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这些话都是我常说的话,咱们新来的兄弟们第一次听,都听好了,咱们手里赚的银钱是哪来的?都是百姓交税交来的!百姓用血汗供养士兵,士兵用性命守护百姓!士兵若能尽职尽责,那是老百姓的福气;要是失职失责,那就是老百姓的祸害!”
  “咱们东南王一向爱民如子,谁要是成了祸害,可别怪严惩不贷!话又说回来了,谁要是表现出众,那咱们军队里也是赏罚分明!如今世道动乱,东南有钱有粮,北面燕山,西面关中,哪个似我东南一般强盛?如今诸位既然已经归顺东南,那便是顺应天时!好好干,总有一天,咱全天下都能过上好日子!”
  指挥使口若悬河,说了谁从小兵一步步升到指挥使;又说了东南军帮百姓修路,老百姓给军营里送了三百多枚鸡子;又说了前几回打了胜仗,营里有什么赏赐……
  上了几节思想教育课,从前心中不安的新兵也平静下来了,这江南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比起从前日子过得十分严苛,可人人心中都有把秤,大家伙心里明镜似的,这地方比大宋军营好。
  *
  江南花了半个月时间整军,之后林冲与关胜两路大军齐齐北上,出兵应天府。
  关胜有些担忧,临走时问主公道:“当初张将军攻下江陵府,我苏州府意欲图谋蜀地,只是因宋军南下这才紧急撤兵鄂州。如今宋军既已被我等攻破,江陵府可要再派张将军前去?若是如此江南则守兵不足,属下请应天府事了再谋蜀地。”
  潘邓笑道:“不必担忧,我叫张清在江宁府驻守。江陵府如今守军两万,又有晁少古坐镇,不必管他。至于蜀地我另有打算,你且安心出兵吧。”
  关胜这才拜别主公,披挂上阵。
  *
  东南集结大军,待要攻打应天府。
  大宋朝廷大震,慌乱了几天过后,继而开始筹谋迁都一事。
  应天府城内的几个东南军也听说了此事,聚在一起商议,“咱们大军都要来了,这封信还往那小黄门跟前送吗?”
  当日燕指挥使留给他们三封信,叫他几人算好日子隔几天往小黄门那送,现在宋军都被他们江南打败了,这信还剩下一封呢。
  “……既然燕指挥指定是送三封,咱要是只送两封,岂不是没有按令行事?”
  “送吧,送吧,没准还有用呢……”几个人商量半天,决定还是把信给那小黄门。
  也不知道卢首领和燕首领这回是去哪了,怎么走这么长时间,也不见回归。
  *
  七月骄阳似火,把大地烤得干热。
  几辆马车行驶在官道上,为首坐在车厢前的是个中年商人,此人身材魁梧,面容方正,颌下留着短须,身着青色直裰,头戴乌色方巾,格外精神。他往前看了看城楼,对后面喊道:“到了,咱们终于到巴州城了!”
  这人不正是那玉麒麟卢俊义?
  他身后马车里探出个留着两撇胡子的脑袋来,远远一瞧,“嘿,看前边,那不写着呢,巴州!”
  城门楼上写着大大的“巴州”二子。
  阮小五听了这话也把脑袋探出来,“还真让咱们走到了,好悬没找着,走差了路!”
  车队最后一辆马车里走出个面皮白净,眉眼周正的汉子,拿了一沓子本册往前走,阮小五看得稀奇,“燕青,你都入了军营。多少年了,到现在还会算账呢?”
  燕青笑着说道:“算的人不是我,是咱们卢大官人!”
  他一路走到卢俊义马车里,“咱们人都准备好了,到了城中之后依照之前所说的,叫咱们的人扮作保镖力士,领了钱之后就与我们分散,自找地方住,我明日再去兵马督监府上拜访。”
  卢俊义点点头,几人拿了文书进了城。第二日一早,燕青拿了书信,敲响了都监大人家的大门。
  门房开门,打量一番问道:“官人贵姓?有何贵干?”
  燕青笑道:“我姓燕,乃是我主人派来,我主人姓潘,与贵府杨都监有旧识,烦请通报。”
  那家人回去通报,杨志还待上值,正系了皮制蹀躞带,往上串了火石,又拿了配剑急着出门,哪里见这么个没礼数的,大清早来要见他。
  “我哪认得姓燕的,不认识,打发他走。”
  那家人说道:“他说他主人派他来的,他主人姓潘。”
  杨志动作顿了顿,姓潘?他也不认得姓潘的……只除了那名震天下的那一个,可那个姓潘的咋会来找他?
