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两次考试结束,高二难得放了三天假。李思为照常带着李轻轻去做康复,今天医生评估说状态还不错,提前半个小时回了家。三个人还没回到家,俞川却问他:“你想不想看电影?”
  “去电影院?”李思为问,“两张票就得五十块,而且轻轻怎么办?”
  俞川叼着一支棒棒糖,冲他摇了摇头:“你先回去等我。”
  李思为不明所以,只得照做。
  半个小时后,俞川来敲门。李思为一开门,发现他怀里抱着一摞碟片。
  “这样也能看。”
  照顾李轻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不要说李思为长年累月过着这样的日子。做饭、洗衣服、扫地拖地,教李轻轻认字,带他去做康复训练,日复一日。
  智力障碍并不仅仅影响人的日常生活,还会带来很多并发症,比如听力、视力的下降,有时候甚至还会引发精神障碍。
  李轻轻虽然很爱李思为,但到底还是个五岁心智的小孩,情绪不稳定时经常把家里砸得稀烂。家里的菜刀、剪刀李思为每天都要检查收好。
  平时每次去医院做康复,俞川从没有见李思为有过一点情绪,但看电影时除外。
  窄小的过时老电视,卡顿的画面,模糊不清的字幕,淡淡的绿光下,俞川时常瞥见他悄悄抹眼泪。
  俞川没有刻意看他,也没有替他擦去眼泪。只是把一旁的纸巾朝他手边推了推。
  后来,他们一起看了很多部电影,大多是从租赁店里借的盗版碟。
  俞川似乎也不挑片子,在店里看到喜欢的海报,就会把碟借回来。上到奥斯卡获奖的影片,下到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他们都看过不少。
  过往的十七年里,李思为看的电影极少。但俞川的闯入,却给他打开了一扇宏大的异世界之门。90分钟,5400秒,足够他钻进一个陌生人的人生。
  往后,李思为对于电影的喜爱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他甚至问俞川要到了那个租赁店的地址,放学后一有时间便会过去逛,省下的饭钱几乎用来租碟。
  有时候李轻轻没睡觉,也会陪他们一起看。只是李轻轻看不懂,最多坚持半个小时就在一旁呼呼大睡。
  后来到了暑假,俞川借了很多日本电影回来。他跟李思为说,去东京坐山手线,到滨松町站的时候记得回头看。李思为问他看什么。他说能看到红色的东京塔。
  俞川还说,电车站附近有个很出名的甜品店,卖一种很好吃的黄油饼干。
  李思为问他,怎么知道的这些。俞川说都是电影里说的。
  李思为其实对日本电影的兴趣不算太大,唯独有一部他反复复看过七遍,是04年上映的一部老片子。
  每次一到主角收到妈妈寄回来的信封的片段,李思为都会按下快进跳过。俞川一开始不明白,转头却发现李思为的眼眶已经晃满了眼泪。
  这一次,俞川忽然在黑暗中伸出手,替他擦去了脸颊的一颗泪珠。两个人沉默地把电影看完。老式风扇转得吱嘎作响,沉闷的夏季寂静不语。
  电视屏幕上字幕滚动,男主角那张年少的、生动的脸从屏幕淡出。
  “当演员真好。”李思为用手背匆匆擦去眼泪,欲盖弥彰般很轻地笑了一声。
  “为什么?”
  “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过什么样的人生。”字幕已经出完,dvd机自动吐出了碟。
  昏暗中,俞川凝视着他数十秒。而后弯下身去,从背包里找出了一张叠好的纸。他把纸展开,抚平,顺着那张放满识字卡片的小茶几,推到了李思为面前。
  “这是什么?”李思为问。
  “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俞川回答。
  “电影学院?”李思为看向他。
  “嗯。”俞川点头。
  过了半晌,他才接着说:“你很好看,你会成为大明星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曾几何时,鱼也是会开口的0-0
  第15章 雏鸟的羽翼
  江城的夏季多雨,李思为住在朝北的小房子里,很难见到阳光。晾出去的衣服也总是要三四天才能阴干,穿上身总觉得仍裹着淡淡的潮湿。
  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却并不这样。他们身上的衣服总是干爽的、服帖的、带着淡淡的香气。
  李思为第一次去表演培训班就被老师看中了,说他长着一张电影脸,脸部收窄,鼻梁挺直,眼裂长瞳孔有神,不学表演实在可惜。也是这时,李思为才知道了为什么俞川会有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他是这里的常客,许久前就认识了这里的表演课老师,早就坚定地要报考电影学院。
  只可惜,俞川付不起这里高昂的课时费,只能当班里的旁听生。而现在,旁听生的位置又多了一个。
  这里有不少富裕家庭出生的少男少女,他们生活优渥,车接车送,身上永远穿着服帖漂亮的制服。
  某天他跟俞川窝在教室的角落听老师给别人指导台词。窗外忽然响起一阵闷闷的油门声。
  五分钟后,教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男孩塞着耳机径直进了门,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看起来五官凌厉,身材高挑。
  李思为探过头问俞川,这是谁。俞川抬头看了一眼,淡淡地答道,不熟。
  后来李思为才从老师口中得知,这个人叫韩霄,据说家里是电影世家,妈妈是影视剧制片人,爸爸人在北市,是个地产商。李思为猜测他应该没有驾照,因为他在花名册上看到过韩霄的出生年月,他还没满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