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胡豆说道:“我们都是被卖到梓潼的,从小就相识,也和亲生的一样。”
  桌上除了酱菜、辣瓜、笋子之外还有一碟咸肉,三人吃着咸酸菜就饭,那老丈把咸肉碟子往他几人面前推推。
  “吃吧,寻常我家也不吃,今日来客特意切的,你们小娃娃不吃,我们主人家都不好动筷。”
  胡豆怎么能吃老人家家里的肉,紧忙把碟子又推到吕媪那边,“丈人婆婆多吃些,我几个人得二老收留住宿,有饭吃就是天大幸事了,没功没劳的,怎能受这么对待。”
  几番推让过后,吕老丈笑呵呵地,“你说你们去成都府找活路,想去那地方干点啥?”
  胡豆说道:“我们也没想好,到时候看看有什么活计,我们能做啥就做啥。”
  吕老丈不赞同,“你们三个在成都府没个相熟的,但凡找不着工,那又要怎么好?”
  三人沉默着没说话。
  吕老丈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阵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就是东南作乱!前些年不像现在这样,这些年眼见着出来做工的越来越多了,唉,你几个年岁小,有时候想不通这里面的门道,我就问你们三个,到了城都府,一日赚不到钱,要靠啥过活?”
  三人扒着饭,郑朔说道:“我们去成都府,就是要挣钱去的,不会挣不到。”
  “咋就不会挣不到?你要做工,别人也得招工,哪一日那些个大老爷不招工了要咋整?到时候人家掌柜的给你几人一天一顿饭,为了吃顿饱饭,是不是也得去做工?工钱没有,做这些啥时候是个头?唉,人要是没有田,就像在天上飘,没有根……”
  所以主公才在东平府富起来之后,马上就把余出来的土地重新分给了百姓。胡豆默默想到,或许主公也这么觉着,想让所有人有家业,才这么做的。
  并且无论是东平府还是江南,在府城之中做工的人越来越多,主公也都管制商户,保证员工月钱。在江南各地,出门做工是个体面事,因为确实会比在田间地头省力,且旱涝保收。时日久了,也能在城里乡下置上些家业,留给子孙。
  郑朔说道:“那咋能呢,我们能找着挣钱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走到成都府。我几个刚才也打算了一番,想先去镇里找个活做,赚些路上盘缠,再去府城。”
  吕老丈摇摇头,“不是挣钱不挣钱,是去府城里边,没个保准,一日不挣钱,莫说没饭吃,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扈雁儿扒饭变得缓慢起来,“老丈这样说,我们又有啥子办法?”
  胡豆拿胳膊肘点她一下,随后看着老人家说道:“老丈看,我们该咋办?”
  吕老丈啧啧说道:“你们也是苦命,若是寻常农家人,虽然说每年辛辛苦苦,又得看天吃饭,可说到底有个屋子,每日里吃些自种的菜蔬,也不用钱,无论到什么时候,日子总过得下去。”
  他看着三人,“……你们如今年纪小,还都没成家,若说是去做工,有几年做头,以后又该咋办?今日你几个来到我家,也算是缘分,走到了我们吕家庄,不如就在这待下了,我给你妹子找个人家怎么样?”
  三人愣住了,对视一眼,胡豆说道:“老丈好意,不过我还不想给妹子找人家。我们三个从小在一块,亲如手足,给妹子找人家本是好事,只不过这时候找,好事也成了坏事了……我们想等赚些钱,我俩闯出个名堂来之后再说。”
  老丈点点头,“我料到你不会应,只是这又何苦?这小娘子跟着你俩奔波,也不过是受罪,就叫她找个人家,从此过安生日子有啥不好?到时候你两个闯出点名堂来,再回这儿看你妹子不就好了。”
  胡豆低头说道:“跟我两个受苦,我们见得着,到别人家去受苦,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吕老丈看着他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你这孩子是个能担事的。”
  一餐过后,吕媪趁着没人瞧见,把吕老丈拽到屋里,“你让猪油蒙了心了?路上看见人有难,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这都是应该的!你不过就是叫人在咱家吃了顿饭,喝了口水,就要给人家闺女找人家,你有什么脸皮?你说这话自己不觉得害臊?我看你是越活越糊涂,你怎么想的说出这种话来?”
  “你小点声……”吕老丈瞧瞧外面,“吼个啥子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都是正经事,提一嘴怎么了?”
  吕媪还要和他理论,吕老丈赶紧又说:“其实我是看上那个姓胡的小子了!”
