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反正他留在这也只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言修聿也不差那两三个铜板,更不必斤斤计较陆箴的走与留。
想通了言修聿也来劲了,她起身梳洗,把自己收拾干净后预备着做几碗羹汤,晨起不比午后,此时天还有几分凉意,喝碗热汤再合适不过了。
谁料她竟在堂屋里见到了这院里除她和陆箴之外的人,旁人闯进她的院子里让言修聿心里提着一口气警惕着,轻手轻脚绕到院子里,定睛一看堂屋里的人,一口气又放了回去。
坐在桌边的人也察觉到她的视线,回首朝言修聿一笑,起身小跑跳进院子里,亲热地抱紧言修聿,她欢喜地唤言修聿:“阿聿!许久未见了!”
言修聿拍拍楚云的背,也满心欢喜:“何时来的?不早早给我写信,我都没备好东西款待你。”她想起旁的,眼神四处瞟了瞟,没看到该看的人,疑惑问道:“凌凌呢?她不是一向与你形影不离吗?”
楚云松开拥着言修聿的手臂,“你院子里有别人在,她不放心就先去探查了一番。”
恰逢此时,言修聿听到陆箴的卧房里传来一阵响动,像是人 从哪里砸在了地上。再想想她那位旧友的行事作风,言修聿立马猜到了卧房里的事,她慌张地提起衣摆跑回卧房里,人赶不及声音先冲回去了:“凌凌!那是我的病人,不许伤他!”
呼声从窗户缝飘进卧房,陆箴没心思去管阵阵发疼的后脑,满心满眼盯着架在他脖颈上的长剑,锋利的寒光逼得陆箴微微眯眼,言修聿的呼声让持剑的人愣了一瞬,陆箴趁机解释道:“姑娘,听清楚了吧,我并非歹徒,受伤在此休养罢了。”
持剑的也是个姑娘,瞧着年龄不大,脸蛋还是圆圆的,手下的剑却锋利得削铁如泥,旁边被劈开的橱柜可佐证这点。也是侥幸,若非陆箴梦中惊醒察觉到不对劲,否则此时被劈成两半的就是他这个大活人了。
听他这么一劝,那小姑娘似是有些犹豫,她没收回架在陆箴脖子上的剑,气势却不那么咄咄逼人了。言修聿的脚步正向他们逼近,想是看错了,陆箴竟从这心狠手辣的小姑娘脸上看出几分害怕。
“凌凌!”言修聿推门而入,“快住手!”
她已是竭尽所能,可还是晚了一步,锋利的寒光挑起一抹飞溅的鲜血,狠狠刺痛了言修聿的双眸。
她三步作两步奔到倒地的陆箴身旁,循着血迹查看伤口,一条血痕横亘在陆箴颈间,鲜血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言修聿一错眼都看不清伤口有多深。当机立断她撕开自己的衣衫布料盖上伤口,为了尽快止血她一手托着陆箴的后颈,一手用力摁着伤口,嘴上不停地喊:“公子!公子!你醒着吗?公子!”
眼看着陆箴脸色越发苍白,他目光虚焦在唤他的言修聿身上,忽地弯唇一笑,气如游丝道:“无事,我无事,姑娘,别怕。”
第十一章 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血汩汩地向外淌,目之所及皆是一片血红,慌乱中言修聿勉强止住了血,她移开被血浸湿的布料,俯身查看伤口。
许是凌凌挥剑时被她喝住收了力,伤口比言修聿预料的浅,脖颈下的喉管都未受到损伤,只是看着可怖,说到底还是皮外伤。
这类伤恰好是言修聿最拿手的,她瞥了屋外的楚云一眼,她立即心领神会,去言修聿的卧房给她拿来针线和纱布。她自己是来不及清洗了,于是言修聿就着一手的血给陆箴缝了伤口,缝完伤口上再包扎一遍纱布。
陆箴同她说了两句话后便晕了过去,缝合伤口前言修聿还给他上了麻药,直到事了他都昏迷不醒,正好省了缝合时言修聿找人按住他的力气。
再把陆箴染血的外衫换下,和楚云合力把陆箴抬上床榻,一列的事做下来,屋外的太阳也逐渐西斜,如今直直高悬在头顶,竟从清晨忙到了正午。
楚云打了盆水留在廊下,言修聿将手泡进去,仔细洗去手上的血迹。
她边洗手边问楚云:“凌凌人呢?我这院里可没有第二个外人让她砍了。”
