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3节
“这样啊。”
沈世言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了。
不止是他,连商如意也知道,盛国公的战功卓著,但与此同时,也就面临着功高震主的危险,这几年皇帝对他的猜忌与日俱增,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宇文渊又指着大堂外的敞院:“这聘礼就放下。我已经让人看过了,下个月初四就是好日子,咱们就在这一天把事情办了。”
商如意这才发现,敞院内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十二个硕大的紫檀木箱子。
没想到,他竟直接把聘礼都带来了。
宇文渊又对着商如意道:“如意啊,你的身体若无碍,就早些启程到太原,我们宇文家定会风风光光的把你娶进门。”
商如意轻声道:“是。”
宇文渊道:“那好,我还另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他们父子二人便起身离开,沈世言夫妇自然是客客气气的将他们一路送了出去。
几个长辈走在前面,步伐不快,一边走还一边说着什么,商如意也跟在舅父的身后,眼看着快到大门口了,走在她前面的宇文晔突然停下了脚步,商如意猝不及防,险些撞上他的后背。
她急忙停下来,抬头一看,只见宇文晔正低头看着她。
那深邃如黑曜石的眼瞳,不知怎的,好像能洞穿她的身体,一直看透她的灵魂一样。
商如意被他看得心忍不住跳了一下。
“怎么了?”
第6章 我在太原等你!
宇文晔沉默的看了她好一会儿,突然道:“你,并不想嫁我。”
“……”
商如意只感觉呼吸一沉。
但这一刻,她似乎也并不奇怪宇文晔看透了她的心思,似乎那双漆黑的深瞳本就该洞悉世事一般,她只是沉默了一下,才轻声说道:“你,不也一样吗。”
这,甚至都不用她去看透他的心思,宇文晔人才太出众了,必然不会甘心迎娶她这么平凡的女子,更何况,刚刚提起他之前也议过婚事,再看他甚至不顾礼节直接冲到自己房中来的态度,想来,他应该是早有意中人了。
宇文晔仿佛轻笑了一声。
他继续转身往前走,商如意也慢慢的跟在了他的身侧,两人之间相距不过半步,开口说话,声音低一些,也刚好彼此能听得清楚。
宇文晔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好办了。”
“……?”
商如意愣了一下,抬头看他——什么意思?
而宇文晔只是淡漠的看向前方,并没有看着她,好像这话,不过是他的自言自语。
这时,他们走到了大门口,盛国公带来的人马已经在外面候着,几个长辈依依惜别,盛国公便上了马车,宇文晔却并没上车,而是翻身骑上了一匹周身雪白的高头大马。
看着他利落的身手,商如意眼中也有淡淡的光在波动。
很快,国公的车队便朝前驶去,而宇文晔在策马行动的前一刻,转头看向站在大门口的商如意,突然道:“商如意,我在太原等你!”
商如意一愣,他已经策马,如乘风一般飞驰而去。
看着他矫健的身形,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连于氏都不由得道:“真没想到啊,这位二公子如此人才出众,看得我都——啧啧。咱们这次,是撞上宝了?”
说完,转头看向还看着宇文晔的背影在出神的商如意,于氏突然笑道:“如意,你说呢?”
“……”
商如意猛地回过神来,顿时红了脸。
于氏噗嗤一笑,然后说道:“走吧,先回去,外头风大。”
商如意点点头,一言不发的跟着他们往回走去。
一家人走回大堂上,沈世言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然后问道:“如意,你没吓着吧?”
商如意轻轻的摇了摇头。
她问道:“舅父,盛国公怎么今天就上门了?”
沈世言叹了口气,道:“他们本是来东都向陛下述职的,昨天在城外驿站正好遇上了我们派出的信使,今天就直接过来了。”
说到这里,他又面带愧色的道:“如意,你可不要怪舅父改了你的婚事。和宇文家结亲,是你父亲生前定下的,我们不能违背了他的遗愿;但你,你又不愿意嫁给宇文愆,我们思来想去,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商如意急忙说道:“舅父千万别这么说,都是如意任性,让你们为难了。”
沈世言摆了摆手。
一旁的于氏看了她一会儿,突然说道:“如意啊,你既然答应嫁给宇文晔,也就是说,你并不是不愿意嫁到宇文家。”
“……”
“你只是,不愿意嫁给大公子宇文愆,是吗?”
