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枝 第80节
一旁陪坐的知州见魏大人甚是满意,脸上也有了光彩,他转头对着旁边的侍从说道,“这琴师,重赏!”
魏大人意犹未尽,忽地又摇了摇头,“不对,此人的琴艺比京都的顶级琴师还要更胜一筹。”
“看似随性而弹,实则意境深远,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
徐闻铮抚完琴便下了楼,见清枝今日提早离开,倒也没急着跟她一道回去,而是转身去了账房。
这两日闲着无事,徐闻铮把望香楼这些年的账目都翻了个透,连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规律都摸了个透彻。
他蘸了墨,重新拟了一份单子,寻来专管采购的蔡大娘。
“大娘,劳烦按这份单子去西市的铺子采买。”说着他将单子递了过去。
蔡大娘接过单子,眯着眼瞧了半晌,眉头渐渐皱起,“东家大哥,这胡椒要采买这么多?咱们酒楼这个月可用不完啊。”
说着她视线下移,脸色一愣,又忍不住说道,“哎哟,这面粉都够咱们用半年的了!”
徐闻铮不急不躁,轻声解释道,“南洋来的胡椒最怕海上风浪,一旦航运受阻,价格立时就要翻上几番。眼下海路通畅,正是囤货的好时候。”
蔡大娘一听,神色缓了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徐闻铮又说道,“眼下新麦刚收,麦价正低,横竖这面粉也放不坏,可以多备些。”
“东家大哥,还是您脑子活络,我做了这么久的采买,竟没想到这茬。”
蔡大娘当下再不迟疑,揣好单子,转身就朝门外走去,嘴里还不住念叨,“我得赶紧去西市下订去。”
不一会儿,蔡大娘就带着两个伙计出了门。
徐闻铮将账本仔细归位,又随手打开了旁边的抽屉,发现里面塞了好些揉皱的纸团。他不由摇头失笑,清枝居然也有这般不爱收拾的时候。
他俯身取出那些纸团,又转身去拿来一个废纸篓,准备扔最后一个纸团时,徐闻铮忽然起了几分好奇,想看看清枝在这些纸团上都写了些什么。
他随手展开一个纸团,看清上面的字后,动作突然顿住了。
纸上全是他的名字。
“徐闻铮”三个字端端正正,每个字的间距都分毫不差,透着一股子板正劲儿。
他猛地弯下腰,将刚扔进纸篓的纸团又都捡了回来,小心翼翼地在案桌上排开。
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抚平。
每一张纸上,都写着他的名字。
徐闻铮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字迹。清枝平日的字总是龙飞凤舞的,若是写急了,更是鬼神难辨。
可唯独写他名字时,仿佛又变回了当年那个被他握着手,一笔一划学写字的小姑娘。
他瞧了半响,又将那些纸张一一叠好,收进了袖中。
入了夜,徐闻铮坐在马车前的横木上,百无聊赖地等着郭大娘打烊落锁。
此时夜风微凉。
徐闻铮拢了拢袖子,忽听见一阵喧闹声从酒楼门口传来。
魏大人喝得醉醺醺的,被韶州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踉踉跄跄地走出望香楼。
他脚步有些凌乱,衣襟也皱着,脸上泛着酒后的红晕,目光却直直地盯上了徐闻铮。
“这望香楼果然不一般。”
魏大人眯着眼,呼出一口酒气,舌头都似打结了一般,继续说道,“连个马夫,都……都生得这般俊俏!”
他踉跄两步,差点栽倒,被身旁人慌忙扶住,含糊着朝徐闻铮招了招手,“小兄弟,今日你……你,你来给本官驾车!”
徐闻铮神色未变,一脸闲态地从自家马车上下来,稳稳接过魏大人车夫手里的缰绳。
夜风轻拂,马车缓缓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
车厢里传来魏大人含混不清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叹,显然是酒意未消。
“要说本官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数这徐家了。”
“定远侯府的徐将军,真英雄!年纪轻轻就敢横刀立马,击穿敌营,真是铮铮铁骨!”
他声音忽又低了下来,带着几分醉意的怅然,“刚及弱冠,便有这番成就,真真有当年老侯爷的风姿。”
“年初,圣上登高祭祖那日,我只远远望了一眼他,心中暗想……”
魏大人顿了顿,语气中竟有几分哽咽,“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定要随他驰骋沙场,哪怕马革裹尸也值了!”
知州连忙小声劝慰道,“大人正值壮年,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怎说这般丧气话?”
