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说到这他哽咽了,“……不知能不能再见……也是他不在,家里没个能人,不然我也不会被人欺负……”
“武大哥……”潘邓握住他的手,“你别胡思乱想,好好调养,待到来日武二哥回来,也好团聚。那西门庆踢伤了你,这事没这么容易了结,岂是他给银子就算了,我定叫他付出代价。”
潘金莲花容失色,连忙劝他,“潘兄弟,莫再招惹他了!保重自身,羊怎么和狼斗。”
武大也劝说,“潘兄弟,我活到这么大,除了我家二哥,没人给我出过头,你是我的好兄弟……我武大福浅,却也怕兄弟受苦,我怕你出事,咱们且先避避。”
潘邓不欲多说,只是叮嘱,“两位放宽心,在家多呆几日,也别出门,吃食饭菜我叫干娘来你家做,远亲近邻,莫要推让。”
*
被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杜家村的保正摆了一道,县令颇为火大,但因县丞辅助他,二人同理一县衙事,他也不好找县丞问话。便遣人找了那在衙上担职的役夫,要问问他为何看不清局势,不按老爷的意思行事。
那衙役听了县尊要找他,怕得一叠声地说坏了坏了,急得满头冒汗,想到找县丞大人撑腰,可是县丞家的大门轻易进不得,这便找上了主簿家门。
冯主簿正在家里喝茶,听到这衙役哭诉,冷哼一声,吩咐了家里面管事,“去给县令大人捎句话,县里衙役今晚事忙,明日县令大人早起就要动身,随行的不能出现一点疏漏,我这里也缺人手,怕是一个通宵都理不完账目,这二税本还要赶着明早随大人进府城呢。”
回头又看向这个衙役,“你不用去了,且回家吧。”
衙役如蒙大赦,千恩万谢地走了。
他前脚刚走,从主簿家里屏风后面走出一个人来,正是当日在县衙的县丞,“怎想找个役夫的麻烦,简直不像话。”他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主簿桌旁。
桌上杯杯盏盏,瓶罐茶汤,冯主簿的动作行云流水,正是汴京新流行的点茶手法,“咱们这个县令什么时候像个大令样子,也就是多亏了县丞大人不弃,府衙还算勉强支撑了。”
县丞叹了一口气,“冯主簿,我与你说句肺腑之言,往日里他结交恶霸,公然敛财,我因官低一级,向来是缄口不言,一向只做自己分内差事。打理县事,勤勤恳恳,县令不管事,我也未尝埋怨,只求三年一到评个上等……可是谁能想到他竟然要如此行事!”
“他去东平府交二税本?这县里大大小小,税收治狱哪样不是我来做?他受贿敛财我便都忍了,只当是去汴京给相公们打点,他便是搭上当朝蔡太师,我出身贫寒无有门路,也便不去艳羡;可是东平府考语他竟也不能让给我吗?”
“唉……”冯主簿把点好的茶汤送到县丞面前,和他一起吐槽,“县尊这样做是太过了些,从没听过哪的二税本是要县令巴巴的亲手去府城交的,就一个小本子,也不是什么贵物,他这样疏忽职守,擅离治县,确实是不应该呀。”
县丞岂能不赞同,“若是府尹陈大人清明,便判他个疏忽职守之罪!”
冯主簿品了一口茶香,慢悠悠的说道:“……只是县尊年迈,已经到了归老之年,恐怕陈大人不会轻易治罪,反倒还会因为他远道而来,治县功绩卓著而多加赞扬,他此一去,也在陈大人心里留了位置,此次考评,说不准真叫他拿个优……”
他思索一番,“……再叫他打点一下京中上官,没准咱们这县尊真能在归老之前连升几级,到那大府里出任一届府尹呢!”
县丞听得心绞痛都要犯了,“莫再说了,冯兄,你且替我想想办法吧,这两年多里,你我二人官吏和睦,相得益彰,你便为愚弟多费些心神,日后定有回报!”
“不是我不想,愚兄只是一介小吏……”
“冯兄,我还忘了问你,你叫我今日多看照的那个潘邓,他和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那小子福气大,竟然入了你的法眼?”言下之意你的忙我帮了,你也别光顾着拿干话噎我,也给我想想办法。
冯主簿笑笑,“两年前就认识了,他因缘巧合,救了我家三哥(第三个男孩)一命,我便叫我家三哥认他做了干爷,这两年常来往。”
县丞恍然大悟,难怪那小子如此英勇,站在县衙地面上,连县尊强龙都不怕,原来是攀上了这条地头蛇呀!
