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孟薄桥扶着梁溯的肩膀,距离贴得很近,却看不清他的表情,用力眨了眨眼睛。
可什么用也没有,梁溯的脸在慢慢变得模糊,扭曲,带着水痕。
孟薄桥意识到自己又不争气地哭了。
“不要哭。”梁溯用指腹拂去他的泪痕,有些手足无措。
孟薄桥将他的手抓下来,摊开手掌,又把口袋里的项链拿出来,放在他的手心。
“暗扣我都去掉了,你的这一半还给你。你可以干干净净没有拖累地戴着了。”
孟薄桥低着头,把文件重新拿在手里,文件的边缘很锋利,孟薄桥握得太紧,痛得像流了血。
他的喉头刻满血痕,吞咽都很困难,却忍着伤与泪抬起头说:“谢谢你帮我查这件事。但我们已经到此为止了,门口的虹膜信息我已经删掉了,以后不会再来了。”
第24章 落叶秋风
载着满车旧物,孟薄桥逃离般离开梁溯的家。
深秋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今天有些降温,车窗外的风呼呼作响。道路两旁的银杏叶终止了生命进程,成为土壤的增肥剂。
回到贝港的房子,孟薄桥来来回回搬了几趟,才把东西悉数运回。他瘫坐在地毯上,微微后仰,用手肘支撑身体,轻喘着气。
手提包里放着刚刚梁溯给自己的事故调查记录,孟薄桥把它拿出来,重新查看。
报告非常详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调查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年前,而真正有进展,是在一年前的秋天。
看起来梁溯对这件事格外上心,暗中调查许久,才有了眉目。
孟薄桥盯着这些被刻意掩盖的蛛丝马迹,脑海浮现出那天在行政大楼偷听到的对话。
七年前,谢岑和韩彻都尚未在联盟内站稳脚步,而这个人已经可以只手遮天,调转真相。
这样的人选太少太少。孟薄桥的脑袋像塞满高速膨胀的粒子,随时要经历大爆炸。他将文件扔到一边,思考半刻后,又起身把它锁进保险柜,才安心下来。
收纳和整理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孟薄桥深以为然。他开始打开行李箱,将它们由集中变为分散,摆放到公寓的各个角落。
归整半天,孟薄桥越来越心烦意躁,他暗暗在想,自己非常需要腾出一个纸箱,将所有和梁溯息息相关的物品统统扔进去,折好盖子,贴好封条,放到房屋在的最角落封存,直到落满灰尘也不打开。
有了这样的念头,孟薄桥开始鼓起精神,认真做这样的一件壮举。
一开始很顺利。两人一起观看的音乐会门票,一起购买的商店纪念品,一起拍过的拍立得相片纸,全都被孟薄桥塞在里面,堆了满满半箱。
回忆与开心难过一同沉在箱底,堆积成透明的爱情遗骸。
但很快,事情开始变得棘手。不是因为物件太多,而是有些东西,孟薄桥实在无法准确盖章定论,划定它们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梁溯。
就比如只剩下一半的,由毕业奖章制成的项链。孟薄桥认为在与另一半割离后,这条项链毫无疑问是独属于自己的特殊回忆,是浓缩着岁月和汗水的学生时代纪念品。
但当孟薄桥拿起它,又无可避免地想起它和另外一枚奖章拼合在一起的样子,想起梁溯。
又或者是孟薄桥定制的,刻着彼此姓氏字母的车钥匙。
孟薄桥也不可能因为要和梁溯一刀两断,就真的再花一笔冤枉钱换一辆新车。
当然,梁溯也是一样。
作为梁家的义子,孟薄桥永远要和梁溯维持着不远不近的无血缘亲属关系。
逢年过节,亦或是温棠一时兴起想要吃大团圆饭时,孟薄桥都不得不前往梁宅,在餐桌上对着梁溯笑脸相迎,假扮无事发生的假兄弟。
这是永远磨灭不掉的,登记在联盟档案上的事实。
以上种种,都是在冗长乏味的恋爱中,梁溯在孟薄桥骨骼中刻下的不可抹去的痕迹,是属于梁溯但更属于孟薄桥自己的疼痛符号。
孟薄桥开始有些气馁,甚至于颓丧。
他无法将很多东西封进箱底,就像无法将梁溯冰冻在内心深处,假装自己已经忘掉他。
他不信神也不信佛,但此刻也只能向上帝祷告,祈求能在流失的时间里冲淡梁溯留下的踪迹。
