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他没等沈慕再回应,只是很轻地拍了下他的胳膊。
第8章 “是福气。”
第二天江承煊做了大半天的手术,脱下手术服的时候下午都快过完了。
他去了一趟片场,导演拉着他走到监视器前:“您帮忙看这个抢救流程,有没有什么错误?”
他看了一圈也没看到沈慕。
江承煊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目光投向屏幕:“除颤仪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再偏右一公分会更标准。还有,主治医师下医嘱的语气应该更快速果断,生死时速的时候,不会有任何迟疑。”
他的讲解清晰精准,导演连连点头,让旁边的工作人员记下。
江承煊顿了顿,又开口问道:“今天好像没看到沈编剧?有个关于剧中一处医疗相关台词的小问题,想顺便问他一下。”
导演正盯着回放,头也没抬,随口答道:“哦,小沈啊,他请了两天假,说是老家有点急事,一大早就赶回去了。”
回老家了?
江承煊怔了下。
“这样。”江承煊迅速收敛心神,“那等他回来再说吧。”
沈慕的老家是十八线小县城,他早上七点就出发了,飞机转动车再转公交,到家时已经是晚上。
巷子口里飘着谁家炒辣椒的味道,有点呛人。
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开了。
客厅灯开着,电视里放着天气预报,声音调得不大。爸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头也没回:“回来了?”
“嗯。”沈慕弯腰换鞋,“妈呢?”
“厨房煨汤呢,说你肯定没吃晚饭。”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妈妈系着那条用了好几年的碎花围裙探出头:“小慕回来啦,快去洗手吃饭。给你蒸了碗鸡蛋羹,刚好的。”
沈慕去洗了手,帮妈妈把菜端出来。
那碗金黄的鸡蛋羹摆在沈慕面前,还点了两滴香油。
“剧组忙不忙?”爸爸夹了一筷子青菜,问得随意。
“还行,就是周期长,一个场景反复拍。”沈慕吃了口鸡蛋羹,嫩得刚好。
妈妈看了看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看你黑眼圈重的,晚上又熬夜写本子了?跟你说了多少次……”
沈慕笑道:“没熬,睡得挺好。”
饭桌上安静下来,只有咀嚼声和电视里主持人平稳的播报声。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开口,声音放轻了些:“明天你爸去康养中心,你要没事一起去看看?你哥那边……护工说最近天热,他胃口不太好。”
沈慕点点头:“嗯,明天我跟爸一起去吧。”
妈妈没再多说,又给他添了半碗汤:“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编剧这行……”爸爸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像是随口一提,“不稳定。你张叔他们家儿子,去年考进了税务局,我看就挺好。”
“吃饭呢,说这个干嘛。”妈妈轻轻拍了下他胳膊,眼神示意了一下。
爸爸不说话了,起身离开饭桌,坐到沙发上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声音调大了一点。天气预报播完了,正在放本地新闻。
沈慕没接话,低头把汤喝完。汤是温的,带着家的味道,也有点沉。
汤喝完了,胃里暖烘烘的。沈慕起身收拾碗筷,妈妈连忙拦住:“放那儿放那儿,我来弄。你坐了一天车,累得很,去歇着。”
“没事,妈,不累。”
妈妈跟进来,拧开水龙头洗碗,水流声哗哗的,盖过了客厅电视的声响。她侧头看看儿子,小声问:“真不累?看你脸色不大好。”
“真没事,可能就是有点饿过头了。”
“在外面要记得按时吃饭,别学人家减肥,身体是本钱……”妈妈又开始絮叨,沈慕听着,偶尔“嗯”一声,他觉得妈妈鬓角的白发比他上次回来时又显眼了些。
洗好碗,妈妈擦干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洗好的苹果塞给沈慕:“喏,吃点水果。你爸就是那脾气,他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沈慕接过苹果,啃了一口,脆甜。
“我知道。”他顿了顿,“爸明天几点去?”
