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关于768谢清听应灼提起过很多次,那和他最初以为的没有生命、感情的工具似乎不太一样,听起来很单纯也很活泼的样子。
谢清如今仍旧不能确定,应灼口中这种超脱人类认知范围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那能治愈他腿伤的神奇药剂是否又真的存在。更不知,应灼口中描述的另一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
或许等应灼入京那天,当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768系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一切便会有答案吧。
想到这,谢清便暂时忘了旧事,当真的生出了些许期盼,终于笑道:“那我便在这王府扫榻相迎,恭候二位了。不过,只怕你到时候没时间来我这冷清王府,如今,你可成这京中新的热灶了,人人都想拉拢。”
谢清所说不错,原本前段时间庄石横的溃败,就将应灼的名声拉到了极高的程度。无论是达官显贵朱门绣户还是市井民间,对其来历以及其后会做何事都极其关注。
大部分人认为其真有反心,扣留皇子要挟朝廷,唯恐其什么时候举了反旗导致京州大乱。但也有小部分人还是认为其就是劫富济贫的义匪,时至今日都未曾祸害过普通百姓。
众人越对他的行事猜不透,他越神秘,大家对他的关注度就越高。而到了这种热度时,朝廷发布了新诏令昭告天下,那河东溃堤和王知州贪腐案,竟然还有内情。
不过却不是和三皇子有关,而是和两位朝廷命官以及宗亲安平侯有关。那河东溃堤竟然是人为之害,数十万百姓就这样葬送在了那些豪强贪官之手,简直骇人听闻。
而那藐视朝廷,疑似有不臣之心的土匪头子,原来当真是个义士。冒着杀头的风险,竟然只是为江东数十万百姓申冤请命!
这如过山车一般翻转再翻转的剧情,涉及皇室宗亲、朝廷命官、地方豪强、当朝名将、草寇山匪、将军遗孀,受害者还是前太子和其母族舅舅以及河东的数十万条人命。剧情涉及了小人毒计致忠臣含冤,将军遗孀千里奔袭为夫请命,义匪侠肝义胆巧计面圣,天子明察秋毫终使恶人伏法忠臣昭雪等等痛点、爽点。
其精彩程度比市面上的话本还精彩传奇,此消息一出,无不在各州府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论是深明大义留在匪寨的三皇子,千里来京为夫、为民请命的奇女子文夫人,还是刚正不阿带文夫人回京的庄将军,又或是为冤臣昭雪、敕封文夫人、下令诏安义匪的圣明天子都成了众人赞誉的对象。
当然名声最显的还是应灼,他的出生也被澄清了,其不过是和河东之事毫无关系的山中猎户。只因为知晓了河东惨案内情,便义无反顾做下这等大事,其胆魄勇武和侠义之心,无不令人叹服。
更重要的是,皇帝下旨诏安,又不计较民间对其的大肆议论推崇,明显是有重用之意。于是各大势力从最初的忌惮,到了纷纷思虑能否有拉拢的可能。
应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么一个没根基没背景,能力极其出众又显而易见极其重情重义的人,皇帝明显是想将之收入麾下让其做只忠于他的孤臣,肉眼可见的前途无量。
其他势力自然眼馋,也想在其未高飞时设法拉拢。
于是,应灼进京那一日,京城主干道朱雀大街可谓人山人海,除了想要一睹这位传奇人物风采的百姓,更有诸多势力暗中观察。
第47章
“来了!来了!”
随着一声声高呼, 那挤满了街边夹道、高楼酒肆的百姓们纷纷躁动起来。先是听见粼粼的马蹄声响,便有两列京次卫营的府兵打头前来开路,而后才见着城门外缓缓行入几十骑来。
众人挨挤着纷纷探出头去,就想看看这搅动得几大州府不得安宁的人物, 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青面獠牙。
打头的却是三皇子, 三皇子从前便是闲散皇子最喜欢流连市井, 京中百姓多认得他。见他平安归来, 人群便率先爆发出了赞誉之声,夸赞其此次为河东之事不惜以身犯险留在匪寨的勇义之举。更有大胆的女子往其身上扔香袋, 如此热情才让三皇子眉间那点郁色消退了些。大大方方收下香袋,朗声笑着谢过百姓厚爱,那风流俊俏的模样,又俘获了一众芳心。
三皇子向来亲民,对于百姓问候也一一回答,但也有更多的人将目光往后方搜寻。便注意到三皇子之后那骑着高头大马,身姿格外出挑的人。他旁边的是此次奉命前去诏安的使臣左京次卫府的上将军, 那想来他应该就是那匪首了。
但见他穿着一身黑色骑装, 宽肩窄腰, 身型在周围一众侍卫中, 都显得格外挺拔出挑。长发只随意用黑色的细绳束着, 并未有什么多余的装饰, 但那风姿气度生生衬的那最普通的衣料也矜贵起来。
可惜的是, 他戴着一张鬼面, 并未露出真容。
似乎是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他微微侧头目光斜睨了过来,却如一柄出鞘利剑,惊得人群都寂静一瞬。
三皇子显然也察觉了这种气氛, 见应灼抢了他风头,新仇旧恨叠加心中更加不爽。虽然他得了这好名声,但在那悬崖下被困了整整十多天,直到诏安使臣来的前一天,他才被这匪首带出来!
