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董平黑着一张脸。
  去中原出使一趟又返回的齐强也说道:“大王不见呼延家和杨家将也归顺了?这是大势所趋,智者皆知顺势而为!”
  董平可算找着了发火的人,站起来大骂:“你闭嘴!要不是你回来之后说些什么大越乃是天命,上天示警,又有长虹贯日,咱们这些人哪会如此怯战!”
  他看向屋内群臣,“如今无论敌我双方是个什么形势,诸位连一战的决心都没有吗?就这么缩在燕山府任由他潘邓觊觎!白白矮了他一头!”
  堂中人皆无言。
  董平又问郭药师此事如何,郭药师依旧是原先打算,“大王要是不服他,我也不服!大王若要发兵,兄弟跟着你干!”
  董平这才算是喘匀乎一口气。
  他又问群臣,“诸位都是通晓大义之人,难不成不如一介武夫?为何不像郭药师一般?”
  群臣也不知该说什么,一人叹息一声说道:“常言道势有大小,力有强弱,这世上诸般事强求不得。诸位跟在董大王身边数载,一心望燕京安顺,大王平安,大王且三思,还是顺应天时吧……”
  眼见着董平又要发火,陈文昭此时说道:“大越皇帝送来请柬,邀大王沧州一叙,大王既然心有犹豫,不如一见,我料他既然派使者来相请,必也不会趁人之危……”
  此话一出众人都赞同,董平眼看着是难从这群白吃干饭的人口里听出什么好话了,天色已晚,自回寝宫安置。
  大宋朝崇德帝姬赵兰茁听了此话却惴惴不安,“不能去!那些官员说到底也是看重自身,哪个会管大王的死活?大王无论是归降还是力抗,燕山不管能否保住,那些官员又有什么损失?就算真到了大越朝,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也不会亏待他们!”
  赵兰茁心里焦急,坐到丈夫身边,给他倒了茶水,“……事不关己,不关他家族荣辱,不关他一姓兴衰,他们自然不理,竟然还叫大王去见那大越皇帝,其心可诛!大王万万不可去!”
  董平也叹了口气,“事到如今,我又能如何呢?难不成真叫我燕京十几万兵跟我去厮杀吗?”
  赵兰茁也愣住了,说实在的,她也不知该怎样才好,只是觉得皇帝不可信,此行不会平安,她愣愣说道:“……他篡夺神器,如今都坐拥一国之地了,又为何要在乎这三瓜俩枣?竟一点活路都不给吗!”
  董平没答话,只是问道:“依你来看,咱们昶儿能继承我的衣钵吗?要是我此番起兵,能搏得一线生机,等我百年之后,昶儿能继续统领一地将士,做这燕山王吗?”
  赵兰茁沉默了,董平又说道:“又或者咱们再往北走,往巴林左那边去?”
  赵兰茁哭着说:“是不是又是那郭药师撺掇你的?走那么北,岂不是要我等背井离乡?昶儿也不能在那种地方长大呀!真要去了那不经汉化的地方,时日久了,岂不成了北狄!你别想带昶儿去那种地方,我不同意,我就是死也不同意!”
  董平叹了口气,“罢了罢了……”
  *
  十月初五大越国庆,十月初七沧州阅兵,晚的两天是做什么?乃是沧州府等待附近几地来的游客。
  没办法,各地百姓呼声太大了,头一次放带薪假七天,加上每旬例行休假两天,足足九天!这九天用来做什么?当然是去沧州游玩一番,看大阅兵!
  和国庆阅兵撞上日子的还有东平府足球争霸赛初赛的选拔,自从早些年办球赛尝到了甜头,东平府就规范了标准,初赛十月份,决赛来年三月份,一切都以当今陛下当年在东平府做押司官时候组织的球赛事宜为准!
  天下一统,南北即通,终于能过上太平日子了,老百姓出游热情高涨,可算是体会到了大宋末年还没衰落时那种盛世之感了。
  大运河来来往往大船穿梭,带来南北各地游客,沧州府尹胡铭锋在府衙里面对照着舆图划拉,“这几天的脚程,南至燕山府,北到大名府……甚至说是开封府都能有人来!我沧州必定人满为患!唉,可惜路程太远,不然要是再缓几天,让江南人都来到咱们沧州,咱们可就赚翻了!”
  通判大人咳嗽两声,提醒府尊大人注意言辞。
  胡铭锋还是觉得激动难以自抑,左右踱步,“我早年就听过东平府办球赛,又卖门票又贴广告,吸引了多少游客?叫府里的百姓增长多少收入?又叫官府增长多少税收?那东平府原来听都没听过的小府,就靠着球赛,几年之间就成了北方鼎鼎有名的大府!”
