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冷着脸,快步走进船庐。
“进来。”
这语气很是不善,连邓廉都有些踌躇,不知司马隽指的是谁。
孙微倒是镇定自若,对邓廉等人道:“诸位辛苦,时辰不早,且歇息去吧。”
她说罢,以转身进了船庐。
这船庐,是船上最大的舱房,乃作议事厅之用。主位和两侧皆摆着案席,还有陈列堪舆的架子以及兵器铠甲。
司马隽对此处显然很是熟悉,在主位上坐下来,道:“夫人可知,这船若再往前,会有什么后果?”
孙微道:“不知。不过世子都来了,前头自然是危险的。”
“夫人神机妙算,不若现在就卜一卦?”
孙微道:“妾算过了,卦象乃是大凶,但因着世子来,已然转吉。世子当真福星高照。”
司马隽:“……”
他早笃定孙微就是个骗子。如今,她连装一装也不肯了。
不过纵然如此,这女子也仍有让他摸不清头脑的地方。艨艟停泊在何处,乃是机要,王府里一向严禁议论。她初来建康,每日一言一行都在曹松的眼线监视之中,断无可能去打听这等事。她又是怎么知道他的船藏在何处?
以及,她为何突然被追杀?
今日太子突然给司马隽传来急信,说王妃恐怕被人拦截,令他去京口的码头接应。他到了码头,果真探得里头有好些行踪可疑之人。他此行隐秘,不宜打草惊蛇,于是先一步乘了小船,来截停这艨艟。
司马隽看着孙微,烛光将那张脸描绘上些许柔和的影子,仿佛人畜无害。
他明知此人有问题,却死活抓不住她的把柄。
而面对着她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扪心自问,究竟是不是自己果真疑心病重了些,而她真是个有奇术的清白好人?
司马隽治兵,向来不许沾扶乩巫蛊之类的邪术,也曾斩过几个号称刀枪不入,妄图在军中布道的神棍。他曾想,这鲁氏大约不过此类,或许该让她遇着歹人,自投罗网,他也就少了个烦恼。
可在得知她有危险的那一瞬,他却没有细想,马上动身而来。
“不知世子从何而来?”孙微问,“这江上究竟出了何事?”
司马隽却不答话,倏而起身,径直出了船庐。而后,他吩咐邓廉调转船头,在后方一里的渡口靠岸。
没多久,渡口到了。
这渡口是用作停舢舨用的,大船靠不了岸。众人只能先换乘至司马隽带来的小船,再登上渡口。
船工抛下软梯,垂到下方小船上。
夜里的风不小,江面上水波摇晃,那软梯也不甚稳当。
司马隽手下的人都是惯于水上行走的,不在话下。有的人甚至连软梯也不用,轻轻松松跃到小船上。
司马隽先一步下去,在小船上等着孙微下来。
孙微看着下方,却有些为难。
她两世都不曾见过这等阵仗,看着下方黑漆漆的江水,竟是有些发怵。
“攀着绳子便是,不必怕。”一个声音从下方传来。
司马隽正仰头看着她,用手将软梯扶稳。
心头莫名地定了些,孙微依言抓住软梯上的绳子,一步一步往下走。
还没落地,已经有人扶住她的胳膊。
司马隽的气力向来大,和上辈子一样,手像铁箍似的。
但莫名地让人安心。
孙微借着他的力,终于将双脚落在了小船上。但与艨艟相较,这小船上更是摇晃不堪。一个浪头涌来,孙微站立不稳,惊呼一声,反抓住司马隽的手臂。
司马隽低头看着小臂那双攥得紧紧的手,仿佛将要溺毙的人揪住一根浮木。
“夫人不是水性极好么?怎的连这点风浪也经不住。”他忽而问道。
孙微心头咯噔一下。
“原本是好的。”孙微强自镇定,“可自从在苍梧的洪水之中,妾差点被淹死,就得了恐水之症。尤其到了船上,晃一晃就心生恐惧。”
“哦,是么?”司马隽淡淡道,也不知信是不信。
孙微眼见阿茹也从艨艟上下来,赶紧松开司马隽,抓住阿茹。
小船离开艨艟,朝渡口而去。
孙微挨着阿茹坐在船上,只背对着司马隽。但脊背上一直凉飕飕的,仿佛有人在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
待得终于上岸,孙微心里头总算松了一口气。
第54章 把柄
岸上只有一辆马车,孙微带着阿茹坐了上去,司马隽则领着其余人等骑马。
“王妃的手怎的这般凉?”马车上,阿茹说。
“不过是坐船吓的。”孙微道,“方才的浪那样大,几乎要将人掀下去。”
阿茹下船的时候,也听到了孙微对司马隽说的话,好奇道:“王妃果然恐水了?”
