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则,她今日竟接连惹怒任玄与朱岳二人,多少有些畏惧;二则,叫这绽开的火星子一激,她才惊觉自己居然生气了。
她在徐家活了十八年,哪怕是徐之翊拽她的头发丝,又或说是徐意瞳言语间对她多少有些冒犯,她都不曾生过气。
盘踞在心房的恼意算不得太重,但也消散不去。
正烦闷着,厚重的帘陡地被拉开。
守帐的小兵探了半个脑袋进来,小声禀着:“将军,有大人找。”
大人?
徐怀霜:“可有说是哪位大人?”
小兵老实答道:“说是十三道监察御史,季大人。”
帐子里暖烘烘的,徐怀霜心里那股胡乱冲撞的恼意却仿佛一霎有了去处,她沉下眼,应道:“知道了。”
这季聿之,与卢鸿光一丘之貉。
她起先替江修上朝时,还对这二人和颜悦色。
大约是她太过谨慎,不曾回击过什么。
这二人便如书中所记载的疯犬,紧紧攀咬着她不放。
今日她在金銮殿始终不吭一声,季聿之便反复拿史例说事,话里话外便还是江修这烜赫将军之位来得太容易,恐叫其他武将不服。
眼下竟还追来军营。
徐怀霜一霎起身,淡淡睨一眼正用着午膳、不把此人当回事的任玄与朱岳,阖眼调整几息情绪,自顾掀帘出去了。
往外行进半截路,便见季聿之穿一身淡青云纹刻丝圆领袍,肩披雪白狐裘大氅,束冠配环,好不风流倜傥。
听见脚步声,季聿之笑吟吟旋身,冬日里竟还持着折扇,见了徐怀霜便装模作样展扇晃一晃,“烜赫将军,你叫我好找。”
徐怀霜虽恼着,面上却不显,只朝他端端正正行礼,“不知季大人寻我有何事?”
细细瞧上这季聿之的皮相一眼,倒也算得玉树临风,但狭长的眼眸里总透着精光,总叫徐怀霜忆起某种鼠类,她有些不适,与之交谈时便低垂着眼皮,不愿与之正视。
季聿之却浑不自知,走近几步道:“我当然是奉了官家之命前来军营视察,烜赫将军,你的兵呢?”
徐怀霜:“叫他们歇息去了。”
季聿之嗤笑一声,对她上下一扫量,忽而压低声音道:“喏,将军,容我说一句实在话,方才我一路过来,旁的小将军训起兵来都有条不紊,只你帐下无一人在此,有些事,还是交给对的人去做比较合适,你说呢?”
说着,他持扇往徐怀霜面上扇一扇,像是要将眼眉间的蔑视尽数扇过去给她瞧。
兜来兜去地说,也不过是不喜江修涉足朝堂一事。
什么训兵,什么合适的人,都是假话。
徐怀霜脑仁胀得生疼,后退几步避开了那阵风,总算抬眼盯着季聿之的眼睛,好半晌强憋出一抹笑,“季大人说完了?”
季聿之点点下颌,又摆一摆头,自顾道:“非也,我还有话没......”
“那便不必再说了,”徐怀霜很是想努力遏制自己不要失礼,心房盘起的那股火却腾腾往外冲,“季大人,我提醒你三件事。”
“其一,空口无凭伪造圣意,此乃灭门大罪。”
“其二,澧朝并无哪条官律能证明,十三道监察御史有资格来巡视军营,即便宫里要派人来,也该是卢大人,并非是你。”
徐怀霜眼瞧他的神情愈发难看,冷得跟冰柱子一般无二,她只觉得火泄出去了,极为舒坦,便一指那口水缸,言语狠狠击碎这块冰柱,“其三,季大人该洗洗脑子了。”
季聿之冷眼瞟她,“落草为寇之人,不该跻身朝堂。”
徐怀霜又垂着眼皮,淡声回道:“当日来招安之人是卢大人,季大人与其在此说我出身不光彩,不如去问卢大人,为何出尔反尔。”
说话间,她摊开手掌,盯着布满厚茧的掌心瞧,“季大人,哪有请人帮忙,达成目的后却反将人一脚踢开的道理呢?”
“依我看,背信弃义之人,才是不该跻身朝堂的那一个。”
“你!”季聿之红眉赤眼指着她,方要再呛几句,眼神一瞥望见帐子里冷眼盯他的副将,手指一僵,悻悻给收了回去,只丢下一句:“冥顽不灵!我倒要看看你这将军能当到几时!”
旋即匆匆离去。
徐怀霜在原地呆站半晌,懊恼着不该如此无礼与人呛声,心里却有个声音在悄悄喊:满满,你做得很不错呀!
