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却不想陈翛反驳了:“这样的时节,又是晚上,哪里是买的?我在府中私藏了奚州的师傅,糕点是新做的,捂在棉絮里连夜送上山。我是尝不出旧时味道的,但想着大概也差不多,师傅是手艺人,不至于退步太多。”
这话听得李棣又惊喜之余多了些感动,也又多了些伤感,他像一只小狼,无声耷拉了耳朵:“如果在壁州,我能给你猎鹰,给你抢最肥沃的疆土,无论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拿来。但在郦安,我能为你做的却寥寥……我总觉得不够。”
陈翛听得心里发酸,有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倒底在争什么。在旁人那儿,只会想着怎么才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偏到了他们这儿,只会想着怎么才能对对方更好一点儿。他心里不免自讽道:都是可怜人罢了,乱世里的可怜人抱在一起取暖,只想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全给了对方。
他便顺势摸了摸他的脸,又向上移,摸了摸头。绒发不像旧时那么软和了,一把硬骨头的少年郎十分硌手。
神佛之下原不应有吻的,只是情之所至,又带了点作怪的心理。他们都是反骨的肉胎,或许血液里就带着点和郦安截然不同的叛逆。李棣只抚着他的手,笑的有点委屈又有点无奈:“不要摸我的头。”话外之意是他已长大了,这样做不大好,有损成年男子那点不好细说的尊严,只有奶娃娃才叫人摸头发的。
陈翛却为着他这句话笑了,指尖戳着他脸颊上精瘦的凹陷处,戳出了一个伪酒窝,“你还怕起丑来了,以前不就是想叫我抱着牵着吗?你那点小心思能藏得住?”
他还有话要说笑,余下的都尽数被吞没了。李棣是很不愿听自己小时候那点小心思的,听得他烧耳朵,颇觉自己就是个无赖憨孩儿。
一点甜沾在唇上,彼此之间的气息很奇妙,引得对方迷醉在里面,像是几辈子没见过似的人今生来会面,一见便撩起了阵阵星火。李棣的吻是极规矩的,像是交课业一般,顶开他的唇齿,轻抚着陈翛为数不多的柔软。
若在热烈一些大胆一些的情况下,往往把持不住的那个是李棣;可在这种温柔的攻势下,先乱了阵脚的却一定是陈翛。他是一个活脱脱的吃软不吃硬的狠角色。
只是厮磨片刻,他便忍不住笑了,旖旎的气氛退散,他眸子里染了水汽,伸手托着他的脸,端详着李棣的面容,把小狼的脸刻进眼睛里。
“既觉得不够,就当欠了我的,日后一起还了。”
陈翛说这句话时本是笑语,却不想不久之后一语成谶。由此可见,神佛之下,爱恨嗔痴都要藏匿好。
第89章 小僧
周隶站在青石长阶上, 他肃冷着一张面孔隐匿在角落里,一般人走过去都不会注意到他。太庙外的草丛里仍有犬吠, 当然,他看的并不是那些癞皮狗。
兖陵太庙的偏殿边站着几个灰衣的小尼姑,纷纷拢着手窃窃私语, 当中有一个从袖管里掏出一把钥匙, 不情不愿地走到了木屋旁。屋门上赫然有一把古旧的重锁。吱呀一声,清晨薄雾里,齿轮咬合的声音格外清晰。小尼姑们推推搡搡,用竹挑勾了食篮递送进去,里面的东西似乎让她们很害怕。几乎是刚一送进去, 这些小尼姑便忙不迭地收了竹挑,讳莫如深地锁了木门。
周隶默默看着那重锁咔哒一声带上,整个人像是从极远极深的回忆中猛地回了神。因为许久未动, 身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雪, 像是柳絮。
“你还在犹豫什么?”
周隶闻声看去, 瞧清了眼前人的面庞后, 下意识地环顾了四周一圈。却听得对方极其轻微地嗤笑了一声:“你的主子如今正在庙里寻欢作乐呢, 他可懒得管你。”
周隶没有吭声, 只是依然紧紧皱着眉。一点干冷的雪花浮到萧悯鼻尖,在他那颗小痣上化开了。
为先皇后敬灵倒底是元李两家的事, 旁的人走一遭也只是敷衍,与其他官员相较,他们这一批已经算是晚的了, 萧悯正是预备下山的官员之一。他这般静立在石阶上,旁人也只当他是文人赏雪,不作他疑。
“好歹也是许相的后人,白白给人诓骗了去,当了十多年的奴隶不说,如今一脚踢开了,你反倒是不舍。这倒底是忠义、还是愚蠢?”
