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皇帝却察觉到女儿的意图,只紧了紧胳膊,吩咐李德全给小太子搬来椅子,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问道:“太子觉得,对方会是什么人?”
  云岚只好坐回去,想着小太子受到惊吓才回过神来,皇帝这小课堂又要开始了吗?
  她有点担心小太子一时还惊慌失措,没能答上来,叫皇帝不悦。
  然后云岚就见小太子坐直身,板着一张小脸,一点没刚才害怕要抱抱的样子,十分严肃地答道:“皇阿玛,刚听侍卫的意思,这船队一遇到咱们就落荒而逃,很可能是不请自来,私运货物的商人。”
  闻言,云岚一愣,却觉得小太子的推测非常合理。
  对方要不是走私货物,也不会遇到他们的船队就吓得立刻掉头跑掉。
  皇帝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果然,水师把人拿下又审问后,回来给皇帝禀报,确实是走私的商人。
  不过这走私的商人不是他们这边的人,而是倭国人,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而且他们走私的竟然是铜矿!
  云岚听后诧异道:“皇阿玛,倭国不是跟咱们做铜矿买卖了,怎么还偷运过来卖?”
  倭国给的价钱已经够低了,如今他们还自己送货,那成本高更高,赚的不就更少了吗?
  她怎么想都觉得这买卖不划算,倭国人是算数不好还是怎么的?
  皇帝见女儿的小脸上全是困惑,好笑道:“朕之前让倭国的大名互相出价,最后选了最低的那个,其他人就只能卖给这个大名来做这个买卖了。毕竟换别的国家,根本吃不下那么多的铜矿。”
  “而且倭国如今最值钱也数量最多的就是这铜矿了,他们在国内卖铜矿并不值钱,来这边做买卖可以不要银钱,只要货物来交换,那就换算得多了。”
  云岚点点头,很快也明白过来。
  倭国的商人偷偷运送铜矿过来卖,换糖就非常合适。
  比如茶叶、丝绸和瓷器这些,都需要朝廷批准,但是糖就不用了。
  从这边卖去倭国的糖非常昂贵,他们过来买就要便宜很多,加上路费,还是能赚不少。
  加上倭国不会制糖,糖在国内非常贵重,所以是倭国的船队就偷偷摸摸带着铜矿过来做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倭国走私的铜矿是跟国内的谁做的交易了?
  云岚把疑问一说,皇帝看着女儿露出赞赏的眼神。
  她一下子就抓到了最重要地方,相当敏锐了。
  皇帝却忽然问道:“太子想想,倭国这些私运的货物会跟谁来交易?”
  云岚眨眨眼,看来皇帝无论何时都在给小太子上课,让他尽快适应太子的角色。
  小太子被突然一问,有点被问懵了,他皱着小眉头想了好一会,显然被难住了,眼神偷偷看过来跟云岚求救。
  云岚当然不能看着小太子想不出快要哭的样子,于是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皇阿玛,我猜是负责铜矿买卖的那几个商人,可能是他们其中一个。”
  当然了,除了曹寅,其他人都有可能。
  毕竟如今负责铜矿买卖,朝廷给的采购价格非常低,其他人为了人脉才接这个买卖,基本上都在亏损。
  这会儿倭国人私运过来的铜矿,他们要是偷偷买下来,就能把成本压下去,平均一下,稍微有点赚头,起码不会亏了。
  商人逐利,做买卖只要不亏,谁能不愿意?
  小太子一听,双眼亮晶晶看过来,也觉得云岚分析得很对!
  皇帝知道女儿这是在帮小太子解围,没好气看了她一眼。
  不过他没责怪云岚,还觉得女儿的脑瓜子就是聪慧,一下子也猜出来了,于是点头道:“对,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水师审问完,得到的答案就跟云岚说的一样,果然跟倭国私运对接的正是采买铜矿的那几个商人。
  他们藏的深,不是亲自对接,而是让心腹的家里人去接,这就转了两手。
  心腹的家里人关系还稍微远一点,比如妻弟什么的,一时就不会牵扯到商人本身。
  可惜倭国人又不傻,他们做买卖当然要查探清楚,要对方没有实力吃下,只想忽悠自己,最后拿不出糖来交换怎么办?