“老时间,吃了早饭就走。”妈妈看了看客厅方向,压低声音,“你要是不想去也没事,我跟你爸说。”
“去。”沈慕摇摇头,又咬了一口苹果,“应该的。”
妈妈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胳膊:“那行,早点洗洗睡,你房间被子我都晒过了。”
“好。”
他们现在住的这栋房子,是沈慕爸妈年轻时一砖一瓦盖起的第一个家。多年前隔壁邻居翻盖新房施工不当,挖坏了他们家的地基墙体,房子从此成了危房,墙体开裂,雨天渗水。他爸一辈子敦厚忍让,觉得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撕破脸皮不好看,加上总想着以后自家也要翻修,生生咽下了这口气,没有追究对方的责任。
可后来政策收紧,私房建设被严格叫停。翻修无望,这栋房子就成了全家的一块心病。直到前年政策总算稍有松动,说符合条件的危房可以申请推倒重建。他爸立刻就去跑手续,生怕错过这盼了多年的机会。
他们家新盖的三层小楼,只简单装修了下面两层。第三层还是毛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弄。
他爸当时看着楼梯口,说得挺实在:“三楼先这样吧,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装。”
停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要是一直没钱,就留给你自己装了。”
房子翻修好后晾了一年,甲醛全都达标了他们才搬过来。
沈慕的房间是主卧,是他爸特意留给他的,朝阳的房间,书架上还摆着高中时的课本和几本文学名著,桌面上一尘不染,妈妈经常打扫,空气里有阳光晒过被子的味道,很舒服。
他拿出手机,有几条剧组工作群的消息,划了一下。
客厅里,父母压低的交谈声隐约传进来,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种带着担忧的、小心翼翼的语调,他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
他坐了一天的车,这会儿应该很困才对,但他睡不着。沈慕靠在床头看着窗外发愣,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来电显示,江承煊。
“喂?”
沈慕爸妈都睡了,所以他的声音有些低。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传来江承煊熟悉的嗓音:“……是我。听导演说你家里有事?”
“嗯,回来处理一下。”
又一阵短暂的沉默,听筒里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
沈慕听见江承煊似乎很轻地吸了口气才开口:“我以为……你是在躲我。”
他没等沈慕回应,又很快接了下去,声音放缓了些:“不是就好。”
这句话说得有些快,沈慕握着手机,一时没说话,只觉得心口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不重,却有点酸软。
沈慕轻笑:“都多大了,还躲你。”
“嗯。”江承煊应了一声,语气明显松弛下来,“事情办得顺利吗?”
“还行。”
“那就好。不打扰你休息了。”
通话快要结束的时候,江承煊叫了声他名字:“沈慕。”
江承煊轻声道:“晚安。”
电话挂断了。
沈慕拿着手机坐了会儿才躺下来,这一次睡意来得比想象中快,梦里都是江承煊的那声晚安,睁眼已经是天亮。
吃过简单的早饭,沈慕和爸爸一同前往县郊的精神康养中心,一路无话,只有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向后掠去。
康养中心是一栋看起来干净却格外安静的白色建筑,保安对他爸爸很熟悉,因为他爸每个星期都会来一次:“又来给小皓送饭啊?”
他爸笑道:“是啊,他妈妈做了点他爱吃的。”
保安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一旁的沈慕身上,带着些许打量:“这位是……”
“这是我小儿子,沈慕。”
“哦哟,小儿子啊!”保安脸上笑意更浓,一边做着登记一边感叹,“模样真俊,像您。您真是好福气,两个儿子。”
爸爸低声应了句:“是啊,是福气。”
保安按着对讲机,报了楼层跟名字,让他们坐活动室等会儿。
大概过了三分钟,沈皓被人从楼上带了下来。
沈皓穿着统一的浅蓝色病号服,比以前瘦了很多,精神康养中心的饭菜没有那么好,从前他在家里吃东西不知节制,什么都往嘴里塞,痛风三天两头的犯,尤其是他爸盖房子那段时间,没人管得住他,他的脚每天都是肿的,痛的连路都走不了。
他爸慢慢走过去,声音放得极轻极缓:“小皓,看看谁来了?弟弟回来看你了。”
沈皓的目光在爸爸脸上停留片刻,又缓缓移向沈慕,那双和沈慕极为相似的漂亮眼睛里蒙着一层永远散不去的雾,映不出任何人的影子。
爸爸把保温盒放桌上,将里面的饭菜拿出来。
第8章 “是福气。”
第二天江承煊做了大半天的手术,脱下手术服的时候下午都快过完了。
他去了一趟片场,导演拉着他走到监视器前:“您帮忙看这个抢救流程,有没有什么错误?”
