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她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找补,觉得自己这番行径,实在像个尾随良家美人的登徒子,脸上不免有些发烧。
沈镌声宛如全然未曾察觉,他只是走着,穿过熟悉的街巷,绕过喧闹的茶肆。
似乎并不急着回那座戒备森严的听竹水榭,反而像是无知无觉的游魂,在这座曾有过她气息的城里,漫无目的地徘徊。
就这样跟了两盏茶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路上积起沉重的水洼,倒映着两岸灰扑扑的屋檐。沈镌声走得不快,甚至有些踉跄,仿佛随时都会被一阵风吹倒。
玄衣早已被雨水浸透,紧紧地贴着,勾勒出轮廓。乌黑的长发湿漉漉地披散在肩头,水珠顺着发梢,一滴一滴,落进泥水里。
青归玉跟在后头,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一颗心也跟着他那摇摇欲坠的身影,悬在了半空。
最终,停在了渝州渡口江边。
雨丝被风吹得斜斜地打来,
青归玉赶紧闪身躲在一棵巨大的柳树后头,探出半个脑袋。
他这是要干嘛?投江么?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她自己先吓了一跳。随即又赶紧摇头。
可看着萧索得仿佛要被风吹散的背影,心里头那点笃定,又开始摇摇欲坠。
她心里一紧,便握住了腰侧的紫竹笛。随即又觉得自己荒谬,天机谋主,便是再伤心,也不至于寻死觅活到这个地步。
喊又不能喊,问也不能问。她抱着手臂,看着那个在雨中一动不动的青年,心里头熟悉的火气,混着担忧,混着说不清的憋屈,嘭地一声烧了起来。
一低头,正好看见自己腰间那支紫竹笛。笛身被雨水打湿,莹润得宛如玉雕。
——你的东西!
忽然福至心灵,青归玉解下竹笛,从怀里拈出收着毒粟米的纸包,慌里慌张,折了几下,塞进笛子中空。
心里那股邪火,终于寻得了个出口。
她抄起这填了料的竹笛,憋着一口气,觑准了时机,对着他后心偏右一寸,那个不至于伤筋动骨、却又能让他结结实实疼一下的地方——
让你守寡。
让你淋雨。
让你不吃饭。
——砸死你这个混账玩意!
想到最后一句,心里头却莫名其妙地虚了一下,手上的力道便收了三分。
她如今手筋有损,内力不济,这一贸然收力,准头便偏了些许。
以金声公子的武功,天机阁的暗器造诣,即便如今神思不属,身子虚弱,这等偷袭,也断无砸中的可能。他该是能轻易地侧身避过,将之拨开,或是反手接住。
“咄”的一声。
正中目标。
那个玄衣的青年,身子晃了晃,居然真的被她那支笛子,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后脑勺。
他踉跄一步,才没有倒下。
青归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金声公子站了许久,才缓缓地,转过身,像是有些困惑。他低下头,看见了滚落在脚边,那支沾了雨水泥泞的紫竹笛。
就那么怔怔地看着,仿佛看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雨水顺着青年苍白的脸颊滑
落。
青归玉见此形状,想也不想,转身就溜,身形几个起落,便拐过了街角,混入人群,再也不敢回头。
心里实在惴惴不安。
好在这请神仙下凡的棘手事,居然妥当得不可思议,当天晚间,漕帮鳞堂,便收到了金声公子的邀帖。
第118章 夜谋夜也风卒据论火,扬剑决明奚短长……
待到约定当日,三更时分,雨势渐歇。
漕帮总坛之内,灯火通明,将湿漉漉的青石地面映得一片水亮。
渝州一带有头有脸的江湖势力,几乎都到了。除了漕帮的龙老帮主与鳞、蛇二堂堂主,还有川、洛、河中各剑派的掌门长老,峦阳郡几家世代行镖的豪族家主,人人神情肃穆,在堂中分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昨日扮作那青年郎中“余归”,与沈镌声打了个照面,差点把自己个吓个半死。
今天说什么也不敢再使那张脸,青归玉扮成个普通的女众,混在漕帮弟子之中,立在堂边角落,将斗笠压下些。
心里乱得很。
那个在雨中形销骨立,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的青年;那个在医馆里沉默研药,说她“不想要我了”的病人;此刻,却要在这龙潭虎穴般的地方,对峙这满堂的江湖枭雄。
正想着,堂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齐齐噤声,目光尽投向门口。
一人缓步而入。
他身形高挑,玄衣金线,广袖博带,面色依旧有些病容,但稍稍打扮了些,再显不出昨日雨中的狼狈。
黑檀般的长发用一枚白玉冠拢起,修容协丽,风姿如玉,神色却十分垂穆,好似碎冰寒棱般沉静锋锐。
青年走入堂中,
金声公子。
“沈天机。”龙老帮主缓缓开口,声音洪亮,“你总算肯现身了。”
沈镌声的目光扫过满堂豪杰,最后望向龙老帮主。整肃敛容,躬身行礼,声音平淡,显着久病未愈的沙哑。
“龙老帮主,诸位前辈,”这玄衣青年道,“晚辈来迟,还望海涵。”
“哈,”蛇堂的彭长老冷笑一声,“沈阁主这几日闭门谢客,说是为情所伤,不问世事。今日却又大张旗鼓,将我等召集于此,不知是何道理?”
