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看着她餐足的小模样,男人心尖软得一塌糊涂。指腹温柔地揩去她唇角的糖霜,目光胶着她,低应了一声“嗯”。
  方允含着糖,故意撇撇嘴:“哄小孩儿呢?”
  赵廷文眸色骤然转深,笑意里糅杂了宠溺与独占欲。
  手臂收紧,将她更深地嵌入怀中,温唇几乎贴上她的耳廓,低沉磁性的声音带着只对她显露的亲昵与强势:
  “可不就是哄小孩儿么。”
  灼热拂过耳畔,带着糖的甜香和他身上独特的气息。
  方允脸颊瞬间烧透,心尖像被羽毛搔过,酥麻一片。
  她将脸深埋进他颈窝,耳畔是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唇齿间是水城的甘甜,而环抱着她的,是她足以安放所有依赖与未来的港湾。
  小别胜新婚的夜晚,赵廷文过得刻骨铭心。
  方允果然言出必践,将“吃”赵廷文这句玩笑话落实到实处。
  她狡黠如狐,舔着红唇步步逼近。赵廷文那点“顽强抵抗”,终究在她柔若无骨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
  熹微晨光,悄然漫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暖痕。
  方允在赵廷文怀里醒来,感受着他胸膛的温热和沉稳的心跳,赖了好一会儿才起身。
  早餐桌上,气息宁和。
  赵廷文的目光落在方允身上。
  她正小口啜饮着牛奶,纤长睫毛低垂,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腮边因咀嚼而微微鼓动,透着一股不自知的娇憨。
  他指尖在光滑桌面上轻轻点了点,状似随意地开口:
  “允儿,今天坐我的车一起去?”
  那辆特制的红旗,空间足够宽敞,行驶如履平地,安保更是滴水不漏。更重要的是,能多些时间与她相处。
  方允闻言,放下牛奶杯,抬起亮晶晶的眸子,摇头:
  “不要。”
  “嗯?”
  赵廷文几不可察地挑了挑眉峰,目光带着探究落在她脸上。
  这个答案显然在他预料之外。
  “避嫌。”
  两个字,清晰,带着刻意为之的郑重。
  避嫌?
  赵廷文微微一怔,随即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她眼中那抹“我很懂规矩”、“我要靠自己”的执拗坚持,让他心下莞尔。
  他的允儿,在新天地里卯足了劲儿要凭真本事立足,不愿因他的身份引来半分侧目或非议。
  这份清醒独立,乃至固执,恰是他欣赏之处。
  “真不用?”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锁着她,语气低沉舒缓,带着十足的纵容,仿佛在哄一个闹别扭的孩子,“顺路,也安全。”
  “真不用!”方允用力点头,笑容明媚,“陈叔已经在楼下等我了。领导,您也请按时出发,日理万机,可别迟到了哦!”
  她俏皮调侃,拿起餐巾拭过唇角,起身拎起备好的通勤包。
  “孙姨,张姨,我走啦!”
  “夫人慢走,路上小心。”两位阿姨连忙应声。
  话音未落,人已像只轻盈的蝶,脚步轻快地走向玄关。
  望着她不见孕痕的利落背影,男人唇角始终噙着宠溺笑意。随即踱至窗边。
  楼下,熟悉的黑色奥迪已启动。方允拉开车门坐入,车身很快驶离。
  赵廷文高大的身影伫立在窗前,晨光在他肩头镀上一层淡金。他的目光追随着渐隐的尾灯,直至它彻底融入清晨车流。
  窗玻璃映出他轮廓分明的侧影,薄唇翕动,低沉嗓音几不可闻:
  “和我……避嫌?”
