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63节
杨征明点头。
“是谁?”
虽然王浩知道他家的情况,但杨征明仍有些开不了口,王浩见他不吭声,催促道:“明哥你快说啊!工地停工都快三个月了,姓李的又在背后耍阴招,这件事不处理好,我们公司都要完蛋,你还瞒着我干什么?难道我不是公司的合伙人?”
杨征明被问住,揉了揉眉心说:“是周海兵。”
“周海兵?”王浩疑惑,“这是谁?”
“沪市新调来的副市长,同时也是,”杨征明垂眸,“我生物学上的父亲。”
正想说“他这么高的职位,跟我们这些小人物较什么劲”的王浩止住声音,眼睛也瞪得圆圆的,“你爸?新来的副市长是你爸?”
说着王浩觉得不太对,“你是他亲儿子,他针对我们干什么?当初他抛弃你们母子,对你不闻不问就算了,这么多年一出现就找你麻烦,这什么爹啊!”
杨征明牵了牵唇说:“他倒没有一出现就找我麻烦,本来想打感情牌,说要补偿我,我不接受,才想通过找我麻烦逼我低头。”
解释完前因后果,杨征明说,“这次的事,是我连累了你,我……”
王浩眉毛一拧,打断道:“明哥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俩可认识了十来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杨征明正觉心中熨帖,又听王浩说:“不过,明哥你真不打算认他吗?”
杨征明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你想劝我认他?”
认识十来年,王浩自然了解杨征明,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生气了,连忙否认说:“不是,我没这么想,明哥你这些年吃了多少苦,我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劝你认他。但人是干部,动动手指头,就能把我们捏死,有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总这么跟他僵着,也不是回事,对吧?”
王浩也知道这话说出来不是很地道,所以说的时候根本不敢看杨征明,声音也越来越低。
看出他的心虚,杨征明心里有些失望。
王浩清楚他家的情况,心里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肯认周海兵,但为了利益,他依然选择劝他低头。
杨征明不免想起往事。
虽然母亲出国前,他和王浩就已经是朋友,但关系远没有后来那么好。因为家庭变故,那段时间他的戒备心其实很强,很难轻易接受一个人。
真正被触动,是外婆去世,舅舅舅妈虽然没有立刻赶他走,但话里话外嫌他碍眼。他提出想回之前母亲买的房子住,他们嘴上说不太合适,却手脚麻利地给他收拾起了衣物。
回到那间空荡荡的房子,他干坐了很久,直到敲门声响起。
过去打开门,他看到喘着粗气的王浩站在门口,怀里还抱着个零钱罐,着急忙慌地问他是不是真的被舅舅舅妈赶出来了。
他说不是,是他自己想搬出来住,王浩不信,痛骂他舅舅舅妈许久,又怕他没钱吃饭,走之前将存钱罐留了下来。
他开口拒绝,王浩却说:“我们是好兄弟嘛!以后有我吃香的,就有你喝辣的,一个存钱罐算什么。”
那句话,杨征明记了很久。
所以后来看到商机,决定办理停薪留职做生意,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上王浩。
而王浩也什么都没问,瞒着父母把他们好不容易托关系找来的工作转手卖了,揣着钱就跟他去了深市。
他们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后面却并非一帆风顺,最难的时候,手里的钱都变成了一堆有问题的机器。
但那时候他们谁都没有责怪对方,他卖掉了母亲留下的房子,他回家挨了顿揍,死乞白赖要到了一笔钱。
他们找了个修理师傅,买了设备,总算将那批有问题的货修好,转手将货卖了出去。
所以近几年,杨征明偶尔也会疑惑,为什么最难的时候他们都能互相理解熬过去,怎么有钱了,矛盾反而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了。
此时此刻,杨征明终于明白。
王浩已经不是他记忆里那个,会因为听说他被赶出家门,就抱着存钱罐来找他的少年了。
杨征明将自己从记忆中抽离出来,不再以朋友,而是单纯从合伙人的角度去看王浩,说道:“我不会认他,但你放心,我会尽快解决这件事。”
“你怎么解决?”