这话的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满堂目光,或审视,或猜疑,或戒备,尽数落在了这个过分年轻,却早已声名盛大的青年身上。
沈镌声却像是浑然不觉。他走到堂中,从怀中取出一物,轻轻放上八仙桌正中。
众人定睛一看,皆是一怔。
那是一支通体莹润的紫竹笛。
正是青归玉那日,盛怒之下,掷向他的那一支。
“诸位,”他开了口,声音清润,压得满堂枭雄都为之一静,“邀诸位深夜至此,事出紧急,镌声长话短说。”
青年伸出修长苍白的手指,将笛子倒转,几粒沾了泥水的粟米,从笛中滚落,掉在桌上。
“毒粮。”霍二娘脸色一变。
“此事我等早已知晓!”川中剑派的一位长老霍然起身,“贤侄莫非今日才得知?”
“我知道。”沈镌声扬起头,昨日黯淡的眸子里,透出一点冰冷锋锐的光,“我不仅知道,我还知道,这毒粮,毒不死几个人。”
满堂皆惊。
“诸位都是江湖上的前辈耆宿,”
金声公子伸出手,将几粒粟米弹入一旁的茶盏中,只听“嗤”的一声轻响,茶水瞬间变为乌黑,冒起一股腥臭的青烟,
“都当识得,似此毒一般霸道的药物,应当所费不菲,唯有成批浸制而成。但粟米过水,值此盛夏,万万难以保存。用以毒杀万众,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时日,实在痴人说梦。”
他缓缓续道,“北朝国库不丰,要将足以动摇一州根基的粮食尽数浸毒,时日耗费,谈何容易。如此行事,非智者所为。”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入情入理,将在场众人心中最大的恐惧,轻描淡写地便给剖开。
“那他们……”彭长老捻须沉思,“所图为何?”
“其意不在杀人,”沈镌声的指尖,在那些金黄的米粒上轻轻划过,“而在诛心。”
群情耸动,金声公子微一沉吟。
“他们无需毒杀万人,只需……毒杀数十人,百人。让这些人死得不明不白,死得离奇恐怖。而后,再将‘漕粮有毒’的消息,散布出去。”
这玄衣公子将紫竹笛仔细收回身边,显得有些倦意。
“秋汛将至,青黄不接。届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粮不敢食,商不敢行,朝廷束手,百姓离心。渝州虽然繁华,但流言四起,不需一兵一卒,瘟疫之说,鬼神之说,足以令此城不攻自摇。”
似此三言两语,便将那层层叠叠的毒计,剥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最阴狠的内核。
堂中一时鸦雀无声,只余下众人粗重的呼吸。
不是一场毒杀,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恐慌。
“好毒的计策!”川中有剑派掌门一拍桌案,怒道,“杀人于无形!”