恰在此时,主簿府里一个家人来传话,“潘二爷来了。”
“快叫他进来。”冯主簿挥挥手,看向一边的县丞,“莫走,也叫你认识一下潘兄弟,他是个妙人。”
说着起身去迎客,潘邓从二门走进来,“冯主簿,这厢有礼。”
冯主簿一脸落寞,“潘老弟,我没脸见你呀。”
潘邓吃惊,“冯兄何出此言?”
“你交代的事我没办成,今天竟然叫那西门庆躲过一劫,我实在不好意思见你。”
潘邓哭笑不得,“冯兄这是哪里的话,我何曾妄想能够正法西门庆,别说制裁奸恶,今日若不是你暗中相助,我潘邓位卑言轻,哪能逃出生天,此次前来特意为谢你。带了春果一篮,请贤兄品鉴。”
“诶呦,这可使不得……”冯主簿推辞着,还是将小篮拿在手中,取了柑橘,递给县丞一个。
“快来见过县丞大人。”
潘邓连忙作揖,“多谢大人今日回护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县丞连连摆手,“潘小哥行事磊落,不畏强权,我也只是秉公执法,何来回护一说。”
三人就坐,冯主簿剥着柑橘,还让县丞也剥柑橘,清明时节,北方还都是青桔,这柑橘却又大又甜,明显是南方运来的,贫苦出身的县丞少尝“反季水果”,吃的新鲜,他把目光扫在那装着柑橘的篮子上,只见上面一层柑橘,中间小布蒙着的底层,却又不知道是什么了,他也不多管闲事,只静看来客。
第12章 潘邓施巧计
“那西门庆如此恶毒,小弟今日能毫发无损,全赖贤兄,再谢贤兄伸手相助。”潘邓说着便两手作揖。
冯主簿赶紧挽住他,“哪里还待让你一谢再谢?”
“只是西门庆此人阴险狡诈,必不会善罢甘休,小弟惭愧,还得再恳冯兄援手。”
冯主簿倚桌叹气,“那西门庆财大气粗,又是个混不吝的,现在搭上县尊的大船,我等小吏不过是衙中一抄书耳,怎能与大人争锋。”
潘邓微微一笑,“冯兄忒谦了,那整日贪贿,无所事事的人没有冯兄的气度,冯兄宵衣旰食,治县有方却还要逊人一筹吗?俗话说铁打的吏,流水的官,县令做事再风火在这阳谷县中也不过水中浮萍,三年一到,任他是个什么人也要离任,冯兄在这却是铁打的营盘,可谓稳如泰山,无人能撼。”
“况且咱们县城就算只是中县,也有茫茫人口,乡下有司正耆老,保正庄头,若是没有主簿大人心系县政,从中转圜,就算他县令官威甚大,手也伸不进下面去,他们三年一换,县内政事,治下百姓,不熟悉的,不都依赖冯兄你指点迷津?”
冯主簿被吹捧的心花怒放,通体舒适,但依旧面上矜持,“贤弟何出此言,我等不过是恪尽职守罢了,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这县令三年一换,各个来时新来乍到,去时也不见得就熟门熟路了,总有那一拍脑袋就下令的,不切实际,最后还得我们收拾烂摊子……你且放心,你的事我自然会放在心上,尽力而为。”
潘邓感激地看着他,“多谢冯兄,小弟已有一计,还教冯兄与县丞大人参详。”
县丞听他二人吹捧,没想到这还有他的事呢,把橘皮放到桌上也听起来。
*
夜幕降临,潘邓回到家中,不出多时,三三两两人从后门进入潘邓家院子。
潘邓抱拳,“众位高邻,众位兄弟,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今日所说之事,勿要泄露他人。”
众人纷纷应了,潘邓才又说,“西门庆此一计不成,不能善罢甘休,如今只能我等先发制人,占了先机,才好叫他翻不了身,小子从前承蒙各位高邻关照,如今也正是水深火热,还是央求诸位帮忙,为我跑一趟。”
众邻人点头,当夜里阳谷县宅子灯火点点。
*
狮子桥下大酒楼
夜色渐沉,华灯耀目,酒楼闹哄哄,顺着楼梯蜿蜒而上,二楼雅座内,西门庆搂着一个陪坐,喝着酒吃着菜,时不时还要与陪坐女子调笑几句,眼角余光撇在坐在圆桌另一边的缩手缩脚的李四身上,突然扫杯摔筷,“那个潘邓究竟是什么人!”
