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全江湖都以为我下了情蛊》作者:缥白【完结】
  简介:
  沈镌声人称江湖第一谋士,盛名之下,人人都知他智计无双。难得一位殊尤绝世佳公子,只是身子骨单薄了点,平素得了些病美人的名号。
  谁曾想有一天,他忽然当众拉出个姑娘,
  “如今心口被她种了情蛊,”玄衣的青年眼尾薄红,看着她盈盈一笑,那柔情似有春风陈色。
  众人眼见他丧尽了平日的从容,全身颤抖着,贴上她的颈边,
  “从此做了她的蛊奴了。”
  四方哗然。所谓“一着十计无遗策,天机百变不留魂”,这等以缜密闻名的人物,居然狠狠失算,中了妖女情蛊!
  高岭之花身败名裂。天下谁不讥笑,消息以快到可疑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江湖。
  这时候在他怀里整个愣住的青归玉:?什么情蛊?
  *
  别人救美,得芳心。她救美,要社死。
  青归玉一直以为自己运气很好,不仅从战乱幸存,还能拜入药王谷学艺。
  直到她在自家门口捡了个身中寒毒的美少年,养了几个月,治的差不多,就打发他回去。
  因为这事受了点伤,他似乎内疚不太愿意离开,于是随口哄他,
  “救你只是图你长得好看,但再怎么也有看腻的一天。”
  少年低下头,咬着嘴唇,好像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清澈纯粹的少年,怎样长成了江湖里以心计闻名,最狠毒的谋士。
  七年过去,昔日少年眼看着寿数将尽,借情蛊伪装出来些柔情缱绻,统统都是逼她疗毒的垂死博命。
  ——直到后来,她终于遂了他的算计,把自己的命换给了他。
  却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别人。
  *
  沈镌声当年被命运捉弄,碾碎最后那缕生机时,有人将他从死亡边缘捞了回来。
  可寒毒依旧噬骨,他未必活得过下一个冬日。
  没有明天的人,哪里配谈起相思?
  这点绮念刚从心头泛起,他就已将七年深恩负尽。
  未曾见。不能求。
  现如今他冷得快要死了,无论疯与不疯,哪怕焚身抱火,也要续上这点暖。
  ————
  阅读指南:咸鱼但能打的飒爽侠医x病娇疯批谋士美人
  1v1,he,医者自救vs谋士攻心
  女主日常在“扎死他”和“再救亿次”间仰卧起坐,
  男主自毁式追妻,心计内耗型病娇男鬼。
  写权谋脑猛猛谈恋爱,解决一些智力型角色有偶像包袱,不太热衷谈恋爱的问题。
  智性恋疯批美学,添加白月光剑子,搭配修罗场文学食用。
  好消息,病娇治好了!坏消息,病娇治疯了!
  内容标签:强强 江湖追爱火葬场 权谋 救赎
  主角:青归玉 沈镌声
  一句话简介:谁会给病娇下情蛊!啊?是我?
  立意:以真心换真心
  第1章
  七年了。
  自离开药王谷后,渝州城第七年的暮春,到处都湿气沥沥的,户门外细砖上蒙蒙积了点昏黄雾气。
  青归玉提着药篓,走过泥渍斑驳的小路,听见一声豁亮的醒木。
  “列位看官,”案台后的老先生灌了口茶。“今日且说金声公子十招挑落南疆十八蛊寨!”
  “一套书讲了半年!说点新鲜的如何?”底下就有相熟的茶客闹他。
  老先生梗着脖子:“平白难为人来?就只今天河上那河漂子,死的那样惨相,哪敢说了?”
  “谁不知道?谁没去过河上?枉死鬼都走的不安宁,心口插着三根长针!”
