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徐宁在此枯等一个多时辰,茶水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终于在店小二眼神恶毒地擦了第五次桌子之后,门外映起一个熟悉的身影。
林冲在门口招呼他出去。
徐宁喜出望外,给了那店小二一把铜钱,抱着箱子出去了。
一路七拐八拐,徐宁问林冲:“府尹此人性情如何?喜好什么?”
林冲答道:“潘府尹性情宽厚,秉公无私,是个心有仁慈,爱民如子的好官。你见了府尹,便只说真话就好。”
二人走到一家店面,进了二楼包厢之内,潘邓正在此品茶,徐宁见到府尹,连忙跪拜,“府尹在上,罪臣徐宁感念府尹恩德,特来拜见。”
潘邓叫他起来答话。
徐宁说道:“府尹心怀百姓,招安梁山,徐宁身在梁山之列,一同被招,虽为一小卒,也全忠义之礼,上不愧对人主,下不愧对祖先,此皆赖府尹所赐,徐宁粉身难报!”
他拿过身边的大箱子,说道:“今有一宝甲,名‘雁翎圈金甲’,乃是先祖留下,传家之宝,言赠真英雄,现献与府尹,望府尹笑纳!”
这就是时迁所盗之甲了,潘邓说道:“我收你的宝物作甚?你且对面来坐。”
徐宁忐忑地坐到府尹一旁,他身无别的珍宝,只这一个宝甲,宝物不收,他心中没底,也不知大尹是个什么章程,如何会待见他这个素未谋面的有罪之人。
潘邓拿了纸笔,说道:“将你官职,籍贯写上。”
徐宁具都写了,又写了自家父祖三代姓名,交给府尹。
潘邓见他祖籍开封府,又问他:“到了梁山之后可作奸犯科?”
徐宁连忙摇头:“罪臣已是有罪之人,如何更犯大错?只来到山寨之初,宋首领叫我训练士兵,教之以家学钩镰枪,破呼延灼连环马,罪臣迫不得已,这才教了,自呼延灼上山之后,并没再做什么事。”
潘邓点点头,说道:“原本早该找你们商议招安一事,却迟迟没有动静,你可知为何?”
徐宁说道:“……可是有变?”
潘邓叹气:“如今朝廷规划伐辽一事,国库紧张,没有银钱诏安。”
徐宁肉眼可见的局促起来。
潘邓说道:“……因此只能找一些军费丰厚的边陲大府,在事前写信件知会一声,若是此地正好缺兵少将,上报朝廷,此事可成。”
“前几日我已经写信回京,让老师帮忙询问,北方驻军大府莫过于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延安府,也不知他们能吃下多少,这几府之中你可有相识的?”
徐宁摇头道:“祖辈在东京,并无相识故交。”
潘邓又问:“可有想去的?”
徐宁咬牙说道:“罪臣愿往河间府,讨伐辽贼!”
河间府乃是几府之中最邻近国界的大府,往南就是辽南京析津府,想来兵士损耗比其它几府要多,到了此地之后也有出战立功的机会,富贵险中求,他得了先祖传授的一番本领,合该去战场上见真章!
潘邓颇为赞许,“你既有家学传承,钩镰枪天下一绝,去北方施展一番,也能赚个功名。有此精兵良将,想必边陲大府也不会拒绝,我将你记下了,上山吧,有消息就通知你。”
徐宁面上欣喜,没想到此事竟然真就这样成了,这个潘府尹真如林冲兄弟所说,是个宽厚仁慈之人!徐宁再拜谢过府尹,仍把宝甲留下。
“罪臣听闻府尹前去女真出使一事,一路上千辛万苦,危机重重,特献此宝,望府尹珍重。”
潘邓说道:“我也听闻过这雁翎甲,你当初便是因它被盗,一路被人所引来到梁山之上,如此贵重宝物,又是先祖留下,本官不欲夺人所爱,你且收回吧。”
徐宁面上羞惭:“罪臣喜爱这副宝甲,却连整个身也丧却了,如今回想,引人发笑!如今得朝廷开恩,重获新生,又得府尹引荐,才有去处,徐宁誓绝不再行此荒唐事!”
此物于他而言,岂不是系驴系马之撅也?
潘邓看向林冲。
林冲说道:“此物既是先祖留下的,如何抛弃?”
徐宁说道:“先祖留下宝甲,欲叫我建功立业,我却因此物做了山贼,怎对得起先祖?如今得大人垂怜,重归正道,欲将此物献给大人。”
潘邓见他如此,便让林冲将此甲收下,徐宁见潘府尹收了,面上带出笑来。
林冲送别了徐宁,回到酒楼,潘府尹正在此等待,见林冲回来,二人一同回府。
到了衙门后堂,潘邓待写信给老师,言招安徐宁一事。
林冲抱着箱子问道:“此物如何?”