“她出去了,去找东西给你赔罪。”楚云讪讪一笑,主动揽下过错:“也是怪我,知道你院里有别人就以为是不轨之徒,急着给你清理了。凌凌你也知道,她只会听人话做事,也是我误判了情势才惹出这档子事。”
时间久了,血迹粘在手上,指甲缝里的血渣子怎么搓都搓不掉。言修聿怔怔盯着水里蔓延的血丝,此时她并不想责怪伤人的凌凌或是楚云,她想的是卧房里的人,那位不爱吃甜豆花的公子可别真被这乌龙伤到了,不知他何时能清醒······
“不怪你们,一陌生男子出现在院子里,谁看了都担心。”言修聿拿帕子擦手,“凌凌去哪了?她人生地不熟的,别被骗了。”
听她这样说,楚云就放心了,“她肯定是去熟悉的地方了,不用挂心,没人能伤着她。”
“我是怕她伤着别人,我可不想再血淋淋地给人包扎了。”言修聿幽怨地斜她一眼,是在埋怨她没教好凌凌。
这事怎么看都是楚云理亏,她连忙担保:“我往后肯定仔细教教她,再不让你的病人受伤。”
言修聿端着盆去倒掉血水,回来时提着一壶热茶,倒了三杯,递了一杯茶给她,楚云便知道这事是过去了,言修聿不会再计较了。
楚云抿了口茶,清清嗓子,趁着只有她们两人,她掏出张信纸,照着纸上的字迹念:“有人托我给你带话,说他一切都好,前些日子他帐下的将士闹事,被他斥责了一番。军中新来的医师是个老头,医术约莫与你不相上下,就是人忒刻薄,他扎针比你还疼,药倒是没你的苦······”
“他受伤了?”言修聿插嘴问。
“小伤,”楚云眼神游移,没说那人受的伤让他躺了足足一个月,接着信上的念:“他还说城里酒楼做羊羹的厨子换了,味道不如以往了,下回你来还是带你到别家去,近来城里有几个胡饼摊子,以往打仗时卖胡饼的商贩都要被扔菜叶子,如今大家倒是爱吃,也算是好事······”
信里林林总总说了许多事,多是些吃穿一类的小事,言修聿听了不自觉勾唇轻笑,她不在边塞,却能清楚边塞城镇里开了几家胭脂铺。
信纸足足有三张,楚云一口气念完了,她灌下一盏茶,不忘注明:“差不多了,他本想亲笔给你写信,可惜外边催得急,他就口述了让我写下,他出营帐时话还没说完,匆匆忙忙的。”
“是他啰嗦了,”言修聿嗔怪道:“前几日赫丽儿才给他带了信,又找你说了这么些话,身在边塞,他还真是清闲。”
忙碌这么些时候才把正经事办完,楚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长舒一口气,“你若是也在边塞,他也不必四处找人给你带信,要我说这是何必呢?你与他两情相悦,你在军中女扮男装当军医当得好好的,他受伤也都是你来医治,他次次出征回来还能见着你,不比现在分隔两地来得高兴?”
言修聿给茶壶添了热水,淡淡问道:“你不曾告诉他你要同我说这些吧?他知道了必然不会请你带话。”
“他嘴上不说,心里难保不是这样想的。”楚云虽爱多管闲事,但她也深知点到为止:“不过这都是你俩的事,还是我多话了。”
言修聿静默不语,她的衣衫是破的,撕坏之后给陆箴包伤口,适才闲下来喘口气,左右院里清醒的只有她和楚云二人,就是落魄了些也无碍。
她指缝里还残存着血味,指甲里保不齐有洗不干净的血渣子,这状况言修聿早已见怪不怪了,楚云所说的正是她过往几年的日子——在塞外军中当医师,每日收治断手断脚的兵士,把漏出来的肠子塞回肚子里,把被砍了一半的脑袋缝回去······
那些事情做多了,也就不觉得吓人了。如今言修聿在这青山绿水的小院里过惯了安逸日子,乍然瞧见旁人脖颈上一道淌血的伤口,竟然还愣了几瞬。
“阿云,”言修聿手指捏紧了衣摆,“你可还记得我们是因何相识的?”
那事楚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怀:“许多年前你还在药铺里干活的时候,那时候你扮起男子容易多了。因着写的话本不合规矩,我被官兵追捕,躲进了你的药铺里,要不是你肯出言忽悠走他们,我早就被关进牢里,不知何时才能放出来。”
“你躲在我柜台下边,那滋味不好受吧?”
