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友妻 第100节
第190章 “认准了,不变了?”
赵霁云面色阴沉,将管家叫进书房,仔细问询了这些时日上京的局势。
却说皇帝驾崩,皇子们夺权争夺大臣们支持,其中定远侯府为首要,杜贵妃以琼华公主与赵霁云的婚事强迫侯夫人进宫商议大事,侯夫人早有预料,在皇帝驾崩消息传出后立刻泡冷水,称病拒绝,杜贵妃派太医上门,得知侯夫人风寒严重不宜离府后,便派了人在侯府守着。
皇帝驾崩第二日,杜贵妃一系与其他联合的几位皇子便兵刃相见,最终在金吾卫压制下暂且平息。但局势依然紧张,侯夫人只拖延了三日,便被杜贵妃派来的马车带进了宫中,至今没有消息传出。
昨夜,疑似藩王势力入城,皇宫彻底大乱,多位大臣家眷被接走,第一个不从的御史大夫全家被屠,百姓恐慌,侯府其他人也被带进宫,来人是以杜贵妃名义,但管家却持怀疑态度。
如今清晨,宫中还未有消息传出,局势还不明,城门本是由金吾卫掌控关着的,但昨夜开始就是大开的状态,反应过来的上京百姓纷纷收拾东西,等动乱小了点后便出逃。
“我娘可有话留下?”赵霁云声音阴沉沉的,有些多日不曾休息的哑。
管家双眼含泪,点头:“夫人早在圣上驾崩时便留下话,若公子回来时,她还未从宫中出来,不必去宫中寻她,直接去联系郑王爷,到时候该做什么,公子自与老王爷商议。”
郑王爷便是侯夫人的父亲,按辈分是已经驾崩的圣上的小皇叔,当初很受宠爱,封地是中州,郑王爷性子洒脱,一生逍遥任性,极爱妻,尽管老王妃只生下侯夫人一个女儿,也未曾再纳妾生子,每年都会带着老王妃四处游玩,避免被忌惮几乎不进京,就是赵霁云也就见过这位外祖与外祖母几面。
但赵霁云每年都会与郑王爷通信,多是老王爷将游历在外遇到的新奇玩意送来给唯一的外孙把玩,再说几件趣事,很是随性爱逗趣。
赵霁云十六岁时还收到过老王爷送的拨浪鼓,老王爷信中说沿途遇到稚儿想起元钧小时最爱玩拨浪鼓,便买来把玩。
管家又说:“夫人也早早给老王爷传信了,只侯府一直被看管着,公子也未归来,老王爷那儿没回过信。”
赵霁云点了头,吩咐管家守好侯府,将带来亲兵化作护卫散在府中,便带着青石去了风山茶馆。
风山茶馆如同其他铺子一般早已关门,门外萧索凌乱地堆着些杂物。
赵霁云从后巷到了后门处,有节奏地敲了门,门立刻打开,他默然带着青石入内后,门里模样普通的小厮才是满眼激动道:“公子终于来了,老王爷在里面等公子。”
听到外祖亲自入京,赵霁云怔了一下,一瞬间脑中想了许多,快步上前。
屋舍内的榻边躺着位老者,着宽袖道袍,脸上蓄了短须,修得极齐整漂亮,头发保养得极好,依旧浓密,只掺杂了稍许白发,用一根木簪挽起道髻,脸瞧着依旧英俊,连皱纹都恰到好处的儒雅,这会儿似乎还在睡着。
“外祖。”赵霁云低声唤了一声。
老王爷睁开眼,眸中清明,他瞧了一眼赵霁云,嘟囔声:“这么个阴沉劲儿瞧着都不美了,丑了许多,怎不学学我,到了何时都保持着俊美仪容?你这般以后娶了妻怕是年纪大了要被嫌弃,到时候床都上不去,就算进得了屋,怕是人家心就不在你这儿了!小孩子家家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作甚?”
赵霁云呆了呆,虽与外祖见面极少,但因着通信熟知外祖性格,可京中发生如此大事,外祖见了他头一件事就是评他样貌,他还是缓不过神来。
老王爷说着,从榻上起身站起来,他身量高大,脊背挺直,绕着赵霁云走了两圈,抬手拍了拍他肩,又道:“听说你瞧上了个女郎,还用了心机手段把她夺了过来,连我给你娘的保命丹都因此给出去了?行啊!够下血本啊!”
