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即便是这样,送礼的人必然也是络绎不绝。
那么多送礼物的,官吏们收是收了,会不会办事那就可能是另外的价钱了,还未必会沾这风险。
但是他们只收礼不办事,商人们也奈何不了,难道还能当面指责这些官吏无耻吗?以后他们还要不要混了?
官吏们手里有权力,他们可以不帮忙,可是也能动手脚。
商人们求的人脉也未必只想让人办事,在关键时候对方不添乱,帮忙说一句好话,那就已经很足够了。
所以商人们不能不送,就怕官吏不高兴来使绊子,那样损失只会更多。
云岚说道:“要是突兀上门送礼,谁知道这是谁呢!再就是一个部门那么多人,谁才是话事的,得有所接触才能知道。”
“一个部门里头,话事人可能一个,也可能好几个。”
这些盘根交错的朝廷官员之间的关系,云岚感觉跟线头一样复杂极了。
反正她不用从政,不必了解太多,但是小太子却不一样,他以后要继承皇位的话,就得处理这些大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了。
在这之前,他可以借助这次商人的事,大概知道一般人要办事得怎么做。
云岚说完后觉得自己有点托大了,扭头看向皇帝,迟疑着询问道:“皇阿玛,我说得对吗?”
皇帝听着就笑了:“朕看你侃侃而谈,还想着你倒是相当清楚官-场的事,怎么如今反而不确定了,还来问朕?”
云岚不好意思笑道:“我这是跟在皇阿玛身边久了,耳濡目染知道的。弟弟比我小,跟着皇阿玛的时间短。有些我知道的,太子弟弟还不知道。”
“我担心自己领悟错了,说得不对,这不是耽误了太子弟弟吗?”
皇帝搂着女儿笑眯眯道:“放心,你说得都对,也说得很好。不愧是朕的女儿,就是聪慧。”
他又转头过去,吩咐道:“太子跟陈廷敬商议一下这件事,叫陈廷敬帮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小太子的年纪小,暂时还没开始学写字,免得练字太早,弄伤手就不好了。
但是他不能写,身边有能写之人,陈廷敬如今还是小太子的先生,让他代笔是再适合不过了。
云岚一愣,忍不住看了过来:“皇阿玛,陈大人不是还在京城吗?”
人还在京城那么远,小太子要如何让陈廷敬代笔,岂不是要很久之后,等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这折子才能写吗?
他们刚抓住私运铜矿的人,商人们那边必然很快接到消息。
皇帝这边却按兵不动,只等回京后才发落,会不会太久了一点?
但是云岚转念一想,就明白皇帝不着急的缘故了。
想想东窗事发了,皇帝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换做她是那些商人,只怕每天寝食难安,都快要被吓死了。
就跟一只靴子掉下来了,另外一只却迟迟不下来,每天都得苦苦等待,这比直接惩罚商人们更让他们难受了。
云岚:皇帝真是一如既往的坏心眼!
但是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惩罚方式。
快刀子反而痛快又利落,只有软刀子才会一点点折磨人,疼得厉害了,才会让对方牢牢记得这个教训。
从此之后,那些大商人也就能知道收敛了。
一大两小,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商人们的后续处理得差不多了。
唯独水师收缴了倭国的船只,大部分的铜矿也带回来了,来请示皇帝该怎么处置。
倭国足足有三条船,一条被火炮打中烧掉了,带着一船的铜矿沉了下去。
水师试图用小船抢了一部分铜矿,但是这东西实在太沉了,小船根本载不了多少就得跟着沉,所以救回来的数量不多。
另外两条船只没有受到重创,还被水师拦截后吓破胆,直接就投降了,所以非常完整,连带两条船的铜矿相当多。
皇帝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小太子,后者立刻会意,开口答道:“皇阿玛,这铜矿是咱们发现的,当然是归朝廷所有。”
白捡的铜矿,当然不能还回去,正好送去铸造铜币的地方。
云岚十分赞同,点头附和道:“就是啊,难道倭国还能把铜矿要回去吗?别说铜矿,这两艘船也该充公才是!”
