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陆知苒听了,笑着点了点头。
  “紫鹃素来是聪明人。”
  她只有一个女儿,自己又只是个妾室,真正算起来,她在陆家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顺,只有陆砚修能成为她们日后的依靠。
  她此时对陆砚修越好,日后,陆砚修能给她的回报就越高,换言之,她比任何人都希望陆砚修有出息。
  好在,陆砚修看上去是个可塑之才。
  陆家人若是能有出息的后辈,日后,陆知苒也不介意提携一把。
  陆知苒很快把此事抛诸脑后。
  但没想到,几日后,她再次收到了陆家的消息,而这一次传来的却是坏消息。
  “太子妃,不好了,陆家出事了。小少爷和三小姐被拐子拐走了!紫鹃姨娘求到了府外来了。”
  陆知苒面色一沉,“把人带进来。”
  紫鹃很快被带了进来,进门时,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她衣裳脏污皱巴,发髻凌乱,满脸焦急,脸上尤带泪痕,眼底一片青黑,显然昨夜没有休息好。
  见了陆知苒,她慌忙跪下,声音发颤。
  “太子妃,求求您,救救两个孩子吧!”
  陆知苒端坐上首,“先别急着哭,说,是怎么一回事?”
  紫鹃抹了一把眼泪,这才哽咽着道:“昨夜元宵节,永宁街上没有宵禁,辰姐儿一直想去看烟花,猜灯谜,小少爷也想去,奴婢不好扫了孩子的兴,便做主允了。”
  “谁料,我们在看杂耍的时候,台上的人表演口吞火焰,发生了意外,街上一下乱了,只一眨眼的功夫,两个孩子就不见了。奴婢立马命家丁去找,也第一时间报了官,但找了一夜了,却半点消息都没有……”
  说到最后,紫鹃又禁不住哭了起来。
  陆星辰是她唯一的女儿,陆砚修则是她在陆家唯一的依仗,眼下两个孩子一起失踪了,若当真有个好歹,那简直是要了她的命啊。
  昨夜紫鹃报官的时候便搬出了太子妃娘家人的身份,只希望那些官吏们能多上心。
  但最后的结果依旧令她绝望,她便再顾不得其他,直接求到了东宫来了。
  陆知苒又问,“陆家最近可有得罪什么人?”
  紫鹃连连摇头,“自从老爷去了之后,陆家便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事事低调,安守本分,连寻常交际都没有,怎会开罪旁人?太子妃,此事并非是仇家寻仇,他们定是被拐子拐走了!昨夜奴婢去报官的时候,衙门就已经接到了不少人家的报失,全都是丢了孩子的。”
  陆知苒面色更加阴沉,她没想到,那些人贩子竟然胆大包天至此,敢在天子脚下作奸犯科。
  “事发时是什么时辰?”
  “大约是酉时到戌时的时候。”
  陆知苒面色难看了几分。
  以往城门酉时就会关闭,但年节时候,城中没有宵禁,城门也延迟到戌时末才会关闭。
  即便紫鹃立马报了官,但城门也不一定能及时关闭。
  若孩子被送出了城,要想再找,就难了。
  陆知苒立马唤人,给萧晏辞传信。
  此事非同小可,需要调动官府全力追查。
  另外,她又派人去给商行传信,命商行立马调动所有人手,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马报信。
  在民间也张贴悬赏告示,只要寻回一个孩子,不论是谁家的,赏银百两。
  第503章 举荐能人
  陆知苒迅速地做了一圈安排,语气沉稳,有条不紊。
  紫鹃见了,原本紧张的心弦瞬间放松几分,整个人都好似找到了主心骨。
  将一切安排好,陆知苒看向紫鹃。
  “你先回去吧,万一孩子自己找回去了,你也能第一时间有信儿。”
  紫鹃满脸感激,“多谢太子妃。”
  陆知苒神色严肃,“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我不会坐视不管。眼下找人要紧,我便没有追究你,待人找到了,我对你亦不会轻饶。”
  紫鹃连连磕头,“若能把少爷小姐找回来,便是叫奴婢千刀万剐,奴婢也心甘情愿。”
  紫鹃抹着泪离开了。
  陆知苒以手撑额,面上露出几分疲态。
  金嬷嬷等人宽慰她,“太子妃宽心,小少爷和三小姐吉人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
  “他们若是亮出您的身份,料想那些贼人不敢拿他们如何。”
  陆知苒摇头,“你错了,他们若是亮出我的身份,只怕反倒会成为催命符。”
  那些人贩子若是知道自己抓的是太子妃的家人,只怕更要立马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萧晏辞收到消息,顾不上发怒,立马安排人手全力搜查。
  同时,快马加鞭给各地下发诏令,凡是来往客商,都要搜查,不可错过半个可疑之人。
  除了陆路,便是水路,各大商船也要搜查。
  官府政令下达,各方联动。
  很快就有了收获,官差陆续在城内城外各处寻到了被绑架的孩子。
  这些孩子除了受了惊吓,挨了饿,基本上没有受到其他伤害。
  那些人贩子发现这次朝廷的搜捕力度强势,不敢冒险,这才把到手的猎物放了。
  大多数人家都找回了孩子。
  但这些孩子都没有见到人贩子的容貌,便是见过的也吓得不轻,根本描述不清楚。
  那些人贩子又重新换上了无害的嘴脸,伪装成了老实本分的普通百姓,想要把他们找出来,难上加难。
  而那些被救的孩子里,没有陆砚修和陆星辰。
  紫鹃频频派人去打听,得知这个消息,她顿时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陆知苒心头也笼着一层深深的阴霾。
  难道,陆家当真要就此绝后了?
