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阳鸢手中拿一副绣棚慢慢地绣着,上面是半幅未绣完的牡丹海棠穿枝花,以银线盘绕花的轮廓与藤蔓脉络,绣好的一半牡丹花上一只展翅黄蝶栩栩如生。云门寺主持圆寂之后需送入宝塔尽快火葬,有负责操办丧事的僧人前来说了半天话,眼看天气闷热,放在右院的几具尸首也均已腐臭,寺中僧人每日辛苦为它们诵经超度也颇有怨言。
“若腐化过快,也只能先行送进宝塔焚化。难不成真要等到官府修通了索桥,再让仵作对着蛆虫满身的遗体来验尸么?”阳鸢斯斯文文道,干枯的手指捏着绣花银针上下飞梭,不曾停下。
“但主持师伯始终死于非命,我们是否要着院中几位师兄对师伯身上的伤痕加以验证记录,就算稍后火化,也有白纸黑字可供官府查验。”
“验伤需褪尽遗体衣物,师兄始终贵为一寺主持,旁人去做始终不妥。”阳鸢说道:“就让他的四名亲传子弟去办吧。”
徒弟领命离去,阳鸢却拿着手中绣棚陷入沉思。倘若婢女雅容没有说谎,她亲眼所见有人从右院的密道出来,这么说来凶手依然不是云门寺的僧人。无论是与不是,但只要能将寺中所有香客软禁在院子里就能看出端倪。想到此处,不由得被这些凶案俗事惊扰了心绪,指尖猛然刺痛,低头只见一粒血珠子泌了出来沾在蝴蝶身上,像是长在翅膀上会逐渐发暗的斑点。阳鸢皱眉,用嘴唇吮吸着枯瘦手指,将绣棚烦乱地丢到了一边,他容忍不了这样缺陷的画面,只能费事再重绣一遍。
把送回长安的信从索道送到对面,竹篮中再放十文铜板的跑腿钱,自会有人帮忙送信。回到左院,孙娘将秦抒娘那手帕闻了又闻,不多时脸色惨白惊慌,左院每间禅房均备有恭桶,早上由香客自行提取后山处倒掉,但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将粪水涂抹在别人的手帕上?
想到此处,听到床榻上的病人低声呓语,美丽的女人晌午过后突然又加重了病情,一直半梦半醒地呻吟,混淆地喊着:“下饭?”
“你要什么下饭?你想吃什么饭?”孙娘很快意识到她喊的不是下饭,而是某个姓夏名范的人。她琢磨着莫不是从前在长安某位与她情投意合的恩客的姓名?可秦抒娘是长安最负盛名的花魁,几年前被李将军带回府中,将军妻妾成群,却为抒娘单独修建一所别院豢养,因此也招来府中不少人的妒恨。但孙娘从不曾听过长安城中有“下饭”这么一号的人物,若真有官职也不会比将军更大。从一品骠骑大将军李谈云,世人皆知他从前出生入死虐杀突厥立功无数,甚至在战场上救下了天策上将李世民的性命,那是过命的交情。她不明白的是秦抒娘既然已跟了李将军,为何还惦记那名叫下饭的男人。
“你想见下饭是为何?”她将嘴靠近秦抒娘的耳边,仿佛在聆听遗愿。
“琴——”她气若游丝地吐出一个字来,又晕厥了过去。
若想出右院除非是长了翅膀飞出去。
青虚推开临渊窗户,上下仔细打量,窗户上方有两处支棱出的房梁可供人攀爬。翅膀他没有,却有一腔孤胆可用,他打算趁夜色掩盖,从靠近悬崖的那处窗户爬上房顶,再从高处进入左院屋顶,然后跳下去挨个查探她的住所。只是从禅房窗户爬到屋顶,若有不慎,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就算是块硬石从这里掉落也是粉身碎骨的结果。但他看了看青灰的天空,心中并不惊惧,只挂念着与自己两墙之隔的女子。
青叶与三名师兄站在阳雁的遗体前,在见过病榻上的秦抒娘之后,心中对这名美人的温柔情愫早已伴随着剧烈的呕吐荡然无存,甚至不免责怪自己为何要做出盗取阳雁房中人参这等多此一举的事来,而他此刻再见阳雁的尸首心中也更加惊惧万分。光是看他从席下露出惨白的脚踝,就仿佛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腹部,狠狠地拧。
“师兄我——”他别过头去,欲吐又止的模样。不想旁边的三师兄青杞抢先一步捂着嘴跑到一旁呕吐去了。
“赶紧操办完师伯交代的事,师傅也才好早日送入宝塔。”二师兄青贤责备道:“都是凡胎肉身,平日不惧怕师父,现在又有何为惧?”
