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62节
  杨征明闻言,脸上笑意淡去。
  那人则继续说:“我知道你怨我,觉得我抛弃了你们母子,但你也是快三十的人,应该能知道人活在世,总有很多迫不得已……”
  杨征明打断他的话,语带讥嘲问道:“所以,你的迫不得已是什么?”
  那人被问住,沉默。
  “你回答不上来,可见这世上根本没有这么多迫不得已,你选择抛妻弃子,不过是因为你本性自私自利,为了出人头地,什么都可以放弃。”
  那人脸色骤变,怒道:“周征明!”
  “我叫杨征明!”他再一次提醒对方。
  那人像是怒极,胸口起起伏伏,好一会才大声说道:“好!你叫杨征明,但你必须承认,你身体里流着我的血,只要你活着,我就是你父亲!”
  瞬间,杨征明为自己感到了悲哀。
  那人却以为他的无言是默认,继续打感情牌说道:“过去十几年,是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但我也有自己的无奈。”
  他不是入赘,却和入赘无异,他的岳家门第高,头几年别说将儿子接到身边,连他有过一段事实婚姻的事,他都竭力隐瞒,不想让他们知道。
  听出他的话里的意思,杨征明讽笑道:“你现在不怕岳家有意见了?”
  “今时不同往日。”那人微微一笑,说道,“征明,我知道你怨我,但血浓于水,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理解我的,现在,我指望你能给我一个补偿的机会。”
  小的时候,杨征明以为父亲是山。
  而现在,他只从对面人脸上看出了“小人”二字。
  杨征明神情冷漠:“如果我不给呢。”
  那人只是望着他,语气无奈道:“征明,我以为,你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
  杨征明没有回答,直接起身离开。
  那次见面不欢而散后,杨征明也想过那人会怎么对付他,刚得知被举报施工不规范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来了。
  但事情解决得太顺利,反而让他迷惑起来。
  直到这样的事接二连三发生,并确定有人想给他制造点麻烦,他才敢确认事情就是那人指使的。
  至于那人为什么不出杀招,而是不断制造这样的小麻烦,答案很简单。
  那人虽然想让他吃点苦头,让他体会到什么叫迫不得已,但同时又不想把他逼上绝路,而那人会如此矛盾,都是因为他们是亲父子。
  因为想修复父子关系,而他又不识好歹,所以要给他点教训。但又担心父子关系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所以点到为止。
  而在杨征明看来,那人的所作所为不像是想挽回,更像是在训狗。
  那人想要的也不是儿子,而是一个听话的傀儡。
  第104章 打算 杨征明不想当傀儡,所以想明白后……
  杨征明不想当傀儡, 所以想明白后,他很快联系了以前做倒卖生意时认识的朋友。
  对方是首都人,且家世不低,在那人岳家所处的圈子里。
  听杨征明问起高家, 对方有些纳闷:“你怎么突然问起他家?”
  杨征明含糊说道:“我最近遇到个人, 跟高家有点关系。”
  电话那头的人在脑子里盘了一遍, 问道:“你遇到的人不会是高家女婿吧?我听人说他最近调到沪市了。”
  “是他。”
  “那你想打听什么?”
  杨征明说:“我听说高家现在情况不太好, 想知道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啊,他们家老爷子去年去世了,唯一有点出息的儿子站错队出事了, 其他子女不中用。”电话那头的人想了想说, “但周海兵听说能力不错,高家出事, 他一点没受影响, 还升了,如果你是想求他办事,倒不怎么需要考虑周家。”
  周海兵, 就是那人的名字。
  杨征明心想难怪,那人早不联系他,晚不联系他,偏偏这时候找上门,原来是因为高家老爷子没了,儿子都不争气。
  果然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杨征明想想又问:“你知道高家和他结婚的女儿性格如何吗?”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 ”电话那头的人说,“她比我大了二十来岁,差辈了,只是认识, 不熟,但听说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
  对方说完,又问他打听这个干什么,难道是想跟人套近乎,帮忙吹吹耳边风?
  杨征明闻言苦笑,他哪是想找人吹耳边风,而是想告诉对方周海兵联系他的事,指望对方跟人闹一闹。
  虽说人走茶凉,但高老爷子在位这么多年,总有些故旧。高家出事,周海兵却能高升,说不定就有这个原因。
  高海兵要和他“修复”父子关系,他和现任妻子生的女儿利益必然受损,如果高家女儿性格强硬,肯定不会答应。
  而他不想和高海兵上演父慈子孝,说不定他们能联手,让那人不得不打消这念头。
  可他朋友却说对方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
  虽然都说为母则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万一对方做不到,他贸然找对方联手,说不定会打草惊蛇。
  不过这通电话,并非完全没有收获。
  如果周家还在,就算他揪住周海兵的把柄,也会很难把他搞下去。但现在高家人都自顾不暇,自然不可能为周海兵这个外姓人费神。
  至于之前在周海兵升迁上搭把手的人会不会再次出手,杨征明并不担心,一是人情越用越薄;二是这世界上愿意锦上添花的不少,可愿意雪中送炭的并不多。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周海兵有没有把柄。
  周海兵有把柄吗?
