师可不可靠了。
宁归竹放下笔,稍稍数了数,确定已经有十张了之后,便将其好好整理起来,看着窗外琢磨现在是几点。
入秋后,阴天就多了起来。
宁归竹判断时辰全靠太阳,现在没了太阳,他看了好一会儿也没能确定时间,便起身将炉子侧面的门和顶部的盖子关好,出门往工学堂那边去。
第118章
在工学堂问到现在的时间后, 寧归竹算了下,发现距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个多时辰,便动身前往陈府。
吕将军今日不在府中, 陈縣令在正厅接待的寧归竹, 见面先打量过他的面色,然后才笑着说道:“气色不错, 看来日子过得挺舒心的。”
寧归竹闻言, 不由笑起来,说道:“家里人都很关心, 吃喝穿用上都没短缺着,自然舒心快活。”
说完,又关心了句吕天骄的去向。
陈縣令道:“她去军队操练了, 得过两天才能回来。”
寧归竹闻言也没再多问,将食方交给陈縣令,说道:“我暂时就写了这么些,若是还需要的话,过几天我再送几张过来。”
陈縣令一看那食方数量,差点没收住笑,连声说道:“够了够了, 这些食方我按三两一张与你买, 回头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手艺珍贵,可到了市面上,食方的市价也不过二三两, 若遇到心狠的,更是只有几钱铜板。
宁归竹道:“伯父不必花费这个银钱,我本就是愿意做这些的。”
陈县令摆摆手,“愿意是一回事, 利益是另一回事。我保不了你大富大贵,但这些该给的,总不能因着一句愿意就不给了。”
宁归竹哑然。
陈县令也不与人继续说这银钱上的事情,轉而提起兔庄那边的情况来,宁归竹也就顺着他的话轉移了思绪重点。
兔庄整理出来之后,除了从宁归竹他们这得到的那些兔子外,吕天骄还将手下人分队往山里跑了数趟,给偌大的兔庄抓回来足量的种兔。
几个月过去,大部分母兔都已经生了一回,现在兔子的数量已经十分可观了。
因为宁归竹强调过卫生问题,庄园里增添了许多侍从打扫卫生,收拾庄园,按照陈县令说给熊錦州的报价,不算庄园成本的情况下,他还得亏损四五十两。
毕竟是宁归竹提出的建议,陈县令提起这个话题,本来也只是想让他了解下情况,这会儿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叹口气。
亏损的钱对陈县令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但一件事想要长久运转下去,就不能靠某个人单方面无止境地补贴,“只希望能早点稳定下来。”
宁归竹道:“其实兔皮可以稍微卖贵一点,现在咱们要琢磨的,还只是让大家都吃饱,穿暖都是之后的事情。”
陈县令顿了下,不得不承认:“也是这个理。”
不过承认归承认,陈县令面上还是有些不甘心,如果可以,能同时做到吃饱穿暖才是最好的。
他心中自有一番琢磨,宁归竹也不多说,转而道:“兔子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贩卖,发酵过后的兔粪用来施肥的话,还能抑制一些害虫的生长。您也可以寻一些大夫来,将其制成药,售卖到不同的地方去。”
宁归竹话语中的一些词汇并不常见,需要分神琢磨一二,因而陈县令听得格外认真,直到听见后半截的内容,他忽然就懵了,“制药?”
宁归竹没发现陈县令的异样,闻言就说道:“兔粪在药材里应该叫望月砂,能杀虫止血,在眼睛不适上也有奇效。”
说到这,又话音一转,“不过听说这种药效是依靠野兔在山林里经常吃到草药才有的,兔庄里的草可能得增加些种类。”
陈县令扶额,“那倒不用愁,兔庄里的草本就是从山上弄的。”
宁归竹这才发现他状态不对,不由迟疑地问了声:“伯父,您还好吗?”
“还……还好吧……”陈县令有些气虚。
读书人嘛,多多少少都有点眼睛上的毛病,这望月砂在他这儿也算常客,只是从前,从未想过这般风雅的名字下,竟然是山中兔子的粪便。
宁归竹欲言又止。
忽视兔粪给陈县令帶来的冲击,宁归竹说的内容,倒是实打实地为陈县令开拓了思维,他心里的想法千千万万,一时也顾不上招待宁归竹,直接让人拿了纸笔过来,就在旁边书写记录着。
宁归竹也不在意,从桌上拿了块紅糖姜糕。
这糕点用糯米为基底,紅糖的焦香甜蜜与姜温和的辛辣交融在一起,吃起来甜辣平衡,糯而帶韧。
宁归竹忍不住又拿了个。
陈县令正好落笔,见他喜欢,便笑着说道:“这糯谷口感不错,一会儿给你送些过去,姜糕会做吗?需不需要给你誊写个方子?”
“会的。”宁归竹没拒绝,高兴道:“那谢谢伯父了。”
陈县令见他这态度,满意地点着头。
·
在陈府里聊了会儿,婉拒陈县令留饭的好意后,宁归竹便回了家。
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两位小厮,两人各挑了一担糯稻谷,其中一个箩筐中还放着用食方换来的三十两银钱。
宁归竹打开院门,请人将东西放到了前厅。
送走小厮,他才蹲下来看箩筐里的糯谷,在家里寻找起布袋子来。
熊錦州一回到家,看见的就是宁归竹蹲在一边,往布袋子里装稻谷的场景,下意识快走了两步说道:“我来弄吧,这是哪儿来的谷子?”
今年收成不错,他们又不用卖谷换银钱,供个吃喝是绰绰有余的,怎么又弄了谷子来?
他接手了事情,宁归竹坐在旁边休息,“我刚从伯父那儿回来,他们家有个红糖姜糕味道很不错,伯父就让人给我送了这些糯谷,回头你拎一袋子去把谷壳去了,再磨点儿糯米粉回来,咱们做好吃的。”
“哦哦,好。”
熊锦州抓了把糯谷瞧了,动作麻利地开始幹活。
宁归竹休息好,起身去做午饭。
熊錦州回来时买了肉和鱼,午饭便准备弄复杂些。宁归竹将米饭煮上之后,先切肉。
漂亮的肉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冲洗幹净上面的血水后,将其放在旁边沥幹水分,宁归竹拿着碗在橱柜里取香料,准备好了香料,还有紅糖和酱油。
熊錦州回来得迟,糯谷本来就装得差不多了,他很快忙完进来,挽着袖子问道:“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你把鱼处理了吧,中午吃紅燒肉和鱼,素菜就炒豆皮怎么样?”
宁归竹爱吃豆皮,王春华就见缝插针地往他们家塞,现在两个院子里最多的食材就是这东西了。
“那我先燒点水。”熊锦州道。
幹豆皮入鍋前得先泡软了。
宁归竹“嗯”了一声,也没拦着他,左右这边厨房的灶台够多,他在小灶台这边燒火给肉焯水,熊锦州挑了口大鍋,顺手多添了些水进去,燒开后的水还可以留着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