“这是第一步。”沈镌声转过身,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毒粮,是饵。真正要命的,不是它。”
玄衣公子站起身,经过霍二娘身边,寒光一闪,抽出她身畔短刀。
刀光雪亮,映出青年苍白的面容。
他走到漕帮堂中那副巨大的水路堪舆图前,
“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他将刀尖一点,指向一处芦苇丛生的江湾。“蓼花湾。”
在场之人,无一不是人精,经他这般一点,立时便想通了其中关窍,不少人额上已见了冷汗。
青年收回利刃,垂下眼睛,抿唇一笑。
“毒粮是饵,战船是刀。秋汛一至,渝州城内因散毒而乱,此时舸舰齐发,艨艟俱下,便是腹背受敌之困局。渝州既破,南朝门户大开,就此危矣。”
沈镌声宛如全然未曾察觉,他只是走着,穿过熟悉的街巷,绕过喧闹的茶肆。
似乎并不急着回那座戒备森严的听竹水榭,反而像是无知无觉的游魂,在这座曾有过她气息的城里,漫无目的地徘徊。
就这样跟了两盏茶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路上积起沉重的水洼,倒映着两岸灰扑扑的屋檐。沈镌声走得不快,甚至有些踉跄,仿佛随时都会被一阵风吹倒。
玄衣早已被雨水浸透,紧紧地贴着,勾勒出轮廓。乌黑的长发湿漉漉地披散在肩头,水珠顺着发梢,一滴一滴,落进泥水里。
青归玉跟在后头,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一颗心也跟着他那摇摇欲坠的身影,悬在了半空。
最终,停在了渝州渡口江边。
雨丝被风吹得斜斜地打来,
青归玉赶紧闪身躲在一棵巨大的柳树后头,探出半个脑袋。
他这是要干嘛?投江么?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她自己先吓了一跳。随即又赶紧摇头。
可看着萧索得仿佛要被风吹散的背影,心里头那点笃定,又开始摇摇欲坠。
她心里一紧,便握住了腰侧的紫竹笛。随即又觉得自己荒谬,天机谋主,便是再伤心,也不至于寻死觅活到这个地步。
喊又不能喊,问也不能问。她抱着手臂,看着那个在雨中一动不动的青年,心里头熟悉的火气,混着担忧,混着说不清的憋屈,嘭地一声烧了起来。
一低头,正好看见自己腰间那支紫竹笛。笛身被雨水打湿,莹润得宛如玉雕。
——你的东西!
忽然福至心灵,青归玉解下竹笛,从怀里拈出收着毒粟米的纸包,慌里慌张,折了几下,塞进笛子中空。
心里那股邪火,终于寻得了个出口。
她抄起这填了料的竹笛,憋着一口气,觑准了时机,对着他后心偏右一寸,那个不至于伤筋动骨、却又能让他结结实实疼一下的地方——
让你守寡。
让你淋雨。
让你不吃饭。
——砸死你这个混账玩意!
想到最后一句,心里头却莫名其妙地虚了一下,手上的力道便收了三分。
她如今手筋有损,内力不济,这一贸然收力,准头便偏了些许。
以金声公子的武功,天机阁的暗器造诣,即便如今神思不属,身子虚弱,这等偷袭,也断无砸中的可能。他该是能轻易地侧身避过,将之拨开,或是反手接住。
“咄”的一声。
正中目标。
那个玄衣的青年,身子晃了晃,居然真的被她那支笛子,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后脑勺。
他踉跄一步,才没有倒下。
青归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金声公子站了许久,才缓缓地,转过身,像是有些困惑。他低下头,看见了滚落在脚边,那支沾了雨水泥泞的紫竹笛。
就那么怔怔地看着,仿佛看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雨水顺着青年苍白的脸颊滑
落。
青归玉见此形状,想也不想,转身就溜,身形几个起落,便拐过了街角,混入人群,再也不敢回头。
心里实在惴惴不安。
好在这请神仙下凡的棘手事,居然妥当得不可思议,当天晚间,漕帮鳞堂,便收到了金声公子的邀帖。
第118章 夜谋夜也风卒据论火,扬剑决明奚短长……
待到约定当日,三更时分,雨势渐歇。
漕帮总坛之内,灯火通明,将湿漉漉的青石地面映得一片水亮。
渝州一带有头有脸的江湖势力,几乎都到了。除了漕帮的龙老帮主与鳞、蛇二堂堂主,还有川、洛、河中各剑派的掌门长老,峦阳郡几家世代行镖的豪族家主,人人神情肃穆,在堂中分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昨日扮作那青年郎中“余归”,与沈镌声打了个照面,差点把自己个吓个半死。
今天说什么也不敢再使那张脸,青归玉扮成个普通的女众,混在漕帮弟子之中,立在堂边角落,将斗笠压下些。
心里乱得很。
那个在雨中形销骨立,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的青年;那个在医馆里沉默研药,说她“不想要我了”的病人;此刻,却要在这龙潭虎穴般的地方,对峙这满堂的江湖枭雄。
正想着,堂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齐齐噤声,目光尽投向门口。
一人缓步而入。
他身形高挑,玄衣金线,广袖博带,面色依旧有些病容,但稍稍打扮了些,再显不出昨日雨中的狼狈。
黑檀般的长发用一枚白玉冠拢起,修容协丽,风姿如玉,神色却十分垂穆,好似碎冰寒棱般沉静锋锐。
青年走入堂中,
金声公子。
“沈天机。”龙老帮主缓缓开口,声音洪亮,“你总算肯现身了。”
沈镌声的目光扫过满堂豪杰,最后望向龙老帮主。整肃敛容,躬身行礼,声音平淡,显着久病未愈的沙哑。
“龙老帮主,诸位前辈,”这玄衣青年道,“晚辈来迟,还望海涵。”
“哈,”蛇堂的彭长老冷笑一声,“沈阁主这几日闭门谢客,说是为情所伤,不问世事。今日却又大张旗鼓,将我等召集于此,不知是何道理?”