“哼,说得比唱的好听。”青荆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二师弟来查验师傅伤口,我们三位在旁记录就好。”
“有何不可?”青贤行了一礼,走上前去,仔细揭开包裹阳雁遗体的草席,又小心翼翼地先看他头部的伤口。
“双眼被刮。”
“这还用说?”
“挖得很干净,不知用的什么,反正不会是小刀。”
“为何?”青叶好奇地问。
“小刀会将眼球刺破,流得到处都是。这凶犯把师傅的眼珠子带走了,现场只有血迹。”
“哼,倒是很有经验。”
“脑后也有伤口。”青贤抬起头来看着他们:“师傅后脑被人重击过,伤口有两寸长,扒开深见头骨,这种伤口我判断足以将人杀死,更何况是名高龄老僧。”
“你的意思是,师傅并非死于腹部伤口?”
“你看师傅虽然没有双眼,但嘴唇平缓,表情平静,因此我推测是先被突然击中后脑的,那么腹部被刺中时师傅应该已经——”他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陷入思忖:“明明击打头部就已经没命,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用短剑刺杀腹部?”
三师兄青杞此时走回来听了这话,望了一眼阳雁的遗体,又捂着嘴跑开。
“也许凶手是想完成某种仪式?或者他下手时并不知道师傅已经圆寂。”青叶猜测道。
“我们只需记录师父遗体的受损状况,无需在此浪费时间多做推测,那是官府的事。”青荆不耐烦地说道。
青贤并不与他多做争论,青荆平日依仗着自己是亲传大弟子,顺理成章也会是未来云门寺主持,因此他对三名师弟并不友善,特别瞧不起的是三弟子青杞,只因他素日里为人懦弱,胆小怕事,连见自己师父遗体这件事,今日已经吐了好几回,甚至将腹中腌臜污渍吐到了阳雁走廊外的地板上,拧水过来打扫时又因为闻到房中血腥味再多吐了一次。
“若是两个人动的手呢?”青杞此时走回来,面色虚弱,依然不敢靠近阳雁的遗体:“第一个人击打了后脑,第二人进来时没有察觉,用短剑刺入了师傅的腹部。”
“有两名凶手?”青叶惊愕。
“这些年师父在云门寺做的生意怕是结下了不少的仇家。”青杞低声说道:“被卖掉的孩童父母亲人都有可能前来索命。”
“你们简直一派胡言。”青荆说着,挥袖离去,青叶见他瘦长身影瞬间消失在洞门之后,陷入了莫名的疑惑之中。
八年后,云门寺,浓云后挂着的半月似一块碎玉。
青虚端坐蒲团上耐心等待,直到万籁俱寂,余钟磐音,他抬起自己那双清隽的双眼,默默看了一眼禅房之外,此时洞门处有三位师兄看守,早已神色疲乏,将软弱的身体靠向洞门一侧,僧鞋鞋头撑进泥地理,昏昏欲睡。
僧人站起来吹灭房中油灯,狭小的禅房陷入一片黑暗。青虚双手抓着窗棂,将一只脚攀了出去。月光微弱地照耀着山谷,也映照他单薄的背脊。青虚无意间向悬崖下看了一眼,只见悬崖无底,似深渊巨口。他顿时被吓得手脚发软,头重脚轻地又爬回了禅房,虽并无实质的行为,但胸口依然磅礴起伏,如同惊涛拍岸。
他做不到。青虚躺在禅房中央想到,难道他永远再见不到抒娘?从前的夏范可不曾这样懦弱过,僧人从地上坐起,颤颤巍巍地爬到被月光洒满的窗旁,他打算再试一次。
“青虚跑了?是什么意思?”第二日一早,阳鸢坐在蒲团上,拿着一副新的绣棚,淡绿蝶翅已绣过半:“难不成是他所居禅房也发现暗道?”