  吕媪皱眉看他,吕老丈凑近了说道:“……反正咱们家田产没多少,我这些天都在想这事。你说当初议亲事,咱家大哥到了别人家去,现在要给二哥议亲,把咱家田产都给二哥,叫他兄弟两个日后怎么处?回头给三姐找人家,人家听了咱们有个兄弟给人上门当女婿,也不好听呀!”
  “依我看,不如就让二哥也出门,自己去找一家吃饭去,咱们把三姐留家里,三姐从小哪离开过家?我舍不得她出嫁,到别人家去讨生活!正好我看那姓胡的小子不错,是个板板正正的人,又有志气,咱们留他们几天,看看他到底啥样,要是好,就让他留下。”
  至于那胡豆会不会留下,根本都不用想,白白讨个娘子谁不愿意?
  正好另一个小子刚才也说了,要先到镇上找个活做,如此一来刚好叫他几人在家里多留几天。
  *
  李大官人一行人到了成都府,李应在赁来的宅子里歇息看账本,杜兴出门回来了,坐到主人对面,自己拿了茶壶倒茶水喝。
  “……真是奇也怪哉,这当官的怎么爱好都一样?都爱写字画画,还喜欢建园子种花?这要是一个人两个人不奇怪,怎么人人都喜欢这淡出鸟来的事!”
  李应笑了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这都是从前大宋皇室的雅好,上有所好,下面人自然也认为此道好,争相学起来了。”
  杜兴这才有几分恍然,“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从前那位太上皇确实是喜欢建园子,他专门还从江南运石头到东京呢!”
  花石纲出名得他这个山东人都知道!
  *
  成都府太师府上,彭元祥正在看屋子里的字画收藏,他今日乃是和府尹王希瞻一同赏画。
  “贤弟今日来得巧,昨天恰好又有一位画师往我府中献画,此画名为《仙山琼阁图》,乃是其多年心血之作,专为本官所绘。”
  彭元祥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展开画卷,画卷徐徐铺开,一幅高山山巅之景跃然纸上。
  “这画我还没裱起来,今日贤弟来了,先和贤弟共赏!”
  王希瞻听了之后,果然细细观看。只见画中山峦起伏,山间有飞瀑流泉,群山之巅,云雾缭绕,雾气霭霭之中隐约能见一座座精美宫殿,楼阁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又有仙鹤翩翩起舞,白鹿闲庭信步,远处天边,彩霞满天,仿佛此处正是那仙人归隐之处。
  这竟然是一幅想象画!
  王希瞻赞叹道:“果然技艺超群!”
  二人又细细观看这幅画许久,王希瞻不住夸赞,等到二人分别,回家之后,王府尹身在太守府中,心中还是不住地想到那幅画来。
  竟然能将神仙居所画得如此逼真,那画中云雾轻盈飘逸,似真似幻,仿佛真到了山巅;楼阁也似真有其物,构建精准,细节丰富。每一处都堪称精妙绝伦。
  “我若没有此宅,此生岂不抱憾?”
  王希瞻起身,吩咐下人备马车,“去园子,我得看看建得怎么样了!别白吃了我成都府的饭,连个园子都造的这么慢!”
  第319章 厢兵修园子
  烈日当空,成都府城南新建的园子里尘土飞扬。数百名身着破烂衣裳的士兵正在忙碌,园子西面新建堂屋,几个厢兵搬着沉重的木料,日头灼热,只见这几人后背被晒得黝黑发亮,汗水在身上的泥土上流出一道道沟壑。
  “磨蹭什么!走路不会走?”
  监工的衙役挥舞着浸了桐油的皮鞭,在空中挥得啪啪做响。
  那几个扛着木料的赶紧快走几步,一个瘦骨嶙峋的厢兵突然踉跄了一下,肩上的石巨木轰然落地,压得后面两个也跟着挪腾几步,而后稳了稳身形,好悬没跌倒。
  那摔在地上的厢兵眼看衙役拿着鞭子虎视眈眈,挣扎着想要起身,一连起了两下却没起来,跪在地上剧烈咳嗽,竟咳出一口鲜血来。
  “张二!”旁边的赵大连忙放下自己的活计去搀扶。
  “别管闲事!”衙役的鞭子可终于找着了使力的人,一鞭子抽在赵大背上,赵大的粗布衣衫顿时裂开一道口子,黑皮肉上浮出红血凛子来。
  赵大后背紧绷,咬牙忍痛,“官差老爷,这天太热了,他实在撑不住了……”
  “撑不住?知府大人可说了,这园子八月前必须完工,耽误了工期,你们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赵大见衙役如此,也只能把张二搀扶起来,张二气若游丝,“赵.……赵大哥……我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