而且,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山匪分明就是想整死他。不然谁会放心让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子,独自在山崖下生活?
可无论他怎么质问和训斥嘲讽,都被这人不轻不重的挡回来了。问起这崖古怪,便说他也不知可能是神仙伟力。问他为何袭击他,便说从未有过,可能是崖底瘴气让他产生的幻觉。说如何敢放任他在那自生自灭,便说早就着手营救,只是如今才找到他。
反正怎么问他都有理由!
而这鬼面也是,问就是他面容有瑕,怕惊着了贵人。要不是系统没有检测出他身上有特殊能量,确认就是个土著,三皇子都要猜对方是不是也是外来户,不然怎么武力值这么逆天?还跟知道他要看他的脸才能使用道具似的,完全不摘面具。
如今,见这家伙轻而易举吸引了百姓目光,更是恨得牙痒痒。眼珠一转便皮笑肉不笑高声问:“应义士,怎么不将面具摘下?将来君在京中任职,也该让百姓们认认脸才好。”
应灼却不接他的茬,只侧头意味不明的看他一眼,才淡淡道:“圣人尚未有诏令传下,殿下如何得知在下会留任京中?”
皇帝确实还没有说具体给应灼安排什么职位,应灼这一问,便是当众点出三皇子妄自揣测圣意了。这围观的可不止百姓,那些酒肆楼阁中,不知有多少各方势力的人在观望,而且旁边就站着皇帝派来诏安的心腹使臣呢。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倒是都集中在了谢焱身上,可谢焱反应过来,却只觉头皮发麻,老皇帝疑心有多重,心有多狠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当初他为做任务连番的陷害谢清母族时,没少大费周折迂回栽赃或伪装意外,就怕被老皇帝逮住把柄。
但正因为时刻关注着皇帝动向,他才发现这老皇帝明面上勃然大怒惩处凶手,暗地里对此却是乐见其成,甚至会推波助澜。即便谢清母族从未有逾越张狂之举,皇帝仍旧见不得太子势大。
对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都能如此狠心,对他又能有多少信任?老皇帝可不止他和太子两个儿子,虽说另外两个一个蠢一个年幼,但很明显对比这两,老皇帝更不喜欢心机深沉的。
眼见着他靠着这次深入匪寨得来的好名声,册封大典应是顺利无虞,却又被应灼当众来了这么一出,传到老皇帝耳朵里又不知会有什么波折。谢焱一时又气又恨,竟想不到什么应对之策。
系统提点下,才勉强维持着笑脸道:“孤王只是觉得即便是赴任地方,应义士也会在京城留一段时间不是?倒是孤王多嘴了。”
应灼不置可否:“殿下言重。”
谢焱看应灼的眼神简直淬了毒似的,但也不敢再和应灼搭话,只沉了一口气端着还算正常的神色调转马头继续走。
百姓们看不懂其中弯弯绕绕,见应灼应对皇子态度有礼不似那般不近人情,便又开始了小声讨论,渐渐地也会有人大着胆子高声感谢应灼为河东百姓做的一切。
只是应灼皆不予理睬,直到一阵风过,不知从何处吹来几朵桃花。应灼伸手接住其中一朵,循着风向抬头便看见二楼酒肆的窗半开着。那花枝掩映的窗边,隐约能看见一个影。
应灼心中一动,不自觉的微微勾起了唇角,抬手便将脸上的鬼面摘了下来。引得围观百姓一惊后,不由为之议论赞叹。
他的面容并不如传闻中可怕,反而格外英挺俊美,有着东方人少有的深邃立体的五官和冷白的皮肤。他不笑时显得尤为冷肃威严,但此刻拈花一笑,又如春风抚雪,直吹进人心里去。
谢焱回头见他这模样,先也是愣住了而后就是狂喜,当即使用了道具。心里有了计较便也没那么在意应灼此刻的风光,回头继续走了。
且先让他得意着,之后有他好看!
