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4节
  沈世言想了一下,也笑道:“是我多虑了。”
  “那后来呢?”
  “幸好,左右的人极力劝阻,加上董必钦他们帮着说话,这件事才算是抹过去了。”
  于氏松了口气:“这就好。”
  说完,她又转头看了看商如意,忧心忡忡的说道:“盛国公现在可是皇上的眼中钉,咱们如意嫁过去,会不会——”
  商如意将最后一件衣裳叠好,抬起头来笑着道:“舅母不必为如意担心。要说担心,其实如意反倒更担心舅父。”
  沈世言有些意外:“你担心我?”
  商如意认真的说道:“盛国公虽然为陛下所猜忌,但他毕竟手握重兵,又常年领兵在外,陛下对他还是有顾忌的;可舅父在朝中任职,任何一桩小事都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
  “如今,舅父又因我的缘故,与宇文家结亲,陛下猜忌盛国公,只怕会盯到舅父身上。”
  “……”
  “这是舅父眼前最大的危机。”
  “……!”
  沈世言有些惊讶的看着商如意。
  他这个外甥女虽然聪慧过人,但性情沉稳,少言不泄,这还是他第一次从她嘴里听到那么多话,还是关于朝政的分析。
  沈世言道:“你——”
  于氏焦虑的道:“还真是那么回事。老爷,那你该怎么办呢?”
  商如意道:“依如意看来,舅父的身体本就不好,不如寻个机会告老还乡,离开朝廷这个是非纷争之地,也好颐养天年。”
  于氏立刻道:“正是呢,我早就劝他了,别老想着什么忠君爱国,过好日子是正经。”
  沈世言沉默不语的看着商如意,商如意似乎也察觉到舅父探究的眼神,忙低下头去。
  过了一会儿,沈世言道:“这件事,让我再想想。”
  “是。”
  商如意整理好东西之后,便起身退出了他们的房间。
  沈世言沉默了许久,回头看向自己的妻子,问道:“你有没有觉得,如意病这一场之后,变得有点奇怪了。”
  第9章 借尸还魂?!
  于氏道:“什么意思?”
  沈世言皱着眉头道:“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不对劲。之前咱们商议她跟宇文愆的婚事的时候,她也没有反对,为什么病了一场,就死都不肯嫁给宇文愆了?”
  于氏立刻道:“其实,我也奇怪这件事呢。”
  沈世言道:“我一直没来得及问你,如意这场病到底是怎么来的?”
  于氏想了想,道:“不就是一个月前,咱们那个时候刚刚定下她和宇文愆的婚事,然后我就带着她去半岩寺礼佛,乞求佛祖庇佑。我们坐船过河,她正靠窗看风景的时候,突然听见一阵奇怪的水声,然后,就起了一阵风。”
  “一阵风?”
  “是啊,说来也奇怪,那天天气还蛮热的,可那阵风却是透骨凉,吹得我们头昏脑涨的,如意当场就昏倒了。”
  沈世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咱们如意,可从来不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弱质女子啊。”
  “你是怀疑——”
  “……”
  沈世言沉默了许久,几番欲言又止,终于轻声道:“我说不出什么缘故,只是担心,她别是撞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什么意思?”
  “我之前听过一些奇闻杂谈,说是,水里淹死的人阴魂不散,会找上过河的人……”
  于氏闻言大惊,道:“你是说——借尸还魂?!”
  “……!”
  夫妇俩都被这不可思议的四个字惊得说不出话来。
  但过了片刻,于氏立刻摇头道:“不会的不会的,借尸还魂,那活过来的肯定是不同的人。可如意的性情也没变啊,说话做事,跟往常也没什么不同。”
  沈世言道:“她从来不对时政发表看法,可刚刚,她说的那些话——”
  说到这个,于氏忍不住笑了起来,道:“老爷,这就是你多虑了。咱们如意话虽然不多,可心眼儿却不少,连龙门的战事她都关心着,你的事情,她能不挂在心上吗?”
  “……”
  “再说了,你那妹夫是什么人?如意从小就跟着他走南闯北,见过的世面只怕比我都多,他的女儿,能差吗。”
  这话倒是让沈世言无法辩驳,喃喃道:“看来,是我多虑了。”
  “……”
  “但她为什么突然不愿意嫁给宇文愆?”