第7章 宇文愆,得罪过你?
“……”
商如意低着头,沉默不语。
她这样,便是默认了。
沈世言夫妇对视了一眼,更加疑惑了起来。
要知道,宇文晔被朝中群臣赞誉为“天下无双”,可宇文家大公子也不遑多让,传闻他学识渊博,俊美无俦,虽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淡泊名利,几乎从不出入官场,身上也无战功,但性情沉稳,智勇过人,也是世家公子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为什么,刚开始商议婚事的时候,商如意都不反对,可一场大病之后,就不肯嫁他了?
沈世言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呢?那宇文愆,可是得罪过你?”
“……”
“还是,你听说了什么他不好的事吗?”
听到这句话,商如意的心忽的沉了一下。
但她还是咬着下唇,一言不发。
一旁的于氏见状便说道:“算了,既然如意不想说,你也不要再问了。反正,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沈世言见她这样,也只能叹了口气:“好吧。”
谁让这是他最疼爱的小妹留下的女儿呢。
商如意的母亲,是沈家最小,最受宠的女儿,在十八年前嫁给了名满天下商家三公子,时任左勋卫骠骑将军的商若鸿,虽是填房,但二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婚后不久便生下了商如意,一家人也算是和乐美满。
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夫妇二人就相继病逝。
商家夫妇一过世,年幼的商如意便被她那异母兄长扫地出门,几乎要流落街头,沈世言心疼她,将她接来自己家中教养,对她视如己出。
而她的婚事,也一直是压在沈世言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如今尘埃落定,也算能对自家小妹和妹夫有个交代了。
这时,于氏走到院子里,看了看那十来个紫檀木箱,对着他们招手:“快过来,看看宇文家下了什么聘礼。”
只打开第一个,就把他们震住了。
“嚯!”
于氏掩口惊叹:“好大的手笔啊!”
那里面竟是一尊半人高的白玉观音像,雕工精美,质地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于氏又让人再打开几个箱子,不是名家字画,就是古董玉器,沈世言夫妇算是见过世面的,也没见过这样厚的聘礼。
这让商如意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她还以为,他们这一次悔婚的举动会让盛国公不满,却没想到,仍然下了这么重的聘礼。
但是,好像有哪里不对。
不等她细想,一旁的沈世言已经郑重的说道:“美仙,时间紧迫,咱们也得赶紧为如意置办嫁妆才是。人家的聘礼如此厚重,你可千万不能失礼啊。”
于氏笑道:“这是自然。”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在为商如意的病情忙乱了一阵之后,沈府上下又开始为商如意的婚事而愉快的忙碌了起来。
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就在定下婚事的三天后,商如意被于氏叫到房中,一边帮着她收拾衣裳,一边红着脸听她说一些为人妇的私房话,正当于氏低头在她耳边说起新婚之夜时,突然听到宫中传出一个消息——
盛国公进宫面圣,引得皇帝陛下龙颜大怒,要杀他!
第8章 最大的危机
当今天下,称大业王朝,开国皇帝楚胤出身名扬四海的定川军镇,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建国称帝。
楚胤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只可惜天命不常,十一年前,楚胤宾天,谥号文帝,其次子继位登基,也就是当今天子——楚旸。
这位皇帝陛下自幼便乖巧伶俐,深得先帝与先皇后的喜爱,也是因此才取代了原本的嫡长子被册立为太子;可是,在他登基之后,却突然换了一副面孔,不仅沉迷酒色、荒淫逸乐,更是穷兵黩武,残暴嗜杀,朝中人人自危。
与楚胤同出身定川军镇的军士们因为建国之初的战功,都被加官进爵,如今皆位高权重,也成了他的眼中钉。
首当其冲的,便是盛国公宇文渊。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于氏立刻紧张起来:“盛国公不是刚在龙门平叛,立了大功嘛。”
沈世言道:“正是这点奇怪呢。虽然皇上对盛国公的猜忌由来已久,但这一次,盛国公毕竟是立了大功,理当论功行赏的,可不知为什么,不但没赏,还险些丢了性命。”
“那他到底做了什么,惹得皇上这么生气?”
