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江书鸿缓缓闭上了眼睛,等候萧景明为她宣判死刑。
  是白绫还是毒酒?江书鸿希望是白绫,因为她其实不喜欢酒味。
  “贵妃江氏,恃宠而骄,失德悖礼,着即废为庶人,移居冷宫,非诏不得出。一应供奉,悉数裁撤,以正宫闱。”
  萧景明的声音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响起。
  怎么只是打入冷宫?不要她的性命吗?
  江书鸿睁眼,看见他眼神复杂地望着自己,身后的严禄平一脸惊愕,显然还没能理解这番变故。
  萧景明没有赐死江书鸿,一如他当年没有赐死谋反的淑妃。他要她们活着,要她们长长久久地活着,在冷宫那方狭小的天地里,日复一日地回想,自己究竟有多愚蠢。
  放着身份尊贵的嫔妃不当,非要选最蠢的一条路,做那乱臣贼子。
  他要淑妃亲眼看着高家男丁性命一个不留,女眷尽数充作军妓,宏图伟业一朝成空,亲人永生不复相见。
  同样地,如今他要江氏眼睁睁看着,她那些肆意妄为会给江家带来什么下场,她曾借用他的身体做下的荒唐之举,将如何被他尽数纠回,不留一丝她的痕迹。
  他会召回萧应婳,连和亲都不送她去,只低嫁给一个小官,叫她此生衣食无忧却永远不可踏入朝堂半步,把江书鸿给她的一切尽数夺回来。
  他倒要给她看看,这究竟是谁的天下!
  让她慢慢熬吧,用剩下的所有时间去见证努力付之东流,去悔恨与他为敌。
  江书鸿连一句“遵旨”都没有回他,端坐如一尊佛像。
  只有她自己知道,心脏在如此疯狂地跳动,她花了全身力气才抑制住呼吸,使自己面上不露分毫。
  久违的兴奋在她血液中流动,她心里不断重复着一个声音:你竟敢留了我一条命?
  萧景明,你会后悔留下我这条命的。
  第38章 冷宫
  ◎冷宫遇故人◎
  冷宫的日子确实并不好过。
  江书鸿却很会安慰自己:从金尊玉贵的瑶贵妃到万人之上的皇帝,她很快就适应了;从皇帝到冷宫里的废妃,不过是再适应一次罢了,有什么难的?
  然而听到由远到近的脚步声,她还是不由叹了口气——只是苦了一直跟着自己的这几人。
  走进来的果然是疏雨,捧着那个缺口的粗瓷碗,里面是大半碗看不出颜色的糊状物,上面飘着几片烂菜叶。碗已很旧了,却洗得很干净,她知道疏雨总是这样,仔仔细细地把她身边的东西打理好。
  哪怕只是这样一个破碗。
  她也知道,这已是这里最好的吃食了,样子或许没什么胃口,却至少是稠的、足以饱腹,疏雨她们留给自己的只会更稀。
  福安的胃口一向好,他能吃得饱吗?
  疏雨把碗递到了江书鸿手上,之所以不放在桌子上,是因为这里没有桌子。
  这房间只有约莫两丈见方,四面顶上结着蛛网,墙角处铺着的青砖已有许多处碎裂,缝隙里钻出枯黄的杂草。一张摇摇欲坠的木床,两个缺了角的木凳,这就是全部家具。北墙上的窗户纸破烂不堪,还好是夏日,不至于钻入刺骨寒风。
  “娘子!”画屏人还未到,声音已传了来,“快看奴婢找到了什么!”
  江书鸿不由失笑。
  是她让几人改称娘子的,这是出阁前的称呼,如今没有人盯着规矩,她乐意听这样的叫法,像是回到了尚在闺中的时候。
  进了冷宫后她就告诉过几人,说自己早安排好后路,不会在这里等太久。然而一入冷宫,出去该有多难?因此他们大多只当她是安慰,眉眼间仍是忧心忡忡的。
  唯有画屏,年纪小些更天真,又十分相信只要跟着她的命令就总能成事,因此对他们还能出去一事坚信不疑,整日里仍有股高兴劲儿在身上。
  江书鸿便很配合地去看她端来了什么好东西,便见她小心翼翼护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水,和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馍。
  “我小时候在家里就是这样吃的,”画屏笑得眉眼弯弯,“很能顶饿呢。”
  江书鸿好笑之余也有些心酸。
  自己入宫当日说,他们是最早跟着自己的,好好跟着她,绝不会亏待他们。如今却累得他们跟自己过上了这样的苦日子,竟连吃饱都成了件高兴事。
  她面上并没流露出什么,也做出一副喜悦的样子,接过那半块硬馍,掰作六份,于是每一份都小小的。
  “我们分了吃吧,流萤、银烛和福安不在,你们带给他们,”她边掰边笑着说,“可别把他们那份贪了去!”
