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燕来镇的那场债,他用青尧府来抵,从此他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
“不、不。”范令允又一次跌倒雪地中,他醉的狠了,挣扎着伸出手,妄图抓住那人的衣角。可是顾屿深只是笑着,像是中秋夜间一样,轻轻的给他了一个拥抱。
风雪又起了。
纷纷扬扬,洁白如许。
顾兰在风雪中,嘶哑着笑,“顾屿深,你算什么东西,你以为你救了我,你就能管我两辈子么?没了你,我就活不了了么?!”
可是笑着笑着,滚烫的泪水就落了下来。
“顾兰,哥哥走了。”
小姑娘在笑泪中仿佛又看到了明光城的冬。
青年把她捡回家,给她穿新衣,编辫子。柔声问她,“你叫什么?”
“啊,他们喊我贱种、畜生……唔!”
“你不叫那些。”青年摸了摸她的头发,“从今天起,你叫顾兰。兰花的兰。”
锦书随风抖动着,刘郊看着最后那几行字,心下一颤。
“如果有下辈子,让我当弟弟或是妹妹吧。”
“你要好好的,记着常添衣,多餐饭。”
哀悼会之后,是庆功宴。今日的青尧府中,活下来的将领哭着笑着,热闹非常。城中不敢张灯结彩,不过也挂了一路的寻常灯火,孙平平说,那是为亡魂指引回家的路。
范令允压抑了这么多日,终于在醉酒之后,流下泪来。
他在雪地中,掩面哭泣。这片白雪覆盖的土地,无人知晓,它残忍的埋葬了一个怎样的人。
纸页之上,寥寥几笔。
“平生只有三愿未尽。”
“愿大梁风调雨顺。愿百姓自得其所。”
“愿范令允岁岁安宁,前路皆喜。”
--------------------
<旦夕>会讲一讲前世的事情,讲一讲顾兰和范令允上一辈子到底干了啥事儿,然后我保证俩人不会分开很久的!时间大法好!
战争无论如何都不是好的。
这场仗后,还有我没法写到的无数个破碎的家庭,无数个无名的英雄——诸如周春那样的姑娘。
顾屿深对四个孩子的心实际上都一样,他自己当过笼中鸟,所以希望他们都自由自在的,选自己的路,走自己的道。
这一遭,生恩与死罪,他都还尽了。不欠谁的,从此之后,他也自由。
(本来写了小段子,但是fly现在碎碎的…有点儿破坏气氛,过几章再说。。)
第51章 旦夕·春色
乱葬岗。
今日不是晴天,乌云遮住了月亮。山中黑压压一片,风声吹过,仿若鬼哭一般。再老练的樵夫走过也会有所忌惮。
简苍一如往常,背着柴火往家走,路过乱葬岗时屏住呼吸快步离开,同伴叫郑越,倒是没有什么惧色,甚至唾了口唾沫。
“干嘛?”简苍有些惊恐的问道,“死者为大!”
说完这句,就双手合十念起阿弥陀佛来。
“呆子,这是柘融军!前几日败走的柘融军!!想是逃跑中带不走这些同僚的尸首了,随意扔在这儿。”郑越一脸不忿,“前些年屠戮大梁南边那些小村庄的时候,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是死者为大!”
简苍怀疑的问,“这是柘融军?”
“鸣月河边,还能有谁?你看这军装,和我们的可不一样。”
要下雨了,山头那边开始打起了雷,隆隆作响。
简苍搓了搓手,依然胆战心惊,“快走吧,快走吧,要下雨了。郑大才子,赶明儿我再陪着你来这儿鞭尸行不?”
“别……别走……”
简苍已经转过身去,摆了摆手,“你不走我走,我媳妇儿还等着我做饭呢。”
郑越愣了愣,“我没说话啊。”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照亮了半个山头。树木的影子映在地上,张牙舞爪的,枝干仿佛鬼魅伸长的手臂,要把人拖下深渊。
简苍回头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一只冰凉的手握住了他的脚腕。
“咳……咳,别、别走。”
简苍茫然地低头看去,就看到了一张惨白的人脸——
“卧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不是,我、我不是。”那声音嘶哑的不像话,仿佛粗糙的布在琉璃板上反复摩擦。郑越已经灵魂出窍了,整个人跳开,然后扑到了简苍身上,紧紧的抱住他。
郑越擦亮了火折子。
有影子,有呼吸,说得一口大梁话。
“不是鬼。”简苍说。
郑越把人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扑向地上那人。
“是人,活人!”
