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你该明白一点,虽说太子弟弟是好心,愿意退一步成全这些商人,但是商人逐利,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反过来要得更多。”
  朝廷都退一步,愿意增加采买铜矿的价格,是不是该放开一点,价格再加一点,让更多商人参与进来?
  一个商人可能吃不下,是不是能让他们抱团一起吃下那么多的铜矿了?
  既是抱团了,那商人中间肯定得有个领头人。要是平常身份,很难服众,朝廷是不是该给领头一个合适的身份?
  这身份不用太高,却也不能低了。
  听着云岚伸出小手指跟自己解释,小太子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姐姐,他们竟这般过分吗?”
  云岚笑笑道:“我这都是猜测,他们未必都会做。”
  虽然这么说,小太子却明白,对方不一定全都做了,却很可能做一半甚至大半,谋求更多的利益。
  他抿着唇叹气道:“姐姐,商人尚且如此,大臣们是不是也这样?”
  这话云岚不好接,只好看向一边的皇帝。
  皇帝点头说道:“不错,大臣也是如此。君臣之间,虽说臣子该听命行事,却也是彼此的一场博弈。”
  “君弱了,臣就会压一头来。君强了,臣才会退一步示弱,只等着时机,什么时候弱了就能立刻扑上来咬一口。”
  这听得小太子的小身板哆嗦了一下,只感觉得皇帝也不好当。
  但凡皇帝弱一点,就会被大臣拿捏得死死的。
  小太子不由想起当年的四大辅臣的鳌拜,也是因为皇帝当时年纪小,先帝又去世得早。
  君弱臣强,鳌拜才会想拿捏住年纪小的皇帝,得到更大的权力来。
  他原本也是个忠臣,受先帝器重,自己又是拼功劳上来,并非一无是处。
  就跟皇帝说的那样,君弱了,让臣又了别样的心思。
  皇帝微微颔首道:“所以为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示弱,更不能自以为好心肠就主动退后一步。”
  小太子的脸色有点白,觉得刚才的回答让皇帝不高兴了,心里不免忐忑。
  云岚连忙打圆场道:“太子弟弟年纪小,会有很多想法,反正如今皇阿玛还在,弟弟也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她转向皇帝的方向笑着说道:“我曾听说过,生而为人不可能不犯错。正因为犯过错,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有皇阿玛在,想来太子弟弟犯错的机会就少得多了。”
  皇帝被女儿这么一说,心情倒是不错,笑笑道:“你这话是哪里听来的?确实说得有几分道理。”
  他没责备小太子,云岚却不能叫太子弟弟继续沮丧下去,于是说道:“我想着这些商人做错了,怎么都要惩罚,太子弟弟还是太心软了一点。既然商人这么做是为了谋利,他们想要什么,剥夺什么,就是最大的惩罚了。”
  闻言,皇帝点点头,小太子在旁边倒是好奇道:“姐姐,那要怎么罚这些商人,罚他们把私运铜矿买卖赚的银钱全吐出来吗?”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别致的惩罚方式。
  在旁人看来,只需要交钱,就能免除惩罚,其实也是对这些商人手下留情了。
  小太子说完就皱着小眉头道:“姐姐,这样一来,那些商人是失了点钱财,却也是不痛不痒的惩罚。”
  “而且这些商人私下究竟偷买了多少铜矿,买了几回,要查起来并不容易。”
  只听商人的一面之词,他们肯定往少的说,那罚起来的就不会太多,怎么都叫这些商人占便宜了。
  云岚见小太子气鼓鼓的,不由伸手戳了戳他鼓鼓的腮帮子,不由好笑道:“这还没开始罚,怎的太子弟弟就开始生气,觉得吃亏了?”
  “要仔细查的话,确实难办,这些商人肯定是做了万全之策,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做买卖,更不会只跟同一伙人接触买卖铜矿。”
  “要把人找出来不容易,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朝廷采买铜矿的价格再往下降一降。”
  这话一出,皇帝忍不住笑了:“你这法子的确一了百了。”
  小太子也不皱眉了,但是也苦恼道:“姐姐,这样一来,商人们赚的钱都要反过来补铜矿的亏损去了,以后会不会更加变本加厉跟倭国私下做铜矿买卖了?”
  云岚点头道:“太子弟弟看这买卖,咱们没吃亏,还赚到了吧?”