“我……我也不知道呀……”李四连忙起身,取了新的酒杯,斟满了酒,再拿了新筷子,送到西门庆手边。
“姐夫……西门大官人……您息怒,我是真不知道那个潘邓有什么底细,他……他就是个没爹没娘让人捡的,还能有哪的爷娘伯舅给他撑腰不成。”
西门庆到底想着这是李娇娇的家人,没再发作,冷哼一声,重新喝了一杯酒,夹了一筷酒菜。
“武大哥……”潘邓握住他的手,“你别胡思乱想,好好调养,待到来日武二哥回来,也好团聚。那西门庆踢伤了你,这事没这么容易了结,岂是他给银子就算了,我定叫他付出代价。”
潘金莲花容失色,连忙劝他,“潘兄弟,莫再招惹他了!保重自身,羊怎么和狼斗。”
武大也劝说,“潘兄弟,我活到这么大,除了我家二哥,没人给我出过头,你是我的好兄弟……我武大福浅,却也怕兄弟受苦,我怕你出事,咱们且先避避。”
潘邓不欲多说,只是叮嘱,“两位放宽心,在家多呆几日,也别出门,吃食饭菜我叫干娘来你家做,远亲近邻,莫要推让。”
*
被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杜家村的保正摆了一道,县令颇为火大,但因县丞辅助他,二人同理一县衙事,他也不好找县丞问话。便遣人找了那在衙上担职的役夫,要问问他为何看不清局势,不按老爷的意思行事。
那衙役听了县尊要找他,怕得一叠声地说坏了坏了,急得满头冒汗,想到找县丞大人撑腰,可是县丞家的大门轻易进不得,这便找上了主簿家门。
冯主簿正在家里喝茶,听到这衙役哭诉,冷哼一声,吩咐了家里面管事,“去给县令大人捎句话,县里衙役今晚事忙,明日县令大人早起就要动身,随行的不能出现一点疏漏,我这里也缺人手,怕是一个通宵都理不完账目,这二税本还要赶着明早随大人进府城呢。”
回头又看向这个衙役,“你不用去了,且回家吧。”
衙役如蒙大赦,千恩万谢地走了。
他前脚刚走,从主簿家里屏风后面走出一个人来,正是当日在县衙的县丞,“怎想找个役夫的麻烦,简直不像话。”他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主簿桌旁。
桌上杯杯盏盏,瓶罐茶汤,冯主簿的动作行云流水,正是汴京新流行的点茶手法,“咱们这个县令什么时候像个大令样子,也就是多亏了县丞大人不弃,府衙还算勉强支撑了。”
县丞叹了一口气,“冯主簿,我与你说句肺腑之言,往日里他结交恶霸,公然敛财,我因官低一级,向来是缄口不言,一向只做自己分内差事。打理县事,勤勤恳恳,县令不管事,我也未尝埋怨,只求三年一到评个上等……可是谁能想到他竟然要如此行事!”
“他去东平府交二税本?这县里大大小小,税收治狱哪样不是我来做?他受贿敛财我便都忍了,只当是去汴京给相公们打点,他便是搭上当朝蔡太师,我出身贫寒无有门路,也便不去艳羡;可是东平府考语他竟也不能让给我吗?”
“唉……”冯主簿把点好的茶汤送到县丞面前,和他一起吐槽,“县尊这样做是太过了些,从没听过哪的二税本是要县令巴巴的亲手去府城交的,就一个小本子,也不是什么贵物,他这样疏忽职守,擅离治县,确实是不应该呀。”
县丞岂能不赞同,“若是府尹陈大人清明,便判他个疏忽职守之罪!”
冯主簿品了一口茶香,慢悠悠的说道:“……只是县尊年迈,已经到了归老之年,恐怕陈大人不会轻易治罪,反倒还会因为他远道而来,治县功绩卓著而多加赞扬,他此一去,也在陈大人心里留了位置,此次考评,说不准真叫他拿个优……”
他思索一番,“……再叫他打点一下京中上官,没准咱们这县尊真能在归老之前连升几级,到那大府里出任一届府尹呢!”
县丞听得心绞痛都要犯了,“莫再说了,冯兄,你且替我想想办法吧,这两年多里,你我二人官吏和睦,相得益彰,你便为愚弟多费些心神,日后定有回报!”
“不是我不想,愚兄只是一介小吏……”
“冯兄,我还忘了问你,你叫我今日多看照的那个潘邓,他和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那小子福气大,竟然入了你的法眼?”言下之意你的忙我帮了,你也别光顾着拿干话噎我,也给我想想办法。
冯主簿笑笑,“两年前就认识了,他因缘巧合,救了我家三哥(第三个男孩)一命,我便叫我家三哥认他做了干爷,这两年常来往。”
县丞恍然大悟,难怪那小子如此英勇,站在县衙地面上,连县尊强龙都不怕,原来是攀上了这条地头蛇呀!