周隶缓缓握紧了拳,转身欲走,却不想,萧悯的声音在他身后幽幽响起:“我只要有用的人,也赏识有用的人。你在玄衣那里,连条狗都做不好。狗叫了还肯给根骨头呢,你能得到些什么?”那声音幽幽远远的,一度缠到他心里去,“良禽择木而栖,你既来找了我,必然是有所动摇。既有此心,又何必故作忠心?”
轻轻巧巧一句话,却像是剜了心上最不能碰的那块肉,周隶绷紧面容,“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
萧悯终于勾出了这句话,可是临了却偏偏不去看他,话也不再往下细说。他这人谨慎到一定地步,只道:“三日后,敬灵毕,为我送来一条大鱼,我便知晓你的诚意。你应当明白,但凡你动了一点别的心思,我都会知道。”他无声朝下方的青石长阶走去,“许氏满门可就只剩你一个了。老大徒伤悲,你还能有多少个三十年可供消耗呢?”
周隶没有动,青衫公子就这么离了他的视线。飞雪如絮,周隶没由来地抬头,一抹玄色撞入眼帘。陈翛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正在与身边官员轻声交谈着什么。明明没有看这边,周隶却觉得自己被烧穿了,好像方才所听所说都没有办法逃过大人的眼。
陈翛正和户部尚书张愈并行。张愈依旧是那么一副半梦半醒的样子。平日里这古怪张公往哪儿扎堆都要带着他的爱犬,这回却没见着。两人先前做了一阵子便宜邻居,以至于现在张愈瞧见陈翛也只当做穿堂风。
太庙外那群疯狗没个看管,朝着陈翛狂吠,尾巴晃得老高,口涎往下滴,似乎很兴奋。陈翛方要说话,奈何犬吠实在是扰人,他皱眉道:“张公家的小犬倒是乖,外头这些野物终究是比不得。”
张愈眼观鼻鼻观心,没说话。陈翛玄袍中的十指搭扣在一处,余光睨着张愈的神色,忽然就笑了笑:“从前不觉得,如今这么一看,张公家的小犬倒是和兖陵太庙上的小畜有些相像。”
张愈这回却没有横眉冷对了,他只淡淡望了一眼那边的黑犬,“陈相未免太抬举老夫,为先皇后敬灵的灵物,家中的野畜又岂能相较。”很不客气的一番话,一点脸面也没给陈翛留下。他自顾自往山下走去,陈翛瞧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他这么一走,那些狗畜生却像是集体拔了喉管似的,呜呜咽咽地在原地打着转。
陈翛并未多看那些野畜,他是除李家人之外最后一个下山的官员。以他的官衔,这九十九道青石阶上也无人有资格与其并行。玄袍上的云鹤长喙沾了雪,像是啄吻着他的背脊。周隶是他的影子,几乎是没有声响地跟在了他身后。
“此次敬灵毕,你去一趟王公府邸,嘱咐他不要轻易进宫,若圣人宣召,能推就推。”
周隶喉间一涩,而后道:“是。”
“若放不下,也该去看看她。”陈翛侧首,一张面庞上并无多少情绪,但话说的却是难得的柔和。周隶皱眉,他道:“大人善心不杀,留她一命苟延残喘至今已经她的荣幸。况且,她恨我,我也不愿见她。”不知为何,陈翛忽然停下了步伐,他这么一顿步,周隶心中竟一惊。
“十数年时间竟也只是窗间过马。”
这么感伤的话原不该从陈翛口中说出。周隶敛目,他无声嗤笑一声,却并不是嘲讽陈翛,而是在嘲讽他自己。他道:“十年也不过弹指一瞬间,当年大人从乱葬岗救我出来,我便以十年为期限,期盼着能挣一个清明盛世。”
“你的期望落空了吗?”
