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时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很快传来谄媚的声音,带着几分讨好与试探。
周时墨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却闪过阴鸷,像是暗夜中潜伏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猎物。他的声音冰冷:“我弟弟准备接手去宝岛拓展业务的任务,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电话那头的人连忙应声,惶恐又讨好,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否需要留活口。
周时墨的手指在桌面上停顿了一瞬,随即冷笑一声,眼中闪过狠厉:“你说呢?”他的声音像是淬了毒的刀刃,冰冷而锋利。电话那头的人立刻噤若寒蝉,连忙说着知道了,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周时墨放下电话,目光落在桌上的文件上,嘴角的笑意逐渐加深,那得意与阴冷的脸庞让人不寒而栗。他低声喃喃道:“好弟弟,这次你插翅难飞。”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映照在他半明半暗的脸上,眼里如同已经看到了周时砚在宝岛陷入绝境的画面。
半年的时间,像一杯温热的茶,缓缓流淌。周时砚彻底褪去了昔日的纨绔模样,再未踏入舞厅的喧嚣。
书房成了他的战场,红木桌案上堆叠的账本与文件几乎淹没台灯的暖光,制糖原料清单、甘蔗种植图谱、海运成本核算表层层叠压,边角被反复翻折的痕迹诉说着无数个不眠之夜。
青瓷笔洗旁的地图铺展开来,宝岛海岸线被朱砂笔反复圈点,细密的注释如蛛网般蔓延至南洋诸岛,也是计划中的蔗糖采购航线。
程牛和杨姐每周三傍晚都会准时出现在书房,三人围坐在黄铜地球仪旁争论到深夜。杨姐总带着算盘,珠子噼啪作响间驳斥程牛粗放的预算;程牛则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倭资糖厂,粗声强调“得先摸清倭国人的路数”;而周时砚始终用钢笔轻敲着茶杯边缘,待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才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窗外的银杏叶由翠转金,王临川的皮靴照常每日清晨准时叩响公馆的石阶。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握方向盘的司机,深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永远揣着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封面已被摩挲得发毛。当周时砚与倭商谈判时,他垂首记录的模样像极了私塾里最用功的学生,钢笔尖在“含糖量”“压榨率”等术语间谨慎游走。
现在周时砚书房里,常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周时砚陷在真皮椅中翻阅德文机械图册,王临川蹲在地上整理散落的电报,杨姐的算盘声与程牛的鼾声奇妙地交织。
深秋,圣玛利女中的银杏叶铺成金色地毯,王临川带着周时砚穿过雕花铁门。王茹正在礼堂台阶上读《新青年》,蓝布学生装衬得她脖颈雪白,听见脚步声抬头,书页哗啦散落一地。
“周哥哥!”她提着裙边奔过来,发间的发卡在秋阳里晃出细碎光点。周时砚伸手接住扑过来的少女,他轻揉她头发时,王茹兴奋地说:“周哥哥,你终于来看我了!”
周时砚言语中带着宠溺:“小茹,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别让你哥担心。”
王茹想起什么突然转身,从书包里掏出个油纸包:“我给周哥哥留了桂花糕,是家政课第一名奖励的面粉做的。”油纸揭开时,甜香裹挟着记忆扑面而来,这正是佛龛下贡糖的气味。
周时砚咬了口糕点,糖霜沾在嘴角,掏出方绣着飞天的丝帕,轻点嘴角:“我们小茹的手艺,比霞飞路西点铺还强。”
王临川站在梧桐树影里,看妹妹从粗布包袱换成真皮书包,看周时砚的驼绒外套与她素色围巾交叠。恍惚间想起去年深冬,小茹蜷缩在码头仓库,用冻裂的手指给他缝补破棉袄。此刻她仰头说话时,银质校徽在锁骨间轻晃,折射的光刺痛了他的眼睛。
周时砚的变化不仅让程牛和杨姐感到惊讶,连之前对他不满的周父也感受到了小儿子的成长。
周父看着周时砚欣慰道:“时砚,你这半年进步很大。”
“阿爸,我会继续努力的。”周时砚笑了笑谦逊地回道。
萧静姝坐在一旁,眼中闪过骄傲:“时砚,你阿爸说得对,你长大了。”
——————
王浔转头看着王茹,他才发现身旁的女孩与屏幕上的王茹一模一样,他闪过了诧异,回想之前的对话,什么前世?什么今生?难道自己是王临川?
王茹似乎注意到了,看着她的王浔,扶额开口悻悻地说道:“哥哥,你怎么一直看着我?又有什么事吗”
“没有…我只是感觉好像自己的前世与这电影有关。”王浔说罢,看回屏幕上周时砚定格的背影。
“哥哥,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王茹的嘴角不经勾起,有些兴奋地问着王浔。
他看着屏幕回过神,对上王茹水汪汪地眼睛:“这些就是我上辈子的故事对吧?”
