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61节
她先是加快了店铺扩张的速度,以前宝贝星球一年可能只开二三十家店,今年她计划开五十家分店。
然后着手开分厂,而且不止开一家,一圈考察下来,她决定在浙省和中部某省会城市各开一家童装厂,再去苏省开一家玩具厂。
中部省会城市那家童装厂规模相对小一些,初期只打算招两三百人,因为宝贝星球在中部地区的分店比较少。
浙省和苏省的玩具厂则都是千人厂起步,毕竟长三角是大本营,而且这两个省离华北也不远,想把货运过去比较容易。
而且厂子规模大,也方便和当地领导谈条件。
如今宝贝星球可不再是无名小卒,再加上发展势头好,两地省里的领导可能不在意,但下面县市的领导非常欢迎宝贝星球去建厂,为此给了不少政策优惠。
也因为这样,叶薇放弃了在沪市买地建厂的计划,沪市土地昂贵,而且各类企业很多,能给到的优惠实在有限。
但她还是在沪东拍了块地,打算囤着后面建办公楼。
随着宝贝星球发展越来越好,总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如今新星百货四楼已经不怎么够用。
虽然是要花钱,但想钱花得值,在家里躺着是不行的,所以整个上半年,叶薇忙得不可开交,出差频率也直线上升。
相应的,她和杨征明见面的时间也直线下降。
这半年忙的不止叶薇,杨征明也没好多少。
但和宝贝星球的蒸蒸日上不同,明浩房地产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九三年那则“寻人启事”发布后,明浩房地产可以说一夜成名,公司开发的楼盘也从无人问津,迅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同时,杨征明还以帮银行拉到更多贷款为条件,和银行谈到了一笔大额贷款,又拍了两块地,开始建新的楼盘。
刚开始,明浩房地产新拍的这两块地都在沪东,但王浩和杨征明吵架后,他们将其中一块地皮卖掉,在沪西另买了一块小一些的地皮。
虽然之前开发的楼盘卖得不错,到杨征明拍到地皮时,房价还涨了。但房子刚盖好无人问津的事给王浩留下了心理阴影,他觉得在沪东的房子不如沪西好卖,万一到时候房子盖起来又卖不出去,他们总不能再登一则寻人启事吧?
但杨征明认为国家在沪东不止盖了明珠电视塔,还陆续盖了好几座高楼,明显是要大力发展沪东。
而且当时明珠电视塔已经封顶,等彻底建成,开始对外营业,有这样的地标建筑在,两年内沪东肯定能热闹起来。
可王浩觉得他们拍下第一块地前,杨征明也是这么说的,可结果呢?房子盖好后根本卖不出去。
他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想求稳。
最终两人各退一步,卖一块留一块,然后先开发沪西那块地。
沪西那块地位置一般,但因为开发的本身就是中低端楼盘,房屋密度比较高,且质量没有之前的楼盘好,成本降了下来,所以房屋定价不高,相对来说比较好卖。
楼盘还没盖好,房子就卖出去了近一半。
王浩见了更想让杨征明把沪东那块地给卖掉,因为他们开发的第一个楼盘,卖出数量过半后,房子卖出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
再等新的楼盘开售,对比数据,之前楼盘的月销量竟然连新楼盘都不如。
要知道,沪东那个楼盘可是盖好的成品房,而沪西新开发的楼盘是期房,客户只能通过模型和效果图了解小区环境。
直到明珠电视塔彻底完工,并开始对外营业,王浩才打消这念头。
因为,沪东的房子突然热了起来。
到底是地标建筑,明珠电视塔一开始对外营业就火了,刚开始只是本地人去参观,后来外地游客也多了起来。
游客多了,去做生意的人就多。