他说罢,不知是否觉得好笑,竟是笑出了声。
赵霁云脸上的阴沉一下变得柔和,带着几分羞涩,“外祖知道了。”
老王爷轻哼一声:“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我还知道你这般追着人家跑,人家可还没将你放在心上,真是没出息了,竟是比不过一个病秧子。”
赵霁云的脸红了红又青了青,最后想起临走前禾衣说的话,脸色又重新红起来,“不,外祖你不知,她如今心里已经有我了。”
老王爷瞧瞧他,啧了一声:“认准了,不变了?”
赵霁云眼睫轻颤,整理了一下衣袍,才是略有几分赧色道:“认准了。”
老王爷点点头,又提起侯夫人,“你可比你娘有意思,你娘太古板了,也不知像谁,非要为着萧氏皇族与你爹成亲,倔得很,好在你爹后来也安分得很,但依旧招人嫌。”
赵霁云听罢,默然。
老王爷也不想提起糟心的女儿这门婚,立刻又叮嘱一句:“既认准了,那你可好好收拾一番自己,每次见面务必美貌一些,你外祖母就是因着我貌美,这几十年对我死心塌地,你这般胡茬乱冒,眼窝泛青,实在是有碍瞻观啊!晚点我给你誊写几张保养的方子,内服外用,也可以用起来了,男子不止外貌得佳,房中事也不能颓然。”
赵霁云:“……”
他眼瞧着外祖现下就要去磨墨写方子,忍不住出声:“外祖,我娘还在宫中。”
老王爷还是自顾自在桌案旁坐下来,淡定地提笔写方子,写完了三张,才是哼一声:“叫你娘吃一吃苦头也是好的,看这几十年为这萧氏做了什么蠢事,你不必忧心她,还活得好好的。”
赵霁云听罢,便知道外祖早来了几日必是早有了部署,只不知为何没将娘救出宫。
老王爷写完最后一张方子,终于抬眼看赵霁云,很随意地问道:“你想怎么救你娘?侯府的其他人,你打算救不救?”
赵远山与赵鹤川的妻儿都是养在侯府的,赵砚杉与赵砚松一个是户部郎中,一个是金吾卫郎中,本就在京中,如这一窝窝自然都被带走了。
赵霁云与其三哥四哥感情一般,但与长兄次兄却感情颇好,自不可能丢下他们妻儿。
他眼睫垂下,再抬眼时,神色温润,轻声道:“反了吧。”
老王爷瞧瞧他,笑了,又问一句:“那女郎,你可有派人护着?”
第191章 威胁赵霁云?
赵霁云入京这一日,也是温家办满月酒这一日。
却说温良才乃是赵家军中极有盛名的将军,乃定远侯的左膀右臂,小时在军中也教导过赵家兄弟,情分甚浓。
这些时日西戎与北狄都是小打小闹骚扰边关,到其幼儿满月酒这一日,温良才便回了关内,赵鹤川本要一同参宴,只赵远山旧伤犯了,他思索再三,还是留在了营中。
温府今日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雁青关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军中将士没法到场,但女眷们也都来了。
禾衣从前作为李家妇时参加的宴席自不可比,好在铜书与她说了一些礼仪规矩,诸如如何送礼,如何应对其他女眷,也与她描述了一番诸多女眷的样貌。
她今日穿得素净典雅,浅紫衫裙,头饰戴的依然是玉,耳铛亦是珠玉,略施薄粉,如此收拾妥当后便带上铜书与麦黄早早出了门。
麦黄还没去过大人物的满月酒呢,上回徐州城县令家的满月酒在她看来已是很不得了了。虽然已经听铜书说过要守的规矩,但这会儿还是有些紧张,快到地方时,忍不住掀起车窗帘子朝外看,便看到街上已是停满了马车骡车。
她看见车上下来的女眷们都穿得花红柳绿,十分鲜艳,顿时有些紧张地偏头看向禾衣,“娘子,她们都穿得好是艳丽,娘子穿得是不是太素净了些?”
说完这话,麦黄也不等禾衣开口,便又道:“可娘子这般却最美!”