杨征明说:“我有自己的办法。”
他会告诉王浩周海兵针对他的具体原因,是因为王浩在他心里,朋友的属性大于合伙人。
他以为,王浩会理解他并支持他。
却没有想到在王浩眼里,他的身份属性可能是合伙人大于朋友。
既然如此,他自然不会再坦诚相告。
王浩并不满意杨征明的回答,但他知道自己很难得到答案,又不想真和他把关系搞僵,只能忍耐着说:“好吧,那传言你打算怎么处理?”
杨征明说:“我会让宣传部门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公告,说明情况,并保证不会跑路。”
“你打算怎么说明情况?说我们的公司最近接连被查,确实停工了快三个月?”
问完见杨征明点头,承认他的确这么做,王浩连忙表态说:“我反对!本来大家都不清楚情况,对传言只是半信半疑,知道传言是真的,已经买了房的还好说,那些潜在客户肯定不会再考虑我们这个楼盘。”
杨征明反问:“你以为我们不承认,消息就传不出去?”
王浩被问住,楼盘工地频繁被查这件事可能是周海兵干的,但流言肯定是隔壁楼盘的开发商传的。
隔壁一直把他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有机会把他们踩下去,肯定不会轻易收手。
“停工三个月是事实,就算我们想瞒也瞒不住,与其等到传言满天飞再被动承认,不如我们主动说明情况。我们的楼盘工地虽然接连被查,但到现在没有查出实质性的问题,我相信把事情说清楚后,客户会体谅我们。”
杨征明停顿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潜在客户会犹豫,我认为也不是问题,我们前期房子卖得好,账户资金充裕,就算剩下的房子短时间内卖不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只要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困难都是暂时的。”
杨征明分析的,王浩其实都知道。
他当然也知道,只要给他们制造麻烦的根源被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可问题是,麻烦根源要怎么解决?
他们现在相当于是人在屋檐下,对方想给他们使绊子,办法多的是,而他们想硬刚回去,就一个字——
难!
在王浩看来,杨征明同意和周海兵相认是最好的办法。
实在不行,假装相认也可以,反正杨征明嘴上说愿意,心里怎么想的周海兵又不会知道。
如果他心里实在过不去这道坎,可以卧薪尝胆嘛。等哪天周海兵他病得快死了,再告诉他从来没有原谅他,岂不是更痛快?
但杨征明已经钻了牛角尖,根本听不进去他讲的道理。他不想为此和杨征明闹掰,最好直接闭嘴。
王浩想着,说道:“行吧,既然你说能解决,那就按你的意思办,但如果不行,我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至于什么提议,王浩没有再重复,他相信杨征明能听懂。
杨征明确实听懂了,眉毛再度拧紧,毫不犹豫道:“不会有那一天。”
……
明浩房地产接连被查这件事,叶薇是听叶兵说的。
虽然叶兵不在杨征明公司上班,但同属一个行业,消息相对来说比较灵通。
当时叶薇在外地出差,所以知道这件事后,只是给杨征明去了个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杨征明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提事情和周海兵有关,只道:“最近事情确实有点多,但我已经在组织排查,后面应该会好点。”
叶薇觉得不太对劲,被查很正常,但接二连三被查,怎么看都不像是单纯的巧合,便问:“你确定没有人故意针对你们吗?”
杨征明不想说谎,但也不想让她担心,便含糊说道:“都会解决的。”
叶薇一听,就知道他确实被针对了,而且他还很有可能已经知道对方是谁。
但杨征明不愿意说,她人又在外地,隔着电话不好问,便只好让他有麻烦及时告诉自己。
而直到她返程回沪市,杨征明也没有在电话里说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她就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
谁想回到公司刚坐下,叶薇就从最新的本地报纸上,看到了明浩房地产发的公告。
而晚上吃饭,杨征明还跟没事人一样,只字不提自己公司的事,只问叶薇这趟出差怎么样。
叶薇越听越气,根本不想回答他。
杨征明也在接连几个问题得不到回答后,察觉到了叶薇的不对劲,迟疑问:“你……在生我的气?”
“没有,我只是不想回答你。”叶薇矢口否认,跟着说出的理由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杨征明:“……”
他回忆着今天从见面到此时此刻的所有对话,也没能找出叶薇可能生气的点,只能虚心求问:“是我哪里没有做好,让你生气了吗?”