  她停住脚步,手腕上那积年的伤口此时有些疼痛,隐隐的有些不安。
  青归玉把身上戴着的针囊往下压了压,竖起耳朵,但那说书先生却好似打定主意,改了簧口,不再续着说那三根心口长针的事了。
  于是她只能低头穿过人群,忽然后颈掠过一丝凉意——像是一件冰刃虚虚飞过命门。
  削断她几缕发丝掉了下来。
  青归玉猛然回头,只见二楼栏杆处玄色衣角一闪,有人沿着竹帘边站立,半张脸隐在垂落的竹帘后。露出苍白修长的指节抚着茶盏。那盏沿有些雪亮,好似凝着霜花。
  心里猛地一沉,她将手里药篓放下,抱着些破釜沉舟的决心,走上楼去。
  那人却走了,楼上不见人影。檐外灯笼随风轻摆,晃出点点黄金似的流光。
  空荡荡的茶桌上放着个五角药包,油纸制成,用丝线绑得齐齐整整。
  青归玉看了看四周,伸手去拿那个五角包。
  暮鼓恰在此时敲了第一声,那风声震荡间,似有极轻的咳嗽混在风里,好像有谁在暗处轻笑。
  五角包入手冰冰凉凉,比惯用的寻常药包大了不少。她用手去挑那绑着的丝线,指尖传来特殊的滑感,像触到冬眠毒蛇的鳞片。冷不丁的反将手指割破了一个口子。
  她将冒血的手指放进嘴里吮了一下,血腥味在齿间弥漫开,熟悉得可怕。
  打开那个五角包,那药包包的仔细,纸也颇华丽,四角都烫了金色泥边,
  她皱着眉头,查看一番,似乎也没有用毒的迹象,丝线系着油墨印的药方,标着包裹里分付的药材:
  当归三钱,忍冬二两,七年蝉蜕。
  她的不安渐渐放大,在脑子里轰的炸响,心里闪现过一个身影。
  那纸包四面泥金并不是单纯的金色花纹,而是几个篆字,她四角都认了一认,看那篆字写着是几个短句:
  断玉七年久,金声恨苦寒。请归别时意,怜我相思难。
  她的指尖带着纸在颤抖。
  那些金粉描就的篆字在暮光间微微发亮,像昔年被月光漂过的伤口。
  这哪里是情诗?
  这是当年她救下的那个少年,送给她的海捕文书。
  字的收笔处锋刃如刀,几乎要剖开纸面——是沈镌声的字。这太熟悉了。
  昔日少年在药庐石阶下咳血,以指蘸血在阶上写的绝笔,也是这样张狂。
  “何时回来?”那时候,少年俯下身伏上她耳边,看了一眼她的行囊,“金针和砭石都要带走?”
  “师门这次遣去南疆,驱除毒疠,”她说,对着少年笑了一笑,有些凉意横上鬓边,“多瘴气。砭石祛邪,比金针好用些。”
  “祛的是邪,”
  少年的手伸了过来,紧紧攥住她的手,轻轻地说,漆黑长发慢慢垂落到他臂上,烛火摆动出一点阴影。
  “……还是我?”
  *
  她默念着最后两句,这诗在常人眼中只是首平常酸诗,可落到她心头,字字都是凉薄:
  “断玉”扣着她这腕上旧伤,
  “苦寒”或者是那人的寒毒未愈;
  至于“相思难”——她攥紧那纸,揉皱了丢到身后,气呼呼的坐上桌子,药材从桌子上滚了一地。
  茶肆里的荣娘听见响动,提着壶走了上来,见她坐在这自顾自地生气,有些纳罕,又看了看那药包,丝毫不以为意,
  “不是你昨日让人送来的?说到今天看诊要用?”
  这样一说,青归玉倒是奇了,“我让人送来的?什么样的人,见到过么?”
  谁知荣娘脸上忽然就红了,说话也犯了些结巴,就举起手向她比划,
  “穿黑衣服的,可俊俏的一个公子,你从哪里找来这样神仙般人物!他来的时候,左右街上的姑娘媳妇儿都偷着眼瞧他!”
  青归玉扶上额头,此刻实打实地犯了些头疼。
  荣娘在旁边“呀”了一声,捻起掉落的半截丝线:“这是什么金贵物件?”
  细丝在她指尖弯成细环,暮色斜照时竟泛起银鳞似的冷光。
  青归玉抱着双臂,冷笑,“不是什么好物件,容易割伤人,丢了吧。”
  伤人是假,杀人才是真,她当年第一次见到这丝线,就是少年试图用它自戕的时候。
  “明日……”她捡起药篓,拍了拍身上,“若还有黑衣公子来送东西,就说我采药去了大汤山。”
  “告诉郑老夫人讲,回头去药馆拿药,我包三个月的在那里,”她又回头看了茶肆这户人家,对这安稳的生活有些不舍。
  她抱着药篓踏入初临的夜色。街尾铁匠铺腾起的火星落在身后,她匆匆走过这些年已变得熟悉万分的街巷,向医馆走去。
  篆文并不是罕见异体,即使一日两日没人辨认,这金声公子的情诗,十日八日定要传的流言蜚语。
  世上孤僻字形可太多了,这人只用普通金篆,微薄而敷衍地遮掩了一下,并没有遮掩多少。
  半遮
  半掩,只会促生旁人的兴趣。
  泥金油纸当然是被蓄意分发下去的,想必不到月余,她出门串巷的时候和头上停着一只开屏的孔雀差不多。