  有的。
  他在下乡期间,和杨征明母亲有过一段事实婚姻。
  虽然从九四年二月以后,国内不再承认事实婚姻,但条例颁布以前发生的事实婚姻,按照以前的条例处理。
  而周海兵在认识现任妻子时,虽然和杨征明母亲分居两地,但那是因为他考上大学,而杨征明母亲没有考上。
  当时政策原因,她就算回城,也只能回沪市,而无法去首都,所以两人不得不分别,但并没有正式分开。
  周海兵和现任妻子结婚时,倒是和杨征明母亲说好彻底分开,并给了一笔赔偿,但可能是他担心被高家人知道他有过一段婚姻,所以两人只是口头约定,并没有办手续。
  而想结束事实婚姻,也是需要办理正式手续的。
  所以严格来说,周海兵其实是在和杨征明母亲婚姻存续期间,和现任妻子结的婚,即他犯了重婚罪。
  但这种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民不举官不究,毕竟想要证明事实婚姻的存在,是需要拿出证据的。
  而这种证据,除了当事人,其他人恐怕很难拿出来。
  周海兵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很聪明。
  下乡期间他和绝大多数知青一样没怎么看过书,恢复高考的通知下达时,离高考也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他翻翻书,就考出了几近满分的成绩,被首都大学录取。
  而和他一起备考的知青,考上中专的都寥寥无几,而就算考上中专,去的也不是首都这种大城市。
  等周海兵上大学,杨征明母亲也带着他回到沪市,他们一家就和当初插队时认识的人断了联络。
  周海兵会钻营,大学期间搭上了高家女儿,毕业又分配到了好单位。
  就算当初一起下乡的知青碰到他,估计也会因为怕得罪他,而对他的过去保持沉默。
  何况时过境迁,他们早和人断了联系,根本拿不准周海兵和杨征明母亲后来有没有办理离婚手续。
  下乡知青不知道,沪市这边的人也不会知道。
  这世上知道内情的,只有周海兵和杨征明母子,就连杨家其他人都不是很清楚。
  所以就算周海兵的政敌偶然知道了他的过去,并想拿这件事攻讦他,估计也找不到证人。
  因为杨征明母亲早已再婚出国,而杨征明在那些人看来,当时只是个孩子,对情况可能不是很清楚。
  至于周海兵自己,当然更不可能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言论。
  没有证人和证据,周海兵便安然升到如今的位置。
  如果周海兵调到沪市后,和杨征明井水不犯河水,他肯定不会说出往事。但周海兵步步紧逼,他想保住事业,只能将这段往事作为后手。
  但平心而论,杨征明并不想让人知道他有这样一个父亲。
  所以打听周海兵到沪市后,树立了哪些政敌的同时,杨征明还安排了人盯着周海兵,希望能抓住他的其他把柄。
  有是最好的,这样他就可以瞒住往事。
  但如果找不到其他把柄,而周海兵不肯收手,他就只能跟人鱼死网破了。
  这些都是暗里的行动,明面上,杨征明也在抓紧准备资料,以便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就在这时候,一则明浩房地产新楼盘断断续续停工三个月,疑似要跑路的消息传开了。
  “肯定是姓李的干的!”
  王浩得知消息,第一时间来告诉了杨征明,并怒骂道,“肯定是那个老畜生看我们公司开发的楼盘卖得好,心里嫉妒才传出谣言。”
  王浩口中的“姓李的”,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且对方正在开发的楼盘,就在明浩房地产正在开发楼盘的隔壁。
  此外,两个楼盘还是差不多时间开售,且销售情况天差地别。
  明浩房地产因为前面两个楼盘积攒的好口碑,房子开售后售楼部每天客流不断。
  而隔壁开发商因为上个楼盘的效果图,和实际盖好的小区差异有点大,名声不太好。虽然这两年来沪东买房的越来越多,但大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当然不愿意当冤大头,所以隔壁楼盘开售后卖得不怎么样。
  姓李的也不是个会反思的人,看到销售情况天差地别,完全不觉得是因为他公司名声不好,而一个劲地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在他看来,两个楼盘紧挨在一起,旁边又都是大马路,位置条件不说一模一样,那也是相差无几。
  一个开盘红火,一个开盘冷清,那必然是红火的楼盘开发商使了什么邪门歪道,吸走了他楼盘的运气。
  然后,这姓李的就跟他们杠上了。
  想到姓李的年初做了场法事,之后他们这个楼盘就开始频繁被查,王浩问道:“明哥,你说我们要不要也请个道士过来看看。”
  杨征明闻言一愣:“看什么?”
  王浩说出自己的推测,“姓李的刚做完法事,我们的楼盘就开始出问题,说不定是他让道士做了什么,阻挡了我们楼盘的运势。”
  杨征明沉默片刻,说道:“不用,我们楼盘出事不是他搞的。”
  “不是他还能有谁。”王浩说着察觉到杨征明脸色不对,灵光一闪问,“难道你知道是谁在搞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