  于氏想了想,说道:“我猜啊,只怕她本来就不愿意,只是她爹的遗愿她不能不遵从,但生了那场病,可能她也想开了,嫁人可不比其他的小事,那可是关系自己一辈子的。”
  “……”
  “再说了,小女儿的心事本来就难懂。当初你来我家提亲,我不也看不上你瘦不拉几,跟猴子一样嘛。可如今——”
  沈世言面色一红,沉着脸道:“胡说什么!”
  “你脸红什么,我都没脸红。”
  “你,休要胡闹!”
  夫妇二人说着说着便笑闹了起来。
  谁都没有发现,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门外,正是刚刚要离开的商如意,她站在门口原是整理衣衫,却无意间听到了舅父舅母的那番话。
  但她也没说什么,只是沉默着,神情复杂的离开了。
  第10章 惜别
  一转眼,便到了出发的日子。
  天还没亮,商如意便已经穿戴整齐,当她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几辆马车和送亲的家丁已经候在那里。
  而沈世言和于氏也站在门口,交代下面的人。
  沈世言对领队高封道:“如今世道不太平,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只走大路。今夜住宿也必须在官家驿站,我先让人去打好招呼了,只要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到达太原了。”
  那高封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黝黑挺拔,对沈府忠心耿耿。
  他说道:“老爷放心。”
  一旁的于氏则对着陪嫁侍女图舍儿念叨着:“如意这一嫁过去,你可要好好的服侍。”
  图舍儿是于氏陪嫁大丫鬟的女儿,母亲过世之后便养在沈府,跟商如意一起长大,两人情同姐妹,她聪明伶俐,是个极可靠的人。
  她笑道:“夫人放心。”
  于氏又低声道:“若如意在那边受了委屈,你也不准装眼瞎,得让我们知道。”
  沈世言笑道:“你这是什么话。”
  于氏道:“我不管,这么多年我可没弹过如意一指甲盖儿,她嫁了人也一样,不能让人欺负了。”
  “你啊……”
  沈世言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听到这些话,商如意只感到鼻子一酸,轻声道:“舅父,舅母。”
  沈氏夫妇立刻回过头来。
  为了此番出嫁,于氏特地为她做了好几套新衣裳,今天便上身了一件水红色的衣衫,简单又精致,加上稍事装扮,清扫峨眉淡点唇,更令她肌肤如雪,眉目如画,尤其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沉静又明亮,站在那里,恬静得如同画上走下来的小仙女。
  明明之前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可这个时候看着她,却好像已经跟之前完全不同了。
  她马上就要嫁人,不再是他们膝下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
  想到这里,于氏悲从中来,一把抱住商如意呜咽着说道:“我的如意,你怎么就要嫁人了啊……”
  “舅母……”
  其实这些日子,商如意无一日不沉浸在淡淡的哀伤当中,只是不便表达出来,如今看着舅母对自己不舍的样子,她也忍不住红了眼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你这是做什么?”
  沈世言和于氏都急了,忙要拉她起来,商如意却固执的跪在他夫妇二人面前,哽咽着说道:“如意拜谢舅父舅母教养之恩。今后,不能再承欢膝下,也不能再侍奉舅父舅母,只望二老能保重身体,一切顺遂。”
  “……”
  “舅父,您的膝盖一到冬天就酸痛,如意做了两副护膝,放在舅父的书房里。”
  “……”
  “还有舅母……少吃些甜的吧,您总是牙疼……”
  于氏拉着她起来抱头痛哭,周围的人忙上来劝解,几人难舍难分的痛落了几滴泪,商如意才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马车。
  时辰一到,车队便行驶离开了。
  眼看着车队消失在长街的尽头,于氏哭得靠倒在了沈世言的肩上:“我这么大一个外甥女儿啊,就这么给人了……”
  沈世言一听,跟妻子抱头哭在一起。
  可是,他夫妇二人却都没有发现,一驾马车从小巷子里拐了出来,慢慢的跟在了送亲的车队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