  倭国人只认糖不认钱,毕竟钱他们有,就是缺糖。
  这边的糖不难买,但是大量的糖要买起来并非一个小数目,没点能耐还未必能买得到。
  所以这些商人自认为他们转了手,倭国人未必知道,其实倭国人什么都清楚,被抓住后就跟倒豆子一样什么都说出来了。
  云岚只以为采买铜矿的商人有那么一两个想压低成本,才会剑走偏锋。
  但是等皇帝另外派人仔细打探之后,发现除了曹寅之外的商人都这么干过。
  这就叫云岚大为诧异了,虽然她知道商人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却没料到居然是所有人都做了。
  曹寅不用说,之前一直在江南招待皇帝,虽说不是每天都上门来,却也隔三差五过来请安,想做什么更是收敛。
  对铜矿买卖会亏损的事,曹寅也是心知肚明。
  皇帝也清楚此事,加上曹荃之前闹那么一出,曹寅就更不可能私下偷买这种铜矿了。
  毕竟皇帝能原谅曹家一次,却未必会原谅第二次,曹寅肯定不敢冒险。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不需要在皇帝跟前伺候,大多都不在姑苏,那能操作的余地就多了。
  云岚晃着小脚丫好奇道:“皇阿玛打算严惩这些商人吗?还是索性将错就错,暂时瞒下来?”
  皇帝有点意外看了过来,问道:“你想让朕原谅他们,叫这些商人继续做这种私运铜矿的买卖?”
  听见这话,云岚歪着头说道:“皇阿玛,可是这样的话,咱们没吃亏呀!”
  没吃亏的事,怎么就不能继续做了呢!
  想想倭国人私运铜矿过来,还省了他们去倭国跑几趟运送。
  再就是朝廷给的采买价格刚刚好,这些商人要亏钱,才会铤而走险。
  如今倭国把亏掉的这笔钱补上,完全不需要皇帝和朝廷来出,不算是双赢了吗?
  朝廷不需要再出钱,商人也不亏损,最后倭国还用比国内便宜的价格得到大批糖,完全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实在难得!
  有什么买卖,能让所有参与的人都满意,还都挣了没吃亏,那就是百里挑一的好买卖了!
  小太子在旁边听得双眼扑闪扑闪的,只觉得自家姐姐太厉害了,这听起来确实是个特别好的买卖!
  皇帝眯起眼又问女儿道:“你既然觉得是个好买卖,怎么不叫朕惩罚其他商人,再把这个买卖交给曹寅了?”
  云岚听后却摇摇头道:“皇阿玛,这买卖交给曹大人并不合适。”
  这就叫皇帝更好奇了,问道:“他怎么不合适了,你觉得曹寅不该接这个买卖?”
  云岚看了皇帝一眼,他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皇帝对曹寅多有看重,曹家如今得到了很多好差事。
  但是曹家的根基并不厉害,完全靠皇帝这个靠山,多少人都盯着曹寅,就等待机会把他拉下去。
  如果皇帝真让曹寅接手这个买卖,没多久就会被人发现,光是弹劾的折子应该就能把御书房给淹没了。
  云岚就不信皇帝猜不出来,只是想逗自己玩儿,于是无奈说道:“皇阿玛心里清楚的,曹大人要真接手了,这买卖反而做不了。”
  皇帝点点头,无奈说道:“确实,盯着曹寅的人实在太多了。估计今天曹寅接手了,明天就会有人告到朕这边来了。”
  他是想重用曹寅,并不想害了这个伴读,只皱着眉头。
  云岚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是不大愿意让商人们得利,还不惩罚对方。
  但是就跟云岚说的那样,跟倭国私下做这个买卖,谁都不吃亏,的确能做。
  就是皇帝过不了心里那个坎,有点不痛快。
  这次不罚那几个商人,以后他们更加胆大包天,私下做别的买卖怎么办?
  怎么都要杀杀他们的威风才行,但是要怎么杀,皇帝一时没有头绪。
  云岚笑眯眯说道:“皇阿玛,这几个商人到底犯错了,不罚也不好,总归要敲打一番。”
  她转向一旁的小太子,突然问道:“太子弟弟觉得,要怎么罚这几个商人比较好?”
  小太子一脸茫然看过来,似乎不明白自家姐姐跟皇阿玛正说着,怎么也跟皇阿玛一样忽然问到自己头上来了?
  云岚:难怪皇帝那么喜欢问小太子,自己不用开口,只让别人来回答,的确很有意思!
  第93章
  第93章
  这话把小太子问住了,他试探着问道:“要不把朝廷采买铜矿的价格稍微增加一点点,让商人们也愿意接手了?”
  云岚看着小太子,眨眨眼道:“弟弟,商人犯错了,该他们退一步才是,怎么变成咱们朝廷要退一步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