她顿觉烦闷,一回身便见任玄笑嘻嘻冲出来,随后竖起拇指在她跟前比划,“大当家,你今日这话说得文绉绉的,倒不比胡乱骂人差!教教我?”
徐怀霜剪起胳膊撑着额心,正要拒绝,忽听身后一阵喧嚷,倾听几晌才听明白有个小兵用饭时昏了过去。
朱岳便也挑帘出来,招来一人问:“何人晕了?”
小兵答道:“回朱副将,是楼愈。”
任玄一听便嘀咕:“不过泡了几回冷水,身子真不顶事。”
徐怀霜闻声便弄清这叫楼愈的小兵就是先前被罚那位,于是她陡地环扫一圈,朝那位答话的小兵命道:“将楼愈抬来主帐,再将军医唤来。”
楼愈很快被几人抬进帐子里,大约是帐子里烧的炭够暖和,平躺不过几息,他的额上便细细密密冒出一圈汗珠。
军医把着脉,不一时诊道:“生了高热,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开几帖药,再好好养几日,便无大碍了。”
话音甫落,又有一人来请军医,说是隔壁帐子里有人闹肚子,请他再去瞧瞧,军医旋即提笔写下药方,匆忙跟着那人出去了。
朱岳冷目睨着躺在榻上的楼愈,嫌弃道:“这就病了,还真是经不起折腾。”
任玄挤开徐怀霜,嘴上虽也与朱岳一般嫌弃,手上却不知何时捏了条湿帕,胡乱往楼愈面上擦拭。
徐怀霜静静看着这二人心口不一,眼眸稍稍一转,便定在了楼愈的脚后跟。
她原以为自个看错了,凑近细瞧才低呼一声:“你们看,这......可是血?”
比及任玄的粗鲁,朱岳心思较细,闻声便去瞧楼愈的双脚,不一时皱起眉,伸手去摸,脸色却陡地一变!
朱岳吩咐任玄摁着楼愈的上半身,当即托住他的双脚,要将那双粗糙的黑靴给脱下来,未料楼愈却倏然挣扎起来,嘴里直喊着好疼,朱岳沉着脸,只得反抽出腰间佩刀,照着黑靴的边缘一割
!
徐怀霜怔愣瞧着,眼前所见竟叫她一时哑了喉。
那黑靴里垫了五指宽的碎石,每一块都浸着刺目的红,楼愈的脚后跟早已被尖锐的碎石磨得血肉模糊,甚说有几块碎石还深深陷进了皮肉里。
朱岳与任玄也怔住了,好半晌没吭声。
许是这样钻心的疼叫楼愈有了意识,他虚虚抬起眼皮便见主将与副将都盯着自己的脚,而脚上的黑靴已无影无踪。
楼愈倏地急切挣扎着往榻下翻,双脚沾地却被疼得发软跪在榻边,只能喘息扶着床榻求饶,“将军,副将,我不是有意要瞒着的!还请将我留下!不要将我逐出军营!”
任玄被他这模样惊得心神一振,凶道:“你这是作甚?不要命了?”
楼愈瞧着不过十七八岁,闻声往后缩一缩肩,还要再解释,便见那位将军拦下了任副将,紧接着走近他,蹲下身子与他温声说道:“别怕,你先好好躺着。”
待得艰难躺回榻上,便见将军斟来一杯热茶,朝他温润一笑,“楼愈,能不能和我们说一说,为什么要在靴子里塞这样多的碎石?”
热茶浸暖了他的五脏六腑,楼愈低垂着脑袋,半晌才小声道:“我长得不高,若是不这样瞒着,我都进不了军营。”
朱岳与任玄互相睇眼,朱岳便道:“你何时参的军?”
楼愈答道:“一个月前。”
任玄不明白他这样究竟用意几何,想问些什么,便直直给问了出来,“军中月银不高,我瞧你身子骨也不是什么太硬朗的,为何非要参军?盛都城里那样多的茶肆酒楼,还给不了你一个活计?”
楼愈却一反常态重重捶了下床榻,“可是我想变得强大!”
他发泄过了,又颓靡下来,低声道:“我父母走得早,我与妹妹相依为命,在叔婶家帮着做农活,这样的日子的确很幸福,我也不用受这样的罪,可是他们都死在了匪贼手中!”
他话锋倏转:“那日我外出上山砍柴,回来时却亲眼目睹叔婶与我妹妹被砍得只剩一口气,家里值钱的东西也被抢了,我叔婶死不瞑目,那帮狼心狗肺之人,我妹妹才六岁!他们是如何下得去手的!”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我生得不高,我便在靴子里垫满石子,这样我看着就高了,我不怕吃苦,我也不怕有多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学更多的本领,再亲手去杀了那帮人!”