刚开始只是有人去沿路摆摊,后来附近饭馆也开了起来,虽然外滩就在江对面,但中间没有直接桥梁,来回坐船难免耽搁吃饭。
外滩又是市中心,物价贵,沪东这边饭馆开起来后生意很不错,旅馆住宿也一样,慢慢的,来沪东开店的人就多了。
开店人一多,沪东房子就好卖了。
再加上房改后房产市场繁荣起来,有人觉出有利可图,开始大量囤房,种种原因下,沪东房产越来越热。
九五年新年刚过,明浩房地产在沪东的楼盘就卖爆了,以前都是销售求着顾客付首付,现在是顾客托关系求购房名额。
而沪西的楼盘销量虽然稳定,但和沪东楼盘的销售火热比起来,就不是很够看了。
以前为自己的当机立断而沾沾自喜的王浩看在眼里,心里不由生出几分后悔。所以当杨征明提出开发沪东那块地皮时,他没有再开口反对。
明浩房地产的第三个楼盘是去年十月份动工,这时候房产市场比较乱,基本刚开工,期房就可以卖了。
原本九三年琼州岛的房产泡沫破灭后,大家对买期房这件事有了警惕,但明浩房地产在沪市本地名气不小,开发的第二个楼盘也是期房,顺利交付了,所以愿意相信他们的不少。
另外还有沪东房价涨得快等原因,第三个楼盘开售后卖得很不错,春节过去没多久,就卖掉了三分之二的房子。
而这个楼盘不大,如果一切顺利,最迟今年年底就能完工。
但过完年后,这个楼盘的工地开始频繁被查。
刚开始,是说施工过程不规范,让他们停工,杨征明只好让人准备好相关资料,又请相关部门的人来检查。
折腾一圈,相关部门的人才松口,让继续开工。
可开工没几天,相关部门又说接到举报,称承包他们公司工程的单位资质不全,再次要求他们停工。
杨征明一查,发现那家单位的资质还真有点问题,他们倒不是没有资质,事实上,在接工程的时候他们是有资质的,但施工过程中资质过期了,到被举报时,他们新的资质还没有办下来。
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立即停工,并向明浩房地产说明情况,共同协商出解决办法。
但是该单位的负责人怕赔钱,选择了隐瞒,并偷偷准备资料提交上去,想把这件事蒙混过去。
结果资质没有下来,这家单位就被举报了,连带整个楼盘被迫停工。
好不容解决好这件事,新的问题又来了。
频繁被查,再迟钝的人都能知道是被搞了,何况杨征明并不迟钝。
其实前两件事发生时,杨征明就问过相关人员,旁敲侧击他们公司是不是被盯上了。但那些人跟他不熟,只打哈哈,一句实话都不肯说。
又因为第一次被查是子虚乌有的事,第二次虽然确有其事,但并不算麻烦,都顺利解决了,他就没有深究。
谁想有一有二还有三,杨征明再坐不住,联系了以前的领导,一层层托关系,终于打听到了些许眉目。
确实有人交代要给他制造点麻烦。
至于这个人是谁,对方没有明说,但杨征明猜到了。
去年换手机后,那人又给杨征明打了两通电话。
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再一次接到那人打来的电话时,杨征明没有手抖,也没有直接挂掉电话,而是声音平静地问了句:“谁?”
“是我。”
电话那头的男人这么说道。
杨征明听着觉得有些好笑,难道他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自己还能记得他的声音吗?
很快,那嘲讽的笑僵在了他嘴角。
因为他确实记得。
但他假装不记得,问道:“你是哪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那人叹息着问:“征明,你在怨我?”
杨征明想问他不该怨吗?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我没有兴趣和你猜谜语,你再不说自己是谁,我就挂了。”
那人闻言,终于再做不到游刃有余,语气紧绷道:“周征明,我是你爸爸!”