“昨日几位师兄早已检查了一遍,右院中除了宁水仙所住的禅房之外,已无其他暗道。”昨夜负责看守的僧人说道:“青虚也绝无长了翅膀从右院飞出来的可能。”
“那么,你说他去哪了呢?”阳鸢放下手中绣花银针,抬眼看着面前的弟子。
“这……弟子们也想不明白啊。”僧人面露难色,反反复复道:“我们昨夜确实守好了洞门,他的确绝无离开的可能。禅房大门也紧闭,只有两边窗户大开……”
“今日阳雁师兄火化,云门寺众僧为主持超度三天三夜,因此先将此事放下。他若是跑出右院,也不能离开云门山。”
“就怕他会暗藏起来伺机作案。”
“将左院香客软禁,白天也不得出院。”阳鸢阴冷地说道:“事到如今,我相信所有的凶犯,都出至左院。”
青叶为秦抒娘带来的人参就如同他短暂的倾慕一般,并没有起到任何功效。
第七日清晨,云门山顶突然又狂风大作,左院一早被数名僧人围拢,禁止任何人再出入。众人皆情绪激昂地想要去讨个说法,人人都挤在左院门洞边吵着要监寺出来。孙娘事不关己地站在院中看了会儿,端了清粥小菜,在突然四起的风中走回去打算让秦抒娘多少吞咽一些下去,那小娘子一直高热不退,需多补充些水分。
“若腐化过快,也只能先行送进宝塔焚化。难不成真要等到官府修通了索桥,再让仵作对着蛆虫满身的遗体来验尸么?”阳鸢斯斯文文道,干枯的手指捏着绣花银针上下飞梭,不曾停下。
“但主持师伯始终死于非命,我们是否要着院中几位师兄对师伯身上的伤痕加以验证记录,就算稍后火化,也有白纸黑字可供官府查验。”
“验伤需褪尽遗体衣物,师兄始终贵为一寺主持,旁人去做始终不妥。”阳鸢说道:“就让他的四名亲传子弟去办吧。”
徒弟领命离去,阳鸢却拿着手中绣棚陷入沉思。倘若婢女雅容没有说谎,她亲眼所见有人从右院的密道出来,这么说来凶手依然不是云门寺的僧人。无论是与不是,但只要能将寺中所有香客软禁在院子里就能看出端倪。想到此处,不由得被这些凶案俗事惊扰了心绪,指尖猛然刺痛,低头只见一粒血珠子泌了出来沾在蝴蝶身上,像是长在翅膀上会逐渐发暗的斑点。阳鸢皱眉,用嘴唇吮吸着枯瘦手指,将绣棚烦乱地丢到了一边,他容忍不了这样缺陷的画面,只能费事再重绣一遍。
把送回长安的信从索道送到对面,竹篮中再放十文铜板的跑腿钱,自会有人帮忙送信。回到左院,孙娘将秦抒娘那手帕闻了又闻,不多时脸色惨白惊慌,左院每间禅房均备有恭桶,早上由香客自行提取后山处倒掉,但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将粪水涂抹在别人的手帕上?