手机有条未读短信,孟薄桥打开看,发现是梁溯发来的讯息。
他告诉孟薄桥,接到紧急通知,明天黑匣子会被秘密押送到安全署,提取相关的录音证据。如果孟薄桥暂时不想在今天听到真相,可以等几天后安全署核查完毕将黑匣子送回,再去梁家。
有关于一些幕后真相,孟薄桥的确在下意识逃避。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主动打开保护壳,将药膏涂在伤口上,伤痕处才能不继续感染溃烂。
想了半刻,孟薄桥套了件风衣出门,驾驶飞行器,匆匆赶往梁宅。
温棠和梁思清都不在家。听管家说,是温棠推着梁思清去了后山晒太阳。
孟薄桥知道他们是在给自己留足私人空间。
管家没有多问,直接领着孟薄桥到了会长书房,像是早就知道他会来。
用虹膜刷开办公室的门,孟薄桥终于知道梁溯的办公极简风是遗传谁。
书房整洁得可怕,书籍和文件按严格的高低顺序摆放在书架上,桌面干净地没有一丝灰尘,甚至连相片之类的摆件也没有。
孟薄桥凭记忆找到书柜下方的暗格,输入密码将保险箱打开。
保险箱内部很大也很空,只在深处的角落放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橙色电子记录仪,孟薄桥把它拿出来看,果然刻着ssc1856的编号。
心脏猛地跳起来,手指开始有些发抖,孟薄桥深呼吸几下,将录音提取设备装到黑匣子上,点开了最后十分钟的录音记录。
耳机便响起穿越七年光阴的尘封之声。
最开始是一些驾驶舱内的闲谈声,几位军官在畅想战争结束后的美好生活。
“前天听部里说,咱们战后的福利好的很啊。等到时候我要先买个大房子,然后娶个媳妇天天环游世界。”
“哎呦,你这小日子美得很。我就想着能多抽空陪陪老婆孩子就行了,那么多年,儿子我都没怎么管过。”
“老孟,那你的日子比我美。我的战后愿望,你现在就实现了!”
说罢几个人就纷纷笑起来,笑声与即将到来的爆炸声隔空重叠,酿成宿命齿轮上的空响。
再次听到父亲的声音,孟薄桥几乎没认出来,直到录音中提到“老孟”,孟薄桥才浑身一震,想起父亲的脸。
孟薄桥扣着指甲,心底有些隐秘的愧疚,暗叹自己也成了时间的奴隶。
录音的内容很快变得嘈杂,开始有混乱的脚步声、焦急的交谈声最后传来孟驰风用严肃、冷静的嗓音对全体军部舰船下达紧急撤退指令,并建议全体成员自留遗言以防万一。
到此为止没什么异常,孟薄桥全神贯注扶着耳机,不想漏过一个细节。
忽然,指挥室内响起来细微的电波到达声,是来自主星的请求连接讯号。
孟薄桥点开黑匣子的内置屏幕查看进度条,发现时间已经来到了舰船炸毁前的最后三分钟。
响了两声,孟驰风便接起来。简单迅速地阐述了目前战场情况,又向对面报告了紧急的撤退方案。
对面的人先说了“注意安全”,很快对军部的舰船撤离提出操作建议:“斜后方有爆炸量子带,立刻转向赤经9h30m,赤纬+15度,加速至跃迁速度,准备跳跃。”
他的声音冷静刻板,听不出任何异常。又因为他的身份,即使是非军部成员,孟驰风也完全信任他。
孟驰风转头向副驾驶位传达指令:“轨迹校准,速度校准,每3秒播报位移偏差,立刻开始舰船跳跃。”
“是,元帅。”
话音刚落,下一秒,巨大的爆炸声穿透孟薄桥的耳膜,声波仿佛裹挟着金属碎屑向他袭来。
孟薄桥条件反射地将耳机甩出去,耳机撞到墙角磕出一个小小的凹陷。
耳蜗盘旋着轰鸣声,孟薄桥捂着耳朵,瘫坐下来。
即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孟薄桥还是不能相信,当年给孟驰风提供错误指令,导致舰船跳跃期间接触爆炸带,最终坠毁在太空的人,真的是行政部部长谢思益。
怪不得所有的证据都被掩盖殆尽,怪不得仅有的证人也在东躲西藏,怪不得换届前联盟内突然出现不少风波。
如此看来,刺杀梁会长也是谢思益的一步精彩绝伦的棋。
一方面嫁祸孟薄桥,限制他换届后权利更甚,察觉父亲之死另有隐情;一方面可以逼梁溯上位会长,离开更容易调查出蛛丝马迹的军部;同时,还能将杨柏枝送监,推谢暄登上军部部长之位。
至于谢岑愿意当中间人,亲手加快杨柏枝罪证提交,估计也来自谢思益授意。
环环相扣,细节入微。世界仿佛化身一盘棋局,无论是梁溯还是孟薄桥都只是其中一颗不大不小的兵卒。