  ……
  第135章 一身反骨
  经过昨日相处,同事们的友善让方允对这个新环境少了许多陌生感。
  她以惊人的适应力迅速投入了新的工作节奏。
  办公桌纤尘不染,井井有条。桌面中央,摆放着昨日张主任交付的《重大基础设施管理规范》草案审议要点。
  方允凝神屏息,登录内部系统,专注研读。
  目光扫过一行行严谨文字,系统性地梳理着职能边界、运作流程与核心项目脉络。
  那份专注,令周遭沉静,隆起的孕身非但未成桎梏,反衬得眉宇间的沉静与锐利愈发明晰。
  正午时分,政务院大食堂迎来一天中最喧腾的时段。食物的香气与人声嘈杂交织,烟火气十足。
  方允与科室几位年轻同事结伴,随人流排队取餐。
  她端着素白餐盘,正侧耳倾听江晨低声说趣事,唇角漾着清浅笑意。
  轮到挑选时,目光掠过琳琅菜品,精准拣选了几样清淡营养的搭配。
  就在这时,食堂入口处原本嗡嗡的背景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调低了音量。
  一种难以言喻却又清晰可感的、属于绝对权力中心人物的气场,如静水微澜般无声扩散。
  取餐的、交谈的、行走的众人,动作不约而同地放轻、放缓,目光或敬畏或好奇地投向同一个方向。
  无形的秩序感在空气中悄然凝聚。
  赵廷文在李湛半步之后的随护下,稳步走了进来。
  熨帖的深色行政夹克衬得他长身玉立,神色一贯沉稳内敛,目光平静扫视,如同履行日常惯例。
  然而,他一出现,整个空间的气氛便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层微妙的肃静与张力。
  方允眉心一跳,暗忖:
  他怎么跑大食堂来了?小食堂不合口味?还是又跟昨天一样,来制造偶遇?
  但她面上波澜不惊,几乎在瞬间便收敛了方才的轻松笑意,与身边的同事们一样,微微颔首,保持着下级对上级应有的恭敬与距离感,没有流露出丝毫属于“赵夫人”的特殊情绪。
  赵廷文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攒动的人头,却精准地锁定在了那个即使身处人群也难掩清丽的身影上。
  视线在她餐盘上适宜的食物搭配上短暂停留,墨色眸底掠过一丝满意微澜。
  他步伐未顿,径直走向食堂深处那片稍作隔断、相对清静的预留区域。
  就在赵廷文即将步入隔断时,落后半步、目光如鹰隼的李湛,脚步极其自然地一顿。
  侧身,目光精准投向方允位置,声音不高,却因环境微静而格外清晰,带着公务场合特有的正式:
  “方允同志。”
  方允闻声抬头,有些意外:“李秘书?”
  李湛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步履从容地快走几步,在距离方允约一米处站定:
  “方允同志,打扰了。”
  他语速平缓,吐字清晰:
  “是这样,关于你们科室正在负责的《重大基础设施管理规范》草案审议工作,赵*员长上午审阅相关材料时,对几个关键点的逻辑衔接和落地性有些思考,认为立f规划室作为专业部门,或许有更前沿或落地的视角。”
  他稍作停顿,目光沉稳地注视着方允:
  “领导的意思是,方便的话,请你在午餐后抽空整理一份关于这部分要点的初步思路或背景分析,下午三点前送到秘书一处我那里,供领导参考。”
  要求突如其来,却理由充分,完全在职责范围。
  草案本就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领导亲自关注细节、临时索要基层专业意见,不仅正常,甚至是对他们工作的重视。
  “好的,李秘书,我明白了。我会尽快整理好送过去。”方允立刻应下,态度专业。
  “辛苦了。”李湛公式化地微微颔首,随即利落转身,回到已安然落座于屏风后的赵廷文身边。
  一场在众目睽睽之下、公事公办、滴水不漏的交办就此完成。
  周围的同事,包括江晨,也只是微微侧目,随即释然。
  领导对重点工作的直接关注,本就是常态,更何况方允是引进人才,能力突出,被点名也属正常范畴,并未引起过多联想。
  然而,只有方允和李湛心照不宣——这不过是赵廷文精心设计的一个小小“视察”手段。
  他需要确认她在新环境是否适应,午餐是否按时、按需摄入,状态是否良好。
  更重要的是,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他借李湛之口,以最光明正大的“工作”之名,完成了对她的注视、交谈,甚至不动声色地为她下午的工作划定了界限。
  方允重新低下头,目光落在餐盘里那块剔透的清蒸鱼肉上。
  心中无奈:老干部这是要对着干?她越避嫌,他越要拉近距离、制造机会。
  一身反骨的是他吧?!
  无人察觉的瞬间,一丝无奈笑意悄悄爬上唇角。
  屏风隔断后,赵廷文姿态从容端起白瓷茶杯,袅袅热气氤氲了他深邃眼眸。
  他的目光,隔着一段距离和并不完全遮挡视线的屏风,再次不着痕迹地掠过那个低头认真进食的身影。
  当捕捉到她唇边那抹一闪而逝的清浅笑意时,眼底深处那潭沉静的湖水,漾开了一圈温柔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