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枝 第81节
郭大娘擦了擦手,对着搬货的伙计叮嘱了两句,便朝着清枝走了过来。
见她神色不同往日,赶紧关切地问道,“你这丫头今日是怎么了?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事儿了?”
“这些日子,望香楼里的事怕是要多劳您费心了。”
“怎么突然这么说?”
“我二哥那病,韶州城怕是治不了。”说着清枝将账册往郭大娘那边推了推,“您帮我代管一阵子,我想去京都试试,看有没有能根治的法子。"
郭大娘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地点头,“你只管去,这儿有我呢。”她拍了拍清枝的手背,笑着说道,“这望香楼就像我自家买卖一样,你放心的吧。”
清枝心头一暖,眼眶微微发热。郭大娘待她的好,她岂会不知?
她总想着多揽些活计,会做的抢着做,不会的也硬着头皮学。分明是要把清枝肩上的担子,都往自己身上扛。
郭大娘突然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清枝啊,有件事我憋在心里好些日子了。眼下你们要走了,我实在忍不住想问问,你家这二哥,究竟是什么来头?”
清枝愣住,倒没想到郭大娘会问起这个。
郭大娘摆摆手,“我早就知道你们二人不是亲兄妹,这事你二哥亲口承认过。”
清枝一听,便坦然答道,“他是徐闻铮。”
“什么?他是徐……”
郭大娘猛地拔高了声调,又慌忙捂住嘴,往周围瞧了瞧,见没人看向这头,才松开手,连连感叹道,“哎哟!我就说呢!他哪是一般的富贵人家能养出来的?”
郭大娘从震惊中缓了片刻,又问道,“你这一去,啥时候出发?打算多久回来?”
“越快越好吧……总之就这两日。”清枝想了想,又说道,“回的话也说不准,少说也得半年。”
她叹了口气,声音轻了几分,“我若不走,他定要在这儿硬撑的。”
“对了。”
清枝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林小姐今日来信说,京都正有一批铺子在转手,有几个位置极好的,正适合开酒楼,我这次可以顺道去看看。”
清枝眸中倏地亮起一簇光,声音里带着小小的雀跃,“若遇上合适的,咱们把望香楼开到京城去!”
郭大娘听完,眉头逐渐舒展开,她笑着点了点头,“有徐家小侯爷在京都照应,我倒不担心你受委屈。”
她拍了拍清枝的手背,“放心去吧,店里一切有我。若是……”眼神里忽就透出了不舍之情,话到嘴边却没再说下去。
清枝赶紧抱了抱郭大娘,“大娘你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郭大娘重重地点了点头,“等你安顿好了,记得捎个信来。”
清枝拍拍郭大娘颤抖的背,安抚道,“我到了就给你写信。”
清枝才将账房和库房的两把钥匙取下,顿了顿,又把自家院门的备用钥匙也一并取下。
“大娘,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等着我回来。”她还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把钥匙轻轻放进郭大娘掌心。
郭大娘的手一把裹住她的指尖,虽然郭大娘的手掌粗糙,却温暖无比。
“傻丫头,大娘我身体好得很。”郭大娘故意板起脸,眼角却堆出笑纹,眼泪更是在眼眶里打转,“你只管安心去,这望香楼里里外外,我定给你照看得妥妥帖帖。”
“只是你出发那日,大娘便不去送你了。”郭大娘眼眶更红了,“大娘我受不住。
……
准备离开的前一日,清枝带着一壶荔枝酿去了秋娘坟前,她坐在秋娘坟前,自己喝一口,又往秋娘的坟前倒上一些。
“秋娘,我有时候在想啊,若是那日,我不让你一人在店里……”
说着清枝的眼泪就毫无预兆的,默默地流了下来。
她仰起脸,胡乱抹去眼角湿意,唇角却扬起明媚的笑来,“咱们说些高兴的。王庭章如今头悬梁锥刺股地用功,庭溪也将食肆经营得红红火火。”
她顿了顿,声音轻柔下来,“因为那是你留给他们的念想呢。”
清枝见酒壶空了,她便缓缓起身,拍了拍裙子,“秋娘,等我回来,就来瞧你。”