  杨志深吸了一口气,把配剑勾在腰侧,不管这人是个什么人,既然他说主人姓潘,那无论如何自己也得见见了。
  “叫他进来吧。”
  *
  另一边成都府,李大官人终于也跋山涉水到了这,“从前只听说过蜀地之名,今日也算到此一游了,何时到府城?”
  杜兴说道:“按咱们脚程,明日就到了。”
  李应点了点头,把那几个小少年叫过来,“明日我们就入城了,到了前面那个镇把你们放下,咱们就此分头,胡参军以为如何?”
  胡豆说道:“有劳李大官人。”
  李应说道:“咱们这一路走了一个来月了,你把我身边这几个兄弟记好,但凡有什么事,就去成都府找我们。你们年纪小,又有个小娘子在,凡事别硬撑着,咱们特务队好几队呢。”
  胡豆点头应是,三个小少年都告别了李大官人,穿着缝了补丁的粗布麻衣裳,背着小布包,联手往附近村镇走去。
  此地离成都府几十里地,属灵泉县辖下,附近有几个村,他们在大路上走走停停,最终坐到一个大石头上歇息。
  胡豆看着两个同伴,“阿朔,雁儿,渴了吗?咱们去讨点水喝?我看这附近几个村,这村好一点,远看着有几家砖房,想来是个殷实村子。”
  平雁儿小声说道:“这地方忒穷了,都说成都府是天府之国,怎么老百姓看着却不富裕?如今眼见着再走一天就到府城,这小村子就在府城边上,竟还这么简朴。”
  胡豆笑笑,“这也算好的了,咋们在东平待久了不觉得,往常我小时,其实咱们东平府周边也如此,你两个没见过。”
  说话之间有老翁赶着牛车过来,见了三个娃娃坐在村口,眼看又是眼生的,扬声问道:“你们要找谁?”
  三人起身,胡豆说道:“我们不找谁……”
  “我们……我们逃荒来的。”
  那老汉走进了,这才细看这三人,一个正当年纪,看得出身强力壮,另一个眼见着小些,凑活着也是能犁地的年岁了,还有个女娃,也是相看的年纪了。
  再看这三人穿着,这滚热的天,每人身上都穿着长袖子长裤子,倒是像那逃灾的,“你三个娘老汉呢?”
  胡豆说道:“我们三个相依为命,没有爹娘,十年前叫人从河北卖到梓潼去,一直在那讨生活。现今那地方闹灾荒,我们东家又把我们卖了,我和弟妹辗辗转转,半路逃出来,想去成都府找活路。”
  那老汉就明白了,“梓潼怎么了?遭了什么灾?”
  胡豆说道:“干旱了。”
  老汉摇摇头,“个贼老天,不叫人活……你三个娃娃看着也不大,真是作孽呀……”
  胡豆说道:“大大,我们几个走了好久了,单是我哥俩没那多讲究,我这妹子也在,想给她找个能挡风的地方住一晚。”
  老汉点点头,“是该找个地方,这一到黑夜里全是飞虫蛇鼠,被它们咬一口有得受,你们跟我来吧。”
  几个人帮着推车,跟着老汉一路走到家,那老人家推开柴门进院,冲屋里喊道:“多煮点饭!家里有人来!”
  第318章 初探成都府
  话音刚落,只听屋里有人应和两声,之后便走出来个约莫二十来岁年纪的娘子,掀开门帘子往院中一看,“呀,这几个是谁?”
  老汉说道:“要去成都府的,来咱家住一宿。”
  那女儿就明了了,打量着三个外来人,笑道:“我看你几个年岁不大,去成都府要做啥?”
  胡豆回道:“我们去找活路去。”
  那女子听了这话迟疑着点点头,“去成都府找活路……罢了,先来屋里头歇歇吧。”
  胡豆赶紧说:“我们不歇了,我们在院里坐着就行,叫我妹子歇歇吧。”
  扈雁儿说道:“我会烧灶看火,娘子忙什么,叫我打个下手吧。”
  那娘子捂嘴笑,“小人不大,倒挺懂规矩,家里爹娘都在,进来喝口水吧,外头日头毒,在院里待着,再叫你两个晒迷糊了。”
  胡豆和郑朔依旧没进屋,就在屋外边墙根的阴凉处喝了几大碗水,可算是解了渴。
  待到晌午吃饭的时候,几人才围坐一桌。
  胡豆吃饭时才知这家人姓吕,桌边有这家吕老丈和吕媪,他家女儿三娘则是拿了饭菜去田里了。
  吕老丈也从他三人口中得知了姓名,听这三人三个姓,惊讶问道:“你们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