恰在此时,主簿府里一个家人来传话,“潘二爷来了。”
“快叫他进来。”冯主簿挥挥手,看向一边的县丞,“莫走,也叫你认识一下潘兄弟,他是个妙人。”
说着起身去迎客,潘邓从二门走进来,“冯主簿,这厢有礼。”
冯主簿一脸落寞,“潘老弟,我没脸见你呀。”
潘邓吃惊,“冯兄何出此言?”
“你交代的事我没办成,今天竟然叫那西门庆躲过一劫,我实在不好意思见你。”
潘邓哭笑不得,“冯兄这是哪里的话,我何曾妄想能够正法西门庆,别说制裁奸恶,今日若不是你暗中相助,我潘邓位卑言轻,哪能逃出生天,此次前来特意为谢你。带了春果一篮,请贤兄品鉴。”
“诶呦,这可使不得……”冯主簿推辞着,还是将小篮拿在手中,取了柑橘,递给县丞一个。
“快来见过县丞大人。”
潘邓连忙作揖,“多谢大人今日回护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县丞连连摆手,“潘小哥行事磊落,不畏强权,我也只是秉公执法,何来回护一说。”
三人就坐,冯主簿剥着柑橘,还让县丞也剥柑橘,清明时节,北方还都是青桔,这柑橘却又大又甜,明显是南方运来的,贫苦出身的县丞少尝“反季水果”,吃的新鲜,他把目光扫在那装着柑橘的篮子上,只见上面一层柑橘,中间小布蒙着的底层,却又不知道是什么了,他也不多管闲事,只静看来客。
第12章 潘邓施巧计
“那西门庆如此恶毒,小弟今日能毫发无损,全赖贤兄,再谢贤兄伸手相助。”潘邓说着便两手作揖。
冯主簿赶紧挽住他,“哪里还待让你一谢再谢?”
“只是西门庆此人阴险狡诈,必不会善罢甘休,小弟惭愧,还得再恳冯兄援手。”
冯主簿倚桌叹气,“那西门庆财大气粗,又是个混不吝的,现在搭上县尊的大船,我等小吏不过是衙中一抄书耳,怎能与大人争锋。”
潘邓微微一笑,“冯兄忒谦了,那整日贪贿,无所事事的人没有冯兄的气度,冯兄宵衣旰食,治县有方却还要逊人一筹吗?俗话说铁打的吏,流水的官,县令做事再风火在这阳谷县中也不过水中浮萍,三年一到,任他是个什么人也要离任,冯兄在这却是铁打的营盘,可谓稳如泰山,无人能撼。”
“况且咱们县城就算只是中县,也有茫茫人口,乡下有司正耆老,保正庄头,若是没有主簿大人心系县政,从中转圜,就算他县令官威甚大,手也伸不进下面去,他们三年一换,县内政事,治下百姓,不熟悉的,不都依赖冯兄你指点迷津?”
冯主簿被吹捧的心花怒放,通体舒适,但依旧面上矜持,“贤弟何出此言,我等不过是恪尽职守罢了,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这县令三年一换,各个来时新来乍到,去时也不见得就熟门熟路了,总有那一拍脑袋就下令的,不切实际,最后还得我们收拾烂摊子……你且放心,你的事我自然会放在心上,尽力而为。”
潘邓感激地看着他,“多谢冯兄,小弟已有一计,还教冯兄与县丞大人参详。”
县丞听他二人吹捧,没想到这还有他的事呢,把橘皮放到桌上也听起来。
*
夜幕降临,潘邓回到家中,不出多时,三三两两人从后门进入潘邓家院子。
潘邓抱拳,“众位高邻,众位兄弟,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今日所说之事,勿要泄露他人。”
众人纷纷应了,潘邓才又说,“西门庆此一计不成,不能善罢甘休,如今只能我等先发制人,占了先机,才好叫他翻不了身,小子从前承蒙各位高邻关照,如今也正是水深火热,还是央求诸位帮忙,为我跑一趟。”
众邻人点头,当夜里阳谷县宅子灯火点点。
*
狮子桥下大酒楼
夜色渐沉,华灯耀目,酒楼闹哄哄,顺着楼梯蜿蜒而上,二楼雅座内,西门庆搂着一个陪坐,喝着酒吃着菜,时不时还要与陪坐女子调笑几句,眼角余光撇在坐在圆桌另一边的缩手缩脚的李四身上,突然扫杯摔筷,“那个潘邓究竟是什么人!”
“我……我也不知道呀……”李四连忙起身,取了新的酒杯,斟满了酒,再拿了新筷子,送到西门庆手边。
“姐夫……西门大官人……您息怒,我是真不知道那个潘邓有什么底细,他……他就是个没爹没娘让人捡的,还能有哪的爷娘伯舅给他撑腰不成。”
西门庆到底想着这是李娇娇的家人,没再发作,冷哼一声,重新喝了一杯酒,夹了一筷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