————————
朝廷的封赏下来了。
乔河私往西南,但是功过相抵,他爹因为他的不告而别气的亲自请命来到末柳城,揪着他的耳朵,一脚把人揣进了回东南的车。
然后乔贯转头看向姚近。姚近出了一身的冷汗,战战兢兢的说,“问侯爷安好。”
“不安好。”老爷子“哼”了一声,拿着马鞭怼了怼姚近的肩,恨铁不成钢的说,“你们就作吧、作吧!早晚有一天闯下塌天大祸来!”
“爹,兵行险着,才能出其不意。”乔河从车里面探出头来,嬉皮笑脸的说。
“滚回去!”乔贯怒喝一声,马鞭毫不留情的抽到了车上。乔河赶忙缩回去才免了这一遭。
姚近因为守城有功,得以留守青尧府,不用回朔枝受那个被逼婚的苦;而朝歌,则成为了庆阳府南斗军的主将。
余敛升任南斗军副将,与朝歌协理南斗军。
顾屿深……顾屿深假传军令,但以身许国,功过相抵。同时给予了顾兰等人抚恤与优待,免徭役,免赋税。
“……没了?”宣许怀疑的问道,“就这?”
陈润低声说,“正正经经符合大梁法律规定,朝廷没做错什么。”
“他一个人,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命!”
“宣许。”陈润道,“慎言。”
宣许不服气,“慎言什么慎言,脸都不要了。范令允呢?我要去找他问问明白。”
“滚回来。”刘郊这个时候推开了屋门,冷声说道,“别去打扰他。”
年关前,乔河那园子中,各式各样的梅花开了满院。
乔管家晨间拿着账本匆匆走过,看到了梅花下的石桌旁,那位余公子煮了一壶酒,然后呆愣愣看着湛蓝的天。
晚间赶着马重回院中,经过梅花林时又看了一眼,那余公子依然坐在那里。
无论是下雪,还是刮风。他就像一尊石像一样守在那里,任凭梅花落满肩头,霜雪侵身。
范令允握着手中那块儿玉佩,因着酒意微微呼出热气,化在冬风里。他听到院子外传来的嬉闹与争吵,以及爹娘杂着笑意的呵斥声,趴在了桌子上,朦朦胧胧的想。
“顾屿深,又要过年了。”
远处红楼上的歌声隐约可闻。今年不同往年,不是缱绻的柔声,而是铿锵的鼓乐。
熟悉的慷慨曲调中,范令允闭上了眼。长生寺的钟声阵阵,入他梦来。
————————
“渔阳颦鼓中,铁骑踏雪来。飞马逐月色,挽弓向烟霭。”
范令允想,他这一辈子,好像永远慢一步。
入朔枝,他慢了一步。
得到北斗覆灭的证据所在,他疾驰前往,却只看到了朔枝城菜市口斩首的人。
身份回归,纵马再入宫闱,只差不到一个时辰就要赶到的时候,看到了凤栖阁中燃起的火焰。
很荒唐的是,那一日火后,下了一场大雨。
内侍与官员跪了一地,大气也不敢出。最后赶来的顾屿深接过他人手中的遗诏,颤抖着递给范令允。
“火起于凤栖阁,起火前,太后遣散了所有的内侍和护卫。”
顾屿深在雨中跪了下来,向他叩首,“太子殿下,请受皇命。”
范令允衣衫与墨发湿了一片,沉默的看着遗诏上的字。血书写就,触目惊心。
“陛下。”顾屿深在他接过遗诏的一刹那高声喊道,“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起身,定定的看着范令允迷茫的双眼,“今陛下登极,万象更新,我朝必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四海升平。”
其他官员此时才反应过来,三呼万岁。
北斗之事未毕,一军几乎荡然无存,只有主帅存活。却又在民间过了这么多年才露面,加之凤栖阁那场莫名其妙的大火,从官员到百姓,即使无人敢提,但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笔账。顾屿深和范令允最后的线索断在朔枝城,之后再无头绪——
范令允是带着“通敌”的污点坐到了九五至尊的宝座上。
坐在皇宫中,他才知道什么叫做枷锁,什么叫做牢笼。
几年未涉政事,他懂得人心不足的道理,但是却不知曾经年少时把他抱在怀中逗弄的那些叔叔与伯伯,已经彻底变了模样。结党营私,打压清流,朝堂之上,他仿佛高坐,却又似世家脚下泥,或是廊下饲养的雀鸟。
“不、不。”范令允又一次跌倒雪地中,他醉的狠了,挣扎着伸出手,妄图抓住那人的衣角。可是顾屿深只是笑着,像是中秋夜间一样,轻轻的给他了一个拥抱。
风雪又起了。
纷纷扬扬,洁白如许。
顾兰在风雪中,嘶哑着笑,“顾屿深,你算什么东西,你以为你救了我,你就能管我两辈子么?没了你,我就活不了了么?!”