说罢他又惊觉面前这三人皆是山匪出身,忙胡乱解释起来,“我不是说你们狼心狗肺!将军,副将,我不是说你们!你们打了胜仗,救了边关的百姓,是好人。”
她在徐家活了十八年,哪怕是徐之翊拽她的头发丝,又或说是徐意瞳言语间对她多少有些冒犯,她都不曾生过气。
盘踞在心房的恼意算不得太重,但也消散不去。
正烦闷着,厚重的帘陡地被拉开。
守帐的小兵探了半个脑袋进来,小声禀着:“将军,有大人找。”
大人?
徐怀霜:“可有说是哪位大人?”
小兵老实答道:“说是十三道监察御史,季大人。”
帐子里暖烘烘的,徐怀霜心里那股胡乱冲撞的恼意却仿佛一霎有了去处,她沉下眼,应道:“知道了。”
这季聿之,与卢鸿光一丘之貉。
她起先替江修上朝时,还对这二人和颜悦色。
大约是她太过谨慎,不曾回击过什么。
这二人便如书中所记载的疯犬,紧紧攀咬着她不放。
今日她在金銮殿始终不吭一声,季聿之便反复拿史例说事,话里话外便还是江修这烜赫将军之位来得太容易,恐叫其他武将不服。
眼下竟还追来军营。
徐怀霜一霎起身,淡淡睨一眼正用着午膳、不把此人当回事的任玄与朱岳,阖眼调整几息情绪,自顾掀帘出去了。
往外行进半截路,便见季聿之穿一身淡青云纹刻丝圆领袍,肩披雪白狐裘大氅,束冠配环,好不风流倜傥。
听见脚步声,季聿之笑吟吟旋身,冬日里竟还持着折扇,见了徐怀霜便装模作样展扇晃一晃,“烜赫将军,你叫我好找。”
徐怀霜虽恼着,面上却不显,只朝他端端正正行礼,“不知季大人寻我有何事?”
细细瞧上这季聿之的皮相一眼,倒也算得玉树临风,但狭长的眼眸里总透着精光,总叫徐怀霜忆起某种鼠类,她有些不适,与之交谈时便低垂着眼皮,不愿与之正视。
季聿之却浑不自知,走近几步道:“我当然是奉了官家之命前来军营视察,烜赫将军,你的兵呢?”
徐怀霜:“叫他们歇息去了。”
季聿之嗤笑一声,对她上下一扫量,忽而压低声音道:“喏,将军,容我说一句实在话,方才我一路过来,旁的小将军训起兵来都有条不紊,只你帐下无一人在此,有些事,还是交给对的人去做比较合适,你说呢?”
说着,他持扇往徐怀霜面上扇一扇,像是要将眼眉间的蔑视尽数扇过去给她瞧。
兜来兜去地说,也不过是不喜江修涉足朝堂一事。
什么训兵,什么合适的人,都是假话。
徐怀霜脑仁胀得生疼,后退几步避开了那阵风,总算抬眼盯着季聿之的眼睛,好半晌强憋出一抹笑,“季大人说完了?”
季聿之点点下颌,又摆一摆头,自顾道:“非也,我还有话没......”
“那便不必再说了,”徐怀霜很是想努力遏制自己不要失礼,心房盘起的那股火却腾腾往外冲,“季大人,我提醒你三件事。”
“其一,空口无凭伪造圣意,此乃灭门大罪。”
“其二,澧朝并无哪条官律能证明,十三道监察御史有资格来巡视军营,即便宫里要派人来,也该是卢大人,并非是你。”
徐怀霜眼瞧他的神情愈发难看,冷得跟冰柱子一般无二,她只觉得火泄出去了,极为舒坦,便一指那口水缸,言语狠狠击碎这块冰柱,“其三,季大人该洗洗脑子了。”
季聿之冷眼瞟她,“落草为寇之人,不该跻身朝堂。”
徐怀霜又垂着眼皮,淡声回道:“当日来招安之人是卢大人,季大人与其在此说我出身不光彩,不如去问卢大人,为何出尔反尔。”
说话间,她摊开手掌,盯着布满厚茧的掌心瞧,“季大人,哪有请人帮忙,达成目的后却反将人一脚踢开的道理呢?”
“依我看,背信弃义之人,才是不该跻身朝堂的那一个。”
“你!”季聿之红眉赤眼指着她,方要再呛几句,眼神一瞥望见帐子里冷眼盯他的副将,手指一僵,悻悻给收了回去,只丢下一句:“冥顽不灵!我倒要看看你这将军能当到几时!”
旋即匆匆离去。
徐怀霜在原地呆站半晌,懊恼着不该如此无礼与人呛声,心里却有个声音在悄悄喊:满满,你做得很不错呀!
她顿觉烦闷,一回身便见任玄笑嘻嘻冲出来,随后竖起拇指在她跟前比划,“大当家,你今日这话说得文绉绉的,倒不比胡乱骂人差!教教我?”