铜书也甜笑着附和:“娘子明润剔透,最是适合这般典雅打扮。”
禾衣没出声,只低头摩挲了一下腰间的玉佩,是那枚赵霁云所赠的麒麟墨玉。
等到了温府外边,车停下后,禾衣便下了车,宾客们都陆续入府,她带着铜书与麦黄跟在后面,青川也静静跟在后面,并不惹眼。
迎宾的妇人是魏夫人的妹妹小魏氏,嫁了温将军麾下,干活很是利索,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生了一张圆盘脸,肤色稍黑,见了人便亲亲热热地喊。
禾衣穿着在人群里不显眼,只样貌实在突出,又因着面生,惹得小魏氏多看了好几眼,再一看那腰间麒麟玉,立刻知道了禾衣是谁。待禾衣到了面前了,便亲亲热热拉住她的手,道:“听闻五公子瞧中的女郎极为秀美婉丽,剔透玲珑,谪仙一般,今日一见,便是信得不能更信了!”
在徐州城,与赵霁云不相熟又对他敬畏的,都称他为五爷,可在将军府中或是侯府或是赵家军中,都称他为公子,多了几分熟稔与亲昵。
禾衣浅浅笑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羞,却又大方地应声,“夫人谬赞了。”
小魏氏是个会搭话的,显然也对禾衣有几分了解,道:“听闻娘子擅雕琢玉石,恰好我姐姐手里有几块上好的玉料,晚点便请教了娘子该是雕琢成何等模样!”
禾衣点头柔声:“夫人若信得过我,我便替夫人斟酌一番。”
小魏氏虽然不是出身世族,可也是见过世面的官宦女子,她知晓赵家五郎瞧中的女子不仅成过亲,还是个匠人,初时不可置信,心中也难免生出过几分轻视,更是替诸多家中有女的人家可惜。可今日一见这陶禾衣,却觉得她气韵沉静婉柔,实在是瞧着便让人舒心,是个明理通达的,又柔和似水,如此美貌,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可惜……
她对禾衣更加客气,让人带她进去。
禾衣也是参加过多场满月酒的,如同往常一般去见了魏夫人与其幼儿,魏夫人与小魏氏生得很像,只更丰腴些,瞧着也年长一些,她见了禾衣同样亲亲热热的,并拉着她的手,将她介绍给其他女眷。
不同于上次她去吴家时总被暗暗打量心中难堪,这回女眷们争相凑过来与她说话,十分好奇她与赵霁云如何好上的。
一个瞧着十三四岁的活泼小娘子凑过来看她,十分丧气道:“我还想再长大几岁就叫我爹去试着向五公子提亲呢,这下是没机会了!五公子怎就没有弟弟呢!我瞧你生得美,那你可有没成婚的哥哥或是弟弟?”
这小娘子是温将军女儿,名温淑月,十分可爱,禾衣如实告诉她有个弟弟,小娘子便问他长得可是俊俏,可有未婚妻,又听说禾衣雕玉厉害,非要她去她的屋舍看看她收藏的几块玉雕。
青川是不便入内的,便等在了外面,铜书与麦黄一同跟着进去那小院。
小院很大,里边亭台水榭,竟是还有一处荷花池,据说连着雁青关的大雁河,引活水进来,水流汩汩。
小娘子牵着禾衣的手进了屋便带她先看了一遍屋中各种摆设,名画古董,珊瑚宝石,最后才指着那几样玉雕摆件兴致勃勃问她如何,禾衣只看这些,就足以知道温将军对女儿的疼爱。
她说得口渴了便叫人送了茶水来,还贴心地叫人给麦黄和铜书也倒了杯。
铜书甜笑着道谢,又说自己不渴,晚点儿再喝,麦黄见此,也跟着道谢,却是将茶水放下了。
“姐姐喝呀。”温淑月喝了一大杯茶后,大眼睛看着禾衣,坐在榻上摇晃着腿,“咱们就在这儿玩一会儿,哪儿也不去了,一会儿玩弹棋,那个好玩。”
禾衣脸上还是柔和的神色,却忽然抬头看了看温淑月天真娇俏的脸,自然地朝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
静悄悄的。
她忽然捂了肚子站了起来,语气自然又有些羞赧道:“我腹中忽有不适,需得去方便一下。”
边关女郎倒是不觉得这话粗鄙的,只温小娘子却皱了一下眉,眼神闪烁,迟疑了会儿,才是点了头:“那我叫人带你去,院子里就有净房。”
禾衣点了头,便带着铜书与麦黄跟着个丫鬟出了屋子。
待到了净房,丫鬟守在外面,禾衣把铜书与麦黄一同叫了进去。
麦黄还奇怪呢,娘子怎叫她们两个都进来,正要开口问,便见禾衣忽的朝着净房的窗子走去,朝外瞧了一眼,低声说:“快走!”