“正是。”
“连凫水也不会了?”
“不会。”孙微生硬道。
阿茹瞪圆了眼,难以置信。
“故而将来我若落了水,你务必救我。”孙微道。
阿茹有些啼笑皆非,道:“王妃不是说过,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妥当?我虽水性好,也总有疏漏之时。王妃既然连凫水也不会了,不若就重新再学一学,或许能把恐水症也治好了。”
孙微的神色僵了一下。
方才说的,虽大半是瞎话,但她确确实实不会凫水。
她虽在岭南长大,却也是按大家闺秀来教养的,谁家的闺秀会去学凫水?
“知道了。”孙微敷衍道,“日后回了王府,我学便是。”
心里想,希望方才自己那一番说辞,司马隽果真信了……
这渡口距离京口已经很近,不过十几里路。不过司马隽一行并未入城,而是入了城郊的一处宅院。
院子不大,里头的人却不少。
褚越从里头迎了出来,笑盈盈地向孙微行礼:“王妃此行有惊无险,真乃万幸。”
见到他,孙微的心也落了地。
“托将军的福,一切安好。”她还礼道,而后,目光落向褚越身后的少年。
“少将军有礼。”
谢霄忙上前一拜:“王妃别来无恙。”
孙微一行人赶了一整日的路,已是十分疲惫。褚越则早已经准备妥当,将孙微和司马隽迎到堂上,令人呈上饭菜。
司马隽坐在上首,褚越和谢霄却不与他坐一处,分别坐到了孙微左右的席上。
“王妃,”褚越殷切道,“在下有一事相求。”
“何事?”
“请王妃再问一卦。”
司马隽用着膳,冷冷瞥他一眼。
孙微笑了笑:“褚将军想问什么?”
“问个时辰。”褚越问,“明日,太子先巡营,然后与北府及众臣行宴,何时最凶险?”
孙微听罢,停了箸,煞有介事地用手指掐算一番,口中低低念着什么。
少顷,她说:“有了。巡营大吉,凶在行宴。”
褚越与谢霄相视一眼,面色凝重。
“果然。”褚越道,“与在下料想的无二。”
“将军聪慧。”孙微道,“如此说来,将军已经有十足的把握?”
“经王妃提点后,在下那日当即回营,果然查到了不少可疑之处。不说十足的把握,但至少心里头有数。”他说罢,将一张纸呈到孙微跟前,“这是在下列出的名册,皆与王仆射有牵扯。”
孙微扫了一眼,上头皆是北府中将官名字,她实则并不认识。
可是,她深知上头漏了一人。
孙微将名册还给褚越,道:“方才在艨艟上,妾翻了翻船庐之中的书架,看到好些军中的往来文书。”
她无视司马隽那边利刀子一般剜来的眼神,继续道:“妾看到一份奏报上,有个名字,恰是北府之人,十分不祥,可那名字并不在将军这名册上。”
“哦?”褚越和谢霄几乎异口同声,“不知是何人?”
“左参军崔泮。”
“崔参军?”褚越困惑,道,“可据在下所知,崔参军因母亲病重,告假回乡去了,如今并不在京口。”
告假?孙微心头咯噔一下。
上辈子的事,她只知道大概。至于事发之时,各人在做什么,她并不知晓。
但崔泮绝无可能置身事外。
若论此番兵变受益最大的人是谁,除了王磡,就是崔泮了。他可是日后的北府都督。如今这个节骨眼上,他怎能不在。他一定藏在什么地方。
“这消息,确切么?”孙微又问。
“虽不十分确切,也有七八成。在下确实不曾见崔参军。”褚越道,“若不然,在下再让人去找找?”
