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于是六国联军再次出现,当时的情况之紧急,哪怕老辣如昭襄王都有了紧迫感,白起更是直接坐镇前线。
  可这场战争并不适合出现,所以五五直接往大军里面扔炸弹,成功吓到七国上下。
  热武器她现阶段当然不会直接拿出来,但是拿几个炸弹威慑一下却不再话下。
  事后被秦王旁敲侧击,她直接找方士展示一下炸炉技术,表示她也是炼丹时意外所得。
  赢小米:我很好骗吗?
  但无论他信不信的,也杀不了她。
  就是后续昭襄王广招天下方士炼丹,实际上就是把他们关小黑屋研究炸炉技术……呃,那就不关她的事情了。
  方士们:说好的来享受荣华富贵的呢......这是把他们骗进来当牛马杀啊!
  总之,书籍的推广终究还是顺利进行下去了。
  可另一个问题就紧跟着来了,那就是有书却不识字,这就和空有宝山在面前却不得入其门一样。
  这时候就体现出老师很重要,可老师哪来呢?哪怕是最简单的去当个启蒙的老师,可是偌大的秦国又能有多少识字的人呢?
  这一度让秦国的文治进展缓慢。
  但是当诸子百家都为书而发疯涌入秦国时,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为什么诸子百家都入秦呢?自然不是因为赢小米魅力太大,也不是诸子百家突然就看好秦国了,而是不得不入秦。
  想想隔壁的法家儒家的书已经在天下疯卖,占据大市场,而他们还是笨重的竹简,只能小范围的传学......对比太鲜明了,谁能不疯了呢?
  这种关乎传承的事情,没有一个学说流派可以忽视。
  可是秦国也不是排挤其他诸子百家啊,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抓住机会。
  要知道当印刷术造纸术出来后,选择什么书籍大量印刷售卖这个问题在朝堂是是议论纷纷,法家杂家纵横家兵家都在吵,而儒家更是后来居上。
  为此,五五提供积分兑换法。
  那就是各家学生可以选择去一个地方教学,一年可以获得多少积分,通过积分兑换该学说的书籍排版印刷和推广。
  这时候人多的法家和儒家就占据上风了,秦国之所以大量售卖儒法两家的书籍,那是靠着自己的积分兑换的书籍和推广权。
  所以面对其他诸子百家的质问,秦国一点也不心虚,直接表示他们是很欢迎诸子百家来到秦国当免费,咳咳,为秦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
  所以有了诸子百家齐入秦的盛况。
  这是阳谋,谁都知道,可谁都拒绝不了。
  看着秦国一步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五五都忍不住惊叹。
  她比谁都清楚,这样的改变有多不可思议。
  事实证明了,当秦王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没有做不成的。
  当年西出,后来一意变法图强,到全民从军,成为霸主国......其魄力早已在一件件事情中展示的淋漓尽致了。
  如今,在从军气氛热烈的国家氛围中,又毅然决然的推动文化教育发展,号召诸子百家入秦,大力革新的决心更是天下人可见。
  也就是这时候,弹幕才终于认可庄襄王,不再是一味批评他的私德。
  政绩永远是一个皇帝最大的勋章。
  [比起亲爹的平庸,祖父昭襄王的霸道和流氓形象,他很符合文治社会的儒雅君王形象。]
  [往上往下数,好像就他最合适了。]
  [他能给秦国带来一个“文景之治”吗?]
  [如果可以,那么政崽继位后即可着手统一天下,那时候,战争也不会拖垮这个帝国,百姓也不会那么苦。]
  [始皇帝不会只得到一个破烂的华夏,大秦也不会再二世而亡了。]
  [接楼上吉言,一定不会了!]
  [接!]
  [接!]
  [接!]
  ……密密麻麻的弹幕,是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也是五五的意难平。
  “接。”
  第50章
  “七国之中,我秦国最强,紧随其后的是赵国楚国、而齐国、燕国、魏国、韩国都只能说是自保罢了。”
  少年政以此开头,有条不紊的论述:
  “韩国不过撮尔小国,不值一提。”
  “燕王魏王资质平庸,自保为上,无甚出彩。”
  “七国之中,齐国一直称得上我们的“朋友”,也少有冲突,从不知秦之刀兵有多利。”说到这里,他扬唇一笑,“当然啦,秦齐之谊天下皆知,想来齐国也愿与我秦国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五五挑眉,这孩子……
  [哈哈哈stm的真正一家人。]
  [妈耶是腹黑的崽崽。]
  [政崽说让齐国成为一家人是他齐国的荣幸!奉劝齐国不要不识好歹,不然让他知道我大秦铁骑的威力!]
