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可丽妃还有人手可以用吗?丽妃连宁远都不主动联系,当真有人会在宫外替她做这些事?她又是怎么和宫外的人联系上的?
  章文昭微微摇头,他不觉得丽妃能做到这些。除非……除非章家帮她。
  章文昭没忘记,宁远当年中毒的真相就是他从祖父章忠堂口中听说的,而且巧的是,他舅父能做锦州知府也是章家运作安排上任的。章家和丽妃说不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交情和合作。
  但想到章忠堂对他的态度,章文昭又不确定了。
  当时是祖父明确说了不会管他,也不要牵扯章家,态度那么清楚,又怎可能私下与丽妃有联系?
  就算这些都成立,是丽妃要动手,章家也帮忙了,最好的办法是杀人灭口一劳永逸,为何不做?
  胡元的信上写得清清楚楚,封络家中不见血迹,观察推断所得,人是被绑走的。
  丽妃有什么必要大费周章还将人绑走?总不能也是和他想的一样,先将人藏起来等风头过去,再送他们换个地方生活吧。如此,倒是他白忙活一场,连一开始让胡元调查封络这个人都是多此一举。
  分析来分析去,再回忆上一辈子三年内发生的事,章文昭还是更相信是有人要以封络来给丽妃致命一击。
  “啧。”章文昭感到头疼,怎么事情都在锦州发生?先是舅父调任锦州,又是胡元送给任大财的镖,现在冒出来个封络,锦州这地界是不是有什么煞气啊?
  那边宁远已经将信看完,见章文昭停了笔,便指指桌上的信件,叫章文昭写完快来看。
  章文昭将自己分析了半天的笔记整齐折好,递给了阿宝,顺势就给阿宝一个眼神,“尽快发出去。”
  阿宝心领神会,将信收进怀里,转身回了自己屋,就将这没用的信给烧了。
  章文昭没管阿宝的去向,坐在桌前继续看胡元的信。
  胡元信里的第二部 分内容,便是章文昭要他查的谢洋君了。
  胡元查到,谢洋君家里是农户,只剩一个体弱的老父亲,母亲早年病死了。因他颇有几分姿色加之文采斐然,就被蓝乡县的一家商户小姐蓝荷儿看中,嫁给了他。
  这蓝家只是当地一个小商户,算不得富贵,但供养谢洋君读书还是绰绰有余,谢洋君就是靠着岳丈家的帮衬,才能考取功名的。而自从有了有钱的亲家,谢洋君的爹便也不再下地了,跟着儿子一起蹭蓝家的。
  当时谢洋君高中的消息传回蓝乡县,蓝家在当地很是风光了一把,都说蓝家有眼光,选的女婿不错。
  然而左等右等,蓝荷儿始终不见夫君回来,她等不及,不顾家人的阻拦,非要去京城去找夫君。
  蓝家宠女儿又觉女婿现在风光无限,他们敲锣打鼓去京城找都是应该的,因此便给女儿不少盘缠,又派三个丫鬟四个护卫陪同蓝荷儿一同去长京了。
  当时章文昭让胡元查谢洋君,并没有说要查哪个方面,只因与谢洋君有关的,只有和蓝家的姻亲这么一点事值得说道,因而胡元笔墨都落在此处。
  而那蓝荷儿早就去京城了,胡元到蓝乡的时候,蓝荷儿的家信都从长京寄了回来。至于写了什么,胡元就没那个本事知道了。
  放下信算算日子,章文昭敢肯定,当时在茶楼偶遇谢洋君时,他身边的那个女子,多半就是蓝荷儿了。也不知她遭遇了什么,不是说有三个丫鬟四个护卫一起吗,怎么当时只她一人,还弄得自己连件合身衣裳都没有。
  撇开这个无关紧要的小疑惑,章文昭继续看信。
  胡元的信到了底,最后一行浅浅提了一嘴与谢洋君同乡的窦彦昌,说是窦彦昌家世清白作风端正,上有父母下无妻儿,没有可疑之处,现在已经是风光回乡,做了蓝乡县新任的知县大人了,与谢家没什么交情。
  章文昭将信烧了,默默消化着所见所闻。
  现在的事情又多又杂,全都堆在了一起,谢洋君和他妹妹章奵的事要解决,窦彦昌如果真如胡元信中所描述的那般,那么就好办多了。棘手的还是线索不够多的长京碎尸案,以及封络失踪之事。
  封络的事还是得靠胡元去做,碎尸有响叔和青禾盯着,应该很快就有新的线索,眼下能立即着手的,只有谢洋君了。
  章文昭再度提笔,给胡元写去一封信,叫他尽力追查封络的下落,自己有些眉目,会在京城找找线索。
  写完他又另起一封信,却是写给蓝荷儿的父母,写明蓝荷儿在京城过得不如意,谢洋君有意要另娶新欢另攀高枝,不信可以找人打听,若想伸冤就找知县窦彦昌窦大人。
  第74章 暂且议和(二更)
  昨夜一夜未眠,章文昭最后在脑中过一遍所有的事,确保没有遗漏什么,这才与宁远在房中休息,睡上一觉。只等晚上吃过饭,再在齐镇散散步。
  与此同时,京城中却彻底翻了天。
  因为尸块的出现,在京郊的巧手节也办不下去了,出事的当天中午就被府尹周大人下令取消,草草收场。章婵与章奵、章文书身份不一般,自是老老实实回了章家不在出门,不给家里添任何麻烦。
  而萧辰意察觉京城形势严峻,来不及与宁远道别,趁着还没有封城,早早混在人群里回边塞去了。
  出现尸块的当天下午,从宫里出来,周诚就下令彻底搜索京城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被他们遗漏掉的残肢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