谢清如今仍旧不能确定,应灼口中这种超脱人类认知范围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那能治愈他腿伤的神奇药剂是否又真的存在。更不知,应灼口中描述的另一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
或许等应灼入京那天,当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768系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一切便会有答案吧。
想到这,谢清便暂时忘了旧事,当真的生出了些许期盼,终于笑道:“那我便在这王府扫榻相迎,恭候二位了。不过,只怕你到时候没时间来我这冷清王府,如今,你可成这京中新的热灶了,人人都想拉拢。”
谢清所说不错,原本前段时间庄石横的溃败,就将应灼的名声拉到了极高的程度。无论是达官显贵朱门绣户还是市井民间,对其来历以及其后会做何事都极其关注。
大部分人认为其真有反心,扣留皇子要挟朝廷,唯恐其什么时候举了反旗导致京州大乱。但也有小部分人还是认为其就是劫富济贫的义匪,时至今日都未曾祸害过普通百姓。
众人越对他的行事猜不透,他越神秘,大家对他的关注度就越高。而到了这种热度时,朝廷发布了新诏令昭告天下,那河东溃堤和王知州贪腐案,竟然还有内情。
不过却不是和三皇子有关,而是和两位朝廷命官以及宗亲安平侯有关。那河东溃堤竟然是人为之害,数十万百姓就这样葬送在了那些豪强贪官之手,简直骇人听闻。
而那藐视朝廷,疑似有不臣之心的土匪头子,原来当真是个义士。冒着杀头的风险,竟然只是为江东数十万百姓申冤请命!
这如过山车一般翻转再翻转的剧情,涉及皇室宗亲、朝廷命官、地方豪强、当朝名将、草寇山匪、将军遗孀,受害者还是前太子和其母族舅舅以及河东的数十万条人命。剧情涉及了小人毒计致忠臣含冤,将军遗孀千里奔袭为夫请命,义匪侠肝义胆巧计面圣,天子明察秋毫终使恶人伏法忠臣昭雪等等痛点、爽点。
其精彩程度比市面上的话本还精彩传奇,此消息一出,无不在各州府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论是深明大义留在匪寨的三皇子,千里来京为夫、为民请命的奇女子文夫人,还是刚正不阿带文夫人回京的庄将军,又或是为冤臣昭雪、敕封文夫人、下令诏安义匪的圣明天子都成了众人赞誉的对象。
当然名声最显的还是应灼,他的出生也被澄清了,其不过是和河东之事毫无关系的山中猎户。只因为知晓了河东惨案内情,便义无反顾做下这等大事,其胆魄勇武和侠义之心,无不令人叹服。
更重要的是,皇帝下旨诏安,又不计较民间对其的大肆议论推崇,明显是有重用之意。于是各大势力从最初的忌惮,到了纷纷思虑能否有拉拢的可能。
应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么一个没根基没背景,能力极其出众又显而易见极其重情重义的人,皇帝明显是想将之收入麾下让其做只忠于他的孤臣,肉眼可见的前途无量。
其他势力自然眼馋,也想在其未高飞时设法拉拢。
于是,应灼进京那一日,京城主干道朱雀大街可谓人山人海,除了想要一睹这位传奇人物风采的百姓,更有诸多势力暗中观察。
第47章
“来了!来了!”
随着一声声高呼, 那挤满了街边夹道、高楼酒肆的百姓们纷纷躁动起来。先是听见粼粼的马蹄声响,便有两列京次卫营的府兵打头前来开路,而后才见着城门外缓缓行入几十骑来。
众人挨挤着纷纷探出头去,就想看看这搅动得几大州府不得安宁的人物, 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青面獠牙。
打头的却是三皇子, 三皇子从前便是闲散皇子最喜欢流连市井, 京中百姓多认得他。见他平安归来, 人群便率先爆发出了赞誉之声,夸赞其此次为河东之事不惜以身犯险留在匪寨的勇义之举。更有大胆的女子往其身上扔香袋, 如此热情才让三皇子眉间那点郁色消退了些。大大方方收下香袋,朗声笑着谢过百姓厚爱,那风流俊俏的模样,又俘获了一众芳心。
三皇子向来亲民,对于百姓问候也一一回答,但也有更多的人将目光往后方搜寻。便注意到三皇子之后那骑着高头大马,身姿格外出挑的人。他旁边的是此次奉命前去诏安的使臣左京次卫府的上将军, 那想来他应该就是那匪首了。
但见他穿着一身黑色骑装, 宽肩窄腰, 身型在周围一众侍卫中, 都显得格外挺拔出挑。长发只随意用黑色的细绳束着, 并未有什么多余的装饰, 但那风姿气度生生衬的那最普通的衣料也矜贵起来。
可惜的是, 他戴着一张鬼面, 并未露出真容。
似乎是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他微微侧头目光斜睨了过来,却如一柄出鞘利剑,惊得人群都寂静一瞬。
三皇子显然也察觉了这种气氛, 见应灼抢了他风头,新仇旧恨叠加心中更加不爽。虽然他得了这好名声,但在那悬崖下被困了整整十多天,直到诏安使臣来的前一天,他才被这匪首带出来!