  小太子想了想,点头道:“对,倭国私运的铜矿比本土的价格更低,还能直接送过来,咱们这边连运输的花费都省下来了。”
  云岚点头道:“既然是不吃亏的买卖,那就可以继续做下去。而且还不是明面上的买卖,倭国要说咱们压价,那跟朝廷也没有关系。”
  朝廷把铜矿采买的差事交给商人去办,商人们也按照契约,明面上跟那位大名的买卖,价钱还是原来那样,又是这边的船队过去运回来。
  至于私下的交易,那就是商人私底下跟倭国那些大名的买卖了,跟朝廷又有什么关系呢?
  倭国的幕府要是闹腾,那就该约束他们的大名不私下跟商人做买卖,不就好了?
  但是幕府要真管得了那些大名,倭国如今就不是遍地大名的领地了。
  它管不了,一个个大名又想做这个买卖,幕府能怎么办,只能口头抗议一下,让这边朝廷约束商人们不要私下跟大名做买卖。
  那这边朝廷也说奈何不了,更不能约束商人私下买卖。并没有王法,说商人不能跟倭国大名做点小买卖吧?
  小太子听得一个劲点头道:“没错,买卖最主要是双方都觉得合适。可是有一个问题,朝廷降低采买铜矿的价格,商人们会不会就不愿意继续做了?”
  就跟云岚说的那样,小商人根本吃不下,数得出的大商人要是撂担子不干了,却也让人挺苦恼的,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合适的商人来接受。
  只留下曹家的话,那铜矿价格一降,曹寅就更亏了。
  小太子不由看向云岚,又问道:“姐姐,铜矿采买价格一降,曹大人岂不是亏得更多了?”
  之前就因为曹寅的亏损,曹荃才会跟他闹起来的。
  如今价格一降低,那就亏更多了,小太子感觉曹寅就有点太倒霉了。
  明明曹寅挺忠心耿耿的,却没落个好,叫其他人见了,岂不是要心寒了吗?以后谁还乐意吃亏来办差呢!
  云岚伸手捏了捏小太子的脸颊,笑吟吟道:“太子弟弟已经开始心疼曹大人啦?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朝廷给*各家采买的价格降了,皇阿玛肯定不会叫曹大人吃亏,私下把价格少的补回去就好了。”
  皇帝在旁边笑道:“你还把朕安排上了,不怕别人见了,觉得朕偏心吗?”
  云岚笑笑,皇帝对曹寅的偏心谁不知道啊,哪个敢开口指出来了?
  不过这些话她只在心里嘀咕,并没有说出口,而是说道:“皇阿玛偏心是应该的,毕竟那么多商人里头,就只有曹大人兢兢业业做采买,其他人却已经开始偷摸着做私运了。”
  “总不能不走正道的人得利了,正经办事的人却吃亏吧,哪里都没有这样的道理!尤其皇阿玛回头补回去,也不会直接说是铜矿采买的差价,找别的由头补就好了,谁能挑的出错来呢!”
  皇帝只说曹寅在江南接驾接得好,所以厚赏了它一番,其他大臣能说一句不好吗?
  反正跟倭国的铜矿买卖也做不长久了,等云省那边的矿洞挖得深了,也就不需要再跟倭国做买卖。
  所以皇帝补上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皇帝只觉得女儿心思细腻,安排得极为妥当。要是给的多了,大臣必然会有意见。
  只用接驾的赏赐,也就一回,确实谁都挑不出大错来,还能补上曹寅这铜矿买卖的亏损,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
  云岚又道:“至于那些商人吃亏,不肯继续做这个买卖,太子弟弟还是太小了,不知道除了钱财之外,还有其他好处在,他们舍不得放手的。”
  小太子嘟着小嘴,嘀咕道:“姐姐也没大我太多,怎的说话老气横秋的?”
  云岚忍不住又轻轻捏了一下小太子的脸颊,好笑道:“那太子弟弟确实比我年纪小了,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理?”
  小太子点着小脑袋,伸手捂住自己的脸颊道:“姐姐,我不小了,以后不要总捏我的脸!”
  他小脸红扑扑的,云岚感觉自己没用多大力气,估计是这个弟弟先不好意思了。
  小太子还好奇继续问道:“姐姐,商人逐利,除了钱财之外的好处,是能接触朝廷的人,发展他们的关系网,对以后的买卖有好处?”
  云岚点头肯定道:“太子弟弟说得对,正是这样。这些可不是钱财就能买来的,哪怕四处打点,也就是扔进海里,可能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毕竟朝廷关键位置的官吏,每年不知道多少人想攀附,送的礼物也是层出不穷。
  未免被皇帝察觉,可能三节两礼的时候送的贵重一点,其他时候就要收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