这话的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满堂目光,或审视,或猜疑,或戒备,尽数落在了这个过分年轻,却早已声名盛大的青年身上。
沈镌声却像是浑然不觉。他走到堂中,从怀中取出一物,轻轻放上八仙桌正中。
众人定睛一看,皆是一怔。
那是一支通体莹润的紫竹笛。
正是青归玉那日,盛怒之下,掷向他的那一支。
“诸位,”他开了口,声音清润,压得满堂枭雄都为之一静,“邀诸位深夜至此,事出紧急,镌声长话短说。”
青年伸出修长苍白的手指,将笛子倒转,几粒沾了泥水的粟米,从笛中滚落,掉在桌上。
“毒粮。”霍二娘脸色一变。
“此事我等早已知晓!”川中剑派的一位长老霍然起身,“贤侄莫非今日才得知?”
“我知道。”沈镌声扬起头,昨日黯淡的眸子里,透出一点冰冷锋锐的光,“我不仅知道,我还知道,这毒粮,毒不死几个人。”
满堂皆惊。
“诸位都是江湖上的前辈耆宿,”
金声公子伸出手,将几粒粟米弹入一旁的茶盏中,只听“嗤”的一声轻响,茶水瞬间变为乌黑,冒起一股腥臭的青烟,
“都当识得,似此毒一般霸道的药物,应当所费不菲,唯有成批浸制而成。但粟米过水,值此盛夏,万万难以保存。用以毒杀万众,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时日,实在痴人说梦。”
他缓缓续道,“北朝国库不丰,要将足以动摇一州根基的粮食尽数浸毒,时日耗费,谈何容易。如此行事,非智者所为。”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入情入理,将在场众人心中最大的恐惧,轻描淡写地便给剖开。
“那他们……”彭长老捻须沉思,“所图为何?”
“其意不在杀人,”沈镌声的指尖,在那些金黄的米粒上轻轻划过,“而在诛心。”
群情耸动,金声公子微一沉吟。
“他们无需毒杀万人,只需……毒杀数十人,百人。让这些人死得不明不白,死得离奇恐怖。而后,再将‘漕粮有毒’的消息,散布出去。”
这玄衣公子将紫竹笛仔细收回身边,显得有些倦意。
“秋汛将至,青黄不接。届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粮不敢食,商不敢行,朝廷束手,百姓离心。渝州虽然繁华,但流言四起,不需一兵一卒,瘟疫之说,鬼神之说,足以令此城不攻自摇。”
似此三言两语,便将那层层叠叠的毒计,剥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最阴狠的内核。
堂中一时鸦雀无声,只余下众人粗重的呼吸。
不是一场毒杀,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恐慌。
“好毒的计策!”川中有剑派掌门一拍桌案,怒道,“杀人于无形!”
“这是第一步。”沈镌声转过身,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毒粮,是饵。真正要命的,不是它。”
玄衣公子站起身,经过霍二娘身边,寒光一闪,抽出她身畔短刀。
刀光雪亮,映出青年苍白的面容。
他走到漕帮堂中那副巨大的水路堪舆图前,
“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他将刀尖一点,指向一处芦苇丛生的江湾。“蓼花湾。”
在场之人,无一不是人精,经他这般一点,立时便想通了其中关窍,不少人额上已见了冷汗。
青年收回利刃,垂下眼睛,抿唇一笑。
“毒粮是饵,战船是刀。秋汛一至,渝州城内因散毒而乱,此时舸舰齐发,艨艟俱下,便是腹背受敌之困局。渝州既破,南朝门户大开,就此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