徐怀霜剪起胳膊撑着额心,正要拒绝,忽听身后一阵喧嚷,倾听几晌才听明白有个小兵用饭时昏了过去。
朱岳便也挑帘出来,招来一人问:“何人晕了?”
小兵答道:“回朱副将,是楼愈。”
任玄一听便嘀咕:“不过泡了几回冷水,身子真不顶事。”
徐怀霜闻声便弄清这叫楼愈的小兵就是先前被罚那位,于是她陡地环扫一圈,朝那位答话的小兵命道:“将楼愈抬来主帐,再将军医唤来。”
楼愈很快被几人抬进帐子里,大约是帐子里烧的炭够暖和,平躺不过几息,他的额上便细细密密冒出一圈汗珠。
军医把着脉,不一时诊道:“生了高热,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开几帖药,再好好养几日,便无大碍了。”
话音甫落,又有一人来请军医,说是隔壁帐子里有人闹肚子,请他再去瞧瞧,军医旋即提笔写下药方,匆忙跟着那人出去了。
朱岳冷目睨着躺在榻上的楼愈,嫌弃道:“这就病了,还真是经不起折腾。”
任玄挤开徐怀霜,嘴上虽也与朱岳一般嫌弃,手上却不知何时捏了条湿帕,胡乱往楼愈面上擦拭。
徐怀霜静静看着这二人心口不一,眼眸稍稍一转,便定在了楼愈的脚后跟。
她原以为自个看错了,凑近细瞧才低呼一声:“你们看,这......可是血?”
比及任玄的粗鲁,朱岳心思较细,闻声便去瞧楼愈的双脚,不一时皱起眉,伸手去摸,脸色却陡地一变!
朱岳吩咐任玄摁着楼愈的上半身,当即托住他的双脚,要将那双粗糙的黑靴给脱下来,未料楼愈却倏然挣扎起来,嘴里直喊着好疼,朱岳沉着脸,只得反抽出腰间佩刀,照着黑靴的边缘一割
!
徐怀霜怔愣瞧着,眼前所见竟叫她一时哑了喉。
那黑靴里垫了五指宽的碎石,每一块都浸着刺目的红,楼愈的脚后跟早已被尖锐的碎石磨得血肉模糊,甚说有几块碎石还深深陷进了皮肉里。
朱岳与任玄也怔住了,好半晌没吭声。
许是这样钻心的疼叫楼愈有了意识,他虚虚抬起眼皮便见主将与副将都盯着自己的脚,而脚上的黑靴已无影无踪。
楼愈倏地急切挣扎着往榻下翻,双脚沾地却被疼得发软跪在榻边,只能喘息扶着床榻求饶,“将军,副将,我不是有意要瞒着的!还请将我留下!不要将我逐出军营!”
任玄被他这模样惊得心神一振,凶道:“你这是作甚?不要命了?”
楼愈瞧着不过十七八岁,闻声往后缩一缩肩,还要再解释,便见那位将军拦下了任副将,紧接着走近他,蹲下身子与他温声说道:“别怕,你先好好躺着。”
待得艰难躺回榻上,便见将军斟来一杯热茶,朝他温润一笑,“楼愈,能不能和我们说一说,为什么要在靴子里塞这样多的碎石?”
热茶浸暖了他的五脏六腑,楼愈低垂着脑袋,半晌才小声道:“我长得不高,若是不这样瞒着,我都进不了军营。”
朱岳与任玄互相睇眼,朱岳便道:“你何时参的军?”
楼愈答道:“一个月前。”
任玄不明白他这样究竟用意几何,想问些什么,便直直给问了出来,“军中月银不高,我瞧你身子骨也不是什么太硬朗的,为何非要参军?盛都城里那样多的茶肆酒楼,还给不了你一个活计?”
楼愈却一反常态重重捶了下床榻,“可是我想变得强大!”
他发泄过了,又颓靡下来,低声道:“我父母走得早,我与妹妹相依为命,在叔婶家帮着做农活,这样的日子的确很幸福,我也不用受这样的罪,可是他们都死在了匪贼手中!”
他话锋倏转:“那日我外出上山砍柴,回来时却亲眼目睹叔婶与我妹妹被砍得只剩一口气,家里值钱的东西也被抢了,我叔婶死不瞑目,那帮狼心狗肺之人,我妹妹才六岁!他们是如何下得去手的!”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我生得不高,我便在靴子里垫满石子,这样我看着就高了,我不怕吃苦,我也不怕有多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学更多的本领,再亲手去杀了那帮人!”
说罢他又惊觉面前这三人皆是山匪出身,忙胡乱解释起来,“我不是说你们狼心狗肺!将军,副将,我不是说你们!你们打了胜仗,救了边关的百姓,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