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贺父贺母都一把年纪了,想啃老很有难度。
而贺大哥……
还是直接培养下一代更靠谱。
贺明隽又去买了铅笔、本子、牙膏、香皂等,还去割了两斤猪肉,其中肉票还是掏钱买来的。
到吃午饭的点,他又买了四个大包子。
贺大山已经麻木了,只会默默地提东西。
闻到包子的麦香时,贺大山才舔舔被秋风吹干的嘴唇,但他却没吭声让幺弟给自己分一个。
贺明隽只吃了一个,就把剩下的用白布兜着,递给了贺大山。
那白布是早上他们包饼子用的,因为要运粮走得早来不及吃早饭,就拿几个饼子路上吃。
若不是白布没法裁开,贺明隽也不会一下拿走四个包子,给了贺大山他要吃独食的错觉。
贺大山赶着牛车,腾不开手,也不敢接。
“给我干啥?”
贺明隽言简意赅:“吃。”
担心贺大山那死脑筋听不明白,贺明隽又补充:“我赶车,你吃,不然等会儿就凉了。”
“你会赶车吗?”贺大山先是怀疑了一声,然后更加疑惑地提高了声音:“包子你不吃了?”
贺明隽已经一手按住了架子车把,将包子怼到贺大山面前,说:“难吃,我不喜欢。”
贺大山一脸懵地接过,等一个包子都快吃完了,他还是一副做梦的模样。
还有人嫌弃包子难吃?
他幺弟竟然会分包子给他吃?
看了眼剩下的两个包子,贺大山有点小心翼翼地问:“你真不吃了?”
贺明隽根本懒得理会。
于是贺大山又小心翼翼地把第二个包子品尝完。
咂吧了两下嘴,贺大山目光依依不舍地用白布把最后一个包子裹好,放进了口袋。
见贺明隽瞥了一眼,贺大山讪笑一声,解释:“带回去给你嫂子尝尝。”
说完贺大山又环视了一圈,确认附近没人,才小声补充:“毕竟你嫂子还怀着孩子呢。”
秋忙才过去,人都要好好补补,更别提孕妇。
贺明隽“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又过了两秒,他不放心地提醒贺大山:“那你悄悄给嫂子,别让妈他们看见了。”
“啊?”贺大山很懵,“为啥?不能让她知道咱们在外面买包子了?”
贺大山是真的不理解。
要是他乱花钱,哪怕只是买两个大白馒头,都会挨骂——
“就那么嘴馋?不能捱一会儿回家吃饭啊?你知道那两个大白馒头能换多少面粉,搁咱自己家又能蒸几个馒头?就会败家!”
但幺弟又不会被骂。
为啥不能让妈看见啊?
贺明隽:“……”
诚然,父母偏心不合适。
但不得不说,有些父母偏心并非没有理由。
哪怕他从来没有结过婚、没有处理婆媳关系的经验,也知道不能干这种没脑子的事儿。
贺明隽吸了一口气,又叹出去。
然后他才心平气和地对贺大山说:“要么,你就偷偷给嫂子;要么,你就回去再买五个包子。别问我原因。”
“哦。”贺大山讷讷应了一声,然后往远离贺明隽的方向挪了半步。
到了要拐弯的地方,贺大山才快走两步接过牛车,又觑了贺明隽一眼,问:“那等回家了,包子都凉了,我咋背着咱妈偷偷热包子?”
包子里有大油,现在天又冷了,孕妇吃了不好。
火柴不仅被贺母锁起来,连剩几根她都有数。
贺明隽都被蠢笑了。
但为了耳朵清净、避免一场家庭纠纷,他还是对贺大山说:“你直接把最后一个包子吃了,今天买了肉,晚上让妈包饺子。到时候你……”
想到贺大山的不开窍,贺明隽止住话:“算了,你只管吃吧。”
如果建议贺大山给妻子多分两个饺子,估计他也不会记得要一碗水端平,先孝敬父母两个。
那种情况下,贺母不把捞饺子的笊篱砸在他头上,都算是好脾气。
兄弟俩一路无话,赶着牛车回了村。
远远地,贺明隽就能看到村头那两户人家的墙被刷了红字。
左边是:“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右边是:“一人结扎,全家光荣”。[注2]
村口坐着不少人在晒太阳,手里还各自忙着剥玉米、纳鞋底等活计。
见贺家兄弟满载而归,就有村民伸长脖子张望,甚至还有人迎了上来。
“啊呀,你家今年收成好,这是发财了呀。”
他们村今年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地分给各家自己种了。
还有人酸里酸气都说:“你们家这是娶媳妇啊还是迎祖宗?这么阔气呀!”