叶薇阴阳怪气说:“你贴心到怕我担心,遇到麻烦都不想告诉我,怎么可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确定关系以前,他们确实很少在对方面前谈论公司的情况,遇到麻烦也很少向对方倾诉。
他们两个人,性格其实截然不同,一个外冷内热,一个外热内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难跟人交心,总是有所保留。
何况,叶薇还有一个金手指。
她想她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做到和杨征明无话不谈。
所以她从来没有去要求什么开诚布公,各自公司的事,顺口说到了就聊一聊,不想聊也无所谓,反正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但那是在各自公司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而喜欢一个人,就是会关心对方好不好,一方公司遇到困难,另一方怎么可能做到无动于衷?
所以杨征明的“贴心”并不会让叶薇感到高兴,而只会让她胸口憋着一股气,上不来又下不去。
把话挑明,叶薇拿起包就要走。
杨征明连忙起身,抢在叶薇拉开包厢门前,从后面抱着她,低声说道:“薇薇,别走,我不是故意瞒着你,只是不想让你担心。”
叶薇停住脚步,语气缓和下来说道:“报纸都刊登出了你们公司的公告,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知道你公司遇到了麻烦,你什么都不肯说,我怎么能做到一点都不担心?”
杨征明也想到了报纸公告,原本是想抢在她回来前发布,这样等她回来,舆论已经消停下去,就算她知道也不是问题。
谁想她那边谈判顺利,提前了两天回来,刚好看到公告。
想到公告,叶薇问:“故意针对你的人到底是谁?”
“周海兵。”
叶薇抬眼,想到对方去年联系就过杨征明,诧异问:“他联系你就是为了针对你?”
“不完全是。”
已经说到这里,杨征明不再隐瞒,将年前那次谈话的内容归纳总结复述了一遍,叶薇听后久久无言,开口便是:“他好大的脸!”
杨征明愣住,问道:“你不劝我认他?”
“我为什么要劝你认他?”叶薇一脸惊讶,又皱眉问,“你不会改变主意了吧?”
“当然没有,我不想认。”
“是谁?”
虽然王浩知道他家的情况,但杨征明仍有些开不了口,王浩见他不吭声,催促道:“明哥你快说啊!工地停工都快三个月了,姓李的又在背后耍阴招,这件事不处理好,我们公司都要完蛋,你还瞒着我干什么?难道我不是公司的合伙人?”
杨征明被问住,揉了揉眉心说:“是周海兵。”
“周海兵?”王浩疑惑,“这是谁?”
“沪市新调来的副市长,同时也是,”杨征明垂眸,“我生物学上的父亲。”
正想说“他这么高的职位,跟我们这些小人物较什么劲”的王浩止住声音,眼睛也瞪得圆圆的,“你爸?新来的副市长是你爸?”
说着王浩觉得不太对,“你是他亲儿子,他针对我们干什么?当初他抛弃你们母子,对你不闻不问就算了,这么多年一出现就找你麻烦,这什么爹啊!”
杨征明牵了牵唇说:“他倒没有一出现就找我麻烦,本来想打感情牌,说要补偿我,我不接受,才想通过找我麻烦逼我低头。”
解释完前因后果,杨征明说,“这次的事,是我连累了你,我……”
王浩眉毛一拧,打断道:“明哥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俩可认识了十来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杨征明正觉心中熨帖,又听王浩说:“不过,明哥你真不打算认他吗?”
杨征明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你想劝我认他?”
认识十来年,王浩自然了解杨征明,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生气了,连忙否认说:“不是,我没这么想,明哥你这些年吃了多少苦,我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劝你认他。但人是干部,动动手指头,就能把我们捏死,有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总这么跟他僵着,也不是回事,对吧?”
