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周通不知所以,也跟着笑两声。
杨志还是笑个不停,颇有些怪异,周通问道:“头领笑些什么?”
杨志说道:“我笑你个无名毛贼,只懂得奸|淫掳掠,不通人性的臭虫,也给我杨志出主意,哈哈哈哈……”
周通自从当了头领,哪里被人这样当面羞辱过,面色涨红,说道:“首领若是嫌计不好,不从便罢,何故侮辱!”
杨志好歹停了笑,说道:“我侮辱你?便是踢个虫合虫莫都嫌脏脚……”
周通怒道:“你又是个什么!不过也是一个破落户罢了,也在你爷面前口出狂言,你以为弟兄们敬你,是真心把你当个人物?不过是看在你那杨家的破招牌上,给你个面子!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杨志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周通看。
周通依旧痛骂:“……你那官当得一塌糊涂,连个屁都不如,做土匪你也没做个好!你看这山上谁待见你!狗都不如的废物!”
杨志当即抽刀,狰狞道:“府尹想不想要王英的脑袋我不知道,我只知他肯定想要你这狗辈的头!”
周通大骇,也抽出刀来,大喊兄弟救命,拿刀抵挡,却终究不敌,被凌厉刀风打得措手不及,眼中只划过一丝刀光,脑袋便已掉落在地。
血迹喷洒整屋,那屋外人刚要进来,便见此阎罗地狱,当即软着腿屁滚尿流跑出院子。杨志拿了那狗贼的衣裳,包了头颅,一手拿刀,往王英的院子走去。
王英此时正在屋中,扈三娘也在屋里,两人一人坐在里屋,一人坐在堂内。
王英受了冷待,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跳下椅子走了过去,“娘子,怎么总是冷落为夫?”
扈三娘面上一阵厌恶,别过脸去。
王英嘻嘻笑道:“我两个成亲也许久了,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娘子你怎么还没转过弯来?”他扑上去就要搂住扈三娘,被扈三娘一个旋身走了,坐到远处圆凳上。
王英屡屡被拒,心下气闷,摸摸鼻子,又面上带笑,凑过去说道:“我两个做夫妻这么久了,娘子何必总是为难为夫?就是我两个成就好事,又少不了你一块皮肉……”
扈三娘怒而拔剑,指着王英说道:“狗辈滚远点!如今山寨势微,我也不愿再与你虚与委蛇,等到宋首领招安,我便自请下山,你莫再纠缠!”
王英听了这话,笑意渐消,哼道:“你要自请下山?没门!你既然认了宋太公做父,又是宋首领指婚给我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容你拒绝?”
“你还想要离开,这多年来,你吃喝哪样不是在山寨上,却养出你个白眼狼来!你看你哪有个做婆娘的样子?还拿着剑指着你男人!”
“我告诉你,你生是我王英的人,死是我王英的鬼,你别想走!”说着就想扑过来,扈三娘一个闪躲,心中又恨又恶。
话在此时,门却被人踹开,屋内二人一惊,王英呵道:“是谁!”
只见门外站着一大汉,身材魁梧,浑身浴血,左手拿着一个包袱,正滴着血,右手拿着宝刀,发髻凌乱,面上一大块青记,不正是青面兽杨志!
来者不善,王英扭头便跑,开了窗户要钻出去,被杨志快步从后拽了过来,王英大喊道:“娘子救我!”
扈三娘也不明形势,怎么突然就火并起来,喊道:“杨志首领,有话好讲!切莫伤人!”
杨志却充耳不闻,没有几个回合,把那王英擒住,按在宽凳上,一脚踩住王矮虎的后背,另一手执刀,就要往下砍去。
电光和火石之间,扈三娘抽剑抵挡,噌?一声脆响,杨志后退两步,冷哼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婆娘,今日便把你也宰了!”