王茹接着说道:“哥哥,我只能提醒你,但不能告诉你正确答案哦,我感觉你离记起那些事情不远了。”
说罢,团扇轻轻一晃,放映室四壁骤然坍缩成流动的星尘。亿万颗星辰从虚空中涌出,银蓝色的光带如同泼墨般晕染开来,将整个空间浸入浩瀚星河。屏幕依然悬浮在正前方,身下的丝绒沙发却仿佛漂浮在无垠宇宙中,扶手边缘被星辉勾勒出朦胧光晕。
王浔下意识抓住沙发扶手,指尖触到冰凉的真皮质感,方才惊觉实体并未消散,经过之前的几次他早已习以为常,只觉这星河好不浪漫。
忽然他脑中闪过一个画面,眉头微微地皱起,这似曾相识的画面似乎是玉佩?梦中的玉佩就会耀射出这如星河般的光芒。难道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在玉佩之中?还是玉佩会让人产生什么幻觉?王茹静静注视着陷入沉思的王浔,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屏幕。她的嘴角在不经意间扬起一抹更深的弧度,眼底闪过狡黠的光,像是在期待着什么即将揭晓的秘密。
--------------------
马上要上船咯~
第8章 p
春夏秋冬又一冬,轮船的汽笛声撕裂夜幕,周时砚站在舷梯前,望着栈桥上晃动的煤气灯,那些昏黄的光斑在父母的鬓角上镀了层碎银,母亲发间那支白玉簪正随着啜泣轻颤,就像是佛堂梁下的琉璃风铃。
杨姐捧着貂绒大氅跑来,衣摆扫过结霜的甲板:“二少爷,该登船了。”话未说完便被海风噎住。
周时砚接过尚带体温的大氅,指腹蹭过领口密绣的“卍”字纹,这是母亲连续多夜在佛前诵经时亲手绣的护身符。他的目光落在几米外码头上的父母身上。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中带着不舍:“阿爸、阿母,儿子要走了。”
“跟去的账房是我的旧部,已经到北市给你们收拾宅院,遇其他事多问程牛。”周祥恩搀扶着萧静姝走上前,将怀表塞进儿子掌心,表盖内侧嵌着全家福,幼年的周时砚正趴在哥哥背上笑得没心没肺。
萧静姝突然抓住儿子手腕,将一块玉佩放在周时砚手心:“这是阿母买的,你收好阿母会为你诵经祈福,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周时砚低头看着那块玉佩,一块清透碧青的玉上,雕琢着一位姿态优美轻盈、富有律动的飞天。
而站在一旁的周时墨,冷眼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宝岛的甘蔗甜得很。当心蛀牙。”他抬手掸去弟弟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对了,我也有一块。”
寒冷的海风卷起萧静姝的素色披帛,周时砚紧紧抱住她,将脸埋进她的肩头,他嗅到佛前供奉的龙脑香正从她衣褶间丝丝渗出。
不知多久,他感觉到父亲的手杖在地面的敲击,周时砚松开怀抱,父亲掌心躺着的不是惯常的怀表,而是一带金币。周父似有些不好意思般地说:“这些钱是我们的底气,带着周家的祝福出海闯荡吧。”
周时砚不舍地与家人一一告别后,走上舷梯,他终没有回头。
不远处,王茹胸前银质校徽在煤气灯下泛着冷光,校服的裙摆被风卷起,王临川将妹妹拥入怀中时,嗅到她发间残留的那份叫“家”的味道。
“小茹,记得每半个月就要给我来信。”王临川的手指无意识抚摸着妹妹后颈的碎发。“你要是收不到回信...”他说到一半突然哽住,喉结滚动的声音混着远处浪涛拍岸的闷响。
王茹把脸埋在他胸前,校徽硌得生疼:“怎么会呢?对了,家政课新学了织毛袜,下次寄给你。”她感觉到兄长在颤抖,就像儿时逃难时,他抱着高烧的自己跪在佛像前那般。他西装前襟的温热,与当年破棉袄里透出的体温竟无二致。
王茹抬起头,眼底闪过期冀,继续说道:“哥,你不用担心。因为有你在,我在这里才会被庇护,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王临川拍了拍王茹的脑袋,略带宠溺地说道:“小小年纪的,不着调。我啊,现在就盼着你可以好好生活,看着你读上个大学堂呢。”
汽笛声骤响,惊飞码头仓库顶的灰鸽。王临川回过头,看向舷梯的方向,心中涌起一阵不舍。他从衣服内衬中掏出一个刺绣锦囊,递给王茹:“等船过了吴淞口再打开,我该走了。”
周时墨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却闪过阴鸷,像是暗夜中潜伏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猎物。他的声音冰冷:“我弟弟准备接手去宝岛拓展业务的任务,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电话那头的人连忙应声,惶恐又讨好,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否需要留活口。
