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那人不知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竟召幸了久未见过圣颜的刘采女;之后又再也没有召见过她,放任她继续过那样的日子。
萧景明直觉,关键就在刘采女身上。
是以次日酉时,敬事房太监端着一盘子绿头牌上来时,他看也没看就指明了要刘采女。
敬事房太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懂皇上了。
明明是早已失宠的小小御女,数月前却突然召幸了一次;都以为她要起复了,接下来几个月皇上却又继续当她不存在;就在众人又把她抛之脑后时,皇上又想起她来了。
小太监不明白,后宫嫔妃也都不明白。
只有江书鸿懂了其中的意味。雍和宫得了消息后,她先是一怔,而后神情立刻严肃起来。
银烛以为主子是仍未忘记那些陈年旧怨,便安慰道:“娘娘不必往心里去,想必这次又是昙花一现。”
江书鸿却并不是为了争宠或记仇一类的缘故,而是她察觉到,萧景明近日召幸嫔妃的轨迹,与她刚成为皇帝时是一致的。
她知道萧景明是一定会查那些日子发生了什么的,只是换回来太过突然,江书鸿还未处理好首尾。尤其是数月前见刘采女这样的小事,与她之后波澜壮阔的朝堂之事相比,实在很难放在心上,因此也未在意。
这里是有破绽的,她心中打鼓。
第37章 事发
◎你会后悔留下我这条命◎
咸福宫,如意苑。
刘御女跪在地上,禁不住有些瑟瑟发抖。
上次被皇上逼急了,竟鬼迷心窍对着他说出那些话来,她已做好了被降位、被惩罚甚至被打入冷宫的准备。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在头脑发热的那一刻,她分明觉得无论如何情况都不会更差了,因此颇有一种誓死的决心;然而真令人难以置信地逃过这一劫,她却在惊愕不解之余,生出一丝庆幸和后怕来。
保住了这一次,便开始惜命,开始觉得如今的处境也还算不错,至少性命无虞,不过受点委屈罢了。
几个月过去了,她险些要骗自己那日的事没有发生过。
可是皇上又来了。
宫人们都疑心她要复宠,来传旨的太监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尊敬和探究。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审判终于要降临了。
“起来吧。”萧景明叫她平身,虽未亲自去扶,却也不曾为难;语气不算亲热,但也没有什么怒意。
刘御女摸不清皇上的念头,迟疑了一下,未敢起身:“皇上恕罪,嫔妾上次一时失言,这些日子每时每刻都在反省,求皇上饶恕嫔妾那一回……”
“上次失言?”萧景明眉毛一挑,捕捉到了想要的信息,“你上次怎么失言的?”
皇上这是在明知故问?还是真没往心里去,以至于竟能不记得了?刘御女一头雾水,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答。
萧景明也意识到自己问得急了,放缓了语气安抚道:“你先起来吧。”
第二次叫起,刘御女便不敢不从了,她战战兢兢地起身,膝盖已有些麻了。
“上次朕来与你说了什么,你又同朕说了什么,你细细说来,朕便不怪你。”萧景明面对刘御女时,便没有对皇后和德妃那样的顾虑,问得十分直接。
刘御女已完全理解不了皇上要做什么,但她至少知道不可违逆圣意,因此老老实实答道:“嫔妾、嫔妾上次说,是姨娘教导进宫后要争,以嫔妾这样的家世和容貌,若是不争,实在害怕任人欺负……”
她有意包装了缘由,显得自己更无辜一些。萧景明却并不在意这些,他敏锐地捕捉到,这其中缺了一环。
“你是因何说起此事?”刘御女不会无缘无故暴露自己的心事,定是那人逼问了什么。
“是皇上、皇上问嫔妾,为何当日无缘无故挑起事端,使那时的敏妃娘娘罚了贵妃娘娘的宫女,”刘御女还有心找补,尝试遮掩道,“嫔妾并无太大恶意,年轻时不懂事,其实也不过是罚跪了个奴才罢了……”
贵妃!
萧景明脑中轰然作响,一时听不见别的声音,唯余“贵妃”二字。
一切都说得通了。
萧应婳一直想去边关领兵打仗,那人便下旨让她去了。萧应婳和贵妃江氏关系一向好,如同闺中密友。
那人莫名其妙地召幸了失宠已久的刘御女,只为了问几年前的一桩小事。那日刘御女挑拨的正是敏妃和江氏。
自己的魂魄到了江氏身体里,江氏的说法是“行动不由自己”,然而究竟是占用还是交换,却已无从查证。
江氏那一哭一诉,不仅使他心生怜爱,还因同样有身体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遭遇,而不由代入了,以至于下意识选择了相信。
这个女人能在当初争宠时骗过自己,让他以为她是赤子心肠,也就能在如今骗过自己,让他以为她同样是无辜的受害者。
他是昏了头,才会让她骗了第二次!