他看了一圈也没看到沈慕。
江承煊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目光投向屏幕:“除颤仪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再偏右一公分会更标准。还有,主治医师下医嘱的语气应该更快速果断,生死时速的时候,不会有任何迟疑。”
他的讲解清晰精准,导演连连点头,让旁边的工作人员记下。
江承煊顿了顿,又开口问道:“今天好像没看到沈编剧?有个关于剧中一处医疗相关台词的小问题,想顺便问他一下。”
导演正盯着回放,头也没抬,随口答道:“哦,小沈啊,他请了两天假,说是老家有点急事,一大早就赶回去了。”
回老家了?
江承煊怔了下。
“这样。”江承煊迅速收敛心神,“那等他回来再说吧。”
沈慕的老家是十八线小县城,他早上七点就出发了,飞机转动车再转公交,到家时已经是晚上。
巷子口里飘着谁家炒辣椒的味道,有点呛人。
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开了。
客厅灯开着,电视里放着天气预报,声音调得不大。爸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头也没回:“回来了?”
“嗯。”沈慕弯腰换鞋,“妈呢?”
“厨房煨汤呢,说你肯定没吃晚饭。”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妈妈系着那条用了好几年的碎花围裙探出头:“小慕回来啦,快去洗手吃饭。给你蒸了碗鸡蛋羹,刚好的。”
沈慕去洗了手,帮妈妈把菜端出来。
那碗金黄的鸡蛋羹摆在沈慕面前,还点了两滴香油。
“剧组忙不忙?”爸爸夹了一筷子青菜,问得随意。
“还行,就是周期长,一个场景反复拍。”沈慕吃了口鸡蛋羹,嫩得刚好。
妈妈看了看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看你黑眼圈重的,晚上又熬夜写本子了?跟你说了多少次……”
沈慕笑道:“没熬,睡得挺好。”
饭桌上安静下来,只有咀嚼声和电视里主持人平稳的播报声。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开口,声音放轻了些:“明天你爸去康养中心,你要没事一起去看看?你哥那边……护工说最近天热,他胃口不太好。”
沈慕点点头:“嗯,明天我跟爸一起去吧。”
妈妈没再多说,又给他添了半碗汤:“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编剧这行……”爸爸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像是随口一提,“不稳定。你张叔他们家儿子,去年考进了税务局,我看就挺好。”
“吃饭呢,说这个干嘛。”妈妈轻轻拍了下他胳膊,眼神示意了一下。
爸爸不说话了,起身离开饭桌,坐到沙发上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声音调大了一点。天气预报播完了,正在放本地新闻。
沈慕没接话,低头把汤喝完。汤是温的,带着家的味道,也有点沉。
汤喝完了,胃里暖烘烘的。沈慕起身收拾碗筷,妈妈连忙拦住:“放那儿放那儿,我来弄。你坐了一天车,累得很,去歇着。”
“没事,妈,不累。”
妈妈跟进来,拧开水龙头洗碗,水流声哗哗的,盖过了客厅电视的声响。她侧头看看儿子,小声问:“真不累?看你脸色不大好。”
“真没事,可能就是有点饿过头了。”
“在外面要记得按时吃饭,别学人家减肥,身体是本钱……”妈妈又开始絮叨,沈慕听着,偶尔“嗯”一声,他觉得妈妈鬓角的白发比他上次回来时又显眼了些。
洗好碗,妈妈擦干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洗好的苹果塞给沈慕:“喏,吃点水果。你爸就是那脾气,他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沈慕接过苹果,啃了一口,脆甜。
“我知道。”他顿了顿,“爸明天几点去?”