消息很快传到杨家。
“你家红蕊嫁到贺家,那是要享福了……”
杨红蕊听到,脸上摆出一个羞涩的笑,但她的眼神却充满得意。
作者有话说:
----------------------
[注1].[注2].那个时代的特色标语,属于引用
[比心]
推一下无cp的快穿预收文:
《我有特殊攻略技巧[快穿]》【大佬更想当爸爸】
[红心]
《躺平废物被迫快穿》 【咸鱼随时发癫】
[红心]
《让黑化男主喜当爹[快穿]》【养崽、治愈偶尔致郁】
第3章 年代文(03)
贺家——
贺母廖春花在看到两个儿子今天买回的物品的一瞬间,就把脸耷拉下来。
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还没把人娶回来呢,就恨不得把家掏空给人送去。
廖春花生了会儿闷气,见以往伶俐嘴甜的小儿子像是眼瞎了一样,没来搭理她,就只好自己板着脸上前。
她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拎起一块布的角,有点阴阳怪气地问:“买这么多布,是打算做多少身衣裳啊?她穿得过来吗?”
贺明隽像是没听出她的嘲讽,淡定地回答:“这是给妈买的,前段时间秋收,爸妈的衣服都磨破了不少,现在有空闲了,多做两身新衣服。”
他顿了一下,又说:“把大姐叫回来,她针线活好,妈你歇着。”
廖春花立即喜笑颜开:“哎呦,还得是我幺儿,知道心疼我……”
在院子里剥玉米粒的贺小草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心疼?他就动动嘴,花的钱是爹妈哥嫂挣的,活儿是让大姐回来干的,结果呢,妈就只记得他的好,她的一颗心真是偏得都没边了。
贺小草像是把手中的玉米当成什么可恨的人,搓得快冒火星子了。
只听廖春花夸完幺儿,又贬低其余孩子两句,然后她把话锋一转:“妈都这把年纪了,还穿什么新衣服啊?你们这些小辈穿好点就行了,我那衣裳补补还能穿。”
“还有,你这布也买得太多了!要做多少衣服啊?被面呢?我咋没看见,是不是忘了买?”
“这颜色一点都不喜庆!怎么做喜被啊?趁现在来得及赶紧去换!还有这么多棉布,要用到什么时候?都要放坏了……”
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廖春花做主,于是她就养成了念叨的习惯。
这种时候,一般谁敢打断她、提反对意见,那就会成为吸引火力的倒霉蛋。
除了她最宝贝的幺儿。
贺明隽就说:“不换,也不退。我算过了,这些布正好够全家每个人做身新衣服的。”
“都做?”廖春花提高了嗓音。
其余人也都惊讶地向贺明隽望来。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贺明隽面色平静地点头,“嗯”了一声。
廖春花没忍住,抬手拍他胳膊一巴掌,身子都被气得发抖。
她带着哭腔骂:“你这个败家子!家里情况才好一点,你就乱花钱!”
贺明隽心中吐槽:这么多布还没有一个自行车轮子贵,他怎么就败家了?
但为了避免火上浇油,他没有将实话说出口,而是先扶住廖春花,声音很平淡地解释:“妈你别急,先听我说。我在外面听到点消息——”
贺明隽并没有用那种故弄玄虚的语调,可还是轻易让廖春花安静下来。
其余人也都更加专注地看向他。
虽然现在土地又分给各户自己种了,也没有许许多多他们农民难以理解的事了,但他们还是没有安全感。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提能让他们心吊胆的,生怕才打的铁锅又要交上去、他们家的牛会被牵走……
“啥消息啊?”廖春花迫不及待地问。
贺明隽:“很快买东西就不需要票了,最迟到年底,这些布票就没用,成废纸了。”
当然,再放几十年他们会成“文物”,有收藏价值。
但这些就没必要说了。
贺明隽的几句话,让因心虚、怕被骂而一直低着脑袋的贺大山把头抬了起来,他脸上的疑惑十分明显——今天他和幺弟都在一块啊,怎么他没有听说?