潘邓才又想起来宝甲,说道:“赠给林冲罢。”
林冲见他满不在意,说道:“这雁翎甲确实是一副宝甲,府尹日后若是遇见什么危险,可将它穿在身上,也能保刀枪不入。”
潘邓抬听见林冲这么说,也有些好奇了,“打开箱子我看看。”
林冲将箱子打开,里面果真一副软甲。
潘邓拿起细看,惊讶道:“这真是大雁毛做的。”
林冲说道:“这副甲由大雁翎根制成,铁线连接,轻便又坚固,能够抵御刀剑箭矢的攻击,因此被称为“赛唐猊”,此铠甲只要大雁主羽,每只大雁只有二十四根主羽羽根可用,消耗巨资才能制成一副铠甲。”
潘邓颠一颠,果真轻便,比起铁甲来轻上许多,敲击之下,却又坚韧,连接处打孔穿线的铁圈也做工精致。
林冲说道:“府尹便收下此甲罢,也好有个贴身软甲来穿。”
潘邓却斩钉截铁说道:“有此宝物,怎么能不量产?”他们府中士兵还缺甲胄呢。
林冲:“?
第111章 狼多肉少
林冲听了此话,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
潘邓问道:“作此一副软甲,要用多少只大雁?”他曾经去金国出使之前,让纺织坊的织女给他做过好几套羽绒被和羽绒服,当时便收了许多鸭绒、鹅绒,既然此雁翎甲也是用羽根制作,想必鹅羽也不是不可,到时候一同收来,岂不是一鹅两用?
林冲踌躇说道:“此甲做工精细,每雁只二十四根羽可用,做成一副软甲,要五百只大雁。”
潘邓不可置信,多少只?五百只!
他双眼圆睁,两手一抖,雁翎甲掉在桌面上。
林冲又补充道:“主羽拔掉,不会再生。一般都是宰杀时取雁羽,府尹若是从头养起……怕是需要些年头,才能做成一幅甲。”
言下之意,“量产”恐怕是……
潘邓又从桌上捞起那宝甲来,细细观看,指着一处对林冲说道:“教头请看。”
林冲不明所以,凑过去细看。
潘邓抬起脑袋,侃侃而谈:“此甲虽为宝甲,却败在用雁翎做甲片,此雁翎既然是动物身上所取,即为角质,乃是‘可降解材料’,日久天长,岂能不老化!”
林冲拱手,“府尹英明。”
潘邓把那雁翎甲放到桌上,又坐回书案之后,问道:“林教头可知如今有什么甲胄可做?”
林冲也知他是为厢兵营考虑,说道:“如今厢兵营甲胄便是寻常样式。”他指着雁翎甲说道:“除了一片身甲,还有披膊,穿戴好后会在胸前系上一块护心镜,腰身系笏头带,下身也有裙甲。”
“若是完整,还应有护臂,胫甲,头盔,裈甲,不过因着东平府少有战乱,军营内的铠甲也已锈的锈、坏的坏了,并没新的军资派发下来。”
这说的是普通甲胄,即是金属甲片,用绳索或皮条将甲片相互连接,两层之间交互排列,形成一种类似于屋瓦结构的编缀方式,上一行甲片覆盖在下一行甲片的连接处,穿在身上,以增强防护力。
潘邓仔细想来却觉得过于沉重,“可还有其他甲胄形式?”
林冲答道:“此甲最佳,除此外还有朝中作院还有其他甲胄,只是山字甲制作繁琐,步人甲太过沉重,锁子甲防御有限。”
潘邓仔细了解一番,发现还真是目前的甲胄最划算,防御效果好,制作起来工期也不长,太轻的防御能力就没有它好了。
若有现代的合金材料,硬度韧度都高的情况下,倒是可以将甲片减重;有成熟的工艺,也可将锁子甲的锁圈缩小,但是以目前的工艺水平,想要提升需要时间,还是先做一批甲胄出来用才是正事。
潘邓点点头说道:“如今营中甲胄短缺,也该添一批新甲,东平府即为州府,本就可开作院,本官这便上书朝廷,开院锻甲。”
林冲踌躇着说道:“……开作院一事,不好轻易开口,皇帝怕是不会答应。”
潘邓呵呵一笑,“若是直接说开院锻铁打兵器,皇帝必不会应;可若是说东平府危困,军资库被盗,要圣上拨兵器甲胄下来,皇帝就会退而求其次,叫我们东平府自给自足了。”
潘邓上书要甲胄,一边给老师写信言明徐宁招安一事,又直接写了一封推荐信,写明徐宁此人忠心义胆,又有家传绝学钩镰枪,专克马军。代转给河间府府尹。
林冲在门口招呼他出去。
徐宁喜出望外,给了那店小二一把铜钱,抱着箱子出去了。
一路七拐八拐,徐宁问林冲:“府尹此人性情如何?喜好什么?”