听到这个名字,杨征明恍然想起小时候。
被母亲带去改姓前,他在家里闹了很久。
因为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很不同寻常的事,而父母离异的孩子,也总是更容易被欺负。
当时他刚熬过刚到沪市的语言不通,也交到了几个朋友,不想再被人排挤。而改姓等于直接告诉别人,他爸妈要离婚了。
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结婚。
可能是他闹得太厉害,也可能是他母亲的情绪到了顶点,她“啪”地给了他一巴掌。
他止住了眼泪,她却忍不住泪流满面。
哭过以后,母亲对他说,要么改姓跟着她,要么她把他送到父亲身边。
当时他才十岁出头,并不清楚父母之间到底怎么了,却已经学会了审时度势,他沉默地跟在她身后去改了姓。
他以为改了姓就不会再次被抛弃,但她最后还是走了。
回忆着这些事,杨征明脸色冷下来,纠正并提醒道:“我姓杨,你找错人了。”
说完,他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以为这次不欢而散后,那人会放弃联系他,毕竟他的存在和那段没有名分的婚姻一样,早已被对方视作污点。
但过年前,他再次接到了那人的电话。
可能是知道打感情牌没有用,这次电话一接通,那人便报了个地址,让他过去一趟,并说:“就当是为了你的公司。”
听出话里的威胁,杨征明犹豫过后,去了那人说的地址。
那是一家私房菜馆,地方不大,但很安静,整个饭馆只有他们两个顾客,工作人员上完菜后也很快不知所踪了。
那人老了很多,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了皱纹,看杨征明的目光倒是很热切,还给他挟了好几次菜,说都是他爱吃的。
杨征明当着他的面,一筷又一筷将那些菜从碗里挟出去,说道:“这些菜我早就不爱吃了。”
那人脸上温情淡去,静静地看了他许久,说道:“你长得像我,性格却像你妈,要强。”
听着他轻飘飘的语气,杨征明手握成拳,咬着牙说:“你不配提她。”
那人并不生气,脸上表情甚至流露出了几分怀念,似是感叹说道:“你这点和小时候一样,护着你妈。”
杨征明恶心坏了。
当年抛弃他们母子的时候,不见他犹豫,如今却怀念上了。
如果多年后重逢,他还能保持冷酷无情,渣得坦坦荡荡,杨征明还能高看他一眼,现在?他只觉得恶心。
杨征明不想陪着他怀念过去,直接说道:“如果你没有话想说,我直接回去了。”
“我有话说。”
那人说完示意他坐下来,才开口道:“征明,我只有你一个儿子。”
听到这话,杨征明恍然大悟。
又想这人十来年不管他,如今才来联系他,心里不由冒出几分恶人有恶报的痛快,故意扎对方的心问:“你其他孩子都死了?”
那人脸色一僵,皱眉说道:“她身体不好,只生了一个女儿。”
然后着手开分厂,而且不止开一家,一圈考察下来,她决定在浙省和中部某省会城市各开一家童装厂,再去苏省开一家玩具厂。
中部省会城市那家童装厂规模相对小一些,初期只打算招两三百人,因为宝贝星球在中部地区的分店比较少。
浙省和苏省的玩具厂则都是千人厂起步,毕竟长三角是大本营,而且这两个省离华北也不远,想把货运过去比较容易。
而且厂子规模大,也方便和当地领导谈条件。
如今宝贝星球可不再是无名小卒,再加上发展势头好,两地省里的领导可能不在意,但下面县市的领导非常欢迎宝贝星球去建厂,为此给了不少政策优惠。
也因为这样,叶薇放弃了在沪市买地建厂的计划,沪市土地昂贵,而且各类企业很多,能给到的优惠实在有限。
但她还是在沪东拍了块地,打算囤着后面建办公楼。
随着宝贝星球发展越来越好,总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如今新星百货四楼已经不怎么够用。
虽然是要花钱,但想钱花得值,在家里躺着是不行的,所以整个上半年,叶薇忙得不可开交,出差频率也直线上升。
相应的,她和杨征明见面的时间也直线下降。
这半年忙的不止叶薇,杨征明也没好多少。
但和宝贝星球的蒸蒸日上不同,明浩房地产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九三年那则“寻人启事”发布后,明浩房地产可以说一夜成名,公司开发的楼盘也从无人问津,迅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同时,杨征明还以帮银行拉到更多贷款为条件,和银行谈到了一笔大额贷款,又拍了两块地,开始建新的楼盘。
刚开始,明浩房地产新拍的这两块地都在沪东,但王浩和杨征明吵架后,他们将其中一块地皮卖掉,在沪西另买了一块小一些的地皮。
虽然之前开发的楼盘卖得不错,到杨征明拍到地皮时,房价还涨了。但房子刚盖好无人问津的事给王浩留下了心理阴影,他觉得在沪东的房子不如沪西好卖,万一到时候房子盖起来又卖不出去,他们总不能再登一则寻人启事吧?