周时墨的手指在桌面上停顿了一瞬,随即冷笑一声,眼中闪过狠厉:“你说呢?”他的声音像是淬了毒的刀刃,冰冷而锋利。电话那头的人立刻噤若寒蝉,连忙说着知道了,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周时墨放下电话,目光落在桌上的文件上,嘴角的笑意逐渐加深,那得意与阴冷的脸庞让人不寒而栗。他低声喃喃道:“好弟弟,这次你插翅难飞。”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映照在他半明半暗的脸上,眼里如同已经看到了周时砚在宝岛陷入绝境的画面。
半年的时间,像一杯温热的茶,缓缓流淌。周时砚彻底褪去了昔日的纨绔模样,再未踏入舞厅的喧嚣。
书房成了他的战场,红木桌案上堆叠的账本与文件几乎淹没台灯的暖光,制糖原料清单、甘蔗种植图谱、海运成本核算表层层叠压,边角被反复翻折的痕迹诉说着无数个不眠之夜。
青瓷笔洗旁的地图铺展开来,宝岛海岸线被朱砂笔反复圈点,细密的注释如蛛网般蔓延至南洋诸岛,也是计划中的蔗糖采购航线。
程牛和杨姐每周三傍晚都会准时出现在书房,三人围坐在黄铜地球仪旁争论到深夜。杨姐总带着算盘,珠子噼啪作响间驳斥程牛粗放的预算;程牛则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倭资糖厂,粗声强调“得先摸清倭国人的路数”;而周时砚始终用钢笔轻敲着茶杯边缘,待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才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窗外的银杏叶由翠转金,王临川的皮靴照常每日清晨准时叩响公馆的石阶。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握方向盘的司机,深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永远揣着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封面已被摩挲得发毛。当周时砚与倭商谈判时,他垂首记录的模样像极了私塾里最用功的学生,钢笔尖在“含糖量”“压榨率”等术语间谨慎游走。
现在周时砚书房里,常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周时砚陷在真皮椅中翻阅德文机械图册,王临川蹲在地上整理散落的电报,杨姐的算盘声与程牛的鼾声奇妙地交织。
深秋,圣玛利女中的银杏叶铺成金色地毯,王临川带着周时砚穿过雕花铁门。王茹正在礼堂台阶上读《新青年》,蓝布学生装衬得她脖颈雪白,听见脚步声抬头,书页哗啦散落一地。
“周哥哥!”她提着裙边奔过来,发间的发卡在秋阳里晃出细碎光点。周时砚伸手接住扑过来的少女,他轻揉她头发时,王茹兴奋地说:“周哥哥,你终于来看我了!”
周时砚言语中带着宠溺:“小茹,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别让你哥担心。”
王茹想起什么突然转身,从书包里掏出个油纸包:“我给周哥哥留了桂花糕,是家政课第一名奖励的面粉做的。”油纸揭开时,甜香裹挟着记忆扑面而来,这正是佛龛下贡糖的气味。
周时砚咬了口糕点,糖霜沾在嘴角,掏出方绣着飞天的丝帕,轻点嘴角:“我们小茹的手艺,比霞飞路西点铺还强。”
王临川站在梧桐树影里,看妹妹从粗布包袱换成真皮书包,看周时砚的驼绒外套与她素色围巾交叠。恍惚间想起去年深冬,小茹蜷缩在码头仓库,用冻裂的手指给他缝补破棉袄。此刻她仰头说话时,银质校徽在锁骨间轻晃,折射的光刺痛了他的眼睛。
周时砚的变化不仅让程牛和杨姐感到惊讶,连之前对他不满的周父也感受到了小儿子的成长。
周父看着周时砚欣慰道:“时砚,你这半年进步很大。”
“阿爸,我会继续努力的。”周时砚笑了笑谦逊地回道。
萧静姝坐在一旁,眼中闪过骄傲:“时砚,你阿爸说得对,你长大了。”
——————
王浔转头看着王茹,他才发现身旁的女孩与屏幕上的王茹一模一样,他闪过了诧异,回想之前的对话,什么前世?什么今生?难道自己是王临川?
王茹似乎注意到了,看着她的王浔,扶额开口悻悻地说道:“哥哥,你怎么一直看着我?又有什么事吗”
“没有…我只是感觉好像自己的前世与这电影有关。”王浔说罢,看回屏幕上周时砚定格的背影。
“哥哥,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王茹的嘴角不经勾起,有些兴奋地问着王浔。
他看着屏幕回过神,对上王茹水汪汪地眼睛:“这些就是我上辈子的故事对吧?”