  他拉着通判大人,“……如今大江南北何人不知东平府?陛下所做之事真是开创先河!我熟读陈老大人《治平杂录》,就为了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做出这等了不得的事!今日到沧州为一府之尹,还以为这偏地方干不成诸般事,却不料峰回路转,陛下要来沧州阅兵!天不弃我沧州府!”
  他赶紧一通安排,“陛下行宫准备好了吗?”
  府中衙役答话,“早已准备好了,柴大官人家人早一个月就搬到乡下去了,宅邸空着教咱们的人检查了许多遍,又添置些南边的小盆景,上好的熏香,丝绸的被芯子,缂丝的床帐子,保管咱们陛下住得舒心!”
  胡铭锋满意的点点头,“周围县乡的百姓都告谕了吗?”
  衙役答道:“这一个月来见天地下去走,咱们辖下县乡老百姓都知道这事了,咱们沧州府全是好良民,保管没有冲撞的。这几天小人下乡,眼见着家园大的都打好幌子了,这家脚店,那家脚店,都等着迎接游客呢!”
  “嗯。”胡铭锋又是满意得点点头,紧接着问出了最在意的问题,“林将军塑像做好了没?”
  衙役一拍手,“昨个刚做好!就在城里盛昌隆,还没拿过来呢,不过小人可先替府尹大人看过了,真个是栩栩如生,神韵独到,绝对错不了!”
  胡铭锋一听赶紧说道:“快,备车马,到盛昌隆。”
  一众人驾着马车到了店面,迎面而来就是一个林将军泥彩塑。
  只见林将军豹头环眼,燕颌虎须,身高八尺,肩宽体长,身披大氅,头戴毡帽。他单手持红缨枪,枪头还有一只酒葫芦;腰间配着短刀,其朴素的刀鞘内敛锋芒。泥塑面颊冻得酡红,大氅飘扬,两腿向前攀登,整个人似有顶风冒雪之姿,这不正是大名鼎鼎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胡铭锋竖起两个大拇哥,无声赞叹,“太好了……赶紧抬走!送到咱们牢城营草料场,务必好好布置!叫城里说书的最近都说这段,咱们沧州有能人,不能浪费!草料场和山神庙周围的地界看管起来,这从此就是咱们沧州一个新景点!”
  第344章 风雪山神庙
  沧州城热火朝天,眼见着刚过十月初就人满为患,游客还在陆续涌入,沧州尹整天笑得见牙不见眼,“得亏咱们沧州府地广,不然还放不下这么多人!”
  除了游客之外,此次参加阅军的各地厢军也陆续到来,西北军、山西军陆续到了沧州府后,阮小五和阮小二带着江南水军也到了黄河边。
  府尹胡铭锋亲自带着几位将领到了他们为阅兵准备的大空地上,校场中央,黄土被夯实,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黄土,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下官已在此恭候多时,就等着诸位来此了!但凡咱们沧州府哪里有做得不好的,诸位大人尽管提,沧州此次恭迎圣驾,必定做到十全十美!”
  这话说的叫杨雄实在有些别扭,他从前在大宋朝做武将,何时叫文官这么恭敬过?
  阮小五倒是摆摆手说道:“这阅兵大事不是我三位做主,而是张将军做主,其中诸般事宜由张宝太……张宝奉礼郎忙活,你若是有什么事就去找他俩。”
  说完了看向校场一边的阅兵台,沧州府匠心独运,在整个遮阳台上按规制缝制了各色伞面,整个似一个大华盖,十分华丽繁复,许多座位之正中又有一高大金色御椅巍然挺立,阮小五讶然问道:“黄金的?”
  胡铭锋顺着软五将军的视线望过去,嘿嘿一笑,“刷的金漆。”
  他说完之后又赶紧找补,“……陛下吩咐了一切从简,万不可奢靡……再者说了,咱们沧州府衙也找不着这么多金子……”
  呼延庆又指着阅兵台北面的山头那边,“那边怎么还有看台?”
  那边的看台离着这边阅兵场地稍远一些,而且在小山丘上,和校场平地的高度差了两三丈,且是断崖式的高度差,呼延庆眯着眼睛,“那前面也没有个围栏,掉下来咋好?”
  胡铭锋说道:“已经打好了孔,只是还没安呢,这一天天的忒忙了,今天晚上就安围栏!”
  阮小五问道:“那边是谁坐的?”
  胡铭锋腼腆一笑:“给咱们来看阅兵的百姓坐的,那山丘上边的坐位都是收门票钱的。”
  杨雄一听皱了皱眉头,“这怎么能行?那边地势高,若是有歹人人趁机行刺,该如何是好?”
  他又看了看阅兵台和那边的小山丘,两地虽是并排,中间有排排坐位,又有华盖遮挡,但是这事也难保,万一若是有像花荣小将一般的神射手,瞄准阅兵台可怎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