孙微看外头的天色,摇摇头。
“不必了。天如今还黑着,将军哪里找去?还不如抓紧歇息,养精蓄税。明日有大事要办,切不能含糊。”
话虽如此,褚越却忧心忡忡。
他此番回来,了解的越多,越明白孙微那日的预言并非胡诌。明日,不仅关系到他的生死,还有谢芙和全家人日后的命运。想到这里,他便焦虑不已。
“进来。”
这语气很是不善,连邓廉都有些踌躇,不知司马隽指的是谁。
孙微倒是镇定自若,对邓廉等人道:“诸位辛苦,时辰不早,且歇息去吧。”
她说罢,以转身进了船庐。
这船庐,是船上最大的舱房,乃作议事厅之用。主位和两侧皆摆着案席,还有陈列堪舆的架子以及兵器铠甲。
司马隽对此处显然很是熟悉,在主位上坐下来,道:“夫人可知,这船若再往前,会有什么后果?”
孙微道:“不知。不过世子都来了,前头自然是危险的。”
“夫人神机妙算,不若现在就卜一卦?”
孙微道:“妾算过了,卦象乃是大凶,但因着世子来,已然转吉。世子当真福星高照。”
司马隽:“……”
他早笃定孙微就是个骗子。如今,她连装一装也不肯了。
不过纵然如此,这女子也仍有让他摸不清头脑的地方。艨艟停泊在何处,乃是机要,王府里一向严禁议论。她初来建康,每日一言一行都在曹松的眼线监视之中,断无可能去打听这等事。她又是怎么知道他的船藏在何处?
以及,她为何突然被追杀?
今日太子突然给司马隽传来急信,说王妃恐怕被人拦截,令他去京口的码头接应。他到了码头,果真探得里头有好些行踪可疑之人。他此行隐秘,不宜打草惊蛇,于是先一步乘了小船,来截停这艨艟。
司马隽看着孙微,烛光将那张脸描绘上些许柔和的影子,仿佛人畜无害。
他明知此人有问题,却死活抓不住她的把柄。
而面对着她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扪心自问,究竟是不是自己果真疑心病重了些,而她真是个有奇术的清白好人?
司马隽治兵,向来不许沾扶乩巫蛊之类的邪术,也曾斩过几个号称刀枪不入,妄图在军中布道的神棍。他曾想,这鲁氏大约不过此类,或许该让她遇着歹人,自投罗网,他也就少了个烦恼。
可在得知她有危险的那一瞬,他却没有细想,马上动身而来。
“不知世子从何而来?”孙微问,“这江上究竟出了何事?”
司马隽却不答话,倏而起身,径直出了船庐。而后,他吩咐邓廉调转船头,在后方一里的渡口靠岸。
没多久,渡口到了。
这渡口是用作停舢舨用的,大船靠不了岸。众人只能先换乘至司马隽带来的小船,再登上渡口。
船工抛下软梯,垂到下方小船上。
夜里的风不小,江面上水波摇晃,那软梯也不甚稳当。
司马隽手下的人都是惯于水上行走的,不在话下。有的人甚至连软梯也不用,轻轻松松跃到小船上。
司马隽先一步下去,在小船上等着孙微下来。
孙微看着下方,却有些为难。
她两世都不曾见过这等阵仗,看着下方黑漆漆的江水,竟是有些发怵。
“攀着绳子便是,不必怕。”一个声音从下方传来。
司马隽正仰头看着她,用手将软梯扶稳。
心头莫名地定了些,孙微依言抓住软梯上的绳子,一步一步往下走。
还没落地,已经有人扶住她的胳膊。
司马隽的气力向来大,和上辈子一样,手像铁箍似的。
但莫名地让人安心。
孙微借着他的力,终于将双脚落在了小船上。但与艨艟相较,这小船上更是摇晃不堪。一个浪头涌来,孙微站立不稳,惊呼一声,反抓住司马隽的手臂。
司马隽低头看着小臂那双攥得紧紧的手,仿佛将要溺毙的人揪住一根浮木。
“夫人不是水性极好么?怎的连这点风浪也经不住。”他忽而问道。
孙微心头咯噔一下。
“原本是好的。”孙微强自镇定,“可自从在苍梧的洪水之中,妾差点被淹死,就得了恐水之症。尤其到了船上,晃一晃就心生恐惧。”
“哦,是么?”司马隽淡淡道,也不知信是不信。
孙微眼见阿茹也从艨艟上下来,赶紧松开司马隽,抓住阿茹。
小船离开艨艟,朝渡口而去。
孙微挨着阿茹坐在船上,只背对着司马隽。但脊背上一直凉飕飕的,仿佛有人在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
待得终于上岸,孙微心里头总算松了一口气。
第54章 把柄
岸上只有一辆马车,孙微带着阿茹坐了上去,司马隽则领着其余人等骑马。
“王妃的手怎的这般凉?”马车上,阿茹说。
“不过是坐船吓的。”孙微道,“方才的浪那样大,几乎要将人掀下去。”
阿茹下船的时候,也听到了孙微对司马隽说的话,好奇道:“王妃果然恐水了?”