说着与扈三娘缠斗起来,刀剑相击,发出阵阵火花,杨志刀法乃是家传,功力深厚,扈三娘正面比拼不过,左躲右闪,却被杨志抓住漏洞,将堂中桌案抬脚掀起,挑飞横踢上前,厚重的实木桌带着惊人的力道,把扈三娘砸到粉墙之上,一屋烟尘四起,扈三娘被用力撞击,哀嚎一声,倒在墙角蜷缩起来。
杨志转过头,又见王英夺门而逃,手拿长刀飞掷过去,王英惨叫一声,扑倒在地,后背渗出鲜血。
杨志走上前去,把王英抬起来,割了他的头。又转回屋中,见扈三娘正在向屋里爬,冷笑一声,拿刀接近。
扈三娘捂着胸口说道:“杨首领饶命,方才阻拦,乃是怕首领一时冲动,酿成大错,事后后悔。”
杨志说道:“如此说来,你对夫家竟无半分相助之意,这等毒妇,留你在世上做甚。”
扈三娘已知自己敌不过,闭着眼睛引颈就戮。
杨志却忽而转变了主意,“杀了你个婆娘,倒显得我不够英雄,可也不能留你在这日后找我寻仇。”说着拿了绳索将扈三娘捆起来,又拎着两个头颅,走下山去。
*
清早上衙,钱通,许宜等人陆陆续续来到后衙之内,潘邓也净了面,整理好衣裳,神清气爽从屋内走出来。
刚一踏出房门,却见钱通急匆匆跑过去,扶着树呕了起来,潘邓不赞同说道:“可是烧卖吃多了?我早劝过,隔三差五也要吃些旁的。”
钱通远处冲他摆摆手。
潘邓摇摇头,向府衙后堂走去,武松见他起了,前来报道:“大人,梁山寨杨志来了。”
潘邓停住脚步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青面兽杨志,问他:“什么时候来的?人在哪儿?”
武松说道:“已派人知会了林教头,张督监,他两个不知谁来,待会儿就到,府尹且稍候。”
潘邓一同雾水,搞不清武松怎么这么大的阵仗,不过这一切在他看到地上两颗头颅时便全都明白了。
杨志跪拜,“罪臣杨志,感念府尹大人招安之情,特献王英、周通两狗辈头颅和王英老小敬上,自请离去,愿府尹大人察吾忠义之心,开恩招安。吾虽身陷绿林,然心系朝廷,愿效犬马之劳,以报国家!”
潘邓颤抖着手,吩咐武松和一小衙役,“带杨志好汉去梳洗一番,换套新衣裳来。”
又对杨志说道:“招安一事也不是一时半刻说得清的,总要详细说明,你且先去梳洗一番,再来答对。”
杨志再拜,跟着武松和小衙役走了,潘邓这又跑到院里,找了棵大树,扶着树干呕了起来。
林冲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泼材!当府衙是什么地方,容他这么放肆!”
说着一边看着潘邓,替他顺顺背,心中焦急,他可听说有人因为见了血腥吓得魇住的,魂魄都飞了,从此之后痴痴傻傻;还有那落下病症的,潘府尹如此年少,还望不要被吓出什么病来才好。
“武都头也是,怎么就这么把人放进来了!”林冲埋怨道。
潘邓呕了好一会儿,也没吐出什么来,摆摆手说道:“算了,也不干武松的事。”
林冲叫了个衙役,“去给你老父母买清粥回来。”
那衙役一溜烟跑了,林冲又带着潘邓到了后堂,端茶倒水。
潘邓喝了一盏清茶,也算缓过来了,说道:“去把扈三娘带过来吧。”
林冲板着一张脸,把扈三娘带到后堂。扈三娘此时还被捆绑着,浑身也具是尘土血污,潘邓让人给她松绑,说道:“王英已死,罪不至妻儿,你也无甚劣迹,本府做主将你放归便是,日后有何打算?”
扈三娘看着面前高官,又低下头说道:“奴还待要上山去。”
潘邓说道:“你若无处可去,我记得你曾是扈家庄人,与李、祝两家三庄并立,彼此也有些交情,如今此地只剩李家庄,李大官人还未下山,我却可将你先托付至李家庄,你看如何?”
说完想到三庄归李,还是府衙看在他的面上,才让李应统领三庄,从此此女便无家可归,真失了庄户了。
扈三娘说道:“谢府尹恩德,只是奴已认了宋太公做义父,得返回山上。”
看过水浒传的哪个不知扈三娘是被迫留在山寨,嫁给淫|贼王英的,哪个不为她命运惋惜?
她本是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曾与祝家庄祝彪订亲。在梁山三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王英,后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两家灭门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并被指婚给王英。
潘邓叹气说道:“你是不想去李家庄,还想回扈家庄?”
他放下手中茶盏,“……三庄之地已不像从前那般,现如今只留下李家庄一块了。扈家庄与祝家庄实际上已被梁山占据,做了它山寨后院,村民被驱赶,只靠李庄主接济。你若还惦记着土地,待到梁山归降,土地归还。便将你家从前土地奉还一二,教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你意下如何?”
扈三娘这才抬起头来,看向潘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说道:“扈三娘多谢府尹大恩,永世不忘。只是我家父兄皆去,只我一女子,难以支撑门面,恳请上山。”
杨志还是笑个不停,颇有些怪异,周通问道:“头领笑些什么?”