皇帝听得笑了,调侃女儿道:“你倒是雁过拔毛,什么都没给对方留下。”
云岚听着眨眨眼道:“难道皇阿玛不是这样想的吗?反正对方也不敢认下这船队和私运铜矿的事,这亏就只能咽下去了。”
皇帝点头,他的确也是这么想的。
别说倭国的幕府不敢认,哪怕这船队真正的主人,那个大名也是不能认的。
认了他们就是私下贩卖铜矿,被幕府拿捏住把柄了,以后这大名还怎么混?
丢失三艘大船和铜矿虽然有点肉疼,那怎么都被幕府拿捏住,可能蚕食掉他们的领地或者其他利益来得少了。
所以对方只会矢口否认,这船队和铜矿就成了无主之物。
来都来了,他们还正巧遇上,不直接吞掉实在说不过去!
云岚:他们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好了!
水师分出一些人来,帮着把剩下的两艘船,以及大部分的铜矿送去岸边。
余下的水师就战战兢兢留在皇帝身边,护送这边的船队安全到达天津港。
忽然遇上私运船,幸好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不然皇帝一行人就危险了。
水师自然不敢大意,从早到晚两班倒,务必保证一整天都有人盯着四周的海域,绝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
云岚还有点可惜,有水师在,别说遇到倭国的船只了,海商的船队也被赶得老远,不让靠近来。
就连送米的商船也被赶跑了,云岚好奇想看一眼都不行。
实在是赶得太远了,云岚用望远镜都看不清楚。
皇帝见女儿的小脸上全是遗憾的表情,不由好笑道:“你要想看,只管让人放得稍微近一点看看就好。”
他也不敢让女儿冒险,但是对方在射程的边缘,没有太靠近,只看一眼的话,还是可以的。
云岚却摇头了,隔着那么远,只能用望远镜看一眼,压根看不清楚,何必折腾人呢!
对方被赶走还好,要被叫进来才会吓个半死!
她虽然好奇,却也不想为难那些只是路过的船只。
半个月后,船队终于到达天津港,这次难得的海上航行就这么结束了,云岚还挺舍不得的。
再舍不得,云岚还是被皇帝抱下大船,她只能趴在皇帝的肩膀上回头多看两眼。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是这样,尤其小太子,他回京后就要继续上课了,还得让陈廷敬帮着写折子。
这几天在船上,小太子一有时间就琢磨折子的内容,务必回去后跟陈廷敬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折子写好了。
大阿哥就是有点遗憾,没能坐着小船在海里转悠。
小船太危险了,也就厨子为了捞新鲜的海鱼才会下去。
大阿哥有次看见了,也想跟着下去,可惜被皇帝拒绝了。
他原本还想争取两句,云岚看了这个弟弟一眼,只问了一句“弟弟你会凫水吗?”
直接让大阿哥呆掉了,毕竟他就是个旱鸭子。
云岚就差没说:不会游泳,下什么水啊!
大阿哥再郁闷也反驳不了,下去坐小船的事只好不了了之。
不过大阿哥也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学会凫水,下次就有机会去坐小船了。
要是云岚知道大阿哥的心思,只会觉得这个弟弟想的挺美。
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坐船到海上航行,实在不好说了。
从天津港换了马车回京,一路颠簸,总算回到皇宫。
云岚出远门久了,居然有点想念在宫里的生活。
可能在穿越后,她在宫里生活了好几年,对这地方太熟悉了,就跟自己的锚点一样,能称之为家了。
云岚回到乾清宫,第一时间沐浴后换了衣服,瘫在软塌上,感觉自己手脚软绵绵的,快要融化掉了。
苏麻喇姑见她半合着眼,就快直接睡过去,就知道云岚一路回来累得慌,连忙催促道:“格格快睡吧,奴婢这就熄灯。”
云岚含含糊糊道:“姑姑也早点歇息,事情交给其他宫女就好。”
她话刚说完,就已经睡过去了。
苏麻喇姑脸上带着笑,轻轻抱着云岚到榻上,看她睡熟了,这才交代了守夜的人,自己回去休息了。
云岚一觉醒来,天色大亮,都快到中午了。
她懒洋洋爬起来,见苏麻喇姑早就在桌前做着女红等自己醒来,不由纳闷道:“姑姑怎的不多睡一会?”