忽地,一阵风吹来,秋娘坟前,去年种的桂树便轻轻摇晃了起来。
清枝觉得,那是秋娘在跟她道别。
她从秋娘坟前离开,又径直去了王家。
推开院门时,正瞧见王庭章伏在石案前奋笔疾书,连她进门都浑然不觉。
王庭溪刚从食肆铺子回来,一进门,见清枝立在他哥身后,正好奇地瞧着他哥写字*。
于是笑着说道,“我哥这些日子跟魔怔了似的,天不亮就起来念书,有次三更半夜还见他屋里亮着灯呢。”
清枝一说自己要回京城,王庭章这才搁下笔。
他揉了揉发红的手腕,眼神却格外清亮,“等我参加殿试那日,定去京城寻你们。”
清枝瞧着他案头堆得高高的书卷,不由莞尔一笑,“那我就在京城,等着给你接风了。”
王庭溪一听清枝要走,嘴角的笑意顿时僵住了。他张了张嘴,一副准备豁出去的模样,刚吐出“清枝”二字,便看见徐闻铮迈进了院门。
他正撞上一道冷冽的目光,惊得他后背一凉,连忙噤声。
前几日他才从清枝嘴里听说,原来徐闻铮和她并非兄妹,两人半分血缘都没有。
此刻见徐闻铮站在清枝身侧,那副护食般的架势,再想起往日一提娶亲他就立马变脸的种种,他就是再迟钝也明白过来了。
清枝疑惑地顺着王庭溪的视线回头,却见徐闻铮眉眼温润,正含着笑意伸手替她理着被风吹乱的发带。
“时候不早了。”
清枝转回来对王庭溪道,“明日还要赶早启程,我们得回去收拾行装。”
王家两兄弟又叮嘱了两句,清枝便拉着徐闻铮的袖子往外走。
清枝回身合上院门,又落了锁,忽然仰头问道,“你说王庭章能走到殿试那一步吗?”
徐闻铮闻言眉梢微挑,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我又不是街口算卦的瞎子,哪里能未卜先知?”
清枝也不追问,只看了一眼墙上攀着的葡萄藤,轻声说道,“我觉着他能行。”
徐闻铮闻言只是低笑,伸手拉着她往后院走,“今晚早些歇着。”
“不行。”
清枝摇头,“出远门总要收拾周全些,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呢。”
话未说完就被徐闻铮拦住。他握着清枝的手腕,掌心温热,“回家不必这么费心。”
清枝不理,只管埋头收拾,连平日最爱在窝里打盹的阿黄,此刻也不安生地跟在她脚边转悠,寸步不离的守着。
直到次日清晨,清枝才明白徐闻铮说的“不必费心”是何意。
她刚推开院门,一架朱漆描金的豪华马车便赫然停在眼前,八名身着铠甲的侍卫分列两侧。后面还跟着三辆装得满满当当的辎车。
清枝一时怔住,恍惚间才惊觉,如今的他们,已不是当年仓皇逃离京城的光景了。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领头的侍卫抱拳行礼,身后几名士兵已利落地将清枝收拾的包袱全部搬上了马车。
徐闻铮见她出神,低头轻问,“可还缺什么?”
清枝这才回神,朝院内唤道,“阿黄!别磨蹭了。”
话音刚落,一只黄犬便从屋里窜了出来,嘴里还叼着郭大娘给它缝的棉花骨头。
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四平八稳。车内铺着软垫,小几上熏着安神的香,清枝倚在徐闻铮肩头,望着窗外流动的景色出神。
“我想杜大娘了。”
她忽然轻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卷着徐闻铮的衣带,“这些年不见,也不知她过得好不好。”
“她家那三房兄嫂个个都是人精。以杜大娘那直肠子的性子,回去怕是没少受委屈。”
正说着,车轮碾过一块碎石,车身猛地一晃。徐闻铮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的腰肢。待平稳后,他却没有松手,反而将人往怀里带了带。
“你若想她,派人去寻便是。若你想,也可以亲自去接她回来。”
清枝倏地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当真可以?”
徐闻铮低笑,低头在额间落下一吻,“可以。你是侯府的女主人,整座侯府包括我,都是你的。”
清枝从他怀里起身,双手托着徐闻铮的脸,凑近了问他,“若是皇上不答应你娶我怎么办?”
徐闻铮闻言失笑,将头往清枝的掌心蹭了蹭,“我徐闻铮娶妻,为何他不同意?”