杨志说道:“我笑你个无名毛贼,只懂得奸|淫掳掠,不通人性的臭虫,也给我杨志出主意,哈哈哈哈……”
周通自从当了头领,哪里被人这样当面羞辱过,面色涨红,说道:“首领若是嫌计不好,不从便罢,何故侮辱!”
杨志好歹停了笑,说道:“我侮辱你?便是踢个虫合虫莫都嫌脏脚……”
周通怒道:“你又是个什么!不过也是一个破落户罢了,也在你爷面前口出狂言,你以为弟兄们敬你,是真心把你当个人物?不过是看在你那杨家的破招牌上,给你个面子!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杨志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周通看。
周通依旧痛骂:“……你那官当得一塌糊涂,连个屁都不如,做土匪你也没做个好!你看这山上谁待见你!狗都不如的废物!”
杨志当即抽刀,狰狞道:“府尹想不想要王英的脑袋我不知道,我只知他肯定想要你这狗辈的头!”
周通大骇,也抽出刀来,大喊兄弟救命,拿刀抵挡,却终究不敌,被凌厉刀风打得措手不及,眼中只划过一丝刀光,脑袋便已掉落在地。
血迹喷洒整屋,那屋外人刚要进来,便见此阎罗地狱,当即软着腿屁滚尿流跑出院子。杨志拿了那狗贼的衣裳,包了头颅,一手拿刀,往王英的院子走去。
王英此时正在屋中,扈三娘也在屋里,两人一人坐在里屋,一人坐在堂内。
王英受了冷待,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跳下椅子走了过去,“娘子,怎么总是冷落为夫?”
扈三娘面上一阵厌恶,别过脸去。
王英嘻嘻笑道:“我两个成亲也许久了,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娘子你怎么还没转过弯来?”他扑上去就要搂住扈三娘,被扈三娘一个旋身走了,坐到远处圆凳上。
王英屡屡被拒,心下气闷,摸摸鼻子,又面上带笑,凑过去说道:“我两个做夫妻这么久了,娘子何必总是为难为夫?就是我两个成就好事,又少不了你一块皮肉……”
扈三娘怒而拔剑,指着王英说道:“狗辈滚远点!如今山寨势微,我也不愿再与你虚与委蛇,等到宋首领招安,我便自请下山,你莫再纠缠!”
王英听了这话,笑意渐消,哼道:“你要自请下山?没门!你既然认了宋太公做父,又是宋首领指婚给我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容你拒绝?”
“你还想要离开,这多年来,你吃喝哪样不是在山寨上,却养出你个白眼狼来!你看你哪有个做婆娘的样子?还拿着剑指着你男人!”
“我告诉你,你生是我王英的人,死是我王英的鬼,你别想走!”说着就想扑过来,扈三娘一个闪躲,心中又恨又恶。
话在此时,门却被人踹开,屋内二人一惊,王英呵道:“是谁!”
只见门外站着一大汉,身材魁梧,浑身浴血,左手拿着一个包袱,正滴着血,右手拿着宝刀,发髻凌乱,面上一大块青记,不正是青面兽杨志!
来者不善,王英扭头便跑,开了窗户要钻出去,被杨志快步从后拽了过来,王英大喊道:“娘子救我!”
扈三娘也不明形势,怎么突然就火并起来,喊道:“杨志首领,有话好讲!切莫伤人!”
杨志却充耳不闻,没有几个回合,把那王英擒住,按在宽凳上,一脚踩住王矮虎的后背,另一手执刀,就要往下砍去。
电光和火石之间,扈三娘抽剑抵挡,噌?一声脆响,杨志后退两步,冷哼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婆娘,今日便把你也宰了!”