而贺大哥……
还是直接培养下一代更靠谱。
贺明隽又去买了铅笔、本子、牙膏、香皂等,还去割了两斤猪肉,其中肉票还是掏钱买来的。
到吃午饭的点,他又买了四个大包子。
贺大山已经麻木了,只会默默地提东西。
闻到包子的麦香时,贺大山才舔舔被秋风吹干的嘴唇,但他却没吭声让幺弟给自己分一个。
贺明隽只吃了一个,就把剩下的用白布兜着,递给了贺大山。
那白布是早上他们包饼子用的,因为要运粮走得早来不及吃早饭,就拿几个饼子路上吃。
若不是白布没法裁开,贺明隽也不会一下拿走四个包子,给了贺大山他要吃独食的错觉。
贺大山赶着牛车,腾不开手,也不敢接。
“给我干啥?”
贺明隽言简意赅:“吃。”
担心贺大山那死脑筋听不明白,贺明隽又补充:“我赶车,你吃,不然等会儿就凉了。”
“你会赶车吗?”贺大山先是怀疑了一声,然后更加疑惑地提高了声音:“包子你不吃了?”
贺明隽已经一手按住了架子车把,将包子怼到贺大山面前,说:“难吃,我不喜欢。”
贺大山一脸懵地接过,等一个包子都快吃完了,他还是一副做梦的模样。
还有人嫌弃包子难吃?
他幺弟竟然会分包子给他吃?
看了眼剩下的两个包子,贺大山有点小心翼翼地问:“你真不吃了?”
贺明隽根本懒得理会。
于是贺大山又小心翼翼地把第二个包子品尝完。
咂吧了两下嘴,贺大山目光依依不舍地用白布把最后一个包子裹好,放进了口袋。
见贺明隽瞥了一眼,贺大山讪笑一声,解释:“带回去给你嫂子尝尝。”
说完贺大山又环视了一圈,确认附近没人,才小声补充:“毕竟你嫂子还怀着孩子呢。”
秋忙才过去,人都要好好补补,更别提孕妇。
贺明隽“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又过了两秒,他不放心地提醒贺大山:“那你悄悄给嫂子,别让妈他们看见了。”
“啊?”贺大山很懵,“为啥?不能让她知道咱们在外面买包子了?”
贺大山是真的不理解。
要是他乱花钱,哪怕只是买两个大白馒头,都会挨骂——
“就那么嘴馋?不能捱一会儿回家吃饭啊?你知道那两个大白馒头能换多少面粉,搁咱自己家又能蒸几个馒头?就会败家!”
但幺弟又不会被骂。
为啥不能让妈看见啊?
贺明隽:“……”
诚然,父母偏心不合适。
但不得不说,有些父母偏心并非没有理由。
哪怕他从来没有结过婚、没有处理婆媳关系的经验,也知道不能干这种没脑子的事儿。
贺明隽吸了一口气,又叹出去。
然后他才心平气和地对贺大山说:“要么,你就偷偷给嫂子;要么,你就回去再买五个包子。别问我原因。”
“哦。”贺大山讷讷应了一声,然后往远离贺明隽的方向挪了半步。
到了要拐弯的地方,贺大山才快走两步接过牛车,又觑了贺明隽一眼,问:“那等回家了,包子都凉了,我咋背着咱妈偷偷热包子?”
包子里有大油,现在天又冷了,孕妇吃了不好。
火柴不仅被贺母锁起来,连剩几根她都有数。
贺明隽都被蠢笑了。
但为了耳朵清净、避免一场家庭纠纷,他还是对贺大山说:“你直接把最后一个包子吃了,今天买了肉,晚上让妈包饺子。到时候你……”
想到贺大山的不开窍,贺明隽止住话:“算了,你只管吃吧。”
如果建议贺大山给妻子多分两个饺子,估计他也不会记得要一碗水端平,先孝敬父母两个。
那种情况下,贺母不把捞饺子的笊篱砸在他头上,都算是好脾气。
兄弟俩一路无话,赶着牛车回了村。
远远地,贺明隽就能看到村头那两户人家的墙被刷了红字。
左边是:“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右边是:“一人结扎,全家光荣”。[注2]
村口坐着不少人在晒太阳,手里还各自忙着剥玉米、纳鞋底等活计。
见贺家兄弟满载而归,就有村民伸长脖子张望,甚至还有人迎了上来。
“啊呀,你家今年收成好,这是发财了呀。”
他们村今年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地分给各家自己种了。
还有人酸里酸气都说:“你们家这是娶媳妇啊还是迎祖宗?这么阔气呀!”