通判也赶紧附和道,“是啊大人,您如今奉旨前来韶州视察,不也是为国尽忠么?”
魏大人却似乎醉意更深了,只顾着自说自话,“你们不懂,那样的少年郎,见过就忘不掉啊。”
他声音渐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了……我到底是老了……”
徐闻铮稳稳驾着马车,马车穿过街道,又穿过一座石桥,最终在驿馆门口停下。
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醉醺醺的魏大人下了马车,驿馆的小卒见状,连忙小跑过来搭手,扶住了魏大人。
魏大人的身体东倒西歪,已经站不直了。
官帽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身后的知州见了,赶紧小心翼翼地拾起来。
魏大人往前走了两步,却突然停下脚步,眯起醉眼,缓缓回头,看向一直静立在身后的徐闻铮。
“等等……”
魏大人抹开了侍从搀扶的手,踉跄着往徐闻铮的方向走了两步,他盯着徐闻铮的脸看了又看,“本官总觉得,你……看着眼熟。”
他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问道,“你可是……从京城来的?”
徐闻铮笑了笑,语气平静,“回大人,正是。”
“难怪了。”
魏大人晃了晃脑袋,醉意朦胧的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许是咱们在京城,见过的......”
话未说完,他身子一歪,又被知州赶紧扶住。
待魏大人被搀进驿馆,徐闻铮才将缰绳交还给车夫,转身步入夜色中。
他步履从容,朝着望春楼的方向缓步而去。
待他回到望春楼,已是深夜。
楼里的伙计正忙着收拾桌椅,楼上的灯笼也暗了,眼看正在打烊。
他倒也不急,重新坐回马车前的横木上,只静静地等着郭大娘出来。
不多时,郭大娘落了锁,提着裙角迈下台阶,见徐闻铮坐在马车前,她有一丝惊讶,随即笑了笑,说道,“倒是劳你久等了。”
徐闻铮温声回了句,“刚好。”
郭大娘利索地上了马车,两人便一道回去了。
徐闻铮停好马车,又喂了马料,走进后院,发现自己的房间还亮着烛火。
他进去时,见清枝正坐在书案前翻着医书。
她看得专注,连他走到身后都未察觉。他目光扫过书页,正巧落在“咳血之症”这几个字上。
心头微微一沉。
“清枝。”
他站在她身后,声音放得轻,手指却缓缓收紧。
“嗯?”
清枝仍低着头,随口应了一声,指尖又翻过一页。
“清枝……”
“嗯?”
她这才回过头,视线落在了徐闻铮的身上。
徐闻铮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她身后,眸色沉沉,像是心里压了千言万语,却再未吐出半个字。
只这一眼,她便明白了。
“徐闻铮。”她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你说过的,不会再替我做选择。”
说完,她又转过头去,指尖按在医书的书页上,指尖却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下。
沉默了许久,清枝忽然开口,语气坚定得近乎执拗,“徐闻铮,这辈子,你必须死在我后头。”
徐闻铮垂眼,低低应了声,“好。”
他唇角浮起一丝苦笑。清枝虽然日日忙着望香楼的事,可他的身体,她何曾有一刻放下过。
他轻声说道,“我答应你,一定走在你后头。”
说完他又在心里默默补上一句,“若你先走,我绝不会让你多等一刻。”
第67章 归北引(一)她是侯府未来的女主人(……
清枝这几日几乎翻烂了手里的医书,可关于咳血之症的根治之法,仍是半点眉目都没有。
她蹙着眉,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来来回回地翻着,心里越发焦灼不安。
思来想去,她索性抽空去了趟苏大夫的医馆。
两人对坐细谈,清枝不死心地连连追问,苏大夫捋着胡须沉思半晌,最终也只能无奈摇头,“你兄长这个症状,眼下只能调理,若要断根,难呐。”
清枝闻言,脸色一沉,眼神里的希冀散了,她垂眸,起身对着苏大夫行了一礼,“这些日子,有劳苏大夫挂心家兄的病情,我回去再想想别的法子。”
说完她转身出了苏大夫的医馆。
回去的路上,她暗暗思索,这样拖着终究不是办法,即便眼下能压下咳血的症状,可病根不除,她心里会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这日望香楼打烊时,清枝照例在账房里点完账,却没像往常那样去酒楼各处查看。她站在柜台前,目光落在正指挥伙计搬货的郭大娘身上。
她等郭大娘忙完,轻声唤道,“大娘,我想同你商量件事,你现在得空吗?”