但杨征明认为国家在沪东不止盖了明珠电视塔,还陆续盖了好几座高楼,明显是要大力发展沪东。
而且当时明珠电视塔已经封顶,等彻底建成,开始对外营业,有这样的地标建筑在,两年内沪东肯定能热闹起来。
可王浩觉得他们拍下第一块地前,杨征明也是这么说的,可结果呢?房子盖好后根本卖不出去。
他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想求稳。
最终两人各退一步,卖一块留一块,然后先开发沪西那块地。
沪西那块地位置一般,但因为开发的本身就是中低端楼盘,房屋密度比较高,且质量没有之前的楼盘好,成本降了下来,所以房屋定价不高,相对来说比较好卖。
楼盘还没盖好,房子就卖出去了近一半。
王浩见了更想让杨征明把沪东那块地给卖掉,因为他们开发的第一个楼盘,卖出数量过半后,房子卖出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
再等新的楼盘开售,对比数据,之前楼盘的月销量竟然连新楼盘都不如。
要知道,沪东那个楼盘可是盖好的成品房,而沪西新开发的楼盘是期房,客户只能通过模型和效果图了解小区环境。
直到明珠电视塔彻底完工,并开始对外营业,王浩才打消这念头。
因为,沪东的房子突然热了起来。
到底是地标建筑,明珠电视塔一开始对外营业就火了,刚开始只是本地人去参观,后来外地游客也多了起来。
游客多了,去做生意的人就多。
刚开始只是有人去沿路摆摊,后来附近饭馆也开了起来,虽然外滩就在江对面,但中间没有直接桥梁,来回坐船难免耽搁吃饭。
外滩又是市中心,物价贵,沪东这边饭馆开起来后生意很不错,旅馆住宿也一样,慢慢的,来沪东开店的人就多了。
开店人一多,沪东房子就好卖了。
再加上房改后房产市场繁荣起来,有人觉出有利可图,开始大量囤房,种种原因下,沪东房产越来越热。
九五年新年刚过,明浩房地产在沪东的楼盘就卖爆了,以前都是销售求着顾客付首付,现在是顾客托关系求购房名额。
而沪西的楼盘销量虽然稳定,但和沪东楼盘的销售火热比起来,就不是很够看了。
以前为自己的当机立断而沾沾自喜的王浩看在眼里,心里不由生出几分后悔。所以当杨征明提出开发沪东那块地皮时,他没有再开口反对。
明浩房地产的第三个楼盘是去年十月份动工,这时候房产市场比较乱,基本刚开工,期房就可以卖了。
原本九三年琼州岛的房产泡沫破灭后,大家对买期房这件事有了警惕,但明浩房地产在沪市本地名气不小,开发的第二个楼盘也是期房,顺利交付了,所以愿意相信他们的不少。
另外还有沪东房价涨得快等原因,第三个楼盘开售后卖得很不错,春节过去没多久,就卖掉了三分之二的房子。
而这个楼盘不大,如果一切顺利,最迟今年年底就能完工。
但过完年后,这个楼盘的工地开始频繁被查。
刚开始,是说施工过程不规范,让他们停工,杨征明只好让人准备好相关资料,又请相关部门的人来检查。
折腾一圈,相关部门的人才松口,让继续开工。
可开工没几天,相关部门又说接到举报,称承包他们公司工程的单位资质不全,再次要求他们停工。
杨征明一查,发现那家单位的资质还真有点问题,他们倒不是没有资质,事实上,在接工程的时候他们是有资质的,但施工过程中资质过期了,到被举报时,他们新的资质还没有办下来。
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立即停工,并向明浩房地产说明情况,共同协商出解决办法。
但是该单位的负责人怕赔钱,选择了隐瞒,并偷偷准备资料提交上去,想把这件事蒙混过去。
结果资质没有下来,这家单位就被举报了,连带整个楼盘被迫停工。
好不容解决好这件事,新的问题又来了。
频繁被查,再迟钝的人都能知道是被搞了,何况杨征明并不迟钝。
其实前两件事发生时,杨征明就问过相关人员,旁敲侧击他们公司是不是被盯上了。但那些人跟他不熟,只打哈哈,一句实话都不肯说。
又因为第一次被查是子虚乌有的事,第二次虽然确有其事,但并不算麻烦,都顺利解决了,他就没有深究。
谁想有一有二还有三,杨征明再坐不住,联系了以前的领导,一层层托关系,终于打听到了些许眉目。
确实有人交代要给他制造点麻烦。
至于这个人是谁,对方没有明说,但杨征明猜到了。
去年换手机后,那人又给杨征明打了两通电话。
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再一次接到那人打来的电话时,杨征明没有手抖,也没有直接挂掉电话,而是声音平静地问了句:“谁?”