铜书显然脸色也有些白,在禾衣轻轻打开那只供一人通过的小窗后,便半蹲在地上,禾衣踩上她膝盖便爬上那窗往外去。
她是干惯了活的,动作敏捷轻盈便落了地。
铜书又让麦黄先出去,麦黄虽然迷茫,但听话,很快也跳了出来,那窗子女子一个人是不便很快爬出来的,好在铜书身量也高挑,撑住窗子后禾衣一拉,便也出来了。
青川就在外面,禾衣第一反应就是去找青川,她心里还在想,是谁要抓她?温将军?还是其他人?抓她做什么,威胁赵霁云?
可禾衣往院门那儿才走了两步,便见两名高大的丫鬟从一角忽然出来,见到禾衣似有几分惊讶的模样,朝她走来。
禾衣后退两步,忽的大叫:“青川!”
青川一直守在外面,听到如此动静,疑惑却心神一凛,顾不得其他,便闯入。
此时屋舍暗处出来更多人,皆是身形高大之人,青川一见,便知不好,飞快抽下腰间作腰带的软剑,往禾衣身边去。
可先前的那两个高大丫鬟已是冲了过来。
禾衣转身往周围看了看,见到荷花池的引水处是一处狭窄洞口,飞快跳进了水中。
小时她娘听说有邻居家女儿落水溺亡,便让他爹教过她游水,她不算太擅长,但会,上回在徐州城赵宅落水游不上来是因着脚踝受伤加之冬天衣服沉,如今若是能钻过那洞口,便能拖延些时间。
那两名高大丫鬟很快也跳了下去。
青川一见禾衣跳下水,想起上次她落水的场景,他自是不知她会水的,脸色都白了,手下招式更狠了些,飞快冲过去。
麦黄和铜书想跟着跳,可两人都不会水,只能干看着着急,“娘子!”
荷花池的引水口狭窄,待那两名高壮丫鬟追过去,却发现身形钻不进去,忙又钻出水面。
赵霁云面色阴沉,将管家叫进书房,仔细问询了这些时日上京的局势。
却说皇帝驾崩,皇子们夺权争夺大臣们支持,其中定远侯府为首要,杜贵妃以琼华公主与赵霁云的婚事强迫侯夫人进宫商议大事,侯夫人早有预料,在皇帝驾崩消息传出后立刻泡冷水,称病拒绝,杜贵妃派太医上门,得知侯夫人风寒严重不宜离府后,便派了人在侯府守着。
皇帝驾崩第二日,杜贵妃一系与其他联合的几位皇子便兵刃相见,最终在金吾卫压制下暂且平息。但局势依然紧张,侯夫人只拖延了三日,便被杜贵妃派来的马车带进了宫中,至今没有消息传出。
昨夜,疑似藩王势力入城,皇宫彻底大乱,多位大臣家眷被接走,第一个不从的御史大夫全家被屠,百姓恐慌,侯府其他人也被带进宫,来人是以杜贵妃名义,但管家却持怀疑态度。
如今清晨,宫中还未有消息传出,局势还不明,城门本是由金吾卫掌控关着的,但昨夜开始就是大开的状态,反应过来的上京百姓纷纷收拾东西,等动乱小了点后便出逃。
“我娘可有话留下?”赵霁云声音阴沉沉的,有些多日不曾休息的哑。
管家双眼含泪,点头:“夫人早在圣上驾崩时便留下话,若公子回来时,她还未从宫中出来,不必去宫中寻她,直接去联系郑王爷,到时候该做什么,公子自与老王爷商议。”
郑王爷便是侯夫人的父亲,按辈分是已经驾崩的圣上的小皇叔,当初很受宠爱,封地是中州,郑王爷性子洒脱,一生逍遥任性,极爱妻,尽管老王妃只生下侯夫人一个女儿,也未曾再纳妾生子,每年都会带着老王妃四处游玩,避免被忌惮几乎不进京,就是赵霁云也就见过这位外祖与外祖母几面。
但赵霁云每年都会与郑王爷通信,多是老王爷将游历在外遇到的新奇玩意送来给唯一的外孙把玩,再说几件趣事,很是随性爱逗趣。
赵霁云十六岁时还收到过老王爷送的拨浪鼓,老王爷信中说沿途遇到稚儿想起元钧小时最爱玩拨浪鼓,便买来把玩。