清枝的手掌被蹭得有些痒,于是改用捏的,“他要给你指婚呢?你若不从,岂不是抗旨?”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徐闻铮的眉眼在光影间格外深邃。
他将清枝的手掰开,却没放下,而是在她掌心轻轻一吻,“待回京后,我去宫里请旨,给你我赐婚。”
清枝松了手,又往徐闻铮肩上一靠,“前些日子给二妞去了封信。她回信说大哥没回去,只托人带回了她小叔的骨灰,还说大哥被派去了北境。”
“北境?”
徐闻铮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这数月来,他暗中派人四处探查张钺的下落,却始终杳无音讯。那人顶着一张陌生的面孔在清枝身边停留三月后,便消散无踪。
想起当日直捣荻国王庭时,天枢、天珺两卫突然全体撤离。
徐闻铮心下了然,这必是张钺的手笔。他素来算无遗策,定是料到慧帝登基后会清算旧部,这才给所有人安排了生路。
马车微微摇晃,徐闻铮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心头蓦地一沉。
他给所有人都留了退路,可徐闻铮怕的是,他唯独不给自己留退路。
听到清枝提及北境,徐闻铮暗自记下,或许他该派人去北境探探消息。他并不求其他,只想知道张钺是否平安。
清枝随手拿起徐闻铮放在身侧的书卷,可马车颠簸,字迹在眼前晃得厉害。她眉头一皱,轻轻合上书册,搁在一旁,开始闭目眼神。
倦意渐渐袭来,她迷迷糊糊地拉过徐闻铮的手臂,顺势枕在他腿上。脑袋还不安分地蹭了蹭,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呼吸很快变得绵长。
徐闻铮低头凝视她熟睡的面容,抬手轻轻护住她的头。指尖穿过她散落的青丝,在每一次马车颠簸时都稳稳托住,生怕惊了她的好梦。
这一路紧赶慢赶,足足行了一个月。清枝时时记挂着徐闻铮的咳疾,途中鲜少停留休整。
“清枝,到了。”
徐闻铮温润的嗓音在耳畔响起。
清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掀开车帘一瞧,朱漆大门赫然就在眼前,两边的石狮威严,高悬的匾额上“定远侯府”四个鎏金大字笔力千钧,在阳光下泛着肃穆的冷光。
见她神色不同往日,赶紧关切地问道,“你这丫头今日是怎么了?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事儿了?”
“这些日子,望香楼里的事怕是要多劳您费心了。”
“怎么突然这么说?”
“我二哥那病,韶州城怕是治不了。”说着清枝将账册往郭大娘那边推了推,“您帮我代管一阵子,我想去京都试试,看有没有能根治的法子。"
郭大娘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地点头,“你只管去,这儿有我呢。”她拍了拍清枝的手背,笑着说道,“这望香楼就像我自家买卖一样,你放心的吧。”
清枝心头一暖,眼眶微微发热。郭大娘待她的好,她岂会不知?
她总想着多揽些活计,会做的抢着做,不会的也硬着头皮学。分明是要把清枝肩上的担子,都往自己身上扛。
郭大娘突然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清枝啊,有件事我憋在心里好些日子了。眼下你们要走了,我实在忍不住想问问,你家这二哥,究竟是什么来头?”
清枝愣住,倒没想到郭大娘会问起这个。
郭大娘摆摆手,“我早就知道你们二人不是亲兄妹,这事你二哥亲口承认过。”
清枝一听,便坦然答道,“他是徐闻铮。”
“什么?他是徐……”
郭大娘猛地拔高了声调,又慌忙捂住嘴,往周围瞧了瞧,见没人看向这头,才松开手,连连感叹道,“哎哟!我就说呢!他哪是一般的富贵人家能养出来的?”
郭大娘从震惊中缓了片刻,又问道,“你这一去,啥时候出发?打算多久回来?”
“越快越好吧……总之就这两日。”清枝想了想,又说道,“回的话也说不准,少说也得半年。”
她叹了口气,声音轻了几分,“我若不走,他定要在这儿硬撑的。”
“对了。”
清枝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林小姐今日来信说,京都正有一批铺子在转手,有几个位置极好的,正适合开酒楼,我这次可以顺道去看看。”
清枝眸中倏地亮起一簇光,声音里带着小小的雀跃,“若遇上合适的,咱们把望香楼开到京城去!”
