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吧。”黎涵眼神黯淡下来,但没过几秒又变得神采奕奕,“那你一定要开开心心度过这个晚上哦!”
“你呢,你去哪里?”
“或许回住的地方,或许去冰场。”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她的夜晚是空出来的。
“你等等我。”
红灯变绿的瞬间,李理跑过斑马线,冲到李女士面前。她同李女士说了些什么,紧接着将手中的花慎重地放在后座上。又是一个绿灯,李理像只欢腾的麻雀,扑闪着翅膀奔向黎涵。
“我们去吃涮肉吧!”李理摊开手心,是一张印着数字的流水单,“北京最有名的铜锅涮肉,我妈把排号小票给我们了。”
涮肉店就在考场附近,拐几个弯,走几步路就到了。排队的人挤满前厅,李理拿了小票去柜台,被告知已经过号了。
“顺延三位。”李理在角落里找了个板凳坐下,她向黎涵招手,对方乖巧坐在她身边。
“小时候我总觉得,哈尔滨已经很大了。直到来到北京,我才知道即便坐地铁,从南到北也要用两个小时。”黎涵露出苦涩笑容,“你们这些出生在北京的小孩,已经习以为常了吧?”
“我对距离没有概念。”李理斟酌片刻,摇摇脑袋,“我只知道,小时候练习的冰场只有八百平,但那时候的我看来已经很大了。后来白鹤姐带着我去了更大的冰场,她告诉我标准冰场的面积是一千八百平。我长大了,滑得更快了,很快就习惯了新的场地。”
“人总要适应新环境,不是吗?”她攥着那张写了+3的流水单,轻声呢喃,“黎涵,你也会适应没有我的冰面的。”
“我想我永远也没法接受你的离开。”黎涵开口反驳她,“所以别走,至少别走得太远,好吗?”
“127号补,127号补在吗?”
李理看了看流水单说:“叫到我们了。”
第12章 群青
拍摄间在走廊尽头。门扉半掩,嘈杂交谈声被走廊稀释,传入李理耳中时,她已经什么也听不清了。
“李理?”背后传来脚步声,有人叫她的名字,李理回头,看见女人迈出电梯。
“你好,司女士。”李理认出来人正是司氏集团的掌舵人,白鹤和黎涵口中的司齐。
司齐烫一头棕色波浪卷,画淡妆,眉峰凌厉、眉尾上扬,嘴角带笑。不知怎么,面对司齐,李理有些发怵。
“no,no,no!”司齐夸张地摇晃食指,“和黎涵一样叫我司齐姐,就像你们叫白鹤那样。”
“初次见面呀小朋友,让姐姐看看你的脸。”司齐比李理高一个头,女人弯腰与她视线平齐,视线从她脸上扫过,“等下先让拍摄团队的化妆师给你上个妆。”
“什么风格呢?张扬一点吗,和你的节目风格一样?”司齐皱起眉头咬住嘴唇,“算了,还是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吧。”
司齐推着李理的肩膀,她们穿过走廊,走进拍摄间。
这房间大约是临时收拾出来的,一张绿幕将房间隔成两半。聚光灯摆在绿幕前,灯开着,强光直射绿幕。有人蹲在灯前摆弄着器材,那人见到有人来,伸手指了指绿幕后的另一个空间。
她们绕过绿幕,墙边摆着两组梳妆桌椅。黎涵坐在靠里那张椅子上,镜中倒映着她五官分明的脸。化妆师侧倚在桌上,拿着眉笔,在黎涵眉毛上涂涂画画。
镜中黎涵的眼珠动了动,少女张开嘴巴,似是想说些什么。
“快结束了,别动。”化妆师按住黎涵的脑袋。
李理走近了些。
妆容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黎涵抿抿嘴唇,将口红晕染均匀。
“这次拍摄主打休闲运动风。黎涵的脸立体度比较高,鼻子和颧骨不用太麻烦,我着重拉长了一下眼型和眉形,这样妆容整体风格会偏向成熟飒爽一点。司总,你觉得怎么样?”化妆师举起环状灯,光圈之下,镜中黎涵的轮廓更显立体。
“发型的话,我打算给她编个鱼骨辫。”化妆师伸手比划两下。
“行,没问题。”司齐点头,又将李理拽到身前,“你再看看这孩子呢?这小孩的节目风格倒总是很有气势,就是这张脸……”
“是有点幼态了。”化妆师将司齐没说完的话补全。她盯着李理看,看得李理有些发毛。
“她们俩要同框是吧?”化妆师的手指从两人身上转过一圈,“我可以给她试试橘色系,弄得清爽点,会有少年感一点。至于发型嘛,编两条鱼骨辫吧,更活泼些。”
黎涵的发型很快就做完了。少女矫健地一跃而起,坐在另一边的梳妆台上,晃着双腿。
李理被压在椅子上。她克制住自己胡乱挣扎的冲动,扮演起一个乖巧的玩偶。乱七八糟的喷雾和粉末接二连三往她脸上糊,她绝望地翻个白眼。比赛前的化妆步骤大都由白鹤代劳,即便白鹤一向下手很轻,李理也没能习惯。
她煎熬着,不知过去多少分钟。黎涵对着她举起手机,不时响起几下咔嚓声。她用眼神警告黎涵别再拍了,对方坏笑着收回手机。
“怎么样,是不是不错?”化妆师炫耀着自己的杰作,“笑一笑。”
偏粗的眉毛平平拉过,底下是一双大而圆的眼睛,脸颊和嘴唇都是橘粉色系,清透自然。李理眨眨眼,看向镜中有些陌生的自己。
“奇怪吗?”她仰起脑袋,将脸正对着一旁的黎涵。
“不奇怪,很好看。”黎涵摇头,“原来你的痣还能变成这种感觉。”
“我的痣?”李理抬手按住眼角的痣,“什么感觉?”
