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竟还是我的错了?”
  “小的不敢。”阿宝吐吐舌头。
  “好了,既然已安顿下来,便先回客栈看看吧。”章文昭瞧着宁远明显疲累的脸色,给店家留下银子便由阿宝带路,三人先回去客栈。
  阿宝选的客栈是僻静处的一家,客栈里没什么人,冷冷清清的,正合了章文昭的心意。
  一进客房,关起门来,阿宝便先说起正事。
  “驸马、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我将那人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还给他下了点儿迷香,保证他今日一早才会醒来,那时候我早就离开京城了。哦,青禾哥那里我也去过了,正好青禾哥也有信要给您,我想着或许也与此事有关,便一并带来了。”
  说着,阿宝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章文昭。
  信封打开,信上的字迹却不是青禾的。
  阿宝守在一旁,章文昭将信摊在桌上与宁远一同看。
  “是胡元写的。”章文昭先翻到落款处,看到了胡元的名字。
  第73章 好多事情(一更)
  胡元的来信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除过开头一段是寻常问候外,之后的内容满满当当都是章文昭需要的东西。为了混淆视听,胡元信的开头称唿,特意写的“张贤弟”,信的内容也有所处理,要经由一定破译才能看出全貌。
  章文昭不禁感叹,“胡大哥做事深得我心。”
  宁远深以为然。
  不过半月,胡元就查到不少东西,而且还不止一件事。可以说他简直预判了章文昭关心之处,连许多章文昭还未曾提及要他查的事,他都查出了点儿眉目,这大大节省了章文昭再给他写信一来一回要花费的时间。
  信上的内容拢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是胡元惦记的,章文昭在锦州的故人。
  “?”宁远看到此处瞥向章文昭。据他所知,章家祖籍不在锦州一带,章文昭有什么故人在锦州,他却不知?
  “年前我舅父去了锦州做官,他正有一桩旧案要查却因刚上任难有进展,正巧胡大哥就是锦州人士,我便以故人做托词打听了一下,谁知胡大哥当真上心,说要帮我留意,竟做到这种程度。我怕给舅父惹麻烦,便没告诉胡大哥我与舅父的关系,以及舅父和旧案的关系。”
  宁远将信将疑继续往下看。
  与章文昭所言相差不多,信中胡元所查的的确是个消失十多年的人,那时候章文昭不过七八岁,能和他有什么牵扯?看到这里宁远便信了章文昭的说辞,专心看起胡元调查所得。
  据胡元介绍,锦州府下面的登台县上,的确有一户人家与章文昭描述的故人相似,现在叫封络。
  这封络年纪已有四十,为人不见明显缺陷,也不是穷苦人,不知为何三年前才成亲,娶了个小他十岁的无子寡妇,两年前生了个女儿。
  章文昭不动声色看了宁远一眼,见他没起疑心才放松下来。三年前,正是宁远及笄出宫建府的时候,若这封络当真是给丽妃毒药之人,一直躲到听闻宁远出宫,觉得此事不会再有变故因而决心重新开始生活,是说得通的。
  但事情又有转折。
  胡元从京城返回锦州后才发现,他前脚往京城送镖,后脚就有人找上封络。
  听封络的邻居说,封家一夜之间就搬走了,和谁都没打招唿,好像白天来找封络的那人是他什么亲戚,因家中出了大变故才匆匆带着封络一家走的。
  胡元后来试着寻找封络的踪迹,奈何封络走时是半夜,沿路竟无一人撞见。胡元越想越觉蹊跷,联系章文昭曾跟他说的故人做过的事,直觉封络应该是被绑走了。胡元特意查过,封络家中并无血迹,人应该暂且无事。
  原本胡元还要继续查,恰这时章文昭又给他来信,要他去蓝乡查查谢洋君,他一时半刻很难找到封络的踪迹,权衡之下便先去了蓝乡。
  关于故人之事的内容到此为止,章文昭做戏做全套,叫阿宝取来笔墨,摊开来要给他舅父写信。
  “殿下先看,这封络也不知怎么样了,我先给舅父写一封信,叫他赶紧去找封络的下落,不要误了案子又新添人命。”
  宁远点点头,自己往下看。
  章文昭在纸上落笔,看似是给舅父写信,实际上是在梳理这件事的所有可能。
  事关当年给宁远下毒,这件事无外乎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人查到了丽妃做过的事,要抓封络做人证扳倒丽妃。另一种可能是丽妃察觉有人查到了当年的事,因而为了阻止被人追查下去,先下手为强。
  头一种可能很好理解,既然对方要人证,必会保证封络的安全,将人顺利地送到京城来。那么章文昭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查清抓封络的幕后主使,并且想法子在对方和封络接触前,抢先一步将人劫走。
  章文昭必不可能杀封络,他只需将人藏着等风头过去,再给他们一家三口安排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重新安家。他当初想要查这个人,便是有这种想法,人不能落到别人手里,没想到他还是慢了一步。
  后一种情况就要复杂许多,首先便是要辨别是否存在这种可能。
  丽妃想要杀人灭口在情理之中,因为此事一旦暴露便是欺君之罪,连带整个萧家都要受到牵连,两权相害取其轻,为了整个萧家牺牲掉封络一家三口,是迫不得已。丽妃当年没杀封络是心慈,是还没逼到那个份儿上,但真到必须选择的时候,丽妃不可能选择封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