可是笑着笑着,滚烫的泪水就落了下来。
“顾兰,哥哥走了。”
小姑娘在笑泪中仿佛又看到了明光城的冬。
青年把她捡回家,给她穿新衣,编辫子。柔声问她,“你叫什么?”
“啊,他们喊我贱种、畜生……唔!”
“你不叫那些。”青年摸了摸她的头发,“从今天起,你叫顾兰。兰花的兰。”
锦书随风抖动着,刘郊看着最后那几行字,心下一颤。
“如果有下辈子,让我当弟弟或是妹妹吧。”
“你要好好的,记着常添衣,多餐饭。”
哀悼会之后,是庆功宴。今日的青尧府中,活下来的将领哭着笑着,热闹非常。城中不敢张灯结彩,不过也挂了一路的寻常灯火,孙平平说,那是为亡魂指引回家的路。
范令允压抑了这么多日,终于在醉酒之后,流下泪来。
他在雪地中,掩面哭泣。这片白雪覆盖的土地,无人知晓,它残忍的埋葬了一个怎样的人。
纸页之上,寥寥几笔。
“平生只有三愿未尽。”
“愿大梁风调雨顺。愿百姓自得其所。”
“愿范令允岁岁安宁,前路皆喜。”
--------------------
<旦夕>会讲一讲前世的事情,讲一讲顾兰和范令允上一辈子到底干了啥事儿,然后我保证俩人不会分开很久的!时间大法好!
战争无论如何都不是好的。
这场仗后,还有我没法写到的无数个破碎的家庭,无数个无名的英雄——诸如周春那样的姑娘。
顾屿深对四个孩子的心实际上都一样,他自己当过笼中鸟,所以希望他们都自由自在的,选自己的路,走自己的道。
这一遭,生恩与死罪,他都还尽了。不欠谁的,从此之后,他也自由。
(本来写了小段子,但是fly现在碎碎的…有点儿破坏气氛,过几章再说。。)
第51章 旦夕·春色
乱葬岗。
今日不是晴天,乌云遮住了月亮。山中黑压压一片,风声吹过,仿若鬼哭一般。再老练的樵夫走过也会有所忌惮。
简苍一如往常,背着柴火往家走,路过乱葬岗时屏住呼吸快步离开,同伴叫郑越,倒是没有什么惧色,甚至唾了口唾沫。
“干嘛?”简苍有些惊恐的问道,“死者为大!”
说完这句,就双手合十念起阿弥陀佛来。
“呆子,这是柘融军!前几日败走的柘融军!!想是逃跑中带不走这些同僚的尸首了,随意扔在这儿。”郑越一脸不忿,“前些年屠戮大梁南边那些小村庄的时候,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是死者为大!”
简苍怀疑的问,“这是柘融军?”
“鸣月河边,还能有谁?你看这军装,和我们的可不一样。”
要下雨了,山头那边开始打起了雷,隆隆作响。
简苍搓了搓手,依然胆战心惊,“快走吧,快走吧,要下雨了。郑大才子,赶明儿我再陪着你来这儿鞭尸行不?”
“别……别走……”
简苍已经转过身去,摆了摆手,“你不走我走,我媳妇儿还等着我做饭呢。”
郑越愣了愣,“我没说话啊。”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照亮了半个山头。树木的影子映在地上,张牙舞爪的,枝干仿佛鬼魅伸长的手臂,要把人拖下深渊。
简苍回头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一只冰凉的手握住了他的脚腕。
“咳……咳,别、别走。”
简苍茫然地低头看去,就看到了一张惨白的人脸——
“卧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不是,我、我不是。”那声音嘶哑的不像话,仿佛粗糙的布在琉璃板上反复摩擦。郑越已经灵魂出窍了,整个人跳开,然后扑到了简苍身上,紧紧的抱住他。
郑越擦亮了火折子。
有影子,有呼吸,说得一口大梁话。
“不是鬼。”简苍说。
郑越把人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扑向地上那人。
“是人,活人!”