“很难形容。”黎涵眼神上飘,似是有些苦恼,“之前像只眼角下垂的小狗,楚楚可怜的,碰一下就会哭,不会还手。现在没那么容易受欺负了。”
李理一时语塞,不知该先反驳哪一句。
“行了,你俩去隔壁房间挑衣服吧,服装师应该已经初步筛选过了,你们可以再选选。”司齐拍拍手,“换好就回来,一人两套衣服,总共六组照片。”
服装师已经等着她们了。说是挑选,服装师根本没给她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她只将两人从头到脚扫了一遍,从衣架上取下两套衣服,指挥两人换上。
“之前给的数据你俩鞋码一样,更衣室里那两双运动鞋,你俩谁穿哪双都行。袜子在凳子上,别忘了换。”
所谓更衣室,不过是个拉了帘子的小隔间,两人抱着衣服走进去,却谁也没先进行下一步动作。
“换嘛,以前比赛的时候,更衣室里谁还没见过一样。”黎涵一闭眼,就打算脱衣服。
李理突然脸颊发烫,心有些慌。她掀开帘子逃出去,贴着墙躲在一边,声音小得跟蚊子一样:“这不一样,那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么多。”
声音停了几秒钟,紧接着她听见布料滑落的摩擦声,窸窸窣窣。只过了几十秒黎涵就穿戴整齐拉开帘子,没等她看清,少女便一步跨出隔间,蹲在地上系起鞋带。
李理走进去拉上帘子。黎涵换下来的那身衣服就堆在凳子上,她将自己脱掉的衣服叠上去,飞速换上服装师给的t恤短裤。她又穿上鞋袜,走出隔间。
两人站在全身镜前。
她的上衣是大胆的蓝白撞色拼接,衣服有些宽大,短裤是纯白色,只到大腿根。在她看来,这搭配有些过分招摇了。黎涵则是更简单的蓝色背心配白色阔腿裤,腰间束着一条棕色细皮带。
她们的蓝几乎一样,群青色在白光下明亮刺眼,一个活泼灵动,一个克制冷静。
黎涵戴了条项链,金属细绳拴着的小十字架。服装师看起来很满意这件装饰品,又递给她一块手表。至于李理,服装师只是打量片刻,将一副头戴式耳机挂在她脖子上,便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先拍单人的,李理先来吧。”司齐将李理推到绿幕前。
聚光灯下,李理吸一口气,僵硬站立。平面拍摄时的被凝视感远比在冰上更强烈,一时之间,她手脚不知该放在哪里。
“动作稍微大一点,折叠度高点……”
“利用道具,手扶着耳机,对……”
摄影师指挥下,李理不断换着动作。她将盯着她看的那几双眼睛想象成裁判,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很快便消失了,她的笑容开始变得专业。
快门咔嗒声中,少女鲜活的身影被一一记录。
如果说李理是动态的,摄影师对黎涵的要求则是截然不同的静态感。侧身、插兜、压低下巴。黎涵的动作很少,唯一要求的便是盯准镜头,神态沉稳自然。她落落大方展示着自己。
黎涵鲜少有如此安静的时候。李理有时觉得她很吵,却又不习惯没有她吵吵闹闹的冰面。她看向她,她们只不过分别了两个月,黎涵却已经蜕变成一个有些陌生的大人。
大人意味着什么?李理想不出来。
同框拍摄时,摄影师推来一块方形台,台子是灰色的,高度刚过膝盖。
黎涵坐在台上,李理被要求站在一旁,伸手靠住黎涵肩膀。两人冷冽的眸子直直盯着前方,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即便没有大幅互动,这样的搭配也十分默契。
“你呢,你去哪里?”