想到此处,听到床榻上的病人低声呓语,美丽的女人晌午过后突然又加重了病情,一直半梦半醒地呻吟,混淆地喊着:“下饭?”
“你要什么下饭?你想吃什么饭?”孙娘很快意识到她喊的不是下饭,而是某个姓夏名范的人。她琢磨着莫不是从前在长安某位与她情投意合的恩客的姓名?可秦抒娘是长安最负盛名的花魁,几年前被李将军带回府中,将军妻妾成群,却为抒娘单独修建一所别院豢养,因此也招来府中不少人的妒恨。但孙娘从不曾听过长安城中有“下饭”这么一号的人物,若真有官职也不会比将军更大。从一品骠骑大将军李谈云,世人皆知他从前出生入死虐杀突厥立功无数,甚至在战场上救下了天策上将李世民的性命,那是过命的交情。她不明白的是秦抒娘既然已跟了李将军,为何还惦记那名叫下饭的男人。
“你想见下饭是为何?”她将嘴靠近秦抒娘的耳边,仿佛在聆听遗愿。
“琴——”她气若游丝地吐出一个字来,又晕厥了过去。
若想出右院除非是长了翅膀飞出去。
青虚推开临渊窗户,上下仔细打量,窗户上方有两处支棱出的房梁可供人攀爬。翅膀他没有,却有一腔孤胆可用,他打算趁夜色掩盖,从靠近悬崖的那处窗户爬上房顶,再从高处进入左院屋顶,然后跳下去挨个查探她的住所。只是从禅房窗户爬到屋顶,若有不慎,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就算是块硬石从这里掉落也是粉身碎骨的结果。但他看了看青灰的天空,心中并不惊惧,只挂念着与自己两墙之隔的女子。
青叶与三名师兄站在阳雁的遗体前,在见过病榻上的秦抒娘之后,心中对这名美人的温柔情愫早已伴随着剧烈的呕吐荡然无存,甚至不免责怪自己为何要做出盗取阳雁房中人参这等多此一举的事来,而他此刻再见阳雁的尸首心中也更加惊惧万分。光是看他从席下露出惨白的脚踝,就仿佛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腹部,狠狠地拧。
“师兄我——”他别过头去,欲吐又止的模样。不想旁边的三师兄青杞抢先一步捂着嘴跑到一旁呕吐去了。
“赶紧操办完师伯交代的事,师傅也才好早日送入宝塔。”二师兄青贤责备道:“都是凡胎肉身,平日不惧怕师父,现在又有何为惧?”
“哼,说得比唱的好听。”青荆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二师弟来查验师傅伤口,我们三位在旁记录就好。”
“有何不可?”青贤行了一礼,走上前去,仔细揭开包裹阳雁遗体的草席,又小心翼翼地先看他头部的伤口。
“双眼被刮。”
“这还用说?”
“挖得很干净,不知用的什么,反正不会是小刀。”
“为何?”青叶好奇地问。
“小刀会将眼球刺破,流得到处都是。这凶犯把师傅的眼珠子带走了,现场只有血迹。”
“哼,倒是很有经验。”
“脑后也有伤口。”青贤抬起头来看着他们:“师傅后脑被人重击过,伤口有两寸长,扒开深见头骨,这种伤口我判断足以将人杀死,更何况是名高龄老僧。”
“你的意思是,师傅并非死于腹部伤口?”
“你看师傅虽然没有双眼,但嘴唇平缓,表情平静,因此我推测是先被突然击中后脑的,那么腹部被刺中时师傅应该已经——”他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陷入思忖:“明明击打头部就已经没命,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用短剑刺杀腹部?”