管家又说:“夫人也早早给老王爷传信了,只侯府一直被看管着,公子也未归来,老王爷那儿没回过信。”
赵霁云点了头,吩咐管家守好侯府,将带来亲兵化作护卫散在府中,便带着青石去了风山茶馆。
风山茶馆如同其他铺子一般早已关门,门外萧索凌乱地堆着些杂物。
赵霁云从后巷到了后门处,有节奏地敲了门,门立刻打开,他默然带着青石入内后,门里模样普通的小厮才是满眼激动道:“公子终于来了,老王爷在里面等公子。”
听到外祖亲自入京,赵霁云怔了一下,一瞬间脑中想了许多,快步上前。
屋舍内的榻边躺着位老者,着宽袖道袍,脸上蓄了短须,修得极齐整漂亮,头发保养得极好,依旧浓密,只掺杂了稍许白发,用一根木簪挽起道髻,脸瞧着依旧英俊,连皱纹都恰到好处的儒雅,这会儿似乎还在睡着。
“外祖。”赵霁云低声唤了一声。
老王爷睁开眼,眸中清明,他瞧了一眼赵霁云,嘟囔声:“这么个阴沉劲儿瞧着都不美了,丑了许多,怎不学学我,到了何时都保持着俊美仪容?你这般以后娶了妻怕是年纪大了要被嫌弃,到时候床都上不去,就算进得了屋,怕是人家心就不在你这儿了!小孩子家家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作甚?”
赵霁云呆了呆,虽与外祖见面极少,但因着通信熟知外祖性格,可京中发生如此大事,外祖见了他头一件事就是评他样貌,他还是缓不过神来。
老王爷说着,从榻上起身站起来,他身量高大,脊背挺直,绕着赵霁云走了两圈,抬手拍了拍他肩,又道:“听说你瞧上了个女郎,还用了心机手段把她夺了过来,连我给你娘的保命丹都因此给出去了?行啊!够下血本啊!”
他说罢,不知是否觉得好笑,竟是笑出了声。
赵霁云脸上的阴沉一下变得柔和,带着几分羞涩,“外祖知道了。”
老王爷轻哼一声:“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我还知道你这般追着人家跑,人家可还没将你放在心上,真是没出息了,竟是比不过一个病秧子。”
赵霁云的脸红了红又青了青,最后想起临走前禾衣说的话,脸色又重新红起来,“不,外祖你不知,她如今心里已经有我了。”
老王爷瞧瞧他,啧了一声:“认准了,不变了?”
赵霁云眼睫轻颤,整理了一下衣袍,才是略有几分赧色道:“认准了。”
老王爷点点头,又提起侯夫人,“你可比你娘有意思,你娘太古板了,也不知像谁,非要为着萧氏皇族与你爹成亲,倔得很,好在你爹后来也安分得很,但依旧招人嫌。”
赵霁云听罢,默然。
老王爷也不想提起糟心的女儿这门婚,立刻又叮嘱一句:“既认准了,那你可好好收拾一番自己,每次见面务必美貌一些,你外祖母就是因着我貌美,这几十年对我死心塌地,你这般胡茬乱冒,眼窝泛青,实在是有碍瞻观啊!晚点我给你誊写几张保养的方子,内服外用,也可以用起来了,男子不止外貌得佳,房中事也不能颓然。”
赵霁云:“……”
他眼瞧着外祖现下就要去磨墨写方子,忍不住出声:“外祖,我娘还在宫中。”
老王爷还是自顾自在桌案旁坐下来,淡定地提笔写方子,写完了三张,才是哼一声:“叫你娘吃一吃苦头也是好的,看这几十年为这萧氏做了什么蠢事,你不必忧心她,还活得好好的。”
赵霁云听罢,便知道外祖早来了几日必是早有了部署,只不知为何没将娘救出宫。
老王爷写完最后一张方子,终于抬眼看赵霁云,很随意地问道:“你想怎么救你娘?侯府的其他人,你打算救不救?”