王浩也知道这话说出来不是很地道,所以说的时候根本不敢看杨征明,声音也越来越低。
看出他的心虚,杨征明心里有些失望。
王浩清楚他家的情况,心里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肯认周海兵,但为了利益,他依然选择劝他低头。
杨征明不免想起往事。
虽然母亲出国前,他和王浩就已经是朋友,但关系远没有后来那么好。因为家庭变故,那段时间他的戒备心其实很强,很难轻易接受一个人。
真正被触动,是外婆去世,舅舅舅妈虽然没有立刻赶他走,但话里话外嫌他碍眼。他提出想回之前母亲买的房子住,他们嘴上说不太合适,却手脚麻利地给他收拾起了衣物。
回到那间空荡荡的房子,他干坐了很久,直到敲门声响起。
过去打开门,他看到喘着粗气的王浩站在门口,怀里还抱着个零钱罐,着急忙慌地问他是不是真的被舅舅舅妈赶出来了。
他说不是,是他自己想搬出来住,王浩不信,痛骂他舅舅舅妈许久,又怕他没钱吃饭,走之前将存钱罐留了下来。
他开口拒绝,王浩却说:“我们是好兄弟嘛!以后有我吃香的,就有你喝辣的,一个存钱罐算什么。”
那句话,杨征明记了很久。
所以后来看到商机,决定办理停薪留职做生意,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上王浩。
而王浩也什么都没问,瞒着父母把他们好不容易托关系找来的工作转手卖了,揣着钱就跟他去了深市。
他们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后面却并非一帆风顺,最难的时候,手里的钱都变成了一堆有问题的机器。
但那时候他们谁都没有责怪对方,他卖掉了母亲留下的房子,他回家挨了顿揍,死乞白赖要到了一笔钱。
他们找了个修理师傅,买了设备,总算将那批有问题的货修好,转手将货卖了出去。
所以近几年,杨征明偶尔也会疑惑,为什么最难的时候他们都能互相理解熬过去,怎么有钱了,矛盾反而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了。
此时此刻,杨征明终于明白。
王浩已经不是他记忆里那个,会因为听说他被赶出家门,就抱着存钱罐来找他的少年了。
杨征明将自己从记忆中抽离出来,不再以朋友,而是单纯从合伙人的角度去看王浩,说道:“我不会认他,但你放心,我会尽快解决这件事。”
“你怎么解决?”
杨征明说:“我有自己的办法。”
他会告诉王浩周海兵针对他的具体原因,是因为王浩在他心里,朋友的属性大于合伙人。
他以为,王浩会理解他并支持他。
却没有想到在王浩眼里,他的身份属性可能是合伙人大于朋友。
既然如此,他自然不会再坦诚相告。
王浩并不满意杨征明的回答,但他知道自己很难得到答案,又不想真和他把关系搞僵,只能忍耐着说:“好吧,那传言你打算怎么处理?”
杨征明说:“我会让宣传部门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公告,说明情况,并保证不会跑路。”
“你打算怎么说明情况?说我们的公司最近接连被查,确实停工了快三个月?”
问完见杨征明点头,承认他的确这么做,王浩连忙表态说:“我反对!本来大家都不清楚情况,对传言只是半信半疑,知道传言是真的,已经买了房的还好说,那些潜在客户肯定不会再考虑我们这个楼盘。”
杨征明反问:“你以为我们不承认,消息就传不出去?”
王浩被问住,楼盘工地频繁被查这件事可能是周海兵干的,但流言肯定是隔壁楼盘的开发商传的。
隔壁一直把他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有机会把他们踩下去,肯定不会轻易收手。
“停工三个月是事实,就算我们想瞒也瞒不住,与其等到传言满天飞再被动承认,不如我们主动说明情况。我们的楼盘工地虽然接连被查,但到现在没有查出实质性的问题,我相信把事情说清楚后,客户会体谅我们。”
杨征明停顿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潜在客户会犹豫,我认为也不是问题,我们前期房子卖得好,账户资金充裕,就算剩下的房子短时间内卖不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只要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困难都是暂时的。”
杨征明分析的,王浩其实都知道。
他当然也知道,只要给他们制造麻烦的根源被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可问题是,麻烦根源要怎么解决?
他们现在相当于是人在屋檐下,对方想给他们使绊子,办法多的是,而他们想硬刚回去,就一个字——
难!
在王浩看来,杨征明同意和周海兵相认是最好的办法。
实在不行,假装相认也可以,反正杨征明嘴上说愿意,心里怎么想的周海兵又不会知道。
如果他心里实在过不去这道坎,可以卧薪尝胆嘛。等哪天周海兵他病得快死了,再告诉他从来没有原谅他,岂不是更痛快?
