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忙完之后,夜色已深,屋外聒聒虫鸣,潘邓看着手中信件,把之前老师的来信又找出来。
  他到东平府已经两个月,自从认识师叔之后,哪里分开过这么久。
  他看着老师信中写到师叔为他殿前辩论,嘴角微微勾起,忽而又落下,两个月也不给他寄一封信,真是薄情寡义!
  他又翻出纸张来给师叔写信,先写“观哥儿亲启,见信如晤,展信舒颜。
  而后写这个月来发生的事,写了整整两大张纸的流水账,话锋一转,又说道:“将要入暑,天气炎热,寻常衣裳穿不住,纺织坊里去年夏天研制出了精品麻布,穿在身上离汗透凉,柔软舒适,今已命制夏衣,得衣而见色红,甚为夺目。”
  “想起曾经初见师叔时,师叔便是穿的红袍,似烈火入心,一眼定情,自此以后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思之切切,如今分开整整两月,师叔可还记得从前恩爱?也不写信来,莫不是要侄儿枯等,憔悴而死?”
  写完又造作地从窗户下边揪了红花瓣,扔进信封里。
  第二日一早先叫人送信和礼品到东京,紧接着和晁通判一同去了梁山脚下。
  *
  三牲祭品已备好,祭台上摆放香炉、酒杯,忠义大旗迎风招展,山寨头领皆到了山下。
  潘邓先是主持了受降仪式,鲁智深平时光头不戴帽,今日也戴了个帽子,弯下腰把头上之帽献给府尹,意为归降,其他四名首领也依次摘帽,潘邓受了他们投降,又念了祭文,大家伙儿一同祭拜天地。
  之后潘邓在祭桌前面宣读了朝廷给的免罪文书,将五人从前之罪过一一赦免,然后又宣读了任命文书,任鲁智深为渭州府兵马都监,即日前往上任。
  仪式完毕,潘邓将鲁智深扶起来,笑着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从此之后便是无罪之人了,到了渭州别忘了写信回来,知会一声。你一个新人到了那里,又是招安去的,遇见什么事不要逞能,切莫与人争斗耍狠,此圣恩来之不易,要替你这些弟兄们好好珍惜,有什么事实在没法子也可和我说……”
  鲁智深听他唠叨,心中触动,面上却是哈哈一笑,“洒家谢过府尹!日后若有用得上洒家的地方,抛头洒血,必报重恩!”
  潘邓又叮嘱了几个小头领,叫他们遵纪守法,莫要仗着鲁智深是头领,便不把军纪当回事,害人害己,叫鲁都监为难。
  潘府尹位高权重,行为端庄,平常不入耳的告诫之语也进了几个人耳朵,纷纷应是,谢过府尹。
  柴进给准备的钱粮军马也都准备好,只待启程。潘邓又是一番殷殷叮嘱,送了几位头领和两千五百梁山士兵上了路。
  *
  鲁智深真个是招安成了,已经领着两千多人走了!
  梁山上下就是最沉得住气的也要多想想了。
  秦明催促呼延灼,呼延灼也不知为何府尹一直没有再找上他,可他二人又不能轻易下山。
  他不知道的是,虽然潘府尹没有找自己,但是他叔祖呼延庆已给府尹寄了信。
  言其听闻招安之事,愿让呼延灼回到太原府老家,并且言语之中隐隐透露出只想让呼延灼一人回去,并不要带些甚么土匪兵。
  潘邓冷笑一声,休想!
  他给呼延灼也安排了两千五百人,叫太原府一同招安,上奏朝廷。又给秦明安排了延安府,有老种经略相公压制着,不怕他刺头。
  统统叫宋江准备粮草兵马。
  连着徐宁之前的,一连三块金牌送上梁山,梁山更加人心浮动。
  有些喽啰兵刚庆幸自己没被挑选到渭州那穷地方去,就被告知山上又有三个大王招安了。
  延安府,太原府虽说都是大府,但也路途遥远黄土遍天,最恶劣的却不是这两个,那河间府又是什么地方?听说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吗?比那鬼地方还北哩!和辽国紧挨着!
  他们有些人上山只是为了大口吃酒吃肉,抢劫不比老实种田来钱来得快?谁想真当那劳什子兵呀?去了那地方还能活着回山东来吗?
  不少人成群结伙,连夜出逃。
  潘邓早有遇料,叫张清和林冲二人轮流换班,一人守城,另一人在治下村县巡逻,碰见小伙流匪立马追击。
  东平府士兵经过上次一胜,备受鼓舞,巡逻的时候个个腰板挺直,令行禁止,紧紧盯着梁山,十几种战术轮流用,下来一伙人就逮捕一伙,共逮捕了梁山几百逃匪流寇。
  东平府放这不下,潘邓书信一路转运使,紧急将犯人判决流放,连带着已在牢中的水匪一起,罪孽深重者流放至登州牢城营,罪行较轻者流放至孟州牢城营。
  登州牢城营是什么地方?那是恶名远扬,穷凶极恶的沙门岛呀!