宫女已经打水送过来,给云岚洗漱。
苏麻喇姑接过沾水的帕子,给云岚擦了擦脸:“奴婢睡不着,就起来了,见格格还没醒来,就想着给格格做个荷包。”
那么多送礼物的,官吏们收是收了,会不会办事那就可能是另外的价钱了,还未必会沾这风险。
但是他们只收礼不办事,商人们也奈何不了,难道还能当面指责这些官吏无耻吗?以后他们还要不要混了?
官吏们手里有权力,他们可以不帮忙,可是也能动手脚。
商人们求的人脉也未必只想让人办事,在关键时候对方不添乱,帮忙说一句好话,那就已经很足够了。
所以商人们不能不送,就怕官吏不高兴来使绊子,那样损失只会更多。
云岚说道:“要是突兀上门送礼,谁知道这是谁呢!再就是一个部门那么多人,谁才是话事的,得有所接触才能知道。”
“一个部门里头,话事人可能一个,也可能好几个。”
这些盘根交错的朝廷官员之间的关系,云岚感觉跟线头一样复杂极了。
反正她不用从政,不必了解太多,但是小太子却不一样,他以后要继承皇位的话,就得处理这些大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了。
在这之前,他可以借助这次商人的事,大概知道一般人要办事得怎么做。
云岚说完后觉得自己有点托大了,扭头看向皇帝,迟疑着询问道:“皇阿玛,我说得对吗?”
皇帝听着就笑了:“朕看你侃侃而谈,还想着你倒是相当清楚官-场的事,怎么如今反而不确定了,还来问朕?”
云岚不好意思笑道:“我这是跟在皇阿玛身边久了,耳濡目染知道的。弟弟比我小,跟着皇阿玛的时间短。有些我知道的,太子弟弟还不知道。”
“我担心自己领悟错了,说得不对,这不是耽误了太子弟弟吗?”
皇帝搂着女儿笑眯眯道:“放心,你说得都对,也说得很好。不愧是朕的女儿,就是聪慧。”
他又转头过去,吩咐道:“太子跟陈廷敬商议一下这件事,叫陈廷敬帮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小太子的年纪小,暂时还没开始学写字,免得练字太早,弄伤手就不好了。
但是他不能写,身边有能写之人,陈廷敬如今还是小太子的先生,让他代笔是再适合不过了。
云岚一愣,忍不住看了过来:“皇阿玛,陈大人不是还在京城吗?”
人还在京城那么远,小太子要如何让陈廷敬代笔,岂不是要很久之后,等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这折子才能写吗?
他们刚抓住私运铜矿的人,商人们那边必然很快接到消息。
皇帝这边却按兵不动,只等回京后才发落,会不会太久了一点?
但是云岚转念一想,就明白皇帝不着急的缘故了。
想想东窗事发了,皇帝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换做她是那些商人,只怕每天寝食难安,都快要被吓死了。
就跟一只靴子掉下来了,另外一只却迟迟不下来,每天都得苦苦等待,这比直接惩罚商人们更让他们难受了。
云岚:皇帝真是一如既往的坏心眼!
但是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惩罚方式。
快刀子反而痛快又利落,只有软刀子才会一点点折磨人,疼得厉害了,才会让对方牢牢记得这个教训。
从此之后,那些大商人也就能知道收敛了。
一大两小,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商人们的后续处理得差不多了。
唯独水师收缴了倭国的船只,大部分的铜矿也带回来了,来请示皇帝该怎么处置。
倭国足足有三条船,一条被火炮打中烧掉了,带着一船的铜矿沉了下去。
水师试图用小船抢了一部分铜矿,但是这东西实在太沉了,小船根本载不了多少就得跟着沉,所以救回来的数量不多。
另外两条船只没有受到重创,还被水师拦截后吓破胆,直接就投降了,所以非常完整,连带两条船的铜矿相当多。
皇帝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小太子,后者立刻会意,开口答道:“皇阿玛,这铜矿是咱们发现的,当然是归朝廷所有。”
白捡的铜矿,当然不能还回去,正好送去铸造铜币的地方。
云岚十分赞同,点头附和道:“就是啊,难道倭国还能把铜矿要回去吗?别说铜矿,这两艘船也该充公才是!”