但杨征明已经钻了牛角尖,根本听不进去他讲的道理。他不想为此和杨征明闹掰,最好直接闭嘴。
王浩想着,说道:“行吧,既然你说能解决,那就按你的意思办,但如果不行,我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至于什么提议,王浩没有再重复,他相信杨征明能听懂。
杨征明确实听懂了,眉毛再度拧紧,毫不犹豫道:“不会有那一天。”
……
明浩房地产接连被查这件事,叶薇是听叶兵说的。
虽然叶兵不在杨征明公司上班,但同属一个行业,消息相对来说比较灵通。
当时叶薇在外地出差,所以知道这件事后,只是给杨征明去了个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杨征明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提事情和周海兵有关,只道:“最近事情确实有点多,但我已经在组织排查,后面应该会好点。”
叶薇觉得不太对劲,被查很正常,但接二连三被查,怎么看都不像是单纯的巧合,便问:“你确定没有人故意针对你们吗?”
杨征明不想说谎,但也不想让她担心,便含糊说道:“都会解决的。”
叶薇一听,就知道他确实被针对了,而且他还很有可能已经知道对方是谁。
但杨征明不愿意说,她人又在外地,隔着电话不好问,便只好让他有麻烦及时告诉自己。
而直到她返程回沪市,杨征明也没有在电话里说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她就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
谁想回到公司刚坐下,叶薇就从最新的本地报纸上,看到了明浩房地产发的公告。
而晚上吃饭,杨征明还跟没事人一样,只字不提自己公司的事,只问叶薇这趟出差怎么样。
叶薇越听越气,根本不想回答他。
杨征明也在接连几个问题得不到回答后,察觉到了叶薇的不对劲,迟疑问:“你……在生我的气?”
“没有,我只是不想回答你。”叶薇矢口否认,跟着说出的理由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杨征明:“……”
他回忆着今天从见面到此时此刻的所有对话,也没能找出叶薇可能生气的点,只能虚心求问:“是我哪里没有做好,让你生气了吗?”
叶薇阴阳怪气说:“你贴心到怕我担心,遇到麻烦都不想告诉我,怎么可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确定关系以前,他们确实很少在对方面前谈论公司的情况,遇到麻烦也很少向对方倾诉。
他们两个人,性格其实截然不同,一个外冷内热,一个外热内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难跟人交心,总是有所保留。
何况,叶薇还有一个金手指。
她想她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做到和杨征明无话不谈。
所以她从来没有去要求什么开诚布公,各自公司的事,顺口说到了就聊一聊,不想聊也无所谓,反正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但那是在各自公司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而喜欢一个人,就是会关心对方好不好,一方公司遇到困难,另一方怎么可能做到无动于衷?
所以杨征明的“贴心”并不会让叶薇感到高兴,而只会让她胸口憋着一股气,上不来又下不去。
把话挑明,叶薇拿起包就要走。
杨征明连忙起身,抢在叶薇拉开包厢门前,从后面抱着她,低声说道:“薇薇,别走,我不是故意瞒着你,只是不想让你担心。”
叶薇停住脚步,语气缓和下来说道:“报纸都刊登出了你们公司的公告,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知道你公司遇到了麻烦,你什么都不肯说,我怎么能做到一点都不担心?”
杨征明也想到了报纸公告,原本是想抢在她回来前发布,这样等她回来,舆论已经消停下去,就算她知道也不是问题。
谁想她那边谈判顺利,提前了两天回来,刚好看到公告。
想到公告,叶薇问:“故意针对你的人到底是谁?”
“周海兵。”
叶薇抬眼,想到对方去年联系就过杨征明,诧异问:“他联系你就是为了针对你?”
“不完全是。”
已经说到这里,杨征明不再隐瞒,将年前那次谈话的内容归纳总结复述了一遍,叶薇听后久久无言,开口便是:“他好大的脸!”
杨征明愣住,问道:“你不劝我认他?”
“我为什么要劝你认他?”叶薇一脸惊讶,又皱眉问,“你不会改变主意了吧?”
“当然没有,我不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