“老时间,吃了早饭就走。”妈妈看了看客厅方向,压低声音,“你要是不想去也没事,我跟你爸说。”
“去。”沈慕摇摇头,又咬了一口苹果,“应该的。”
妈妈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胳膊:“那行,早点洗洗睡,你房间被子我都晒过了。”
“好。”
他们现在住的这栋房子,是沈慕爸妈年轻时一砖一瓦盖起的第一个家。多年前隔壁邻居翻盖新房施工不当,挖坏了他们家的地基墙体,房子从此成了危房,墙体开裂,雨天渗水。他爸一辈子敦厚忍让,觉得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撕破脸皮不好看,加上总想着以后自家也要翻修,生生咽下了这口气,没有追究对方的责任。
可后来政策收紧,私房建设被严格叫停。翻修无望,这栋房子就成了全家的一块心病。直到前年政策总算稍有松动,说符合条件的危房可以申请推倒重建。他爸立刻就去跑手续,生怕错过这盼了多年的机会。
他们家新盖的三层小楼,只简单装修了下面两层。第三层还是毛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弄。
他爸当时看着楼梯口,说得挺实在:“三楼先这样吧,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装。”
停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要是一直没钱,就留给你自己装了。”
房子翻修好后晾了一年,甲醛全都达标了他们才搬过来。
沈慕的房间是主卧,是他爸特意留给他的,朝阳的房间,书架上还摆着高中时的课本和几本文学名著,桌面上一尘不染,妈妈经常打扫,空气里有阳光晒过被子的味道,很舒服。
他拿出手机,有几条剧组工作群的消息,划了一下。
客厅里,父母压低的交谈声隐约传进来,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种带着担忧的、小心翼翼的语调,他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
他坐了一天的车,这会儿应该很困才对,但他睡不着。沈慕靠在床头看着窗外发愣,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来电显示,江承煊。
“喂?”
沈慕爸妈都睡了,所以他的声音有些低。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传来江承煊熟悉的嗓音:“……是我。听导演说你家里有事?”
“嗯,回来处理一下。”
又一阵短暂的沉默,听筒里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
沈慕听见江承煊似乎很轻地吸了口气才开口:“我以为……你是在躲我。”
他没等沈慕回应,又很快接了下去,声音放缓了些:“不是就好。”
这句话说得有些快,沈慕握着手机,一时没说话,只觉得心口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不重,却有点酸软。
沈慕轻笑:“都多大了,还躲你。”
“嗯。”江承煊应了一声,语气明显松弛下来,“事情办得顺利吗?”
“还行。”
“那就好。不打扰你休息了。”
通话快要结束的时候,江承煊叫了声他名字:“沈慕。”
江承煊轻声道:“晚安。”
电话挂断了。
沈慕拿着手机坐了会儿才躺下来,这一次睡意来得比想象中快,梦里都是江承煊的那声晚安,睁眼已经是天亮。
吃过简单的早饭,沈慕和爸爸一同前往县郊的精神康养中心,一路无话,只有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向后掠去。
康养中心是一栋看起来干净却格外安静的白色建筑,保安对他爸爸很熟悉,因为他爸每个星期都会来一次:“又来给小皓送饭啊?”
他爸笑道:“是啊,他妈妈做了点他爱吃的。”
保安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一旁的沈慕身上,带着些许打量:“这位是……”
“这是我小儿子,沈慕。”
“哦哟,小儿子啊!”保安脸上笑意更浓,一边做着登记一边感叹,“模样真俊,像您。您真是好福气,两个儿子。”
爸爸低声应了句:“是啊,是福气。”
保安按着对讲机,报了楼层跟名字,让他们坐活动室等会儿。
大概过了三分钟,沈皓被人从楼上带了下来。
沈皓穿着统一的浅蓝色病号服,比以前瘦了很多,精神康养中心的饭菜没有那么好,从前他在家里吃东西不知节制,什么都往嘴里塞,痛风三天两头的犯,尤其是他爸盖房子那段时间,没人管得住他,他的脚每天都是肿的,痛的连路都走不了。
他爸慢慢走过去,声音放得极轻极缓:“小皓,看看谁来了?弟弟回来看你了。”
沈皓的目光在爸爸脸上停留片刻,又缓缓移向沈慕,那双和沈慕极为相似的漂亮眼睛里蒙着一层永远散不去的雾,映不出任何人的影子。
爸爸把保温盒放桌上,将里面的饭菜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