皇帝听得笑了,调侃女儿道:“你倒是雁过拔毛,什么都没给对方留下。”
云岚听着眨眨眼道:“难道皇阿玛不是这样想的吗?反正对方也不敢认下这船队和私运铜矿的事,这亏就只能咽下去了。”
皇帝点头,他的确也是这么想的。
别说倭国的幕府不敢认,哪怕这船队真正的主人,那个大名也是不能认的。
认了他们就是私下贩卖铜矿,被幕府拿捏住把柄了,以后这大名还怎么混?
丢失三艘大船和铜矿虽然有点肉疼,那怎么都被幕府拿捏住,可能蚕食掉他们的领地或者其他利益来得少了。
所以对方只会矢口否认,这船队和铜矿就成了无主之物。
来都来了,他们还正巧遇上,不直接吞掉实在说不过去!
云岚:他们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好了!
水师分出一些人来,帮着把剩下的两艘船,以及大部分的铜矿送去岸边。
余下的水师就战战兢兢留在皇帝身边,护送这边的船队安全到达天津港。
忽然遇上私运船,幸好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不然皇帝一行人就危险了。
水师自然不敢大意,从早到晚两班倒,务必保证一整天都有人盯着四周的海域,绝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
云岚还有点可惜,有水师在,别说遇到倭国的船只了,海商的船队也被赶得老远,不让靠近来。
就连送米的商船也被赶跑了,云岚好奇想看一眼都不行。
实在是赶得太远了,云岚用望远镜都看不清楚。
皇帝见女儿的小脸上全是遗憾的表情,不由好笑道:“你要想看,只管让人放得稍微近一点看看就好。”
他也不敢让女儿冒险,但是对方在射程的边缘,没有太靠近,只看一眼的话,还是可以的。
云岚却摇头了,隔着那么远,只能用望远镜看一眼,压根看不清楚,何必折腾人呢!
对方被赶走还好,要被叫进来才会吓个半死!
她虽然好奇,却也不想为难那些只是路过的船只。
半个月后,船队终于到达天津港,这次难得的海上航行就这么结束了,云岚还挺舍不得的。
再舍不得,云岚还是被皇帝抱下大船,她只能趴在皇帝的肩膀上回头多看两眼。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是这样,尤其小太子,他回京后就要继续上课了,还得让陈廷敬帮着写折子。
这几天在船上,小太子一有时间就琢磨折子的内容,务必回去后跟陈廷敬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折子写好了。
大阿哥就是有点遗憾,没能坐着小船在海里转悠。
小船太危险了,也就厨子为了捞新鲜的海鱼才会下去。
大阿哥有次看见了,也想跟着下去,可惜被皇帝拒绝了。
他原本还想争取两句,云岚看了这个弟弟一眼,只问了一句“弟弟你会凫水吗?”
直接让大阿哥呆掉了,毕竟他就是个旱鸭子。
云岚就差没说:不会游泳,下什么水啊!
大阿哥再郁闷也反驳不了,下去坐小船的事只好不了了之。
不过大阿哥也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学会凫水,下次就有机会去坐小船了。
要是云岚知道大阿哥的心思,只会觉得这个弟弟想的挺美。
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坐船到海上航行,实在不好说了。
从天津港换了马车回京,一路颠簸,总算回到皇宫。
云岚出远门久了,居然有点想念在宫里的生活。
可能在穿越后,她在宫里生活了好几年,对这地方太熟悉了,就跟自己的锚点一样,能称之为家了。
云岚回到乾清宫,第一时间沐浴后换了衣服,瘫在软塌上,感觉自己手脚软绵绵的,快要融化掉了。
苏麻喇姑见她半合着眼,就快直接睡过去,就知道云岚一路回来累得慌,连忙催促道:“格格快睡吧,奴婢这就熄灯。”
云岚含含糊糊道:“姑姑也早点歇息,事情交给其他宫女就好。”
她话刚说完,就已经睡过去了。
苏麻喇姑脸上带着笑,轻轻抱着云岚到榻上,看她睡熟了,这才交代了守夜的人,自己回去休息了。
云岚一觉醒来,天色大亮,都快到中午了。
她懒洋洋爬起来,见苏麻喇姑早就在桌前做着女红等自己醒来,不由纳闷道:“姑姑怎的不多睡一会?”
宫女已经打水送过来,给云岚洗漱。
苏麻喇姑接过沾水的帕子,给云岚擦了擦脸:“奴婢睡不着,就起来了,见格格还没醒来,就想着给格格做个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