  [政崽政崽政崽啊啊啊……]
  [不是,他这么小已经在谈论天下,而我这个年纪还在弹弹珠哈哈哈。]
  [是我们超级厉害的崽啊!]
  [他真的长大了呜呜呜。]
  [幼龙出渊啦!]
  弹幕一如既往的鬼哭狼嚎,五五眉目含笑,撑着下巴看着神采飞扬的少年。
  “秦国如今称得上的对手大抵就是赵国楚国了。
  在曾大父时期秦赵就多次交手,极大削弱了赵国,如今赵国虽还堪为对手,亦有名将李牧之流在,可赵国上层糜烂是不争的事实。
  而一国的局势,又岂是一个名将就可以力挽狂澜的。
  何况若论名将,我秦国何惧之有。”
  “楚国总体实力保存相对较好,最麻烦的是,六国之中,属楚国对我秦国内部干涉最为有力,这是顽疾,可已经根基蒂固。”说到这里,少年俊秀的眉目微微皱起,“可我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曾大父和阿父却都视之无睹呢?”
  他显然不解。
  五五却想起一个人,楚国公子也就是如今秦国的昌平君,历史上他也曾拥护着始皇帝陛下,在他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力支持,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
  所以在始皇帝陛下亲政后,昌平君显赫无比,后来秦一统之路上,也得到重用。
  在关键的时候,始皇帝不以楚人的身份忌惮他,反而委以重任。可也就是在这时候,昌平君却又反戈一击。
  能说昌平君于秦国没有功劳吗?那时候的君臣之情是真的,可后来的背叛也是真的。
  因为昌平君不只是秦国的昌平君,也是楚国的公子。
  就像韩非始终不愿意入秦,宁可和韩国一起死。楚国的公子生于楚国,也终究以楚王的身份而死。
  可这个打击对于始皇帝本人又有多大呢?
  五五不得而知,可七国的隔阂可见一斑。
  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难。
  这注定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显然可以从楚人开始着手研究做实验了。
  楚人呐,他们在秦国的影响真的太深太深了,可反过来说,两国姻亲,秦国对于楚国人来说就不亲近吗?
  这是很好的噱头。
  而陛下们显然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考一考的问题。
  刘彻挑眉,问道:“若是你该如何?”
  少年政毫不犹豫道:“自然是早日扫清内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内部都不能扫清,外战之时必受掣肘。”
  刘彻哈哈大笑,“有几分朕的脾气。”当年的刘彻可是艺高人胆大,什么都敢做,也就是刚继位还没有收拢权利,不然直接就捅破天了。
  他眉目得意,政儿像他!
  [emmm猪猪陛下,你醒醒啊,那是政哥啊啊啊——]
  [笑死,猪猪陛下是真的喜欢政崽。]
  [虽然但是,他俩真的有点相似啦。]
  [是亲师徒哦,比心比心比心。]
  “好少年。”李世民赞了一声,反问道:“那你觉得为什么你曾大父,你阿父都没有动手吗?是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吗?”
  无论是昭襄王还是现任秦王,都称得上手段了得,自然不是没有能力。
  于是,他迟疑一下才给出回答,“因为这些楚人入了秦国之后,也为秦国付出了很多,是有功劳的,不能因为他们是楚人,因为他们可能会背叛秦国就对他们动手。”可能毕竟只是可能,而现在的付出才是实实在在的。
  “可很多楚人都还和楚国有很深的联系。”这些也都是可以看见的。
  李世民只是笑着纠正道:“入了秦就是秦人,他们于秦国有功就赏,有过则罚,如此而已。以后你若是统一天下,那么现在的楚人赵人齐人......他们就是秦人,你当一视同仁。”广纳百川的天可汗经验老道,对此颇为一番心得。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李世民含笑看着面前的少年,称得上他弟子的也只有这一个了。
  他又会带领秦国走上一条怎样的新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