“或许回住的地方,或许去冰场。”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她的夜晚是空出来的。
“你等等我。”
红灯变绿的瞬间,李理跑过斑马线,冲到李女士面前。她同李女士说了些什么,紧接着将手中的花慎重地放在后座上。又是一个绿灯,李理像只欢腾的麻雀,扑闪着翅膀奔向黎涵。
“我们去吃涮肉吧!”李理摊开手心,是一张印着数字的流水单,“北京最有名的铜锅涮肉,我妈把排号小票给我们了。”
涮肉店就在考场附近,拐几个弯,走几步路就到了。排队的人挤满前厅,李理拿了小票去柜台,被告知已经过号了。
“顺延三位。”李理在角落里找了个板凳坐下,她向黎涵招手,对方乖巧坐在她身边。
“小时候我总觉得,哈尔滨已经很大了。直到来到北京,我才知道即便坐地铁,从南到北也要用两个小时。”黎涵露出苦涩笑容,“你们这些出生在北京的小孩,已经习以为常了吧?”
“我对距离没有概念。”李理斟酌片刻,摇摇脑袋,“我只知道,小时候练习的冰场只有八百平,但那时候的我看来已经很大了。后来白鹤姐带着我去了更大的冰场,她告诉我标准冰场的面积是一千八百平。我长大了,滑得更快了,很快就习惯了新的场地。”
“人总要适应新环境,不是吗?”她攥着那张写了+3的流水单,轻声呢喃,“黎涵,你也会适应没有我的冰面的。”
“我想我永远也没法接受你的离开。”黎涵开口反驳她,“所以别走,至少别走得太远,好吗?”
“127号补,127号补在吗?”
李理看了看流水单说:“叫到我们了。”
第12章 群青
拍摄间在走廊尽头。门扉半掩,嘈杂交谈声被走廊稀释,传入李理耳中时,她已经什么也听不清了。
“李理?”背后传来脚步声,有人叫她的名字,李理回头,看见女人迈出电梯。
“你好,司女士。”李理认出来人正是司氏集团的掌舵人,白鹤和黎涵口中的司齐。
司齐烫一头棕色波浪卷,画淡妆,眉峰凌厉、眉尾上扬,嘴角带笑。不知怎么,面对司齐,李理有些发怵。
“no,no,no!”司齐夸张地摇晃食指,“和黎涵一样叫我司齐姐,就像你们叫白鹤那样。”
“初次见面呀小朋友,让姐姐看看你的脸。”司齐比李理高一个头,女人弯腰与她视线平齐,视线从她脸上扫过,“等下先让拍摄团队的化妆师给你上个妆。”
“什么风格呢?张扬一点吗,和你的节目风格一样?”司齐皱起眉头咬住嘴唇,“算了,还是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吧。”
司齐推着李理的肩膀,她们穿过走廊,走进拍摄间。
这房间大约是临时收拾出来的,一张绿幕将房间隔成两半。聚光灯摆在绿幕前,灯开着,强光直射绿幕。有人蹲在灯前摆弄着器材,那人见到有人来,伸手指了指绿幕后的另一个空间。
她们绕过绿幕,墙边摆着两组梳妆桌椅。黎涵坐在靠里那张椅子上,镜中倒映着她五官分明的脸。化妆师侧倚在桌上,拿着眉笔,在黎涵眉毛上涂涂画画。
镜中黎涵的眼珠动了动,少女张开嘴巴,似是想说些什么。
“快结束了,别动。”化妆师按住黎涵的脑袋。
李理走近了些。
妆容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黎涵抿抿嘴唇,将口红晕染均匀。
“这次拍摄主打休闲运动风。黎涵的脸立体度比较高,鼻子和颧骨不用太麻烦,我着重拉长了一下眼型和眉形,这样妆容整体风格会偏向成熟飒爽一点。司总,你觉得怎么样?”化妆师举起环状灯,光圈之下,镜中黎涵的轮廓更显立体。
“发型的话,我打算给她编个鱼骨辫。”化妆师伸手比划两下。
“行,没问题。”司齐点头,又将李理拽到身前,“你再看看这孩子呢?这小孩的节目风格倒总是很有气势,就是这张脸……”
“是有点幼态了。”化妆师将司齐没说完的话补全。她盯着李理看,看得李理有些发毛。
“她们俩要同框是吧?”化妆师的手指从两人身上转过一圈,“我可以给她试试橘色系,弄得清爽点,会有少年感一点。至于发型嘛,编两条鱼骨辫吧,更活泼些。”
黎涵的发型很快就做完了。少女矫健地一跃而起,坐在另一边的梳妆台上,晃着双腿。
李理被压在椅子上。她克制住自己胡乱挣扎的冲动,扮演起一个乖巧的玩偶。乱七八糟的喷雾和粉末接二连三往她脸上糊,她绝望地翻个白眼。比赛前的化妆步骤大都由白鹤代劳,即便白鹤一向下手很轻,李理也没能习惯。
她煎熬着,不知过去多少分钟。黎涵对着她举起手机,不时响起几下咔嚓声。她用眼神警告黎涵别再拍了,对方坏笑着收回手机。
“怎么样,是不是不错?”化妆师炫耀着自己的杰作,“笑一笑。”
偏粗的眉毛平平拉过,底下是一双大而圆的眼睛,脸颊和嘴唇都是橘粉色系,清透自然。李理眨眨眼,看向镜中有些陌生的自己。
“奇怪吗?”她仰起脑袋,将脸正对着一旁的黎涵。
“不奇怪,很好看。”黎涵摇头,“原来你的痣还能变成这种感觉。”
“我的痣?”李理抬手按住眼角的痣,“什么感觉?”