王茹接着说道:“哥哥,我只能提醒你,但不能告诉你正确答案哦,我感觉你离记起那些事情不远了。”
说罢,团扇轻轻一晃,放映室四壁骤然坍缩成流动的星尘。亿万颗星辰从虚空中涌出,银蓝色的光带如同泼墨般晕染开来,将整个空间浸入浩瀚星河。屏幕依然悬浮在正前方,身下的丝绒沙发却仿佛漂浮在无垠宇宙中,扶手边缘被星辉勾勒出朦胧光晕。
王浔下意识抓住沙发扶手,指尖触到冰凉的真皮质感,方才惊觉实体并未消散,经过之前的几次他早已习以为常,只觉这星河好不浪漫。
忽然他脑中闪过一个画面,眉头微微地皱起,这似曾相识的画面似乎是玉佩?梦中的玉佩就会耀射出这如星河般的光芒。难道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在玉佩之中?还是玉佩会让人产生什么幻觉?王茹静静注视着陷入沉思的王浔,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屏幕。她的嘴角在不经意间扬起一抹更深的弧度,眼底闪过狡黠的光,像是在期待着什么即将揭晓的秘密。
--------------------
马上要上船咯~
第8章 p
春夏秋冬又一冬,轮船的汽笛声撕裂夜幕,周时砚站在舷梯前,望着栈桥上晃动的煤气灯,那些昏黄的光斑在父母的鬓角上镀了层碎银,母亲发间那支白玉簪正随着啜泣轻颤,就像是佛堂梁下的琉璃风铃。
杨姐捧着貂绒大氅跑来,衣摆扫过结霜的甲板:“二少爷,该登船了。”话未说完便被海风噎住。
周时砚接过尚带体温的大氅,指腹蹭过领口密绣的“卍”字纹,这是母亲连续多夜在佛前诵经时亲手绣的护身符。他的目光落在几米外码头上的父母身上。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中带着不舍:“阿爸、阿母,儿子要走了。”
“跟去的账房是我的旧部,已经到北市给你们收拾宅院,遇其他事多问程牛。”周祥恩搀扶着萧静姝走上前,将怀表塞进儿子掌心,表盖内侧嵌着全家福,幼年的周时砚正趴在哥哥背上笑得没心没肺。
萧静姝突然抓住儿子手腕,将一块玉佩放在周时砚手心:“这是阿母买的,你收好阿母会为你诵经祈福,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周时砚低头看着那块玉佩,一块清透碧青的玉上,雕琢着一位姿态优美轻盈、富有律动的飞天。
而站在一旁的周时墨,冷眼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宝岛的甘蔗甜得很。当心蛀牙。”他抬手掸去弟弟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对了,我也有一块。”
寒冷的海风卷起萧静姝的素色披帛,周时砚紧紧抱住她,将脸埋进她的肩头,他嗅到佛前供奉的龙脑香正从她衣褶间丝丝渗出。
不知多久,他感觉到父亲的手杖在地面的敲击,周时砚松开怀抱,父亲掌心躺着的不是惯常的怀表,而是一带金币。周父似有些不好意思般地说:“这些钱是我们的底气,带着周家的祝福出海闯荡吧。”
周时砚不舍地与家人一一告别后,走上舷梯,他终没有回头。
不远处,王茹胸前银质校徽在煤气灯下泛着冷光,校服的裙摆被风卷起,王临川将妹妹拥入怀中时,嗅到她发间残留的那份叫“家”的味道。
“小茹,记得每半个月就要给我来信。”王临川的手指无意识抚摸着妹妹后颈的碎发。“你要是收不到回信...”他说到一半突然哽住,喉结滚动的声音混着远处浪涛拍岸的闷响。
王茹把脸埋在他胸前,校徽硌得生疼:“怎么会呢?对了,家政课新学了织毛袜,下次寄给你。”她感觉到兄长在颤抖,就像儿时逃难时,他抱着高烧的自己跪在佛像前那般。他西装前襟的温热,与当年破棉袄里透出的体温竟无二致。
王茹抬起头,眼底闪过期冀,继续说道:“哥,你不用担心。因为有你在,我在这里才会被庇护,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王临川拍了拍王茹的脑袋,略带宠溺地说道:“小小年纪的,不着调。我啊,现在就盼着你可以好好生活,看着你读上个大学堂呢。”
汽笛声骤响,惊飞码头仓库顶的灰鸽。王临川回过头,看向舷梯的方向,心中涌起一阵不舍。他从衣服内衬中掏出一个刺绣锦囊,递给王茹:“等船过了吴淞口再打开,我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