郭大娘听完,眉头逐渐舒展开,她笑着点了点头,“有徐家小侯爷在京都照应,我倒不担心你受委屈。”
她拍了拍清枝的手背,“放心去吧,店里一切有我。若是……”眼神里忽就透出了不舍之情,话到嘴边却没再说下去。
清枝赶紧抱了抱郭大娘,“大娘你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郭大娘重重地点了点头,“等你安顿好了,记得捎个信来。”
清枝拍拍郭大娘颤抖的背,安抚道,“我到了就给你写信。”
清枝才将账房和库房的两把钥匙取下,顿了顿,又把自家院门的备用钥匙也一并取下。
“大娘,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等着我回来。”她还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把钥匙轻轻放进郭大娘掌心。
郭大娘的手一把裹住她的指尖,虽然郭大娘的手掌粗糙,却温暖无比。
“傻丫头,大娘我身体好得很。”郭大娘故意板起脸,眼角却堆出笑纹,眼泪更是在眼眶里打转,“你只管安心去,这望香楼里里外外,我定给你照看得妥妥帖帖。”
“只是你出发那日,大娘便不去送你了。”郭大娘眼眶更红了,“大娘我受不住。
……
准备离开的前一日,清枝带着一壶荔枝酿去了秋娘坟前,她坐在秋娘坟前,自己喝一口,又往秋娘的坟前倒上一些。
“秋娘,我有时候在想啊,若是那日,我不让你一人在店里……”
说着清枝的眼泪就毫无预兆的,默默地流了下来。
她仰起脸,胡乱抹去眼角湿意,唇角却扬起明媚的笑来,“咱们说些高兴的。王庭章如今头悬梁锥刺股地用功,庭溪也将食肆经营得红红火火。”
她顿了顿,声音轻柔下来,“因为那是你留给他们的念想呢。”
清枝见酒壶空了,她便缓缓起身,拍了拍裙子,“秋娘,等我回来,就来瞧你。”
忽地,一阵风吹来,秋娘坟前,去年种的桂树便轻轻摇晃了起来。
清枝觉得,那是秋娘在跟她道别。
她从秋娘坟前离开,又径直去了王家。
推开院门时,正瞧见王庭章伏在石案前奋笔疾书,连她进门都浑然不觉。
王庭溪刚从食肆铺子回来,一进门,见清枝立在他哥身后,正好奇地瞧着他哥写字*。
于是笑着说道,“我哥这些日子跟魔怔了似的,天不亮就起来念书,有次三更半夜还见他屋里亮着灯呢。”
清枝一说自己要回京城,王庭章这才搁下笔。
他揉了揉发红的手腕,眼神却格外清亮,“等我参加殿试那日,定去京城寻你们。”
清枝瞧着他案头堆得高高的书卷,不由莞尔一笑,“那我就在京城,等着给你接风了。”
王庭溪一听清枝要走,嘴角的笑意顿时僵住了。他张了张嘴,一副准备豁出去的模样,刚吐出“清枝”二字,便看见徐闻铮迈进了院门。
他正撞上一道冷冽的目光,惊得他后背一凉,连忙噤声。
前几日他才从清枝嘴里听说,原来徐闻铮和她并非兄妹,两人半分血缘都没有。
此刻见徐闻铮站在清枝身侧,那副护食般的架势,再想起往日一提娶亲他就立马变脸的种种,他就是再迟钝也明白过来了。
清枝疑惑地顺着王庭溪的视线回头,却见徐闻铮眉眼温润,正含着笑意伸手替她理着被风吹乱的发带。
“时候不早了。”
清枝转回来对王庭溪道,“明日还要赶早启程,我们得回去收拾行装。”
王家两兄弟又叮嘱了两句,清枝便拉着徐闻铮的袖子往外走。
清枝回身合上院门,又落了锁,忽然仰头问道,“你说王庭章能走到殿试那一步吗?”
徐闻铮闻言眉梢微挑,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我又不是街口算卦的瞎子,哪里能未卜先知?”