林冲答道:“潘府尹性情宽厚,秉公无私,是个心有仁慈,爱民如子的好官。你见了府尹,便只说真话就好。”
二人走到一家店面,进了二楼包厢之内,潘邓正在此品茶,徐宁见到府尹,连忙跪拜,“府尹在上,罪臣徐宁感念府尹恩德,特来拜见。”
潘邓叫他起来答话。
徐宁说道:“府尹心怀百姓,招安梁山,徐宁身在梁山之列,一同被招,虽为一小卒,也全忠义之礼,上不愧对人主,下不愧对祖先,此皆赖府尹所赐,徐宁粉身难报!”
他拿过身边的大箱子,说道:“今有一宝甲,名‘雁翎圈金甲’,乃是先祖留下,传家之宝,言赠真英雄,现献与府尹,望府尹笑纳!”
这就是时迁所盗之甲了,潘邓说道:“我收你的宝物作甚?你且对面来坐。”
徐宁忐忑地坐到府尹一旁,他身无别的珍宝,只这一个宝甲,宝物不收,他心中没底,也不知大尹是个什么章程,如何会待见他这个素未谋面的有罪之人。
潘邓拿了纸笔,说道:“将你官职,籍贯写上。”
徐宁具都写了,又写了自家父祖三代姓名,交给府尹。
潘邓见他祖籍开封府,又问他:“到了梁山之后可作奸犯科?”
徐宁连忙摇头:“罪臣已是有罪之人,如何更犯大错?只来到山寨之初,宋首领叫我训练士兵,教之以家学钩镰枪,破呼延灼连环马,罪臣迫不得已,这才教了,自呼延灼上山之后,并没再做什么事。”
潘邓点点头,说道:“原本早该找你们商议招安一事,却迟迟没有动静,你可知为何?”
徐宁说道:“……可是有变?”
潘邓叹气:“如今朝廷规划伐辽一事,国库紧张,没有银钱诏安。”
徐宁肉眼可见的局促起来。
潘邓说道:“……因此只能找一些军费丰厚的边陲大府,在事前写信件知会一声,若是此地正好缺兵少将,上报朝廷,此事可成。”
“前几日我已经写信回京,让老师帮忙询问,北方驻军大府莫过于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延安府,也不知他们能吃下多少,这几府之中你可有相识的?”
徐宁摇头道:“祖辈在东京,并无相识故交。”
潘邓又问:“可有想去的?”
徐宁咬牙说道:“罪臣愿往河间府,讨伐辽贼!”
河间府乃是几府之中最邻近国界的大府,往南就是辽南京析津府,想来兵士损耗比其它几府要多,到了此地之后也有出战立功的机会,富贵险中求,他得了先祖传授的一番本领,合该去战场上见真章!
潘邓颇为赞许,“你既有家学传承,钩镰枪天下一绝,去北方施展一番,也能赚个功名。有此精兵良将,想必边陲大府也不会拒绝,我将你记下了,上山吧,有消息就通知你。”
徐宁面上欣喜,没想到此事竟然真就这样成了,这个潘府尹真如林冲兄弟所说,是个宽厚仁慈之人!徐宁再拜谢过府尹,仍把宝甲留下。
“罪臣听闻府尹前去女真出使一事,一路上千辛万苦,危机重重,特献此宝,望府尹珍重。”
潘邓说道:“我也听闻过这雁翎甲,你当初便是因它被盗,一路被人所引来到梁山之上,如此贵重宝物,又是先祖留下,本官不欲夺人所爱,你且收回吧。”
徐宁面上羞惭:“罪臣喜爱这副宝甲,却连整个身也丧却了,如今回想,引人发笑!如今得朝廷开恩,重获新生,又得府尹引荐,才有去处,徐宁誓绝不再行此荒唐事!”
此物于他而言,岂不是系驴系马之撅也?
潘邓看向林冲。
林冲说道:“此物既是先祖留下的,如何抛弃?”
徐宁说道:“先祖留下宝甲,欲叫我建功立业,我却因此物做了山贼,怎对得起先祖?如今得大人垂怜,重归正道,欲将此物献给大人。”
潘邓见他如此,便让林冲将此甲收下,徐宁见潘府尹收了,面上带出笑来。
林冲送别了徐宁,回到酒楼,潘府尹正在此等待,见林冲回来,二人一同回府。
到了衙门后堂,潘邓待写信给老师,言招安徐宁一事。
林冲抱着箱子问道:“此物如何?”