“难受极了,”楚云不忍地闭闭眼,“官兵与你有来有回,我担惊受怕,大气不敢喘一口。”
“我在姬青营帐里的滋味与你那时的滋味别无二致,”这个名字像是烫嘴,说了言修聿都要缓一缓,“他每日都要出去巡逻迎战,两族之间有些小摩擦,城里的人都不会听说,于他而言却总是万分凶险。是他能力不足?自然不是,他生于忠武侯这武将世家,沙场中取得的大小胜战无数,可一旦在战场中疏忽了,他就免不得受伤,轻伤也好,重伤也罢,都是避不开的。”
想通了言修聿也来劲了,她起身梳洗,把自己收拾干净后预备着做几碗羹汤,晨起不比午后,此时天还有几分凉意,喝碗热汤再合适不过了。
谁料她竟在堂屋里见到了这院里除她和陆箴之外的人,旁人闯进她的院子里让言修聿心里提着一口气警惕着,轻手轻脚绕到院子里,定睛一看堂屋里的人,一口气又放了回去。
坐在桌边的人也察觉到她的视线,回首朝言修聿一笑,起身小跑跳进院子里,亲热地抱紧言修聿,她欢喜地唤言修聿:“阿聿!许久未见了!”
言修聿拍拍楚云的背,也满心欢喜:“何时来的?不早早给我写信,我都没备好东西款待你。”她想起旁的,眼神四处瞟了瞟,没看到该看的人,疑惑问道:“凌凌呢?她不是一向与你形影不离吗?”
楚云松开拥着言修聿的手臂,“你院子里有别人在,她不放心就先去探查了一番。”
恰逢此时,言修聿听到陆箴的卧房里传来一阵响动,像是人 从哪里砸在了地上。再想想她那位旧友的行事作风,言修聿立马猜到了卧房里的事,她慌张地提起衣摆跑回卧房里,人赶不及声音先冲回去了:“凌凌!那是我的病人,不许伤他!”
呼声从窗户缝飘进卧房,陆箴没心思去管阵阵发疼的后脑,满心满眼盯着架在他脖颈上的长剑,锋利的寒光逼得陆箴微微眯眼,言修聿的呼声让持剑的人愣了一瞬,陆箴趁机解释道:“姑娘,听清楚了吧,我并非歹徒,受伤在此休养罢了。”
持剑的也是个姑娘,瞧着年龄不大,脸蛋还是圆圆的,手下的剑却锋利得削铁如泥,旁边被劈开的橱柜可佐证这点。也是侥幸,若非陆箴梦中惊醒察觉到不对劲,否则此时被劈成两半的就是他这个大活人了。
听他这么一劝,那小姑娘似是有些犹豫,她没收回架在陆箴脖子上的剑,气势却不那么咄咄逼人了。言修聿的脚步正向他们逼近,想是看错了,陆箴竟从这心狠手辣的小姑娘脸上看出几分害怕。
“凌凌!”言修聿推门而入,“快住手!”
她已是竭尽所能,可还是晚了一步,锋利的寒光挑起一抹飞溅的鲜血,狠狠刺痛了言修聿的双眸。
她三步作两步奔到倒地的陆箴身旁,循着血迹查看伤口,一条血痕横亘在陆箴颈间,鲜血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言修聿一错眼都看不清伤口有多深。当机立断她撕开自己的衣衫布料盖上伤口,为了尽快止血她一手托着陆箴的后颈,一手用力摁着伤口,嘴上不停地喊:“公子!公子!你醒着吗?公子!”
眼看着陆箴脸色越发苍白,他目光虚焦在唤他的言修聿身上,忽地弯唇一笑,气如游丝道:“无事,我无事,姑娘,别怕。”
第十一章 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血汩汩地向外淌,目之所及皆是一片血红,慌乱中言修聿勉强止住了血,她移开被血浸湿的布料,俯身查看伤口。
许是凌凌挥剑时被她喝住收了力,伤口比言修聿预料的浅,脖颈下的喉管都未受到损伤,只是看着可怖,说到底还是皮外伤。
这类伤恰好是言修聿最拿手的,她瞥了屋外的楚云一眼,她立即心领神会,去言修聿的卧房给她拿来针线和纱布。她自己是来不及清洗了,于是言修聿就着一手的血给陆箴缝了伤口,缝完伤口上再包扎一遍纱布。
陆箴同她说了两句话后便晕了过去,缝合伤口前言修聿还给他上了麻药,直到事了他都昏迷不醒,正好省了缝合时言修聿找人按住他的力气。
再把陆箴染血的外衫换下,和楚云合力把陆箴抬上床榻,一列的事做下来,屋外的太阳也逐渐西斜,如今直直高悬在头顶,竟从清晨忙到了正午。
楚云打了盆水留在廊下,言修聿将手泡进去,仔细洗去手上的血迹。
她边洗手边问楚云:“凌凌人呢?我这院里可没有第二个外人让她砍了。”
“她出去了,去找东西给你赔罪。”楚云讪讪一笑,主动揽下过错:“也是怪我,知道你院里有别人就以为是不轨之徒,急着给你清理了。凌凌你也知道,她只会听人话做事,也是我误判了情势才惹出这档子事。”