“很难形容。”黎涵眼神上飘,似是有些苦恼,“之前像只眼角下垂的小狗,楚楚可怜的,碰一下就会哭,不会还手。现在没那么容易受欺负了。”
李理一时语塞,不知该先反驳哪一句。
“行了,你俩去隔壁房间挑衣服吧,服装师应该已经初步筛选过了,你们可以再选选。”司齐拍拍手,“换好就回来,一人两套衣服,总共六组照片。”
服装师已经等着她们了。说是挑选,服装师根本没给她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她只将两人从头到脚扫了一遍,从衣架上取下两套衣服,指挥两人换上。
“之前给的数据你俩鞋码一样,更衣室里那两双运动鞋,你俩谁穿哪双都行。袜子在凳子上,别忘了换。”
所谓更衣室,不过是个拉了帘子的小隔间,两人抱着衣服走进去,却谁也没先进行下一步动作。
“换嘛,以前比赛的时候,更衣室里谁还没见过一样。”黎涵一闭眼,就打算脱衣服。
李理突然脸颊发烫,心有些慌。她掀开帘子逃出去,贴着墙躲在一边,声音小得跟蚊子一样:“这不一样,那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么多。”
声音停了几秒钟,紧接着她听见布料滑落的摩擦声,窸窸窣窣。只过了几十秒黎涵就穿戴整齐拉开帘子,没等她看清,少女便一步跨出隔间,蹲在地上系起鞋带。
李理走进去拉上帘子。黎涵换下来的那身衣服就堆在凳子上,她将自己脱掉的衣服叠上去,飞速换上服装师给的t恤短裤。她又穿上鞋袜,走出隔间。
两人站在全身镜前。
她的上衣是大胆的蓝白撞色拼接,衣服有些宽大,短裤是纯白色,只到大腿根。在她看来,这搭配有些过分招摇了。黎涵则是更简单的蓝色背心配白色阔腿裤,腰间束着一条棕色细皮带。
她们的蓝几乎一样,群青色在白光下明亮刺眼,一个活泼灵动,一个克制冷静。
黎涵戴了条项链,金属细绳拴着的小十字架。服装师看起来很满意这件装饰品,又递给她一块手表。至于李理,服装师只是打量片刻,将一副头戴式耳机挂在她脖子上,便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先拍单人的,李理先来吧。”司齐将李理推到绿幕前。
聚光灯下,李理吸一口气,僵硬站立。平面拍摄时的被凝视感远比在冰上更强烈,一时之间,她手脚不知该放在哪里。
“动作稍微大一点,折叠度高点……”
“利用道具,手扶着耳机,对……”
摄影师指挥下,李理不断换着动作。她将盯着她看的那几双眼睛想象成裁判,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很快便消失了,她的笑容开始变得专业。
快门咔嗒声中,少女鲜活的身影被一一记录。
如果说李理是动态的,摄影师对黎涵的要求则是截然不同的静态感。侧身、插兜、压低下巴。黎涵的动作很少,唯一要求的便是盯准镜头,神态沉稳自然。她落落大方展示着自己。
黎涵鲜少有如此安静的时候。李理有时觉得她很吵,却又不习惯没有她吵吵闹闹的冰面。她看向她,她们只不过分别了两个月,黎涵却已经蜕变成一个有些陌生的大人。
大人意味着什么?李理想不出来。
同框拍摄时,摄影师推来一块方形台,台子是灰色的,高度刚过膝盖。
黎涵坐在台上,李理被要求站在一旁,伸手靠住黎涵肩膀。两人冷冽的眸子直直盯着前方,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即便没有大幅互动,这样的搭配也十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