消息很快传到杨家。
“你家红蕊嫁到贺家,那是要享福了……”
杨红蕊听到,脸上摆出一个羞涩的笑,但她的眼神却充满得意。
作者有话说:
----------------------
[注1].[注2].那个时代的特色标语,属于引用
[比心]
推一下无cp的快穿预收文:
《我有特殊攻略技巧[快穿]》【大佬更想当爸爸】
[红心]
《躺平废物被迫快穿》 【咸鱼随时发癫】
[红心]
《让黑化男主喜当爹[快穿]》【养崽、治愈偶尔致郁】
第3章 年代文(03)
贺家——
贺母廖春花在看到两个儿子今天买回的物品的一瞬间,就把脸耷拉下来。
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还没把人娶回来呢,就恨不得把家掏空给人送去。
廖春花生了会儿闷气,见以往伶俐嘴甜的小儿子像是眼瞎了一样,没来搭理她,就只好自己板着脸上前。
她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拎起一块布的角,有点阴阳怪气地问:“买这么多布,是打算做多少身衣裳啊?她穿得过来吗?”
贺明隽像是没听出她的嘲讽,淡定地回答:“这是给妈买的,前段时间秋收,爸妈的衣服都磨破了不少,现在有空闲了,多做两身新衣服。”
他顿了一下,又说:“把大姐叫回来,她针线活好,妈你歇着。”
廖春花立即喜笑颜开:“哎呦,还得是我幺儿,知道心疼我……”
在院子里剥玉米粒的贺小草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心疼?他就动动嘴,花的钱是爹妈哥嫂挣的,活儿是让大姐回来干的,结果呢,妈就只记得他的好,她的一颗心真是偏得都没边了。
贺小草像是把手中的玉米当成什么可恨的人,搓得快冒火星子了。
只听廖春花夸完幺儿,又贬低其余孩子两句,然后她把话锋一转:“妈都这把年纪了,还穿什么新衣服啊?你们这些小辈穿好点就行了,我那衣裳补补还能穿。”
“还有,你这布也买得太多了!要做多少衣服啊?被面呢?我咋没看见,是不是忘了买?”
“这颜色一点都不喜庆!怎么做喜被啊?趁现在来得及赶紧去换!还有这么多棉布,要用到什么时候?都要放坏了……”
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廖春花做主,于是她就养成了念叨的习惯。
这种时候,一般谁敢打断她、提反对意见,那就会成为吸引火力的倒霉蛋。
除了她最宝贝的幺儿。
贺明隽就说:“不换,也不退。我算过了,这些布正好够全家每个人做身新衣服的。”
“都做?”廖春花提高了嗓音。
其余人也都惊讶地向贺明隽望来。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贺明隽面色平静地点头,“嗯”了一声。
廖春花没忍住,抬手拍他胳膊一巴掌,身子都被气得发抖。
她带着哭腔骂:“你这个败家子!家里情况才好一点,你就乱花钱!”
贺明隽心中吐槽:这么多布还没有一个自行车轮子贵,他怎么就败家了?
但为了避免火上浇油,他没有将实话说出口,而是先扶住廖春花,声音很平淡地解释:“妈你别急,先听我说。我在外面听到点消息——”
贺明隽并没有用那种故弄玄虚的语调,可还是轻易让廖春花安静下来。
其余人也都更加专注地看向他。
虽然现在土地又分给各户自己种了,也没有许许多多他们农民难以理解的事了,但他们还是没有安全感。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提能让他们心吊胆的,生怕才打的铁锅又要交上去、他们家的牛会被牵走……
“啥消息啊?”廖春花迫不及待地问。
贺明隽:“很快买东西就不需要票了,最迟到年底,这些布票就没用,成废纸了。”
当然,再放几十年他们会成“文物”,有收藏价值。
但这些就没必要说了。
贺明隽的几句话,让因心虚、怕被骂而一直低着脑袋的贺大山把头抬了起来,他脸上的疑惑十分明显——今天他和幺弟都在一块啊,怎么他没有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