“正是。”
“连凫水也不会了?”
“不会。”孙微生硬道。
阿茹瞪圆了眼,难以置信。
“故而将来我若落了水,你务必救我。”孙微道。
阿茹有些啼笑皆非,道:“王妃不是说过,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妥当?我虽水性好,也总有疏漏之时。王妃既然连凫水也不会了,不若就重新再学一学,或许能把恐水症也治好了。”
孙微的神色僵了一下。
方才说的,虽大半是瞎话,但她确确实实不会凫水。
她虽在岭南长大,却也是按大家闺秀来教养的,谁家的闺秀会去学凫水?
“知道了。”孙微敷衍道,“日后回了王府,我学便是。”
心里想,希望方才自己那一番说辞,司马隽果真信了……
这渡口距离京口已经很近,不过十几里路。不过司马隽一行并未入城,而是入了城郊的一处宅院。
院子不大,里头的人却不少。
褚越从里头迎了出来,笑盈盈地向孙微行礼:“王妃此行有惊无险,真乃万幸。”
见到他,孙微的心也落了地。
“托将军的福,一切安好。”她还礼道,而后,目光落向褚越身后的少年。
“少将军有礼。”
谢霄忙上前一拜:“王妃别来无恙。”
孙微一行人赶了一整日的路,已是十分疲惫。褚越则早已经准备妥当,将孙微和司马隽迎到堂上,令人呈上饭菜。
司马隽坐在上首,褚越和谢霄却不与他坐一处,分别坐到了孙微左右的席上。
“王妃,”褚越殷切道,“在下有一事相求。”
“何事?”
“请王妃再问一卦。”
司马隽用着膳,冷冷瞥他一眼。
孙微笑了笑:“褚将军想问什么?”
“问个时辰。”褚越问,“明日,太子先巡营,然后与北府及众臣行宴,何时最凶险?”
孙微听罢,停了箸,煞有介事地用手指掐算一番,口中低低念着什么。
少顷,她说:“有了。巡营大吉,凶在行宴。”
褚越与谢霄相视一眼,面色凝重。
“果然。”褚越道,“与在下料想的无二。”
“将军聪慧。”孙微道,“如此说来,将军已经有十足的把握?”
“经王妃提点后,在下那日当即回营,果然查到了不少可疑之处。不说十足的把握,但至少心里头有数。”他说罢,将一张纸呈到孙微跟前,“这是在下列出的名册,皆与王仆射有牵扯。”
孙微扫了一眼,上头皆是北府中将官名字,她实则并不认识。
可是,她深知上头漏了一人。
孙微将名册还给褚越,道:“方才在艨艟上,妾翻了翻船庐之中的书架,看到好些军中的往来文书。”
她无视司马隽那边利刀子一般剜来的眼神,继续道:“妾看到一份奏报上,有个名字,恰是北府之人,十分不祥,可那名字并不在将军这名册上。”
“哦?”褚越和谢霄几乎异口同声,“不知是何人?”
“左参军崔泮。”
“崔参军?”褚越困惑,道,“可据在下所知,崔参军因母亲病重,告假回乡去了,如今并不在京口。”
告假?孙微心头咯噔一下。
上辈子的事,她只知道大概。至于事发之时,各人在做什么,她并不知晓。
但崔泮绝无可能置身事外。
若论此番兵变受益最大的人是谁,除了王磡,就是崔泮了。他可是日后的北府都督。如今这个节骨眼上,他怎能不在。他一定藏在什么地方。
“这消息,确切么?”孙微又问。
“虽不十分确切,也有七八成。在下确实不曾见崔参军。”褚越道,“若不然,在下再让人去找找?”
孙微看外头的天色,摇摇头。
“不必了。天如今还黑着,将军哪里找去?还不如抓紧歇息,养精蓄税。明日有大事要办,切不能含糊。”
话虽如此,褚越却忧心忡忡。
他此番回来,了解的越多,越明白孙微那日的预言并非胡诌。明日,不仅关系到他的生死,还有谢芙和全家人日后的命运。想到这里,他便焦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