可什么用也没有,梁溯的脸在慢慢变得模糊,扭曲,带着水痕。
孟薄桥意识到自己又不争气地哭了。
“不要哭。”梁溯用指腹拂去他的泪痕,有些手足无措。
孟薄桥将他的手抓下来,摊开手掌,又把口袋里的项链拿出来,放在他的手心。
“暗扣我都去掉了,你的这一半还给你。你可以干干净净没有拖累地戴着了。”
孟薄桥低着头,把文件重新拿在手里,文件的边缘很锋利,孟薄桥握得太紧,痛得像流了血。
他的喉头刻满血痕,吞咽都很困难,却忍着伤与泪抬起头说:“谢谢你帮我查这件事。但我们已经到此为止了,门口的虹膜信息我已经删掉了,以后不会再来了。”
第24章 落叶秋风
载着满车旧物,孟薄桥逃离般离开梁溯的家。
深秋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今天有些降温,车窗外的风呼呼作响。道路两旁的银杏叶终止了生命进程,成为土壤的增肥剂。
回到贝港的房子,孟薄桥来来回回搬了几趟,才把东西悉数运回。他瘫坐在地毯上,微微后仰,用手肘支撑身体,轻喘着气。
手提包里放着刚刚梁溯给自己的事故调查记录,孟薄桥把它拿出来,重新查看。
报告非常详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调查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年前,而真正有进展,是在一年前的秋天。
看起来梁溯对这件事格外上心,暗中调查许久,才有了眉目。
孟薄桥盯着这些被刻意掩盖的蛛丝马迹,脑海浮现出那天在行政大楼偷听到的对话。
七年前,谢岑和韩彻都尚未在联盟内站稳脚步,而这个人已经可以只手遮天,调转真相。
这样的人选太少太少。孟薄桥的脑袋像塞满高速膨胀的粒子,随时要经历大爆炸。他将文件扔到一边,思考半刻后,又起身把它锁进保险柜,才安心下来。
收纳和整理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孟薄桥深以为然。他开始打开行李箱,将它们由集中变为分散,摆放到公寓的各个角落。
归整半天,孟薄桥越来越心烦意躁,他暗暗在想,自己非常需要腾出一个纸箱,将所有和梁溯息息相关的物品统统扔进去,折好盖子,贴好封条,放到房屋在的最角落封存,直到落满灰尘也不打开。
有了这样的念头,孟薄桥开始鼓起精神,认真做这样的一件壮举。
一开始很顺利。两人一起观看的音乐会门票,一起购买的商店纪念品,一起拍过的拍立得相片纸,全都被孟薄桥塞在里面,堆了满满半箱。
回忆与开心难过一同沉在箱底,堆积成透明的爱情遗骸。
但很快,事情开始变得棘手。不是因为物件太多,而是有些东西,孟薄桥实在无法准确盖章定论,划定它们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梁溯。
就比如只剩下一半的,由毕业奖章制成的项链。孟薄桥认为在与另一半割离后,这条项链毫无疑问是独属于自己的特殊回忆,是浓缩着岁月和汗水的学生时代纪念品。
但当孟薄桥拿起它,又无可避免地想起它和另外一枚奖章拼合在一起的样子,想起梁溯。
又或者是孟薄桥定制的,刻着彼此姓氏字母的车钥匙。
孟薄桥也不可能因为要和梁溯一刀两断,就真的再花一笔冤枉钱换一辆新车。
当然,梁溯也是一样。
作为梁家的义子,孟薄桥永远要和梁溯维持着不远不近的无血缘亲属关系。
逢年过节,亦或是温棠一时兴起想要吃大团圆饭时,孟薄桥都不得不前往梁宅,在餐桌上对着梁溯笑脸相迎,假扮无事发生的假兄弟。
这是永远磨灭不掉的,登记在联盟档案上的事实。
以上种种,都是在冗长乏味的恋爱中,梁溯在孟薄桥骨骼中刻下的不可抹去的痕迹,是属于梁溯但更属于孟薄桥自己的疼痛符号。
孟薄桥开始有些气馁,甚至于颓丧。
他无法将很多东西封进箱底,就像无法将梁溯冰冻在内心深处,假装自己已经忘掉他。
他不信神也不信佛,但此刻也只能向上帝祷告,祈求能在流失的时间里冲淡梁溯留下的踪迹。
手机有条未读短信,孟薄桥打开看,发现是梁溯发来的讯息。