时间久了,血迹粘在手上,指甲缝里的血渣子怎么搓都搓不掉。言修聿怔怔盯着水里蔓延的血丝,此时她并不想责怪伤人的凌凌或是楚云,她想的是卧房里的人,那位不爱吃甜豆花的公子可别真被这乌龙伤到了,不知他何时能清醒······
“不怪你们,一陌生男子出现在院子里,谁看了都担心。”言修聿拿帕子擦手,“凌凌去哪了?她人生地不熟的,别被骗了。”
听她这样说,楚云就放心了,“她肯定是去熟悉的地方了,不用挂心,没人能伤着她。”
“我是怕她伤着别人,我可不想再血淋淋地给人包扎了。”言修聿幽怨地斜她一眼,是在埋怨她没教好凌凌。
这事怎么看都是楚云理亏,她连忙担保:“我往后肯定仔细教教她,再不让你的病人受伤。”
言修聿端着盆去倒掉血水,回来时提着一壶热茶,倒了三杯,递了一杯茶给她,楚云便知道这事是过去了,言修聿不会再计较了。
楚云抿了口茶,清清嗓子,趁着只有她们两人,她掏出张信纸,照着纸上的字迹念:“有人托我给你带话,说他一切都好,前些日子他帐下的将士闹事,被他斥责了一番。军中新来的医师是个老头,医术约莫与你不相上下,就是人忒刻薄,他扎针比你还疼,药倒是没你的苦······”
“他受伤了?”言修聿插嘴问。
“小伤,”楚云眼神游移,没说那人受的伤让他躺了足足一个月,接着信上的念:“他还说城里酒楼做羊羹的厨子换了,味道不如以往了,下回你来还是带你到别家去,近来城里有几个胡饼摊子,以往打仗时卖胡饼的商贩都要被扔菜叶子,如今大家倒是爱吃,也算是好事······”
信里林林总总说了许多事,多是些吃穿一类的小事,言修聿听了不自觉勾唇轻笑,她不在边塞,却能清楚边塞城镇里开了几家胭脂铺。
信纸足足有三张,楚云一口气念完了,她灌下一盏茶,不忘注明:“差不多了,他本想亲笔给你写信,可惜外边催得急,他就口述了让我写下,他出营帐时话还没说完,匆匆忙忙的。”
“是他啰嗦了,”言修聿嗔怪道:“前几日赫丽儿才给他带了信,又找你说了这么些话,身在边塞,他还真是清闲。”
忙碌这么些时候才把正经事办完,楚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长舒一口气,“你若是也在边塞,他也不必四处找人给你带信,要我说这是何必呢?你与他两情相悦,你在军中女扮男装当军医当得好好的,他受伤也都是你来医治,他次次出征回来还能见着你,不比现在分隔两地来得高兴?”
言修聿给茶壶添了热水,淡淡问道:“你不曾告诉他你要同我说这些吧?他知道了必然不会请你带话。”
“他嘴上不说,心里难保不是这样想的。”楚云虽爱多管闲事,但她也深知点到为止:“不过这都是你俩的事,还是我多话了。”
言修聿静默不语,她的衣衫是破的,撕坏之后给陆箴包伤口,适才闲下来喘口气,左右院里清醒的只有她和楚云二人,就是落魄了些也无碍。
她指缝里还残存着血味,指甲里保不齐有洗不干净的血渣子,这状况言修聿早已见怪不怪了,楚云所说的正是她过往几年的日子——在塞外军中当医师,每日收治断手断脚的兵士,把漏出来的肠子塞回肚子里,把被砍了一半的脑袋缝回去······
那些事情做多了,也就不觉得吓人了。如今言修聿在这青山绿水的小院里过惯了安逸日子,乍然瞧见旁人脖颈上一道淌血的伤口,竟然还愣了几瞬。
“阿云,”言修聿手指捏紧了衣摆,“你可还记得我们是因何相识的?”
那事楚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怀:“许多年前你还在药铺里干活的时候,那时候你扮起男子容易多了。因着写的话本不合规矩,我被官兵追捕,躲进了你的药铺里,要不是你肯出言忽悠走他们,我早就被关进牢里,不知何时才能放出来。”
“你躲在我柜台下边,那滋味不好受吧?”
“难受极了,”楚云不忍地闭闭眼,“官兵与你有来有回,我担惊受怕,大气不敢喘一口。”
“我在姬青营帐里的滋味与你那时的滋味别无二致,”这个名字像是烫嘴,说了言修聿都要缓一缓,“他每日都要出去巡逻迎战,两族之间有些小摩擦,城里的人都不会听说,于他而言却总是万分凶险。是他能力不足?自然不是,他生于忠武侯这武将世家,沙场中取得的大小胜战无数,可一旦在战场中疏忽了,他就免不得受伤,轻伤也好,重伤也罢,都是避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