而且,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山匪分明就是想整死他。不然谁会放心让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子,独自在山崖下生活?
可无论他怎么质问和训斥嘲讽,都被这人不轻不重的挡回来了。问起这崖古怪,便说他也不知可能是神仙伟力。问他为何袭击他,便说从未有过,可能是崖底瘴气让他产生的幻觉。说如何敢放任他在那自生自灭,便说早就着手营救,只是如今才找到他。
反正怎么问他都有理由!
而这鬼面也是,问就是他面容有瑕,怕惊着了贵人。要不是系统没有检测出他身上有特殊能量,确认就是个土著,三皇子都要猜对方是不是也是外来户,不然怎么武力值这么逆天?还跟知道他要看他的脸才能使用道具似的,完全不摘面具。
如今,见这家伙轻而易举吸引了百姓目光,更是恨得牙痒痒。眼珠一转便皮笑肉不笑高声问:“应义士,怎么不将面具摘下?将来君在京中任职,也该让百姓们认认脸才好。”
应灼却不接他的茬,只侧头意味不明的看他一眼,才淡淡道:“圣人尚未有诏令传下,殿下如何得知在下会留任京中?”
皇帝确实还没有说具体给应灼安排什么职位,应灼这一问,便是当众点出三皇子妄自揣测圣意了。这围观的可不止百姓,那些酒肆楼阁中,不知有多少各方势力的人在观望,而且旁边就站着皇帝派来诏安的心腹使臣呢。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倒是都集中在了谢焱身上,可谢焱反应过来,却只觉头皮发麻,老皇帝疑心有多重,心有多狠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当初他为做任务连番的陷害谢清母族时,没少大费周折迂回栽赃或伪装意外,就怕被老皇帝逮住把柄。
但正因为时刻关注着皇帝动向,他才发现这老皇帝明面上勃然大怒惩处凶手,暗地里对此却是乐见其成,甚至会推波助澜。即便谢清母族从未有逾越张狂之举,皇帝仍旧见不得太子势大。
对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都能如此狠心,对他又能有多少信任?老皇帝可不止他和太子两个儿子,虽说另外两个一个蠢一个年幼,但很明显对比这两,老皇帝更不喜欢心机深沉的。
眼见着他靠着这次深入匪寨得来的好名声,册封大典应是顺利无虞,却又被应灼当众来了这么一出,传到老皇帝耳朵里又不知会有什么波折。谢焱一时又气又恨,竟想不到什么应对之策。
系统提点下,才勉强维持着笑脸道:“孤王只是觉得即便是赴任地方,应义士也会在京城留一段时间不是?倒是孤王多嘴了。”
应灼不置可否:“殿下言重。”
谢焱看应灼的眼神简直淬了毒似的,但也不敢再和应灼搭话,只沉了一口气端着还算正常的神色调转马头继续走。
百姓们看不懂其中弯弯绕绕,见应灼应对皇子态度有礼不似那般不近人情,便又开始了小声讨论,渐渐地也会有人大着胆子高声感谢应灼为河东百姓做的一切。
只是应灼皆不予理睬,直到一阵风过,不知从何处吹来几朵桃花。应灼伸手接住其中一朵,循着风向抬头便看见二楼酒肆的窗半开着。那花枝掩映的窗边,隐约能看见一个影。
应灼心中一动,不自觉的微微勾起了唇角,抬手便将脸上的鬼面摘了下来。引得围观百姓一惊后,不由为之议论赞叹。
他的面容并不如传闻中可怕,反而格外英挺俊美,有着东方人少有的深邃立体的五官和冷白的皮肤。他不笑时显得尤为冷肃威严,但此刻拈花一笑,又如春风抚雪,直吹进人心里去。
谢焱回头见他这模样,先也是愣住了而后就是狂喜,当即使用了道具。心里有了计较便也没那么在意应灼此刻的风光,回头继续走了。
且先让他得意着,之后有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