清枝也不追问,只看了一眼墙上攀着的葡萄藤,轻声说道,“我觉着他能行。”
徐闻铮闻言只是低笑,伸手拉着她往后院走,“今晚早些歇着。”
“不行。”
清枝摇头,“出远门总要收拾周全些,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呢。”
话未说完就被徐闻铮拦住。他握着清枝的手腕,掌心温热,“回家不必这么费心。”
清枝不理,只管埋头收拾,连平日最爱在窝里打盹的阿黄,此刻也不安生地跟在她脚边转悠,寸步不离的守着。
直到次日清晨,清枝才明白徐闻铮说的“不必费心”是何意。
她刚推开院门,一架朱漆描金的豪华马车便赫然停在眼前,八名身着铠甲的侍卫分列两侧。后面还跟着三辆装得满满当当的辎车。
清枝一时怔住,恍惚间才惊觉,如今的他们,已不是当年仓皇逃离京城的光景了。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领头的侍卫抱拳行礼,身后几名士兵已利落地将清枝收拾的包袱全部搬上了马车。
徐闻铮见她出神,低头轻问,“可还缺什么?”
清枝这才回神,朝院内唤道,“阿黄!别磨蹭了。”
话音刚落,一只黄犬便从屋里窜了出来,嘴里还叼着郭大娘给它缝的棉花骨头。
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四平八稳。车内铺着软垫,小几上熏着安神的香,清枝倚在徐闻铮肩头,望着窗外流动的景色出神。
“我想杜大娘了。”
她忽然轻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卷着徐闻铮的衣带,“这些年不见,也不知她过得好不好。”
“她家那三房兄嫂个个都是人精。以杜大娘那直肠子的性子,回去怕是没少受委屈。”
正说着,车轮碾过一块碎石,车身猛地一晃。徐闻铮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的腰肢。待平稳后,他却没有松手,反而将人往怀里带了带。
“你若想她,派人去寻便是。若你想,也可以亲自去接她回来。”
清枝倏地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当真可以?”
徐闻铮低笑,低头在额间落下一吻,“可以。你是侯府的女主人,整座侯府包括我,都是你的。”
清枝从他怀里起身,双手托着徐闻铮的脸,凑近了问他,“若是皇上不答应你娶我怎么办?”
徐闻铮闻言失笑,将头往清枝的掌心蹭了蹭,“我徐闻铮娶妻,为何他不同意?”
清枝的手掌被蹭得有些痒,于是改用捏的,“他要给你指婚呢?你若不从,岂不是抗旨?”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徐闻铮的眉眼在光影间格外深邃。
他将清枝的手掰开,却没放下,而是在她掌心轻轻一吻,“待回京后,我去宫里请旨,给你我赐婚。”
清枝松了手,又往徐闻铮肩上一靠,“前些日子给二妞去了封信。她回信说大哥没回去,只托人带回了她小叔的骨灰,还说大哥被派去了北境。”
“北境?”
徐闻铮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这数月来,他暗中派人四处探查张钺的下落,却始终杳无音讯。那人顶着一张陌生的面孔在清枝身边停留三月后,便消散无踪。
想起当日直捣荻国王庭时,天枢、天珺两卫突然全体撤离。
徐闻铮心下了然,这必是张钺的手笔。他素来算无遗策,定是料到慧帝登基后会清算旧部,这才给所有人安排了生路。
马车微微摇晃,徐闻铮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心头蓦地一沉。
他给所有人都留了退路,可徐闻铮怕的是,他唯独不给自己留退路。
听到清枝提及北境,徐闻铮暗自记下,或许他该派人去北境探探消息。他并不求其他,只想知道张钺是否平安。
清枝随手拿起徐闻铮放在身侧的书卷,可马车颠簸,字迹在眼前晃得厉害。她眉头一皱,轻轻合上书册,搁在一旁,开始闭目眼神。
倦意渐渐袭来,她迷迷糊糊地拉过徐闻铮的手臂,顺势枕在他腿上。脑袋还不安分地蹭了蹭,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呼吸很快变得绵长。
徐闻铮低头凝视她熟睡的面容,抬手轻轻护住她的头。指尖穿过她散落的青丝,在每一次马车颠簸时都稳稳托住,生怕惊了她的好梦。
这一路紧赶慢赶,足足行了一个月。清枝时时记挂着徐闻铮的咳疾,途中鲜少停留休整。
“清枝,到了。”
徐闻铮温润的嗓音在耳畔响起。
清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掀开车帘一瞧,朱漆大门赫然就在眼前,两边的石狮威严,高悬的匾额上“定远侯府”四个鎏金大字笔力千钧,在阳光下泛着肃穆的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