周隶却不知如何作答,他厌憎污浊的郦安,与之相对的几乎是带着偏执地信着陈翛了。以他之才,绝不仅止于做暗卫。什么叫互相成就?他一直以为自己和大人算得上互相成就。便是以主仆之称,却也没真的将对方当成了上下层级。
周隶沉了沉心神,他藏在披风里,只道:“没有。”
陈翛始终是没有回头的,也没有和周隶有任何视线上的交汇。他什么都没说,只沉默着向山下走去。
因为李兴琛在的缘故,李棣并不好和陈翛待得过近,况且陈翛此次上兖陵太庙该交待的事情也皆交代了,两人只需按部就班的挨过这三日便好。后三日敬灵也不大需要他亲自去守夜,李棣便待在小僧准备的静室内听李兴琛陈述这十多年来李家的光景。
李兴琛从前便是武人文用,在文官的职衔上倒底磨了许多年,虽久久未碰这些,一经上手还是要比李棣更为熟络。
他不多时便分拣好了李家的卷宗,李棣瞧着不禁失笑。他先前只知道李家是个大族,此刻瞧着这么一大堆沉的压死人的卷宗,他才后知后觉的体味到了一点:或许李氏的根系比他想象的要深的多。
这话听得李棣又惊喜之余多了些感动,也又多了些伤感,他像一只小狼,无声耷拉了耳朵:“如果在壁州,我能给你猎鹰,给你抢最肥沃的疆土,无论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拿来。但在郦安,我能为你做的却寥寥……我总觉得不够。”
陈翛听得心里发酸,有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倒底在争什么。在旁人那儿,只会想着怎么才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偏到了他们这儿,只会想着怎么才能对对方更好一点儿。他心里不免自讽道:都是可怜人罢了,乱世里的可怜人抱在一起取暖,只想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全给了对方。
他便顺势摸了摸他的脸,又向上移,摸了摸头。绒发不像旧时那么软和了,一把硬骨头的少年郎十分硌手。
神佛之下原不应有吻的,只是情之所至,又带了点作怪的心理。他们都是反骨的肉胎,或许血液里就带着点和郦安截然不同的叛逆。李棣只抚着他的手,笑的有点委屈又有点无奈:“不要摸我的头。”话外之意是他已长大了,这样做不大好,有损成年男子那点不好细说的尊严,只有奶娃娃才叫人摸头发的。
陈翛却为着他这句话笑了,指尖戳着他脸颊上精瘦的凹陷处,戳出了一个伪酒窝,“你还怕起丑来了,以前不就是想叫我抱着牵着吗?你那点小心思能藏得住?”
他还有话要说笑,余下的都尽数被吞没了。李棣是很不愿听自己小时候那点小心思的,听得他烧耳朵,颇觉自己就是个无赖憨孩儿。
一点甜沾在唇上,彼此之间的气息很奇妙,引得对方迷醉在里面,像是几辈子没见过似的人今生来会面,一见便撩起了阵阵星火。李棣的吻是极规矩的,像是交课业一般,顶开他的唇齿,轻抚着陈翛为数不多的柔软。
若在热烈一些大胆一些的情况下,往往把持不住的那个是李棣;可在这种温柔的攻势下,先乱了阵脚的却一定是陈翛。他是一个活脱脱的吃软不吃硬的狠角色。
只是厮磨片刻,他便忍不住笑了,旖旎的气氛退散,他眸子里染了水汽,伸手托着他的脸,端详着李棣的面容,把小狼的脸刻进眼睛里。
“既觉得不够,就当欠了我的,日后一起还了。”
陈翛说这句话时本是笑语,却不想不久之后一语成谶。由此可见,神佛之下,爱恨嗔痴都要藏匿好。
第89章 小僧
周隶站在青石长阶上, 他肃冷着一张面孔隐匿在角落里,一般人走过去都不会注意到他。太庙外的草丛里仍有犬吠, 当然,他看的并不是那些癞皮狗。
兖陵太庙的偏殿边站着几个灰衣的小尼姑,纷纷拢着手窃窃私语, 当中有一个从袖管里掏出一把钥匙, 不情不愿地走到了木屋旁。屋门上赫然有一把古旧的重锁。吱呀一声,清晨薄雾里,齿轮咬合的声音格外清晰。小尼姑们推推搡搡,用竹挑勾了食篮递送进去,里面的东西似乎让她们很害怕。几乎是刚一送进去, 这些小尼姑便忙不迭地收了竹挑,讳莫如深地锁了木门。
周隶默默看着那重锁咔哒一声带上,整个人像是从极远极深的回忆中猛地回了神。因为许久未动, 身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雪, 像是柳絮。
“你还在犹豫什么?”
周隶闻声看去, 瞧清了眼前人的面庞后, 下意识地环顾了四周一圈。却听得对方极其轻微地嗤笑了一声:“你的主子如今正在庙里寻欢作乐呢, 他可懒得管你。”
周隶没有吭声, 只是依然紧紧皱着眉。一点干冷的雪花浮到萧悯鼻尖,在他那颗小痣上化开了。
为先皇后敬灵倒底是元李两家的事, 旁的人走一遭也只是敷衍,与其他官员相较,他们这一批已经算是晚的了, 萧悯正是预备下山的官员之一。他这般静立在石阶上,旁人也只当他是文人赏雪,不作他疑。
“好歹也是许相的后人,白白给人诓骗了去,当了十多年的奴隶不说,如今一脚踢开了,你反倒是不舍。这倒底是忠义、还是愚蠢?”
周隶缓缓握紧了拳,转身欲走,却不想,萧悯的声音在他身后幽幽响起:“我只要有用的人,也赏识有用的人。你在玄衣那里,连条狗都做不好。狗叫了还肯给根骨头呢,你能得到些什么?”那声音幽幽远远的,一度缠到他心里去,“良禽择木而栖,你既来找了我,必然是有所动摇。既有此心,又何必故作忠心?”