魏大人意犹未尽,忽地又摇了摇头,“不对,此人的琴艺比京都的顶级琴师还要更胜一筹。”
“看似随性而弹,实则意境深远,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
徐闻铮抚完琴便下了楼,见清枝今日提早离开,倒也没急着跟她一道回去,而是转身去了账房。
这两日闲着无事,徐闻铮把望香楼这些年的账目都翻了个透,连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规律都摸了个透彻。
他蘸了墨,重新拟了一份单子,寻来专管采购的蔡大娘。
“大娘,劳烦按这份单子去西市的铺子采买。”说着他将单子递了过去。
蔡大娘接过单子,眯着眼瞧了半晌,眉头渐渐皱起,“东家大哥,这胡椒要采买这么多?咱们酒楼这个月可用不完啊。”
说着她视线下移,脸色一愣,又忍不住说道,“哎哟,这面粉都够咱们用半年的了!”
徐闻铮不急不躁,轻声解释道,“南洋来的胡椒最怕海上风浪,一旦航运受阻,价格立时就要翻上几番。眼下海路通畅,正是囤货的好时候。”
蔡大娘一听,神色缓了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徐闻铮又说道,“眼下新麦刚收,麦价正低,横竖这面粉也放不坏,可以多备些。”
“东家大哥,还是您脑子活络,我做了这么久的采买,竟没想到这茬。”
蔡大娘当下再不迟疑,揣好单子,转身就朝门外走去,嘴里还不住念叨,“我得赶紧去西市下订去。”
不一会儿,蔡大娘就带着两个伙计出了门。
徐闻铮将账本仔细归位,又随手打开了旁边的抽屉,发现里面塞了好些揉皱的纸团。他不由摇头失笑,清枝居然也有这般不爱收拾的时候。
他俯身取出那些纸团,又转身去拿来一个废纸篓,准备扔最后一个纸团时,徐闻铮忽然起了几分好奇,想看看清枝在这些纸团上都写了些什么。
他随手展开一个纸团,看清上面的字后,动作突然顿住了。
纸上全是他的名字。
“徐闻铮”三个字端端正正,每个字的间距都分毫不差,透着一股子板正劲儿。
他猛地弯下腰,将刚扔进纸篓的纸团又都捡了回来,小心翼翼地在案桌上排开。
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抚平。
每一张纸上,都写着他的名字。
徐闻铮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字迹。清枝平日的字总是龙飞凤舞的,若是写急了,更是鬼神难辨。
可唯独写他名字时,仿佛又变回了当年那个被他握着手,一笔一划学写字的小姑娘。
他瞧了半响,又将那些纸张一一叠好,收进了袖中。
入了夜,徐闻铮坐在马车前的横木上,百无聊赖地等着郭大娘打烊落锁。
此时夜风微凉。
徐闻铮拢了拢袖子,忽听见一阵喧闹声从酒楼门口传来。
魏大人喝得醉醺醺的,被韶州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踉踉跄跄地走出望香楼。
他脚步有些凌乱,衣襟也皱着,脸上泛着酒后的红晕,目光却直直地盯上了徐闻铮。
“这望香楼果然不一般。”
魏大人眯着眼,呼出一口酒气,舌头都似打结了一般,继续说道,“连个马夫,都……都生得这般俊俏!”
他踉跄两步,差点栽倒,被身旁人慌忙扶住,含糊着朝徐闻铮招了招手,“小兄弟,今日你……你,你来给本官驾车!”
徐闻铮神色未变,一脸闲态地从自家马车上下来,稳稳接过魏大人车夫手里的缰绳。
夜风轻拂,马车缓缓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
车厢里传来魏大人含混不清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叹,显然是酒意未消。
“要说本官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数这徐家了。”
“定远侯府的徐将军,真英雄!年纪轻轻就敢横刀立马,击穿敌营,真是铮铮铁骨!”
他声音忽又低了下来,带着几分醉意的怅然,“刚及弱冠,便有这番成就,真真有当年老侯爷的风姿。”
“年初,圣上登高祭祖那日,我只远远望了一眼他,心中暗想……”
魏大人顿了顿,语气中竟有几分哽咽,“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定要随他驰骋沙场,哪怕马革裹尸也值了!”
知州连忙小声劝慰道,“大人正值壮年,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怎说这般丧气话?”