赵远山与赵鹤川的妻儿都是养在侯府的,赵砚杉与赵砚松一个是户部郎中,一个是金吾卫郎中,本就在京中,如这一窝窝自然都被带走了。
赵霁云与其三哥四哥感情一般,但与长兄次兄却感情颇好,自不可能丢下他们妻儿。
他眼睫垂下,再抬眼时,神色温润,轻声道:“反了吧。”
老王爷瞧瞧他,笑了,又问一句:“那女郎,你可有派人护着?”
第191章 威胁赵霁云?
赵霁云入京这一日,也是温家办满月酒这一日。
却说温良才乃是赵家军中极有盛名的将军,乃定远侯的左膀右臂,小时在军中也教导过赵家兄弟,情分甚浓。
这些时日西戎与北狄都是小打小闹骚扰边关,到其幼儿满月酒这一日,温良才便回了关内,赵鹤川本要一同参宴,只赵远山旧伤犯了,他思索再三,还是留在了营中。
温府今日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雁青关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军中将士没法到场,但女眷们也都来了。
禾衣从前作为李家妇时参加的宴席自不可比,好在铜书与她说了一些礼仪规矩,诸如如何送礼,如何应对其他女眷,也与她描述了一番诸多女眷的样貌。
她今日穿得素净典雅,浅紫衫裙,头饰戴的依然是玉,耳铛亦是珠玉,略施薄粉,如此收拾妥当后便带上铜书与麦黄早早出了门。
麦黄还没去过大人物的满月酒呢,上回徐州城县令家的满月酒在她看来已是很不得了了。虽然已经听铜书说过要守的规矩,但这会儿还是有些紧张,快到地方时,忍不住掀起车窗帘子朝外看,便看到街上已是停满了马车骡车。
她看见车上下来的女眷们都穿得花红柳绿,十分鲜艳,顿时有些紧张地偏头看向禾衣,“娘子,她们都穿得好是艳丽,娘子穿得是不是太素净了些?”
说完这话,麦黄也不等禾衣开口,便又道:“可娘子这般却最美!”
铜书也甜笑着附和:“娘子明润剔透,最是适合这般典雅打扮。”
禾衣没出声,只低头摩挲了一下腰间的玉佩,是那枚赵霁云所赠的麒麟墨玉。
等到了温府外边,车停下后,禾衣便下了车,宾客们都陆续入府,她带着铜书与麦黄跟在后面,青川也静静跟在后面,并不惹眼。
迎宾的妇人是魏夫人的妹妹小魏氏,嫁了温将军麾下,干活很是利索,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生了一张圆盘脸,肤色稍黑,见了人便亲亲热热地喊。
禾衣穿着在人群里不显眼,只样貌实在突出,又因着面生,惹得小魏氏多看了好几眼,再一看那腰间麒麟玉,立刻知道了禾衣是谁。待禾衣到了面前了,便亲亲热热拉住她的手,道:“听闻五公子瞧中的女郎极为秀美婉丽,剔透玲珑,谪仙一般,今日一见,便是信得不能更信了!”
在徐州城,与赵霁云不相熟又对他敬畏的,都称他为五爷,可在将军府中或是侯府或是赵家军中,都称他为公子,多了几分熟稔与亲昵。
禾衣浅浅笑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羞,却又大方地应声,“夫人谬赞了。”
小魏氏是个会搭话的,显然也对禾衣有几分了解,道:“听闻娘子擅雕琢玉石,恰好我姐姐手里有几块上好的玉料,晚点便请教了娘子该是雕琢成何等模样!”
禾衣点头柔声:“夫人若信得过我,我便替夫人斟酌一番。”
小魏氏虽然不是出身世族,可也是见过世面的官宦女子,她知晓赵家五郎瞧中的女子不仅成过亲,还是个匠人,初时不可置信,心中也难免生出过几分轻视,更是替诸多家中有女的人家可惜。可今日一见这陶禾衣,却觉得她气韵沉静婉柔,实在是瞧着便让人舒心,是个明理通达的,又柔和似水,如此美貌,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可惜……
她对禾衣更加客气,让人带她进去。
禾衣也是参加过多场满月酒的,如同往常一般去见了魏夫人与其幼儿,魏夫人与小魏氏生得很像,只更丰腴些,瞧着也年长一些,她见了禾衣同样亲亲热热的,并拉着她的手,将她介绍给其他女眷。
不同于上次她去吴家时总被暗暗打量心中难堪,这回女眷们争相凑过来与她说话,十分好奇她与赵霁云如何好上的。
一个瞧着十三四岁的活泼小娘子凑过来看她,十分丧气道:“我还想再长大几岁就叫我爹去试着向五公子提亲呢,这下是没机会了!五公子怎就没有弟弟呢!我瞧你生得美,那你可有没成婚的哥哥或是弟弟?”