潘邓才又想起来宝甲,说道:“赠给林冲罢。”
林冲见他满不在意,说道:“这雁翎甲确实是一副宝甲,府尹日后若是遇见什么危险,可将它穿在身上,也能保刀枪不入。”
潘邓抬听见林冲这么说,也有些好奇了,“打开箱子我看看。”
林冲将箱子打开,里面果真一副软甲。
潘邓拿起细看,惊讶道:“这真是大雁毛做的。”
林冲说道:“这副甲由大雁翎根制成,铁线连接,轻便又坚固,能够抵御刀剑箭矢的攻击,因此被称为“赛唐猊”,此铠甲只要大雁主羽,每只大雁只有二十四根主羽羽根可用,消耗巨资才能制成一副铠甲。”
潘邓颠一颠,果真轻便,比起铁甲来轻上许多,敲击之下,却又坚韧,连接处打孔穿线的铁圈也做工精致。
林冲说道:“府尹便收下此甲罢,也好有个贴身软甲来穿。”
潘邓却斩钉截铁说道:“有此宝物,怎么能不量产?”他们府中士兵还缺甲胄呢。
林冲:“?
第111章 狼多肉少
林冲听了此话,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
潘邓问道:“作此一副软甲,要用多少只大雁?”他曾经去金国出使之前,让纺织坊的织女给他做过好几套羽绒被和羽绒服,当时便收了许多鸭绒、鹅绒,既然此雁翎甲也是用羽根制作,想必鹅羽也不是不可,到时候一同收来,岂不是一鹅两用?
林冲踌躇说道:“此甲做工精细,每雁只二十四根羽可用,做成一副软甲,要五百只大雁。”
潘邓不可置信,多少只?五百只!
他双眼圆睁,两手一抖,雁翎甲掉在桌面上。
林冲又补充道:“主羽拔掉,不会再生。一般都是宰杀时取雁羽,府尹若是从头养起……怕是需要些年头,才能做成一幅甲。”
言下之意,“量产”恐怕是……
潘邓又从桌上捞起那宝甲来,细细观看,指着一处对林冲说道:“教头请看。”
林冲不明所以,凑过去细看。
潘邓抬起脑袋,侃侃而谈:“此甲虽为宝甲,却败在用雁翎做甲片,此雁翎既然是动物身上所取,即为角质,乃是‘可降解材料’,日久天长,岂能不老化!”
林冲拱手,“府尹英明。”
潘邓把那雁翎甲放到桌上,又坐回书案之后,问道:“林教头可知如今有什么甲胄可做?”
林冲也知他是为厢兵营考虑,说道:“如今厢兵营甲胄便是寻常样式。”他指着雁翎甲说道:“除了一片身甲,还有披膊,穿戴好后会在胸前系上一块护心镜,腰身系笏头带,下身也有裙甲。”
“若是完整,还应有护臂,胫甲,头盔,裈甲,不过因着东平府少有战乱,军营内的铠甲也已锈的锈、坏的坏了,并没新的军资派发下来。”
这说的是普通甲胄,即是金属甲片,用绳索或皮条将甲片相互连接,两层之间交互排列,形成一种类似于屋瓦结构的编缀方式,上一行甲片覆盖在下一行甲片的连接处,穿在身上,以增强防护力。
潘邓仔细想来却觉得过于沉重,“可还有其他甲胄形式?”
林冲答道:“此甲最佳,除此外还有朝中作院还有其他甲胄,只是山字甲制作繁琐,步人甲太过沉重,锁子甲防御有限。”
潘邓仔细了解一番,发现还真是目前的甲胄最划算,防御效果好,制作起来工期也不长,太轻的防御能力就没有它好了。
若有现代的合金材料,硬度韧度都高的情况下,倒是可以将甲片减重;有成熟的工艺,也可将锁子甲的锁圈缩小,但是以目前的工艺水平,想要提升需要时间,还是先做一批甲胄出来用才是正事。
潘邓点点头说道:“如今营中甲胄短缺,也该添一批新甲,东平府即为州府,本就可开作院,本官这便上书朝廷,开院锻甲。”
林冲踌躇着说道:“……开作院一事,不好轻易开口,皇帝怕是不会答应。”
潘邓呵呵一笑,“若是直接说开院锻铁打兵器,皇帝必不会应;可若是说东平府危困,军资库被盗,要圣上拨兵器甲胄下来,皇帝就会退而求其次,叫我们东平府自给自足了。”
潘邓上书要甲胄,一边给老师写信言明徐宁招安一事,又直接写了一封推荐信,写明徐宁此人忠心义胆,又有家传绝学钩镰枪,专克马军。代转给河间府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