  山上小喽啰们吓得瑟瑟发抖,宋江也怒不可遏,严令禁止下山,违军令者斩!
  他回到内堂却也要和军事商议招安一事。
  “现在该如何是好呀……”
  吴用也有些发愁了,但他面上不显,说道:“这一切不是尽在首领掌握之中?”
  宋江问道:“此话怎讲?”
  吴用说道:“共也没几个将领,都走了,剩下的精兵不还是大哥的?”
  “哎呀,他手上有二十个金牌,咱们只有三万五千人呀!等他的金牌还没发完,梁山上已没人了,咱们得早做准备!”
  吴用扇扇子说道:“哥哥莫急,我曾听闻风声,如今招安一事不像府尹说得那般顺利,日后说不准有转机。”
  吴用附着耳朵和他说了朝廷没钱,得要府尹自己给招安将领找去处一事。
  宋江瞪着眼睛看向吴用,“这是从哪儿听说的?”
  吴用说道:“徐宁为何会有金牌一枚?大小头领都去问他,他还推却得过?支支吾吾地说了,语焉不详,但也听得出是此意。”
  宋江若有所思,如此一来,他没准还真能剩下个大头。
  吴用说道:“若是着急招安,就算哥哥是山寨之首,也不过和别人一样统领五营,倒不如静观其变了。”
  *
  又有三个首领被招安,小首领们都想借这个东风,可三个大王定要先用自己人,比如秦明一定会带着黄信,呼延灼肯定会带着彭玘和韩涛。
  山寨之中人心浮动,那些都攀不上关系的也把眼睛盯在了杨志、花荣、索超等人身上。
  杨志心中郁郁,他和鲁智深同在二龙山落草,可那厮走了,却不知会他,还把二龙山四个小首领都带走了,一个也没给他留!
  曹正本是跟着他杨志上二龙山的,如今竟然也这么跟着鲁智深去了西北,他心中不快,在屋里喝酒消愁。
  小霸王周通意欲攀附,前来拜见杨志,说道:“如今几个大首领都走了,杨志首领怎被剩下了?”
  杨志本就不快活,闻此一言更是心有暗火。
  周通本是在桃花山落草为王,因下山抢劫,敌不过打虎将李忠,请李忠做了大寨主。
  而李忠曾和史进、鲁智深有过旧识。后来周通看上桃花庄刘太公家女儿,便想要强行入赘,就要逼死刘太公一家时,被路过的鲁智深路见不平,假扮新娘,一顿痛打,劝罢亲事。周通和李忠想请鲁智深上山,鲁智深却没答应,只因嫌二人“作事悭吝”,离开桃花山。
  鲁智深都看不上眼的,来他杨志面前指手画脚?
  周通却觉自己和鲁智深有旧,与杨志也攀得上交情。因当初呼延灼攻打,桃花山请二龙山相助,又和二龙山一齐上了梁山。可他们山头并不像二龙山一样有两个官人,无奈只好攀附他人。
  周通笑着说:“大王见如今局势,招安一事到底是谁做主?”
  杨志并不说话。
  周通说道:“……先是鲁头领被招安,那鲁头领缘何认得潘府尹?还不是林冲、武松二人举荐?之后又是呼延灼、秦明,他二人也是有官之人,他们当官的官官相护自然要维护几分,至于徐宁,我早就听说了,他把那家传宝贝雁翎圈金甲屁颠颠儿的给府尹上去了,不也得了块金牌?”
  周通凑近几分,说道:“如今咱们山上哪里是宋江头领做主,万事都是潘府尹做主呀!”
  杨志厌恶更甚,说道:“你待如何?”
  周通嘿嘿一笑,说道:“那徐宁献宝,咱们不也能献?”
  杨志倒了一杯酒,一口饮尽,说道:“我身无长物,该献什么给他?”
  周通压低了声音:“首领可知那潘府尹手下有一纺织坊?当日梁山攻破府城,王英那厮想要玷污织女,虽未成事,可潘府尹却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初次上山那日,他那手下与王英斗得不死不休……”周通压低声音说道:“不如杨头领,将那王英的脑袋献上去……”
  杨志慢慢转过头来看他。
  周通看着杨志说道:“首领也能谋个功名前程呀……”
  第112章 提头受降
  “哈哈哈哈……”杨志听了周通的话,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笑得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