他告诉孟薄桥,接到紧急通知,明天黑匣子会被秘密押送到安全署,提取相关的录音证据。如果孟薄桥暂时不想在今天听到真相,可以等几天后安全署核查完毕将黑匣子送回,再去梁家。
有关于一些幕后真相,孟薄桥的确在下意识逃避。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主动打开保护壳,将药膏涂在伤口上,伤痕处才能不继续感染溃烂。
想了半刻,孟薄桥套了件风衣出门,驾驶飞行器,匆匆赶往梁宅。
温棠和梁思清都不在家。听管家说,是温棠推着梁思清去了后山晒太阳。
孟薄桥知道他们是在给自己留足私人空间。
管家没有多问,直接领着孟薄桥到了会长书房,像是早就知道他会来。
用虹膜刷开办公室的门,孟薄桥终于知道梁溯的办公极简风是遗传谁。
书房整洁得可怕,书籍和文件按严格的高低顺序摆放在书架上,桌面干净地没有一丝灰尘,甚至连相片之类的摆件也没有。
孟薄桥凭记忆找到书柜下方的暗格,输入密码将保险箱打开。
保险箱内部很大也很空,只在深处的角落放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橙色电子记录仪,孟薄桥把它拿出来看,果然刻着ssc1856的编号。
心脏猛地跳起来,手指开始有些发抖,孟薄桥深呼吸几下,将录音提取设备装到黑匣子上,点开了最后十分钟的录音记录。
耳机便响起穿越七年光阴的尘封之声。
最开始是一些驾驶舱内的闲谈声,几位军官在畅想战争结束后的美好生活。
“前天听部里说,咱们战后的福利好的很啊。等到时候我要先买个大房子,然后娶个媳妇天天环游世界。”
“哎呦,你这小日子美得很。我就想着能多抽空陪陪老婆孩子就行了,那么多年,儿子我都没怎么管过。”
“老孟,那你的日子比我美。我的战后愿望,你现在就实现了!”
说罢几个人就纷纷笑起来,笑声与即将到来的爆炸声隔空重叠,酿成宿命齿轮上的空响。
再次听到父亲的声音,孟薄桥几乎没认出来,直到录音中提到“老孟”,孟薄桥才浑身一震,想起父亲的脸。
孟薄桥扣着指甲,心底有些隐秘的愧疚,暗叹自己也成了时间的奴隶。
录音的内容很快变得嘈杂,开始有混乱的脚步声、焦急的交谈声最后传来孟驰风用严肃、冷静的嗓音对全体军部舰船下达紧急撤退指令,并建议全体成员自留遗言以防万一。
到此为止没什么异常,孟薄桥全神贯注扶着耳机,不想漏过一个细节。
忽然,指挥室内响起来细微的电波到达声,是来自主星的请求连接讯号。
孟薄桥点开黑匣子的内置屏幕查看进度条,发现时间已经来到了舰船炸毁前的最后三分钟。
响了两声,孟驰风便接起来。简单迅速地阐述了目前战场情况,又向对面报告了紧急的撤退方案。
对面的人先说了“注意安全”,很快对军部的舰船撤离提出操作建议:“斜后方有爆炸量子带,立刻转向赤经9h30m,赤纬+15度,加速至跃迁速度,准备跳跃。”
他的声音冷静刻板,听不出任何异常。又因为他的身份,即使是非军部成员,孟驰风也完全信任他。
孟驰风转头向副驾驶位传达指令:“轨迹校准,速度校准,每3秒播报位移偏差,立刻开始舰船跳跃。”
“是,元帅。”
话音刚落,下一秒,巨大的爆炸声穿透孟薄桥的耳膜,声波仿佛裹挟着金属碎屑向他袭来。
孟薄桥条件反射地将耳机甩出去,耳机撞到墙角磕出一个小小的凹陷。
耳蜗盘旋着轰鸣声,孟薄桥捂着耳朵,瘫坐下来。
即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孟薄桥还是不能相信,当年给孟驰风提供错误指令,导致舰船跳跃期间接触爆炸带,最终坠毁在太空的人,真的是行政部部长谢思益。
怪不得所有的证据都被掩盖殆尽,怪不得仅有的证人也在东躲西藏,怪不得换届前联盟内突然出现不少风波。
如此看来,刺杀梁会长也是谢思益的一步精彩绝伦的棋。
一方面嫁祸孟薄桥,限制他换届后权利更甚,察觉父亲之死另有隐情;一方面可以逼梁溯上位会长,离开更容易调查出蛛丝马迹的军部;同时,还能将杨柏枝送监,推谢暄登上军部部长之位。
至于谢岑愿意当中间人,亲手加快杨柏枝罪证提交,估计也来自谢思益授意。
环环相扣,细节入微。世界仿佛化身一盘棋局,无论是梁溯还是孟薄桥都只是其中一颗不大不小的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