轻轻巧巧一句话,却像是剜了心上最不能碰的那块肉,周隶绷紧面容,“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
萧悯终于勾出了这句话,可是临了却偏偏不去看他,话也不再往下细说。他这人谨慎到一定地步,只道:“三日后,敬灵毕,为我送来一条大鱼,我便知晓你的诚意。你应当明白,但凡你动了一点别的心思,我都会知道。”他无声朝下方的青石长阶走去,“许氏满门可就只剩你一个了。老大徒伤悲,你还能有多少个三十年可供消耗呢?”
周隶没有动,青衫公子就这么离了他的视线。飞雪如絮,周隶没由来地抬头,一抹玄色撞入眼帘。陈翛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正在与身边官员轻声交谈着什么。明明没有看这边,周隶却觉得自己被烧穿了,好像方才所听所说都没有办法逃过大人的眼。
陈翛正和户部尚书张愈并行。张愈依旧是那么一副半梦半醒的样子。平日里这古怪张公往哪儿扎堆都要带着他的爱犬,这回却没见着。两人先前做了一阵子便宜邻居,以至于现在张愈瞧见陈翛也只当做穿堂风。
太庙外那群疯狗没个看管,朝着陈翛狂吠,尾巴晃得老高,口涎往下滴,似乎很兴奋。陈翛方要说话,奈何犬吠实在是扰人,他皱眉道:“张公家的小犬倒是乖,外头这些野物终究是比不得。”
张愈眼观鼻鼻观心,没说话。陈翛玄袍中的十指搭扣在一处,余光睨着张愈的神色,忽然就笑了笑:“从前不觉得,如今这么一看,张公家的小犬倒是和兖陵太庙上的小畜有些相像。”
张愈这回却没有横眉冷对了,他只淡淡望了一眼那边的黑犬,“陈相未免太抬举老夫,为先皇后敬灵的灵物,家中的野畜又岂能相较。”很不客气的一番话,一点脸面也没给陈翛留下。他自顾自往山下走去,陈翛瞧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他这么一走,那些狗畜生却像是集体拔了喉管似的,呜呜咽咽地在原地打着转。
陈翛并未多看那些野畜,他是除李家人之外最后一个下山的官员。以他的官衔,这九十九道青石阶上也无人有资格与其并行。玄袍上的云鹤长喙沾了雪,像是啄吻着他的背脊。周隶是他的影子,几乎是没有声响地跟在了他身后。
“此次敬灵毕,你去一趟王公府邸,嘱咐他不要轻易进宫,若圣人宣召,能推就推。”
周隶喉间一涩,而后道:“是。”
“若放不下,也该去看看她。”陈翛侧首,一张面庞上并无多少情绪,但话说的却是难得的柔和。周隶皱眉,他道:“大人善心不杀,留她一命苟延残喘至今已经她的荣幸。况且,她恨我,我也不愿见她。”不知为何,陈翛忽然停下了步伐,他这么一顿步,周隶心中竟一惊。
“十数年时间竟也只是窗间过马。”
这么感伤的话原不该从陈翛口中说出。周隶敛目,他无声嗤笑一声,却并不是嘲讽陈翛,而是在嘲讽他自己。他道:“十年也不过弹指一瞬间,当年大人从乱葬岗救我出来,我便以十年为期限,期盼着能挣一个清明盛世。”
“你的期望落空了吗?”
周隶却不知如何作答,他厌憎污浊的郦安,与之相对的几乎是带着偏执地信着陈翛了。以他之才,绝不仅止于做暗卫。什么叫互相成就?他一直以为自己和大人算得上互相成就。便是以主仆之称,却也没真的将对方当成了上下层级。
周隶沉了沉心神,他藏在披风里,只道:“没有。”
陈翛始终是没有回头的,也没有和周隶有任何视线上的交汇。他什么都没说,只沉默着向山下走去。
因为李兴琛在的缘故,李棣并不好和陈翛待得过近,况且陈翛此次上兖陵太庙该交待的事情也皆交代了,两人只需按部就班的挨过这三日便好。后三日敬灵也不大需要他亲自去守夜,李棣便待在小僧准备的静室内听李兴琛陈述这十多年来李家的光景。
李兴琛从前便是武人文用,在文官的职衔上倒底磨了许多年,虽久久未碰这些,一经上手还是要比李棣更为熟络。
他不多时便分拣好了李家的卷宗,李棣瞧着不禁失笑。他先前只知道李家是个大族,此刻瞧着这么一大堆沉的压死人的卷宗,他才后知后觉的体味到了一点:或许李氏的根系比他想象的要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