“盛国公这一次来洛阳,除了上报龙门战事,就是跟咱们家的亲事……总不会是因为这个吧。”
商如意在一旁叠衣裳,闻言抬头看了他们一眼。
于氏道:“不至于吧。”
沈世言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了。
不止是他,连商如意也知道,盛国公的战功卓著,但与此同时,也就面临着功高震主的危险,这几年皇帝对他的猜忌与日俱增,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宇文渊又指着大堂外的敞院:“这聘礼就放下。我已经让人看过了,下个月初四就是好日子,咱们就在这一天把事情办了。”
商如意这才发现,敞院内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十二个硕大的紫檀木箱子。
没想到,他竟直接把聘礼都带来了。
宇文渊又对着商如意道:“如意啊,你的身体若无碍,就早些启程到太原,我们宇文家定会风风光光的把你娶进门。”
商如意轻声道:“是。”
宇文渊道:“那好,我还另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他们父子二人便起身离开,沈世言夫妇自然是客客气气的将他们一路送了出去。
几个长辈走在前面,步伐不快,一边走还一边说着什么,商如意也跟在舅父的身后,眼看着快到大门口了,走在她前面的宇文晔突然停下了脚步,商如意猝不及防,险些撞上他的后背。
她急忙停下来,抬头一看,只见宇文晔正低头看着她。
那深邃如黑曜石的眼瞳,不知怎的,好像能洞穿她的身体,一直看透她的灵魂一样。
商如意被他看得心忍不住跳了一下。
“怎么了?”
第6章 我在太原等你!
宇文晔沉默的看了她好一会儿,突然道:“你,并不想嫁我。”
“……”
商如意只感觉呼吸一沉。
但这一刻,她似乎也并不奇怪宇文晔看透了她的心思,似乎那双漆黑的深瞳本就该洞悉世事一般,她只是沉默了一下,才轻声说道:“你,不也一样吗。”
这,甚至都不用她去看透他的心思,宇文晔人才太出众了,必然不会甘心迎娶她这么平凡的女子,更何况,刚刚提起他之前也议过婚事,再看他甚至不顾礼节直接冲到自己房中来的态度,想来,他应该是早有意中人了。
宇文晔仿佛轻笑了一声。
他继续转身往前走,商如意也慢慢的跟在了他的身侧,两人之间相距不过半步,开口说话,声音低一些,也刚好彼此能听得清楚。
宇文晔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好办了。”
“……?”
商如意愣了一下,抬头看他——什么意思?
而宇文晔只是淡漠的看向前方,并没有看着她,好像这话,不过是他的自言自语。
这时,他们走到了大门口,盛国公带来的人马已经在外面候着,几个长辈依依惜别,盛国公便上了马车,宇文晔却并没上车,而是翻身骑上了一匹周身雪白的高头大马。
看着他利落的身手,商如意眼中也有淡淡的光在波动。
很快,国公的车队便朝前驶去,而宇文晔在策马行动的前一刻,转头看向站在大门口的商如意,突然道:“商如意,我在太原等你!”
商如意一愣,他已经策马,如乘风一般飞驰而去。
看着他矫健的身形,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连于氏都不由得道:“真没想到啊,这位二公子如此人才出众,看得我都——啧啧。咱们这次,是撞上宝了?”
说完,转头看向还看着宇文晔的背影在出神的商如意,于氏突然笑道:“如意,你说呢?”
“……”
商如意猛地回过神来,顿时红了脸。
于氏噗嗤一笑,然后说道:“走吧,先回去,外头风大。”
商如意点点头,一言不发的跟着他们往回走去。
一家人走回大堂上,沈世言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然后问道:“如意,你没吓着吧?”
商如意轻轻的摇了摇头。
她问道:“舅父,盛国公怎么今天就上门了?”
沈世言叹了口气,道:“他们本是来东都向陛下述职的,昨天在城外驿站正好遇上了我们派出的信使,今天就直接过来了。”
说到这里,他又面带愧色的道:“如意,你可不要怪舅父改了你的婚事。和宇文家结亲,是你父亲生前定下的,我们不能违背了他的遗愿;但你,你又不愿意嫁给宇文愆,我们思来想去,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商如意急忙说道:“舅父千万别这么说,都是如意任性,让你们为难了。”
沈世言摆了摆手。
一旁的于氏看了她一会儿,突然说道:“如意啊,你既然答应嫁给宇文晔,也就是说,你并不是不愿意嫁到宇文家。”
“……”
“你只是,不愿意嫁给大公子宇文愆,是吗?”