萧景明头脑一时有些混乱,千万根绞在一起的丝线一条条变得清晰,他不顾刘御女在面前嘤嘤哭泣,试图唤起他的怜惜,只厉声唤严禄平进来。
“传朕旨意,”严禄平一进来,便见皇帝脸色阴沉得吓人,未给他反应的时间便继续吩咐道,“瑶贵妃江氏,即日起禁足雍和宫,非诏不得出;吏部尚书江远亭,停职待参,江府上下不得擅出,着羽林卫严加看守;左骁卫大将军江书祺,即刻卸职返京,北疆军务暂由副将代领,兵符印信缴还兵部。”
一口气将能想到的她的羽翼都折了,萧景明犹不满足,疾步朝外走去:“摆驾雍和宫!”
……
萧景明走进雍和宫时,江书鸿已静静坐在那里等着了。
见萧景明进来,她不曾起身迎接,也未出声行礼,只面色平静地坐着,眼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进来。
分明坐下后比站着的他更低一些,江书鸿却显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就像他不是来审判她的,而是来朝拜她的。
旨意比皇帝来得更快,从接到禁足令那一刻,她便知道,已没有什么虚与委蛇的必要。
萧景明盯着她,觉得眼前这个女人太过陌生。
她的双眼是他最熟悉的模样,总是抬头仰望着他,有时盈满泪水叫他生怜,有时其中的情意使他也不禁为之动容。
如今这双眼,怎么变成这样冰冷的模样?
“是你,对吗?”
萧景明来的路上是愤怒的,因她的窃位,因她的欺瞒,如今真到了对峙的时刻,他反而平静下来。
“是我,”江书鸿坦然承认,不再自称臣妾,萧景明知道,这并不是如往日一般,情浓时忘了称谓的缘故,“只可惜时间短了些。”
江书鸿确实觉得*有些可惜。
她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借由萧应婳打了胜仗的势头,给她实权,令她开府建牙、治理一方。而后以此为契机,撬动科举制度,引入女子参与。
她知道会有许多阻力,也为此殚精竭虑地准备了对策。
她会先从最需要女官的地方改起:宫中的教习先生、府学县学的塾师,有女学生就也应有女师;太医院的太医,有女子也会更方便为后宫嫔妃和朝廷命妇诊治,否则总要隔着纱帐,无法望闻问切……
她会寻求各处的助力:沈家的当家家主已然年迈,如今的顶梁柱是后宫之主沈皇后和正在成长起来的沈清溪,以他们对萧应婳的重视程度,不是不可说服;听闻方家一向疼爱女儿,德妃的想法她也摸到一二,指不定也能成为盟友;父亲和哥哥若不能接受她的主张,便干脆召来承认了她就是江家女儿江书鸿……
她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宏图大业要实现,并已为此铺好了路,只等她一步一步去做。
可惜还是没能等到那个时候。
江书鸿心知萧景明的脾性,君王之侧绝不容他人酣睡,今日他来,她已做好了面对三尺白绫的准备。
她可以死。
她江书鸿死了,还会有新的江书鸿活下去。她已把萧应婳送去了东海三镇,为她铺好了后路,她相信萧应婳会完成自己的遗愿,如之前每一次那样相信。
她们如此心意相通,她把所有的思虑与解法尽数写下交给了萧应婳,她一定知道该怎么做。
那样好的未来明明就摆在不远的地方。
所以她感叹,可惜时间短了些。她不可惜享受万人之上的时间太短,不可惜自己这条命活得太短,她只可惜不能亲眼看见。
也许下辈子投胎时,她已能享受到萧应婳做好的一切,她会一直读书、参加科举,而后夺得魁首、少年得志,她会在官场中过得很好,飞速地往上爬,去做封疆大吏,或为三省长官。
她决心要站在那样的位置辅佐萧应婳,换别人来她都不放心。
她还要当女孩儿,还要叫书鸿这样好听的名字,而再不被以为是“淑红”。她身边也不会再有小女孩叫盼娣,但可以有小男孩叫盼姝盼娥盼媛盼姬,她觉得都挺好听的。
萧景明直觉,关键就在刘采女身上。
是以次日酉时,敬事房太监端着一盘子绿头牌上来时,他看也没看就指明了要刘采女。
敬事房太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懂皇上了。
明明是早已失宠的小小御女,数月前却突然召幸了一次;都以为她要起复了,接下来几个月皇上却又继续当她不存在;就在众人又把她抛之脑后时,皇上又想起她来了。