说着与扈三娘缠斗起来,刀剑相击,发出阵阵火花,杨志刀法乃是家传,功力深厚,扈三娘正面比拼不过,左躲右闪,却被杨志抓住漏洞,将堂中桌案抬脚掀起,挑飞横踢上前,厚重的实木桌带着惊人的力道,把扈三娘砸到粉墙之上,一屋烟尘四起,扈三娘被用力撞击,哀嚎一声,倒在墙角蜷缩起来。
杨志转过头,又见王英夺门而逃,手拿长刀飞掷过去,王英惨叫一声,扑倒在地,后背渗出鲜血。
杨志走上前去,把王英抬起来,割了他的头。又转回屋中,见扈三娘正在向屋里爬,冷笑一声,拿刀接近。
扈三娘捂着胸口说道:“杨首领饶命,方才阻拦,乃是怕首领一时冲动,酿成大错,事后后悔。”
杨志说道:“如此说来,你对夫家竟无半分相助之意,这等毒妇,留你在世上做甚。”
扈三娘已知自己敌不过,闭着眼睛引颈就戮。
杨志却忽而转变了主意,“杀了你个婆娘,倒显得我不够英雄,可也不能留你在这日后找我寻仇。”说着拿了绳索将扈三娘捆起来,又拎着两个头颅,走下山去。
*
清早上衙,钱通,许宜等人陆陆续续来到后衙之内,潘邓也净了面,整理好衣裳,神清气爽从屋内走出来。
刚一踏出房门,却见钱通急匆匆跑过去,扶着树呕了起来,潘邓不赞同说道:“可是烧卖吃多了?我早劝过,隔三差五也要吃些旁的。”
钱通远处冲他摆摆手。
潘邓摇摇头,向府衙后堂走去,武松见他起了,前来报道:“大人,梁山寨杨志来了。”
潘邓停住脚步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青面兽杨志,问他:“什么时候来的?人在哪儿?”
武松说道:“已派人知会了林教头,张督监,他两个不知谁来,待会儿就到,府尹且稍候。”
潘邓一同雾水,搞不清武松怎么这么大的阵仗,不过这一切在他看到地上两颗头颅时便全都明白了。
杨志跪拜,“罪臣杨志,感念府尹大人招安之情,特献王英、周通两狗辈头颅和王英老小敬上,自请离去,愿府尹大人察吾忠义之心,开恩招安。吾虽身陷绿林,然心系朝廷,愿效犬马之劳,以报国家!”
潘邓颤抖着手,吩咐武松和一小衙役,“带杨志好汉去梳洗一番,换套新衣裳来。”
又对杨志说道:“招安一事也不是一时半刻说得清的,总要详细说明,你且先去梳洗一番,再来答对。”
杨志再拜,跟着武松和小衙役走了,潘邓这又跑到院里,找了棵大树,扶着树干呕了起来。
林冲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泼材!当府衙是什么地方,容他这么放肆!”
说着一边看着潘邓,替他顺顺背,心中焦急,他可听说有人因为见了血腥吓得魇住的,魂魄都飞了,从此之后痴痴傻傻;还有那落下病症的,潘府尹如此年少,还望不要被吓出什么病来才好。
“武都头也是,怎么就这么把人放进来了!”林冲埋怨道。
潘邓呕了好一会儿,也没吐出什么来,摆摆手说道:“算了,也不干武松的事。”
林冲叫了个衙役,“去给你老父母买清粥回来。”
那衙役一溜烟跑了,林冲又带着潘邓到了后堂,端茶倒水。
潘邓喝了一盏清茶,也算缓过来了,说道:“去把扈三娘带过来吧。”
林冲板着一张脸,把扈三娘带到后堂。扈三娘此时还被捆绑着,浑身也具是尘土血污,潘邓让人给她松绑,说道:“王英已死,罪不至妻儿,你也无甚劣迹,本府做主将你放归便是,日后有何打算?”
扈三娘看着面前高官,又低下头说道:“奴还待要上山去。”
潘邓说道:“你若无处可去,我记得你曾是扈家庄人,与李、祝两家三庄并立,彼此也有些交情,如今此地只剩李家庄,李大官人还未下山,我却可将你先托付至李家庄,你看如何?”
说完想到三庄归李,还是府衙看在他的面上,才让李应统领三庄,从此此女便无家可归,真失了庄户了。
扈三娘说道:“谢府尹恩德,只是奴已认了宋太公做义父,得返回山上。”
看过水浒传的哪个不知扈三娘是被迫留在山寨,嫁给淫|贼王英的,哪个不为她命运惋惜?
她本是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曾与祝家庄祝彪订亲。在梁山三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王英,后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两家灭门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并被指婚给王英。
潘邓叹气说道:“你是不想去李家庄,还想回扈家庄?”
他放下手中茶盏,“……三庄之地已不像从前那般,现如今只留下李家庄一块了。扈家庄与祝家庄实际上已被梁山占据,做了它山寨后院,村民被驱赶,只靠李庄主接济。你若还惦记着土地,待到梁山归降,土地归还。便将你家从前土地奉还一二,教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你意下如何?”
扈三娘这才抬起头来,看向潘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说道:“扈三娘多谢府尹大恩,永世不忘。只是我家父兄皆去,只我一女子,难以支撑门面,恳请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