  逗得心事重重的疏雨也露出点笑来,画屏更是自觉做成大事一件,十分得意。
  没有了许多不知来路的宫人围在一旁,只有几人凑在一起,纵然过得简陋,氛围竟更添了些温馨。
  突闻外头一阵敲门声。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有些紧张。
  在冷宫,是不会有邻居串门的。会来的只有送膳的太监,却也只是放在门口就走了,不会专程敲门。
  是皇上派了人来?要落井下石?还是娘子的布置来了?画屏和疏雨心中转过了千般揣测。
  江书鸿却心知肚明这不是她计划内的一环,因而更为忐忑。然而身为主事之人,她还是声音平静开口道:“是谁?进来吧。”
  门吱吱呀呀地被推开,走进一个披发的女子。褪色的茜色裙裾已裂开几道细碎的口子,露出内里洗得发白的绢纱中衣,袖口绣的缠枝花纹早已磨出了断续的暗痕。
  她伸手将散落的鬓发别至耳后,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与周遭的破败形成奇异的反差。
  江书鸿刚辨认出她的眉眼,画屏已惊呼出声:“淑妃娘娘!”
  刚一出口便觉失言,慌忙捂住了嘴——已不能再叫淑妃娘娘了。
  同样被褫夺了位份,连高家上下都已被清算,眼前这女子已不再是高淑妃。
  高梓淇。江书鸿记得她的闺名。
  但高梓淇不是疯了吗?
  自高家谋反事发,高梓淇被打入冷宫后,不过半月,宫中便传出她疯了的消息。
  起初只是守门的太监听见她在三更时分忽哭忽笑,后来连御膳房送饭的小太监都亲眼瞧见了,她把馊饭捏成泥人,排成两列摆在阶前,一个一个地指认:这是张尚书,那是李将军。
  朝中哪来的张尚书和李将军?可见确实疯得狠了。
  寒冬腊月,大雪压垮了冷宫的半截屋檐,她却披发赤脚,在积雪的庭院里来回地走,口中念念有词,无人听得清在说什么。
  萧景明对此自然是满意的,既不赐死于她,也不找太医医治,只偶尔叫人传些高家的消息来,如她妹妹病死在军营里一类的。
  疯癫如高梓淇,也会在这些时候落下泪来。萧景明欣赏着落败者的失意。
  然而眼前这个女子推门而入,站定在江书鸿面前,不远不近的距离。衣衫破旧却齐整,眼眸清凉如寒潭,唇边噙着若有若无的笑。
  与红花油事发那日,小宫女触柱而亡,两人在血泊中对视时,一样的笑意。
  哪里有半分疯了的样子?
  江书鸿没有说话。
  高梓淇和萧景明不一样。萧景明的威压是权势带来的,因而她虽小心对待,却不至于太过忌惮。
  高梓淇身上却自有一股劲儿,她有为达到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的果决,有阴恻恻躲在暗处的聪明,也有对敌人一剑封喉的凶狠。
  与她对弈,江书鸿连谁先开口都要思虑再三。
  高梓淇是自己找上门的,要么有求于她,要么是来报复的——敏锐如她,当然能猜出,萧景明发现她的图谋,跟江书鸿脱不了干系——无论是为了什么,都是主动的那一方。
  主动的那一方要先开口,这是被动方应该享有的优势。
  “不请我坐下来说吗?”高梓淇没有让她等太久便开了口,声音清亮平稳,使江书鸿更确信那些传言不实。
  “当然,”她也不急不忙,亲自拉出一个木凳,自己坐在了另一个上,“坐。”
  这是屋子里唯二能坐的凳子了,不是椅子,没有靠背,凳脚不太稳当,边缘还有缺角。
  然而江书鸿拿出来请她坐,动作慢条斯理,气势如同拿出了皇后那把九凤衔珠紫檀宝座。
  高梓淇便笑得更满意了些:“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那怎么还栽在我手上?”江书鸿并不客气。她如今连萧景明都撕破了脸,布置也已周全,对谁都没有什么要顾虑的。
  高梓淇不接这话,只盯着她的眼睛:“你可知道,我高家为何要谋反?”
  江书鸿面上纹丝不动,心里却已转了无数个念头。
  这是个很有诱惑力的问题,萧景明也找了许久的答案。
  高家虽是新贵,比不得老牌世家势大,却很得他信任,未来前途无限;淑妃在宫中虽不是最受宠的,圣宠却绵延不断,又已位列四妃,很是体面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