“是我。”
电话那头的男人这么说道。
杨征明听着觉得有些好笑,难道他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自己还能记得他的声音吗?
很快,那嘲讽的笑僵在了他嘴角。
因为他确实记得。
但他假装不记得,问道:“你是哪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那人叹息着问:“征明,你在怨我?”
杨征明想问他不该怨吗?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我没有兴趣和你猜谜语,你再不说自己是谁,我就挂了。”
那人闻言,终于再做不到游刃有余,语气紧绷道:“周征明,我是你爸爸!”
听到这个名字,杨征明恍然想起小时候。
被母亲带去改姓前,他在家里闹了很久。
因为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很不同寻常的事,而父母离异的孩子,也总是更容易被欺负。
当时他刚熬过刚到沪市的语言不通,也交到了几个朋友,不想再被人排挤。而改姓等于直接告诉别人,他爸妈要离婚了。
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结婚。
可能是他闹得太厉害,也可能是他母亲的情绪到了顶点,她“啪”地给了他一巴掌。
他止住了眼泪,她却忍不住泪流满面。
哭过以后,母亲对他说,要么改姓跟着她,要么她把他送到父亲身边。
当时他才十岁出头,并不清楚父母之间到底怎么了,却已经学会了审时度势,他沉默地跟在她身后去改了姓。
他以为改了姓就不会再次被抛弃,但她最后还是走了。
回忆着这些事,杨征明脸色冷下来,纠正并提醒道:“我姓杨,你找错人了。”
说完,他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以为这次不欢而散后,那人会放弃联系他,毕竟他的存在和那段没有名分的婚姻一样,早已被对方视作污点。
但过年前,他再次接到了那人的电话。
可能是知道打感情牌没有用,这次电话一接通,那人便报了个地址,让他过去一趟,并说:“就当是为了你的公司。”
听出话里的威胁,杨征明犹豫过后,去了那人说的地址。
那是一家私房菜馆,地方不大,但很安静,整个饭馆只有他们两个顾客,工作人员上完菜后也很快不知所踪了。
那人老了很多,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了皱纹,看杨征明的目光倒是很热切,还给他挟了好几次菜,说都是他爱吃的。
杨征明当着他的面,一筷又一筷将那些菜从碗里挟出去,说道:“这些菜我早就不爱吃了。”
那人脸上温情淡去,静静地看了他许久,说道:“你长得像我,性格却像你妈,要强。”
听着他轻飘飘的语气,杨征明手握成拳,咬着牙说:“你不配提她。”
那人并不生气,脸上表情甚至流露出了几分怀念,似是感叹说道:“你这点和小时候一样,护着你妈。”
杨征明恶心坏了。
当年抛弃他们母子的时候,不见他犹豫,如今却怀念上了。
如果多年后重逢,他还能保持冷酷无情,渣得坦坦荡荡,杨征明还能高看他一眼,现在?他只觉得恶心。
杨征明不想陪着他怀念过去,直接说道:“如果你没有话想说,我直接回去了。”
“我有话说。”
那人说完示意他坐下来,才开口道:“征明,我只有你一个儿子。”
听到这话,杨征明恍然大悟。
又想这人十来年不管他,如今才来联系他,心里不由冒出几分恶人有恶报的痛快,故意扎对方的心问:“你其他孩子都死了?”
那人脸色一僵,皱眉说道:“她身体不好,只生了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