第7章 宇文愆,得罪过你?
“……”
商如意低着头,沉默不语。
她这样,便是默认了。
沈世言夫妇对视了一眼,更加疑惑了起来。
要知道,宇文晔被朝中群臣赞誉为“天下无双”,可宇文家大公子也不遑多让,传闻他学识渊博,俊美无俦,虽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淡泊名利,几乎从不出入官场,身上也无战功,但性情沉稳,智勇过人,也是世家公子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为什么,刚开始商议婚事的时候,商如意都不反对,可一场大病之后,就不肯嫁他了?
沈世言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呢?那宇文愆,可是得罪过你?”
“……”
“还是,你听说了什么他不好的事吗?”
听到这句话,商如意的心忽的沉了一下。
但她还是咬着下唇,一言不发。
一旁的于氏见状便说道:“算了,既然如意不想说,你也不要再问了。反正,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沈世言见她这样,也只能叹了口气:“好吧。”
谁让这是他最疼爱的小妹留下的女儿呢。
商如意的母亲,是沈家最小,最受宠的女儿,在十八年前嫁给了名满天下商家三公子,时任左勋卫骠骑将军的商若鸿,虽是填房,但二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婚后不久便生下了商如意,一家人也算是和乐美满。
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夫妇二人就相继病逝。
商家夫妇一过世,年幼的商如意便被她那异母兄长扫地出门,几乎要流落街头,沈世言心疼她,将她接来自己家中教养,对她视如己出。
而她的婚事,也一直是压在沈世言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如今尘埃落定,也算能对自家小妹和妹夫有个交代了。
这时,于氏走到院子里,看了看那十来个紫檀木箱,对着他们招手:“快过来,看看宇文家下了什么聘礼。”
只打开第一个,就把他们震住了。
“嚯!”
于氏掩口惊叹:“好大的手笔啊!”
那里面竟是一尊半人高的白玉观音像,雕工精美,质地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于氏又让人再打开几个箱子,不是名家字画,就是古董玉器,沈世言夫妇算是见过世面的,也没见过这样厚的聘礼。
这让商如意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她还以为,他们这一次悔婚的举动会让盛国公不满,却没想到,仍然下了这么重的聘礼。
但是,好像有哪里不对。
不等她细想,一旁的沈世言已经郑重的说道:“美仙,时间紧迫,咱们也得赶紧为如意置办嫁妆才是。人家的聘礼如此厚重,你可千万不能失礼啊。”
于氏笑道:“这是自然。”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在为商如意的病情忙乱了一阵之后,沈府上下又开始为商如意的婚事而愉快的忙碌了起来。
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就在定下婚事的三天后,商如意被于氏叫到房中,一边帮着她收拾衣裳,一边红着脸听她说一些为人妇的私房话,正当于氏低头在她耳边说起新婚之夜时,突然听到宫中传出一个消息——
盛国公进宫面圣,引得皇帝陛下龙颜大怒,要杀他!
第8章 最大的危机
当今天下,称大业王朝,开国皇帝楚胤出身名扬四海的定川军镇,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建国称帝。
楚胤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只可惜天命不常,十一年前,楚胤宾天,谥号文帝,其次子继位登基,也就是当今天子——楚旸。
这位皇帝陛下自幼便乖巧伶俐,深得先帝与先皇后的喜爱,也是因此才取代了原本的嫡长子被册立为太子;可是,在他登基之后,却突然换了一副面孔,不仅沉迷酒色、荒淫逸乐,更是穷兵黩武,残暴嗜杀,朝中人人自危。
与楚胤同出身定川军镇的军士们因为建国之初的战功,都被加官进爵,如今皆位高权重,也成了他的眼中钉。
首当其冲的,便是盛国公宇文渊。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于氏立刻紧张起来:“盛国公不是刚在龙门平叛,立了大功嘛。”
沈世言道:“正是这点奇怪呢。虽然皇上对盛国公的猜忌由来已久,但这一次,盛国公毕竟是立了大功,理当论功行赏的,可不知为什么,不但没赏,还险些丢了性命。”
“那他到底做了什么,惹得皇上这么生气?”
“盛国公这一次来洛阳,除了上报龙门战事,就是跟咱们家的亲事……总不会是因为这个吧。”
商如意在一旁叠衣裳,闻言抬头看了他们一眼。
于氏道:“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