这小娘子是温将军女儿,名温淑月,十分可爱,禾衣如实告诉她有个弟弟,小娘子便问他长得可是俊俏,可有未婚妻,又听说禾衣雕玉厉害,非要她去她的屋舍看看她收藏的几块玉雕。
青川是不便入内的,便等在了外面,铜书与麦黄一同跟着进去那小院。
小院很大,里边亭台水榭,竟是还有一处荷花池,据说连着雁青关的大雁河,引活水进来,水流汩汩。
小娘子牵着禾衣的手进了屋便带她先看了一遍屋中各种摆设,名画古董,珊瑚宝石,最后才指着那几样玉雕摆件兴致勃勃问她如何,禾衣只看这些,就足以知道温将军对女儿的疼爱。
她说得口渴了便叫人送了茶水来,还贴心地叫人给麦黄和铜书也倒了杯。
铜书甜笑着道谢,又说自己不渴,晚点儿再喝,麦黄见此,也跟着道谢,却是将茶水放下了。
“姐姐喝呀。”温淑月喝了一大杯茶后,大眼睛看着禾衣,坐在榻上摇晃着腿,“咱们就在这儿玩一会儿,哪儿也不去了,一会儿玩弹棋,那个好玩。”
禾衣脸上还是柔和的神色,却忽然抬头看了看温淑月天真娇俏的脸,自然地朝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
静悄悄的。
她忽然捂了肚子站了起来,语气自然又有些羞赧道:“我腹中忽有不适,需得去方便一下。”
边关女郎倒是不觉得这话粗鄙的,只温小娘子却皱了一下眉,眼神闪烁,迟疑了会儿,才是点了头:“那我叫人带你去,院子里就有净房。”
禾衣点了头,便带着铜书与麦黄跟着个丫鬟出了屋子。
待到了净房,丫鬟守在外面,禾衣把铜书与麦黄一同叫了进去。
麦黄还奇怪呢,娘子怎叫她们两个都进来,正要开口问,便见禾衣忽的朝着净房的窗子走去,朝外瞧了一眼,低声说:“快走!”
铜书显然脸色也有些白,在禾衣轻轻打开那只供一人通过的小窗后,便半蹲在地上,禾衣踩上她膝盖便爬上那窗往外去。
她是干惯了活的,动作敏捷轻盈便落了地。
铜书又让麦黄先出去,麦黄虽然迷茫,但听话,很快也跳了出来,那窗子女子一个人是不便很快爬出来的,好在铜书身量也高挑,撑住窗子后禾衣一拉,便也出来了。
青川就在外面,禾衣第一反应就是去找青川,她心里还在想,是谁要抓她?温将军?还是其他人?抓她做什么,威胁赵霁云?
可禾衣往院门那儿才走了两步,便见两名高大的丫鬟从一角忽然出来,见到禾衣似有几分惊讶的模样,朝她走来。
禾衣后退两步,忽的大叫:“青川!”
青川一直守在外面,听到如此动静,疑惑却心神一凛,顾不得其他,便闯入。
此时屋舍暗处出来更多人,皆是身形高大之人,青川一见,便知不好,飞快抽下腰间作腰带的软剑,往禾衣身边去。
可先前的那两个高大丫鬟已是冲了过来。
禾衣转身往周围看了看,见到荷花池的引水处是一处狭窄洞口,飞快跳进了水中。
小时她娘听说有邻居家女儿落水溺亡,便让他爹教过她游水,她不算太擅长,但会,上回在徐州城赵宅落水游不上来是因着脚踝受伤加之冬天衣服沉,如今若是能钻过那洞口,便能拖延些时间。
那两名高大丫鬟很快也跳了下去。
青川一见禾衣跳下水,想起上次她落水的场景,他自是不知她会水的,脸色都白了,手下招式更狠了些,飞快冲过去。
麦黄和铜书想跟着跳,可两人都不会水,只能干看着着急,“娘子!”
荷花池的引水口狭窄,待那两名高壮丫鬟追过去,却发现身形钻不进去,忙又钻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