————————
朝廷的封赏下来了。
乔河私往西南,但是功过相抵,他爹因为他的不告而别气的亲自请命来到末柳城,揪着他的耳朵,一脚把人揣进了回东南的车。
然后乔贯转头看向姚近。姚近出了一身的冷汗,战战兢兢的说,“问侯爷安好。”
“不安好。”老爷子“哼”了一声,拿着马鞭怼了怼姚近的肩,恨铁不成钢的说,“你们就作吧、作吧!早晚有一天闯下塌天大祸来!”
“爹,兵行险着,才能出其不意。”乔河从车里面探出头来,嬉皮笑脸的说。
“滚回去!”乔贯怒喝一声,马鞭毫不留情的抽到了车上。乔河赶忙缩回去才免了这一遭。
姚近因为守城有功,得以留守青尧府,不用回朔枝受那个被逼婚的苦;而朝歌,则成为了庆阳府南斗军的主将。
余敛升任南斗军副将,与朝歌协理南斗军。
顾屿深……顾屿深假传军令,但以身许国,功过相抵。同时给予了顾兰等人抚恤与优待,免徭役,免赋税。
“……没了?”宣许怀疑的问道,“就这?”
陈润低声说,“正正经经符合大梁法律规定,朝廷没做错什么。”
“他一个人,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命!”
“宣许。”陈润道,“慎言。”
宣许不服气,“慎言什么慎言,脸都不要了。范令允呢?我要去找他问问明白。”
“滚回来。”刘郊这个时候推开了屋门,冷声说道,“别去打扰他。”
年关前,乔河那园子中,各式各样的梅花开了满院。
乔管家晨间拿着账本匆匆走过,看到了梅花下的石桌旁,那位余公子煮了一壶酒,然后呆愣愣看着湛蓝的天。
晚间赶着马重回院中,经过梅花林时又看了一眼,那余公子依然坐在那里。
无论是下雪,还是刮风。他就像一尊石像一样守在那里,任凭梅花落满肩头,霜雪侵身。
范令允握着手中那块儿玉佩,因着酒意微微呼出热气,化在冬风里。他听到院子外传来的嬉闹与争吵,以及爹娘杂着笑意的呵斥声,趴在了桌子上,朦朦胧胧的想。
“顾屿深,又要过年了。”
远处红楼上的歌声隐约可闻。今年不同往年,不是缱绻的柔声,而是铿锵的鼓乐。
熟悉的慷慨曲调中,范令允闭上了眼。长生寺的钟声阵阵,入他梦来。
————————
“渔阳颦鼓中,铁骑踏雪来。飞马逐月色,挽弓向烟霭。”
范令允想,他这一辈子,好像永远慢一步。
入朔枝,他慢了一步。
得到北斗覆灭的证据所在,他疾驰前往,却只看到了朔枝城菜市口斩首的人。
身份回归,纵马再入宫闱,只差不到一个时辰就要赶到的时候,看到了凤栖阁中燃起的火焰。
很荒唐的是,那一日火后,下了一场大雨。
内侍与官员跪了一地,大气也不敢出。最后赶来的顾屿深接过他人手中的遗诏,颤抖着递给范令允。
“火起于凤栖阁,起火前,太后遣散了所有的内侍和护卫。”
顾屿深在雨中跪了下来,向他叩首,“太子殿下,请受皇命。”
范令允衣衫与墨发湿了一片,沉默的看着遗诏上的字。血书写就,触目惊心。
“陛下。”顾屿深在他接过遗诏的一刹那高声喊道,“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起身,定定的看着范令允迷茫的双眼,“今陛下登极,万象更新,我朝必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四海升平。”
其他官员此时才反应过来,三呼万岁。
北斗之事未毕,一军几乎荡然无存,只有主帅存活。却又在民间过了这么多年才露面,加之凤栖阁那场莫名其妙的大火,从官员到百姓,即使无人敢提,但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笔账。顾屿深和范令允最后的线索断在朔枝城,之后再无头绪——
范令允是带着“通敌”的污点坐到了九五至尊的宝座上。
坐在皇宫中,他才知道什么叫做枷锁,什么叫做牢笼。
几年未涉政事,他懂得人心不足的道理,但是却不知曾经年少时把他抱在怀中逗弄的那些叔叔与伯伯,已经彻底变了模样。结党营私,打压清流,朝堂之上,他仿佛高坐,却又似世家脚下泥,或是廊下饲养的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