小太监不明白,后宫嫔妃也都不明白。
只有江书鸿懂了其中的意味。雍和宫得了消息后,她先是一怔,而后神情立刻严肃起来。
银烛以为主子是仍未忘记那些陈年旧怨,便安慰道:“娘娘不必往心里去,想必这次又是昙花一现。”
江书鸿却并不是为了争宠或记仇一类的缘故,而是她察觉到,萧景明近日召幸嫔妃的轨迹,与她刚成为皇帝时是一致的。
她知道萧景明是一定会查那些日子发生了什么的,只是换回来太过突然,江书鸿还未处理好首尾。尤其是数月前见刘采女这样的小事,与她之后波澜壮阔的朝堂之事相比,实在很难放在心上,因此也未在意。
这里是有破绽的,她心中打鼓。
第37章 事发
◎你会后悔留下我这条命◎
咸福宫,如意苑。
刘御女跪在地上,禁不住有些瑟瑟发抖。
上次被皇上逼急了,竟鬼迷心窍对着他说出那些话来,她已做好了被降位、被惩罚甚至被打入冷宫的准备。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在头脑发热的那一刻,她分明觉得无论如何情况都不会更差了,因此颇有一种誓死的决心;然而真令人难以置信地逃过这一劫,她却在惊愕不解之余,生出一丝庆幸和后怕来。
保住了这一次,便开始惜命,开始觉得如今的处境也还算不错,至少性命无虞,不过受点委屈罢了。
几个月过去了,她险些要骗自己那日的事没有发生过。
可是皇上又来了。
宫人们都疑心她要复宠,来传旨的太监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尊敬和探究。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审判终于要降临了。
“起来吧。”萧景明叫她平身,虽未亲自去扶,却也不曾为难;语气不算亲热,但也没有什么怒意。
刘御女摸不清皇上的念头,迟疑了一下,未敢起身:“皇上恕罪,嫔妾上次一时失言,这些日子每时每刻都在反省,求皇上饶恕嫔妾那一回……”
“上次失言?”萧景明眉毛一挑,捕捉到了想要的信息,“你上次怎么失言的?”
皇上这是在明知故问?还是真没往心里去,以至于竟能不记得了?刘御女一头雾水,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答。
萧景明也意识到自己问得急了,放缓了语气安抚道:“你先起来吧。”
第二次叫起,刘御女便不敢不从了,她战战兢兢地起身,膝盖已有些麻了。
“上次朕来与你说了什么,你又同朕说了什么,你细细说来,朕便不怪你。”萧景明面对刘御女时,便没有对皇后和德妃那样的顾虑,问得十分直接。
刘御女已完全理解不了皇上要做什么,但她至少知道不可违逆圣意,因此老老实实答道:“嫔妾、嫔妾上次说,是姨娘教导进宫后要争,以嫔妾这样的家世和容貌,若是不争,实在害怕任人欺负……”
她有意包装了缘由,显得自己更无辜一些。萧景明却并不在意这些,他敏锐地捕捉到,这其中缺了一环。
“你是因何说起此事?”刘御女不会无缘无故暴露自己的心事,定是那人逼问了什么。
“是皇上、皇上问嫔妾,为何当日无缘无故挑起事端,使那时的敏妃娘娘罚了贵妃娘娘的宫女,”刘御女还有心找补,尝试遮掩道,“嫔妾并无太大恶意,年轻时不懂事,其实也不过是罚跪了个奴才罢了……”
贵妃!
萧景明脑中轰然作响,一时听不见别的声音,唯余“贵妃”二字。
一切都说得通了。
萧应婳一直想去边关领兵打仗,那人便下旨让她去了。萧应婳和贵妃江氏关系一向好,如同闺中密友。
那人莫名其妙地召幸了失宠已久的刘御女,只为了问几年前的一桩小事。那日刘御女挑拨的正是敏妃和江氏。
自己的魂魄到了江氏身体里,江氏的说法是“行动不由自己”,然而究竟是占用还是交换,却已无从查证。
江氏那一哭一诉,不仅使他心生怜爱,还因同样有身体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遭遇,而不由代入了,以至于下意识选择了相信。
这个女人能在当初争宠时骗过自己,让他以为她是赤子心肠,也就能在如今骗过自己,让他以为她同样是无辜的受害者。
他是昏了头,才会让她骗了第二次!