  此时,一艘商船内,陆砚修在晃晃悠悠中慢慢醒了过来,他被绑了手脚,动弹不得。
  他的身侧,躺着同样被绑着手脚的陆星辰,还有其他几个孩子,有男有女,他们依旧昏迷着。
  陆砚修今年九岁,身形已然抽条,有了小小少年人的模样。
  他是这群孩子里年纪最大的。
  他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些什么。
  昨夜昏迷前的零碎记忆袭上心头。
  他们这是遇到了人贩子。
  这些人贩子的目标是陆星辰,只是当时对方下手时,陆砚修有所察觉,一边死抓着陆星辰不放,一边便要张口大喊。
  对方情急之下,索性连他一起迷晕,连夜带出了城。
  他们连夜就上了船,离开了京城,还不知道此时的京城已经风声鹤唳。
  落入了人贩子手里,能有什么下场?陆砚修心头一阵发沉。
  这时,他隐约听到了舱门处传来动静,有人来了。
  陆砚修当即合上眼睛,假寐起来。
  他还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有多少人,他不敢贸然动作,还是先以不变应万变。
  这一次拐卖案在京中引起轩然大波。
  萧晏辞一直在为此奔波忙碌,陆砚修和陆星辰依旧没有消息,每天回来时,他的脸色都很阴沉。
  “你知道吗?每年京中都会有数百个失踪报案,尤其是先前政局不稳时,失踪的女人孩子更多。这些案子,最后都没有被提到御前,若非今年我亲自查问此事,又调取了往年的卷宗,根本不知道人贩子竟如此猖獗。”
  陆知苒闻言,亦是不禁心惊。
  “这一次,我定要彻查到底,狠狠剁了那些人的手!不仅仅是为了找到那两个孩子,更为了今后让所有孩子都免遭于难。”
  萧晏辞要严查此案,自然不能光靠他一人,一个好的将领,靠的不是亲力亲为,而是知人善任。
  他与幕僚们商议此事,但对于如何杜绝此类案件,大家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太好的法子。
  这时,有人举荐了一人。
  “太子殿下,属下斗胆,向您举荐一人。此人乃邕州归化县知府沈正清,原本此地拐卖猖獗,但他一番治理,辖下再无半个拐子,他在治拐一道上,想来能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
  萧晏辞闻言,立马来了兴趣。
  “当真有此能人?”
  那幕僚点头,“属下与沈大人乃同乡兼同门,对他的情况略有了解,他早年曾丢过一个孩子,是以对拐子十分深恶痛绝,这也是他在治拐上能如此卖力的原因之一。”
  其他人不禁提出疑问,“既然此人如此厉害,为何这么多年都没能调任回京?”
  那幕僚欲言又止,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萧晏辞蹙眉,“你有什么话便直说,不必这般吞吞吐吐。”
  那幕僚这才道:“沈大人曾经开罪过李家人,他连年的政绩都被判为中下,想要调任也了无门路,便一直蹉跎在了邕州。”
  李家人,便是曾经的六皇子萧晏清的母族。
  十几年前,李贵妃便颇得圣宠,李家人行事便十分霸道,不知欺压了多少底层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