三师兄青杞此时走回来听了这话,望了一眼阳雁的遗体,又捂着嘴跑开。
“也许凶手是想完成某种仪式?或者他下手时并不知道师傅已经圆寂。”青叶猜测道。
“我们只需记录师父遗体的受损状况,无需在此浪费时间多做推测,那是官府的事。”青荆不耐烦地说道。
青贤并不与他多做争论,青荆平日依仗着自己是亲传大弟子,顺理成章也会是未来云门寺主持,因此他对三名师弟并不友善,特别瞧不起的是三弟子青杞,只因他素日里为人懦弱,胆小怕事,连见自己师父遗体这件事,今日已经吐了好几回,甚至将腹中腌臜污渍吐到了阳雁走廊外的地板上,拧水过来打扫时又因为闻到房中血腥味再多吐了一次。
“若是两个人动的手呢?”青杞此时走回来,面色虚弱,依然不敢靠近阳雁的遗体:“第一个人击打了后脑,第二人进来时没有察觉,用短剑刺入了师傅的腹部。”
“有两名凶手?”青叶惊愕。
“这些年师父在云门寺做的生意怕是结下了不少的仇家。”青杞低声说道:“被卖掉的孩童父母亲人都有可能前来索命。”
“你们简直一派胡言。”青荆说着,挥袖离去,青叶见他瘦长身影瞬间消失在洞门之后,陷入了莫名的疑惑之中。
八年后,云门寺,浓云后挂着的半月似一块碎玉。
青虚端坐蒲团上耐心等待,直到万籁俱寂,余钟磐音,他抬起自己那双清隽的双眼,默默看了一眼禅房之外,此时洞门处有三位师兄看守,早已神色疲乏,将软弱的身体靠向洞门一侧,僧鞋鞋头撑进泥地理,昏昏欲睡。
僧人站起来吹灭房中油灯,狭小的禅房陷入一片黑暗。青虚双手抓着窗棂,将一只脚攀了出去。月光微弱地照耀着山谷,也映照他单薄的背脊。青虚无意间向悬崖下看了一眼,只见悬崖无底,似深渊巨口。他顿时被吓得手脚发软,头重脚轻地又爬回了禅房,虽并无实质的行为,但胸口依然磅礴起伏,如同惊涛拍岸。
他做不到。青虚躺在禅房中央想到,难道他永远再见不到抒娘?从前的夏范可不曾这样懦弱过,僧人从地上坐起,颤颤巍巍地爬到被月光洒满的窗旁,他打算再试一次。
“青虚跑了?是什么意思?”第二日一早,阳鸢坐在蒲团上,拿着一副新的绣棚,淡绿蝶翅已绣过半:“难不成是他所居禅房也发现暗道?”
“昨日几位师兄早已检查了一遍,右院中除了宁水仙所住的禅房之外,已无其他暗道。”昨夜负责看守的僧人说道:“青虚也绝无长了翅膀从右院飞出来的可能。”
“那么,你说他去哪了呢?”阳鸢放下手中绣花银针,抬眼看着面前的弟子。
“这……弟子们也想不明白啊。”僧人面露难色,反反复复道:“我们昨夜确实守好了洞门,他的确绝无离开的可能。禅房大门也紧闭,只有两边窗户大开……”
“今日阳雁师兄火化,云门寺众僧为主持超度三天三夜,因此先将此事放下。他若是跑出右院,也不能离开云门山。”
“就怕他会暗藏起来伺机作案。”
“将左院香客软禁,白天也不得出院。”阳鸢阴冷地说道:“事到如今,我相信所有的凶犯,都出至左院。”
青叶为秦抒娘带来的人参就如同他短暂的倾慕一般,并没有起到任何功效。
第七日清晨,云门山顶突然又狂风大作,左院一早被数名僧人围拢,禁止任何人再出入。众人皆情绪激昂地想要去讨个说法,人人都挤在左院门洞边吵着要监寺出来。孙娘事不关己地站在院中看了会儿,端了清粥小菜,在突然四起的风中走回去打算让秦抒娘多少吞咽一些下去,那小娘子一直高热不退,需多补充些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