萧景明头脑一时有些混乱,千万根绞在一起的丝线一条条变得清晰,他不顾刘御女在面前嘤嘤哭泣,试图唤起他的怜惜,只厉声唤严禄平进来。
“传朕旨意,”严禄平一进来,便见皇帝脸色阴沉得吓人,未给他反应的时间便继续吩咐道,“瑶贵妃江氏,即日起禁足雍和宫,非诏不得出;吏部尚书江远亭,停职待参,江府上下不得擅出,着羽林卫严加看守;左骁卫大将军江书祺,即刻卸职返京,北疆军务暂由副将代领,兵符印信缴还兵部。”
一口气将能想到的她的羽翼都折了,萧景明犹不满足,疾步朝外走去:“摆驾雍和宫!”
……
萧景明走进雍和宫时,江书鸿已静静坐在那里等着了。
见萧景明进来,她不曾起身迎接,也未出声行礼,只面色平静地坐着,眼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进来。
分明坐下后比站着的他更低一些,江书鸿却显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就像他不是来审判她的,而是来朝拜她的。
旨意比皇帝来得更快,从接到禁足令那一刻,她便知道,已没有什么虚与委蛇的必要。
萧景明盯着她,觉得眼前这个女人太过陌生。
她的双眼是他最熟悉的模样,总是抬头仰望着他,有时盈满泪水叫他生怜,有时其中的情意使他也不禁为之动容。
如今这双眼,怎么变成这样冰冷的模样?
“是你,对吗?”
萧景明来的路上是愤怒的,因她的窃位,因她的欺瞒,如今真到了对峙的时刻,他反而平静下来。
“是我,”江书鸿坦然承认,不再自称臣妾,萧景明知道,这并不是如往日一般,情浓时忘了称谓的缘故,“只可惜时间短了些。”
江书鸿确实觉得*有些可惜。
她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借由萧应婳打了胜仗的势头,给她实权,令她开府建牙、治理一方。而后以此为契机,撬动科举制度,引入女子参与。
她知道会有许多阻力,也为此殚精竭虑地准备了对策。
她会先从最需要女官的地方改起:宫中的教习先生、府学县学的塾师,有女学生就也应有女师;太医院的太医,有女子也会更方便为后宫嫔妃和朝廷命妇诊治,否则总要隔着纱帐,无法望闻问切……
她会寻求各处的助力:沈家的当家家主已然年迈,如今的顶梁柱是后宫之主沈皇后和正在成长起来的沈清溪,以他们对萧应婳的重视程度,不是不可说服;听闻方家一向疼爱女儿,德妃的想法她也摸到一二,指不定也能成为盟友;父亲和哥哥若不能接受她的主张,便干脆召来承认了她就是江家女儿江书鸿……
她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宏图大业要实现,并已为此铺好了路,只等她一步一步去做。
可惜还是没能等到那个时候。
江书鸿心知萧景明的脾性,君王之侧绝不容他人酣睡,今日他来,她已做好了面对三尺白绫的准备。
她可以死。
她江书鸿死了,还会有新的江书鸿活下去。她已把萧应婳送去了东海三镇,为她铺好了后路,她相信萧应婳会完成自己的遗愿,如之前每一次那样相信。
她们如此心意相通,她把所有的思虑与解法尽数写下交给了萧应婳,她一定知道该怎么做。
那样好的未来明明就摆在不远的地方。
所以她感叹,可惜时间短了些。她不可惜享受万人之上的时间太短,不可惜自己这条命活得太短,她只可惜不能亲眼看见。
也许下辈子投胎时,她已能享受到萧应婳做好的一切,她会一直读书、参加科举,而后夺得魁首、少年得志,她会在官场中过得很好,飞速地往上爬,去做封疆大吏,或为三省长官。
她决心要站在那样的位置辅佐萧应婳,换别人来她都不放心。
她还要当女孩儿,还要叫书鸿这样好听的名字,而再不被以为是“淑红”。她身边也不会再有小女孩叫盼娣,但可以有小男孩叫盼姝盼娥盼媛盼姬,她觉得都挺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