通判也赶紧附和道,“是啊大人,您如今奉旨前来韶州视察,不也是为国尽忠么?”
魏大人却似乎醉意更深了,只顾着自说自话,“你们不懂,那样的少年郎,见过就忘不掉啊。”
他声音渐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了……我到底是老了……”
徐闻铮稳稳驾着马车,马车穿过街道,又穿过一座石桥,最终在驿馆门口停下。
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醉醺醺的魏大人下了马车,驿馆的小卒见状,连忙小跑过来搭手,扶住了魏大人。
魏大人的身体东倒西歪,已经站不直了。
官帽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身后的知州见了,赶紧小心翼翼地拾起来。
魏大人往前走了两步,却突然停下脚步,眯起醉眼,缓缓回头,看向一直静立在身后的徐闻铮。
“等等……”
魏大人抹开了侍从搀扶的手,踉跄着往徐闻铮的方向走了两步,他盯着徐闻铮的脸看了又看,“本官总觉得,你……看着眼熟。”
他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问道,“你可是……从京城来的?”
徐闻铮笑了笑,语气平静,“回大人,正是。”
“难怪了。”
魏大人晃了晃脑袋,醉意朦胧的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许是咱们在京城,见过的......”
话未说完,他身子一歪,又被知州赶紧扶住。
待魏大人被搀进驿馆,徐闻铮才将缰绳交还给车夫,转身步入夜色中。
他步履从容,朝着望春楼的方向缓步而去。
待他回到望春楼,已是深夜。
楼里的伙计正忙着收拾桌椅,楼上的灯笼也暗了,眼看正在打烊。
他倒也不急,重新坐回马车前的横木上,只静静地等着郭大娘出来。
不多时,郭大娘落了锁,提着裙角迈下台阶,见徐闻铮坐在马车前,她有一丝惊讶,随即笑了笑,说道,“倒是劳你久等了。”
徐闻铮温声回了句,“刚好。”
郭大娘利索地上了马车,两人便一道回去了。
徐闻铮停好马车,又喂了马料,走进后院,发现自己的房间还亮着烛火。
他进去时,见清枝正坐在书案前翻着医书。
她看得专注,连他走到身后都未察觉。他目光扫过书页,正巧落在“咳血之症”这几个字上。
心头微微一沉。
“清枝。”
他站在她身后,声音放得轻,手指却缓缓收紧。
“嗯?”
清枝仍低着头,随口应了一声,指尖又翻过一页。
“清枝……”
“嗯?”
她这才回过头,视线落在了徐闻铮的身上。
徐闻铮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她身后,眸色沉沉,像是心里压了千言万语,却再未吐出半个字。
只这一眼,她便明白了。
“徐闻铮。”她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你说过的,不会再替我做选择。”
说完,她又转过头去,指尖按在医书的书页上,指尖却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下。
沉默了许久,清枝忽然开口,语气坚定得近乎执拗,“徐闻铮,这辈子,你必须死在我后头。”
徐闻铮垂眼,低低应了声,“好。”
他唇角浮起一丝苦笑。清枝虽然日日忙着望香楼的事,可他的身体,她何曾有一刻放下过。
他轻声说道,“我答应你,一定走在你后头。”
说完他又在心里默默补上一句,“若你先走,我绝不会让你多等一刻。”
第67章 归北引(一)她是侯府未来的女主人(……
清枝这几日几乎翻烂了手里的医书,可关于咳血之症的根治之法,仍是半点眉目都没有。
她蹙着眉,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来来回回地翻着,心里越发焦灼不安。
思来想去,她索性抽空去了趟苏大夫的医馆。
两人对坐细谈,清枝不死心地连连追问,苏大夫捋着胡须沉思半晌,最终也只能无奈摇头,“你兄长这个症状,眼下只能调理,若要断根,难呐。”
清枝闻言,脸色一沉,眼神里的希冀散了,她垂眸,起身对着苏大夫行了一礼,“这些日子,有劳苏大夫挂心家兄的病情,我回去再想想别的法子。”
说完她转身出了苏大夫的医馆。
回去的路上,她暗暗思索,这样拖着终究不是办法,即便眼下能压下咳血的症状,可病根不除,她心里会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这日望香楼打烊时,清枝照例在账房里点完账,却没像往常那样去酒楼各处查看。她站在柜台前,目光落在正指挥伙计搬货的郭大娘身上。
她等郭大娘忙完,轻声唤道,“大娘,我想同你商量件事,你现在得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